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已过去的一年中 ,有一个名字受到“点击”的次数最多 ,那就是“杨利伟”。作为“中国航天第一人”的杨利伟 ,不仅在国内 ,而且在港、澳、台以及世界各地的华人中 ,都刮起了强烈的“旋风”。通过“百度”搜索到的“杨利伟”相关网页高达 196 0 0 0篇 ,他成为中学生的头号偶像 ,在中央电视台 2 0 0 3年度“感动中国”评选中居于首位 ,受到成千上万人的敬仰欢呼。那么 ,我们不禁要问 ,在当前社会中 ,商品经济充斥弥漫 ,伴生着形形色色的歌星、影星、球星以及大批追星族 ,而杨利伟又何以获得民众更广泛的关注和热情呢 ?人们之所以对杨利伟关注…  相似文献   

2.
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后,已经有好几批美国舰只访问了香港,其中包括第七舰队旗舰“蓝岭”号、以及“星座”号、“尼米兹”号等航空母舰。过去外舰访港由驻港英军负责,而今所有外舰访港的安排均须报中国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审批。目前  相似文献   

3.
5月14日,美国副总统切尼结束了对伊拉克、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埃及和约旦5国历时一周的访问。舆论普遍认为,他此访的目的一是向伊拉克政府施压,要求伊政府采取更有效行动以维护伊拉克的安全与稳定;二是进一步争取这些阿拉伯国家对美国在伊拉克问题、伊朗核问题和巴以问题上的支持。但是,从目前伊拉克持续动荡的局势和各方的态度来看,他的访问并未取得预期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2003年10月16日清晨,杨利伟搭乘“神舟”5号飞船在太空经过21个小时环绕地球飞行后顺利着陆走出返回舱,成为“中国太空第一人”。杨利伟在参加航天员选拔之前,曾在成都军区空军驻渝航空兵某部工作生活了4年,是该部正营职领航主任、一级飞行员、四种气象飞行员、四机长机,曾安全飞行1149小时33分。1996年8月,杨利伟从这里被确定为中国第一代航天员人选,1998年1月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中的一员。10月14日下午,当记者得知杨利伟可能成为中国第一位遨游太空的航天员时,立即驱车赶往成都军区空军驻渝航空兵某部采访。曾经和杨利伟生活、工作和飞行过的战友向记者讲述了杨利伟在成为航天员以前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解放军出版社近日推出的《时代英雄谈人生》丛书,收录了杨利伟、丁晓兵、柏耀平、李中华、徐洪刚、向南林六位军队英模的人生故事。丛书以人物自述的形式,作者通过回忆自己的成长进步历程,于点点滴滴的人生追忆中,讲故事,谈感悟。阅读这套丛书,让读者感到欣慰的是,与以往媒体对他们的宣传报道相比,这些个人自述文字,既没有典型报道的套话,也没有场面应酬的虚话,读来于心有益,却又不艰深,不做作。  相似文献   

6.
当我第一次能把束缚带解开,我迅速漂浮到舷窗边去看外面的世界,去俯瞰人类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蔚蓝的地球上空飘着淡淡的白云,非常漂亮,无比壮观,这一刻,我深深为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这一刻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是多么的了不起。杨利伟在《天地九重》中写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心声。《天地九重》是我国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的自述,是中国唯一、世界罕有的真实记录太空之旅航天员生活揭密的专著。杨利伟作为中国太空第一人以负责和揭密的态度亲自描写了中国人的太空之旅,读者跟随他的经历感受到真实太空旅行的美妙和神奇。该书用平实的语言告  相似文献   

7.
刊中报苑     
日前,农七师一二八团机关27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扛着行李深入17个农业连队住连入户,开展"民情调研周"活动。他们在同职工群众"三同"的基础上,采取召开座谈会、走访、个别谈话的形式,广泛征求职工群众对领导班子成员在思想建设、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入了解职工群众想什么、盼什么,要求干部做些什么。为确保调研活动的质量,该团要求住连入户领导干部切实做到"五知":知道"三个代表"解决什么问题,知道连队基本情况,知道连队职工基本情况,知道连队贫困户有多少,知道连队的难点、热点、焦点问题是什么。"五访":访贫困户,访支部委员和老党员,访退离休老干部、老职工,访军烈属,访问题较多的职工。实施"八个一"工程:结交一个朋友,帮助  相似文献   

8.
失道寡助     
10月20日,日本外相玄叶光一郎结束对法国、英国和德国的密集访问返回日本。他此行的重要目的是就钓鱼岛问题寻求这些欧洲大国对日方立场的“理解和支持”。然而,从三国政府与媒体对玄叶此访谨慎与冷淡的反应看,日本通过颠倒黑白、混淆视听的手法在国际上打一场“宣传战”的图谋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相似文献   

9.
一杨利伟,中国太空飞行第一人。随着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内蒙古中部草原成功着陆,杨利伟的名字迅速传遍世界。他的“首飞”壮举,成为中华民族划时代的伟大事件。“太空一往返,中华五千年”。中华民族是最早产生飞天梦想的伟大民族。嫦蛾奔月的神话故事家喻户晓,敦煌壁画上的飞天艺术形象美妙绝伦。中国明代的万户,在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用火箭进行升空飞行试验,第一个为人类探索太空飞行献出了宝贵生命。杨利伟的“首飞”成功,使中华民族的飞天之梦想变成了现实。从嫦娥、万户到杨利伟,从辉煌到衰落,从衰落到再度辉煌,中华民族经历了  相似文献   

10.
11月19日中午,美国海军“范德格里夫特”号导弹护卫舰抵达越南胡志明市西贡港,开始对越南进行为期4天的访问。这是自1975年越南战争结束以来美国军舰首次访越,受到了越南胡志明市人民委员会、国防部和海军司令部代表的热烈欢迎。 美国军舰上的大约200名官兵参观了胡志明市人民委员会、越南  相似文献   

11.
历史选择了杨利伟 杨利伟,中国太空飞行第一人。 他的“首飞”壮举是中华民族一次划时代的伟大飞行。 “太空一往返,中华五千年”。中华民族是最早产生飞天梦想的伟大民族。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家喻户晓。敦煌壁画上的飞天艺术形象美妙绝伦。中国明代的万户在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用火箭进行升空飞行试验第一个为人类探索太空飞行献出了宝贵生命。杨利伟“首飞”成功,使中华民族的飞天之梦想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个被乡镇各级部门似乎遗忘的问题,那就是在农村有一部份退任军人是生活艰难的贫困户。因为这些退伍军人困难户不是民政救访对象,成了不是贫困户的贫困户。 据了解,造成他们贫困的原因是:一是缺乏技术、资金;二是退伍军人为顾自己的脸面,怕给政府  相似文献   

13.
"谢谢资助我的叔叔、阿姨,让我能顺利完成学业。"近日,一师五团中学学生阿曼古丽接过400元助学金时对"访惠聚"工作组的成员说。2014年3月,兵团、一师、阿拉尔市住一师五团十连"访惠聚"工作组来到连队后,充分发挥优势,融入基层,逐户走访职工群众,与困难户结对帮扶,尽心尽力服务职工群众,让爱传递温情。带着爱心惠民生"访惠聚"工作组进驻十连后,走访每一户家庭,了解每户的生存状况、生活难  相似文献   

14.
太空蔬菜、宇宙烟草、太空生物繁殖……当我们随着神舟系列飞船穿越茫茫宇宙而对这些新名词津津乐道的时候,当飞天英雄杨利伟、聂海胜、费俊龙走下飞船返回舱挥手向人们致意的时候,人们何曾想到,此时中国顶尖的科学家们也把随飞船遨游太  相似文献   

15.
10月15日5时20分,航天员出征仪式在航天员公寓问天阁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胡锦涛等领导同志在此地亲切会见了首飞梯队的3名航天员。执行首飞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表示,要聚精会神地做好每一个动作,决不辜负祖国和人民的期望。 10月15日5时30分,身着银灰色太空服的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报告,请示出征。此前,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航天员梯队公开亮相。他们是:杨利伟、翟志刚、聂海胜。在  相似文献   

16.
公安消防部队心理咨访关系已初步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还存在着咨访关系的"上下级模式"倾向、"医患模式"倾向、"你好-再见效应"倾向、"多重角色"倾向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思想认识存在偏差、专业人才队伍的匮乏、机构体制方面的问题以及职业特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圆梦太空     
2003年10月15日,是全体炎黄子孙倍感骄傲和自豪的日子。这一天上午9时整,中国长征-2F火箭在震天撼地的轰鸣中腾空而起,载着“神舟”五号飞船和中国首名航天员杨利伟急速飞向太空。9时10分左右,飞船进入预定轨道。从这一刻起,杨利伟成了浩瀚太空迎来的第一位中国访客。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绕地球飞行14圈之后,于10月16日6时许顺利返回地面,标志着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8.
正按照兵团党委关于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的总体部署,兵团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三民"工作组于3月13日入住三师五十一团对口帮扶五连和六连。从三个方面开展"三民"活动:一、两个层面开展"访"。一是入户走"访"。兵团发改委始终把"访民情"作为了解团情民意、宣传政策、发现解决问题、推进下一步工作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保质保量保安全,稳步开展"访"。目前已入户  相似文献   

19.
2003年10月15日5时20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胡锦涛等领导同志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会见了首飞梯队的3名航天员。 10月15日5时30分,身着乳白色太空服的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请示出征。 10月15日6时15分,杨利伟在“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内进行各项准备,完成了100多个动作。  相似文献   

20.
从部队调查了解的情况看,个人说了算是少数党委贯彻“十六字”方针,实行集体领导的主要障碍。个别同志甚至认为,个人说了算是有能力、有魄力、有威信、有效率的体现。对这些认识误区,必须进行彻底澄清,以便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增强贯彻“十六字”方针的自觉性。走出“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