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980年,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艘隐身核动力导弹巡洋舰——“基洛夫”号(1992年俄罗斯叶利钦总统重新命名为号”乌沙科夫海军上将”号)。该舰满载排水量2.43万吨,装备有20座舰舰导弹垂直发射装置,12座舰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以及其他号弹发射装置、舰炮、鱼雷发射管和直升机等,最大航速30节。重要的是,这艘巡洋舰是世界上最早用隐形技术建造的,不宜为雷达所发现。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了分析计算n阶随动系统性能指标的通用程序,它完全适用于火箭式深水炸弹发射装置随动系统,通过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后,能迅速准确地求得随动系统的性能指标,便于及时提出最佳设计方案。文中讨论了使用通用程序的必要性和各部分程序的数学模型、概要及流程图,并对75式随动系统实例进行了计算和通过。  相似文献   

3.
英国沃斯珀·桑尼克罗夫特造船厂为阿曼海军建造的“阿尔·穆阿扎”(Al Mua'zzar)号轻型护卫舰已于近期交付使用。该舰是“征服者”(Qahir)级的2号舰,首制舰于去年服役。“征服者”级轻型护卫舰是阿曼海军最先进的作战舰艇。舰上装有2座4联装“飞鱼”MM40反舰导弹发射装置、1座“海响尾蛇”防空导弹发射装置、1门76毫米速射炮和2门20毫米炮等武器。(平)  相似文献   

4.
反舰导弹是从水面、水下、空中和岸上发射,用以攻击水面舰船的飞航式导弹。它包括舰舰、潜舰、空舰、岸舰导弹。反舰导弹武器系统由导弹、火控系统、发射装置及地面设备组成。由于反舰导弹具有机动灵活,命中精度高,突防能力强,爆破威力大等特点,已成为现代对海作战的重要武器。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以来,舰载导弹垂直发射技术获得快速发展。苏联率先在“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上装备了SA-N-6舰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随后又在“无畏”级驱逐舰上装备了 SA-N-9舰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继苏联之后,美国的“标准Ⅱ”、以色列的“巴拉克-1”、英国的“海狼”、北约联合研制的轻型“海麻雀”导弹也相继装舰使用。  相似文献   

6.
舰空导弹是从军舰上发射,攻击空中 飞行目标的武器系统。它主要由导弹、测 量与制导、导弹发射装置和舰面支援设备 组成。舰空导弹与高炮等传统的防空武器 相比,具有作战空域大、杀伤威力强、单 发杀伤概率高等优点,因而受到世界各国 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深水炸弹简介深水炸弹是出现最早的反潜武器,由英国海军在一战中首次使用。深水炸弹可由舰艇或飞机携带,可用专门的发射装置发射,或用投放装置投放,有的也可用人力投入水中。按使用深水炸弹武器的兵力区分,可分为舰用深水炸弹和航空深水炸弹。舰用深水炸弹分为投掷式深水炸弹、多管式深水炸弹(刺猬弹)和火箭深水炸  相似文献   

8.
舰载垂直发射装置起源 20世纪70年代以来,导弹技术飞速发展,尤其是发射后不管的掠海反舰导弹的大量涌现和饱和攻击战术的应用,使水面舰艇面临严重威胁,传统的旋回式瞄准导弹发射装置已不能满足现代海战的需要,于是出现了垂直发射装置。提起舰载垂直发射装置,就不能不提苏联的“基洛夫”级巡洋舰。尽管1968年英国首先在护卫舰上以垂直发射方式成功地试射了一枚“海狼”舰空导弹,但这种发射技术当时并未引起人们充分重视,英国也没有正式装舰。1980年,苏联在“基洛夫”(现名“乌沙科夫海军上将”)号巡洋舰上率先  相似文献   

9.
"巴库"/"戈尔什科夫"号航母1977年5月,苏联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批准建造第4艘1143型舰("基辅"级,后改为11434型)的技术方案。根据该方案,该舰将不再搭载SUW-N-1反潜导弹,代之增加了SS-N-12"沙箱"反舰巡航导弹的搭载量,并装备了SA-N-9"长手套"近程舰对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以及CADS-N-1"卡什坦"弹炮合一系统等最新型防空武器。1978年2月,11434型舰正式列入苏联海军舰艇名录,命名为"巴库"号,同年12月26日在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动工。  相似文献   

10.
咨询园地     
读者陆一卿询问俄罗斯“不惧”级护卫舰的主要性能及其武器装备。“不惧”级护卫舰首舰1993年服役,满载排水量4200吨。舰总长129米,水线长123米。舰宽15.5米,吃水4.8米,航速32节。续航力4500海里/节,人员编制200人。该舰武器装备有4座SA-N-9“长手套”六联装舰对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导弹射程45千米,战斗部重15千克; 2座CADS-N-1“卡什坦”舰对空弹炮合一发射装置,每座有1个双管30毫米“加特林”炮,并与8枚  相似文献   

11.
当今,突破传统模式、力求创新,成为舰/潜载武器发射技术发展的最大特点。目前,美国海军正在进行舰载导弹外围垂直发射技术、“模块化卧式发射系统”概念、潜载外置式武器模块通用型反射系统概念和“水面/水下发射与回收多功能UAV”概念的研究。与传统发射装置相比,这些新概念发射装置在系统配置、结构设置、操作模式等方面采用了全然不同的设计思路,更加顺应了新一代作战舰艇的发展。同时,对携载平台的总体优化设计、综合作战能力的提高都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两栖攻击舰作战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的两栖战舰将进一步强化立体两栖突击能力,将普遍设置直升机机库和飞行平台,并将携带气垫登陆艇,甚至地效翼飞行器、偏转翼飞机等立体两栖突击装备;另一方面强化自身的防御武器,除了常规的中小口径舰炮外,普遍都装备导弹发射装置;此外,舰上都设有由通信系统和计算机组成的、能处理多批目标、反应快、自动化程度高的两栖指挥控制系统。本文介绍美两栖攻击舰(LHA)和两栖船坞运输舰(LPD)的作战系统及其设备。  相似文献   

13.
舰船简讯     
印度海军加快现代化进程印度海军已着手开始数十亿美元的武器与军事技术革新计划。印度海军高级官员称,印度政府已指示海军启动一些尖端系统的研制计划。这些研制计划涉及声纳系统、鱼雷、声纳浮标、水下导弹发射装置及火控系统、武器控制系统、潜射诱饵及水雷、驱逐舰、舰对空导弹和潜射中程导弹系统等。印海军为此将耗资25亿美元,并且还将研  相似文献   

14.
“广开土大王”号导弹驱逐舰于1998年9月竣工,以高丽19代君王“广开土大王”命名。该舰满载排水量3855吨,舰长135.4米,舰宽14.2米,吃水4.2米,主机为柴-燃联合动力装置,功率58200马力,双轴推进,航速30节,续航力4000海里/18节。主要武备为1门127毫米单管舰炮,16个发射单元的Mk48-2型“海麻雀”舰空导弹发射装置,2座四联装“捕鲸叉”舰舰导弹发射装置,1座“守门员”近程防御火炮,1~2架舰载反潜直升机。  相似文献   

15.
随动系统中由摩擦环节引起的爬行、振荡、跟踪误差大、低速平稳性等现象已成为阻碍随动性能提高的严重障碍.为了克服这一障碍,提高随动系统的低速平稳性,从随动系统中出现的爬行现象进行研究分析,为系统的设计和综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用四元数法分析火炮随动控制中系统两个控制通道耦合的问题,提出了用解耦控制的方法消除火炮随动系统的静差。该方法可推广应用于同类随动系统的解耦控制中。  相似文献   

17.
S-300F“里夫”是世界上第一种垂直发射的舰空导弹。不过,能获得这一世界纪录,有很大的运气成分。美国“宙斯盾”系统以及MK41导弹垂直发射装置是与S-300F几乎同时研制的,不过美国海军为保险起见,在建造“提康德罗加”级“宙斯盾”巡洋舰时,前5艘并未安装MK41垂直发射系统,而是采用了“宙斯盾”+MK26倾斜式导弹发射装置的稳妥方案。  相似文献   

18.
《现代舰船》2012,(2):3
bizhu886:2艘054基本型,反潜护卫舰("红旗"-7,4座AK630M,1架卡-28),评价:防空反舰反潜都合格;16艘054A,侧重防空的通用护卫舰(32单元垂直发射装置,32枚"红旗"-16A,"海鹰"S/C,2座730,1架卡-28),评价:防空良好,反舰反潜合格;2艘054B,改善反潜的通用护卫舰(技术验证舰,改用柴-燃交替动力,放大船体,可能是双机库,满排4900吨左右,双面旋转盾+"海鹰"S/C,综合桅杆,48单元垂直发射装置,"海红旗"-16  相似文献   

19.
“依阿华”级舰长270.4米,宽33米。吃水11.6米,标准排水量45000吨,满载排水量58000吨,舰体最厚装甲达430毫米。主机采用4台蒸汽轮机,21200马力,4轴推进,航速35节,舰员编制1518人。舰载主要武器有3座三联装,406毫米(16英寸)舰炮,4座6管40毫米炮,8座四联装“战斧”巡航导弹发射装置,4座四联装“鱼叉”反舰导弹发射装置,6座双管127毫米火炮,4座“密集阵”近程武器防御系统。舰上设有直升机起降平台,可停放4架直升机,并设有无人驾驶飞机弹射器,装备5架以色列生产的“先锋”型无人驾驶飞机。  相似文献   

20.
“宙斯盾”作战系统是美国海军二十世纪80年代研制的舰用指挥自动化系统,该系统把舰艇的对空、对海和反潜作战在探测、跟踪、指挥和武器功能上有机地综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快速反应的自动化系统。其探双IJ距离达400多公里,可同时跟踪IO0多个目标并能迅速进行目标判别和调动武器实时攻击,具有反应时间短、防空火力强、抗干扰效能好和全空域作战等特点。“宙斯盾”作战系统包括AN/SPY相挂阵雷达,MK41垂直发射装置,MK99火控分系统,MKI作战指挥与决策分系统,UYK-43/44计算机,AN/SLQ-32(V)电子对抗系统。系统的主要功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