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刚从出差回来,好友用一副“君命不可违”的口气向我推荐电视连续剧《激情燃烧的岁月》。我天生不爱电视,偏爱小说,心里总是恼它们湮没了小说的光彩与细腻。但看完《激》片的当夜,我真真实实地被感动了,这是—部很成功地反映部队生活的好片子。 作为一名女军人,我感动于部队进城时,骑着高头大马的石团长目不转睛地盯着青春灿烂扭着秧歌的褚琴;感动于部队急行军途中,马背上意气风发的石师长递给怀孕  相似文献   

2.
我的希望     
《中国民兵》从创刊以来,越办越好。我感到它反映问题及时,指导工作有力,知识面广,不少专栏很适合读者口味,对读者有教育意义。我希望《中国民兵》办得更有群众性,建议增设《民兵工作论  相似文献   

3.
正《当代兵团》是一直默默陪伴在我身边的良师益友,作为兵团广大干部职工群众喜爱的刊物,《当代兵团》记录和见证了兵团的大事要事,反映着兵团各个领域涌现出的新风尚和各条战线所取得的可喜成就。作为兵团第三代,我热爱兵团,扎根在基层团场。《当代兵团》满足了我了解兵团重大时政信息、研究史料和提高文学写作水平等多种需求。每每收到  相似文献   

4.
我与《西南民兵》相识,要缘于为她投寄的第一篇稿件。出于对她的了解,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于1998年3月粮采写了一篇反映企业民兵开展体育活动的简讯寄给了《西南民兵》,没想到很快就在第4期上刊登了。我拿着这期杂志看了又看,翻了又翻,耶高兴劲儿就甭提了。我从事企业武装工作8年,每日劳碌之余,养成了不恋灯红酒绿麻将牌,偏爱在灯下读书写作的习惯。对《西南民兵》的信任,促使我为她投稿一发而不可收,1998年5月,我研读了《西南民兵》第一至五期所刊内容,经反复比较后撰写了一篇评刊文章《惜版如金、精心耕耘》寄往《中国新闻出版报》,很快该报便在6月10日“报  相似文献   

5.
怀着对写作的热爱,我走上了连队政工员的岗位。为了提高自己、更好地开展工作,我会经常阅读《当代兵团》。杂志常常会刊登一些记者和通讯员采写的反映职工群众生活故事的文章,很有感染力,成为了我写稿"临摹"的对象。因此,我一直梦想着自  相似文献   

6.
我创作《红色娘子军》的历史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0年前,我在海南军区政治部工作,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我深入到琼崖革命老区调查研究和体验生活,创作了一篇题为《红色娘子军》的长篇报告文学,全文共2.5万余字,发表在1957年8月号的《解放军文艺》上,真实地反映了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琼崖工农红军独立师娘子军连的英雄事迹.  相似文献   

7.
正每次阅读《兵团建设》都让我受益匪浅,"特别策划"中那些反映兵团人现实生活的质朴文章,细细品读,总能让我忘却工作的繁忙。"兵团先锋"是我每期都会阅读的栏目,一个个先进模范人物、先进党支部,以各自的典型经验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什么是党性、什么是无私、什  相似文献   

8.
我是山东省莘县人武部的政委,多年来,我从民兵工作的实践中深深体会到,《中国民兵》是我做好民兵工作的指导老师。每期杂志一到,我都认真阅读。今年《中国民兵》第1期刊登的《民兵预备役工作要点》和《当前民兵政治工作应注意抓好的几个问题》,对我帮助就很大,我依据这两篇文章的要点,结合本县的民  相似文献   

9.
“我愿为广大民兵战友放声歌唱”当有关部门要录制《中国民兵之歌》立体声磁带,特邀请著名的歌唱家、中央民族歌舞团团长蒋大为领唱《地道战》这首歌时,蒋大为十分高兴。他说:“不少音像公  相似文献   

10.
最近,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正在各地热播,很多人也由此知道了中国抗战历史上一支特殊的部队--中国远征军.那么,历史上的中国远征军将军戴安澜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在缅甸的真实遭遇又是怎样?  相似文献   

11.
正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梦想。50多年前,中国人仰望星空追问蓝天,什么时候才能有自己制造的人造卫星在太空中遨游?有谁能知道在内蒙荒漠保密度非常严格的地方,有一群正在为发射中国第一星默默奉献的航天人。这个鲜为人知的秘密逐渐向世人披露,影片《我和我的父辈》之《诗》,就是真实地反映了那个年代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李伟 《政工学刊》2011,(8):80-80
回想六年前刚进入机关组织部门,我正因写不好材料而长吁短叹时,主任给我推荐了《政工学刊》,“党团建设”、“政治教育”、“按纲建连”……这不正是我需要的吗?从此,年底订《学刊》、每月等《学刊》、每日读《学刊》便成了我工作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3.
几个月前,我因面临中考的压力,无心恋战于学习的战场。于是,我来到了学校附近的杂志中心。一进门一本蓝色封皮的《环球军事》一下子深深地吸引了我。打开目录,里面的内容更是丰富多彩。有《“暴力竞技”何去何从》、《目击日本陆上自卫队火力演习》、《纳赛尔让空军打不还手》……我看着海、陆、空军服,简直是帅极了!用21世纪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字——酷。从此,我与《环球军事》相识了。我的哥哥是一名武警,现在在湖南当队长。他希望我也像他一样。我也有志向,成为一名为国家作贡献的军人,没有比这个更能让我感到自豪的事情了。《环球军事》…  相似文献   

14.
王龙 《政工学刊》2013,(1):79-79
对《政工学刊}2012年第6期刊首絮语《在读书中远离“三无”》中的观点,我感同身受。一直以来,我把读书当成爱好和享受,这篇文章也让我想起了自己的读书经历。小时候没有很好的读书条件,班里家境好的同学会经常带一些诸如《水浒传》之类的连环画到教室,我肯定是这些读物的忠实“粉丝”。记得邻居家一套崭新的《十万个为什么?》,被我们这些同龄的孩子一本本翻到发黄掉页。  相似文献   

15.
我从野战军转到青海祁连县人武部工作,初到人人武部困难的确不少,主要是不熟悉工作。后来我在《中国民兵》的帮助下,学会了做民兵工作。我下乡搞民兵政治教育,参照《中国民兵》杂志上介绍的典  相似文献   

16.
我是《西南民兵》的忠实读者,坚持了10年的刊授学习,她不仅使我成长进步,而且改变了我后半生的选择。10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西南民兵》,我仔细阅读,真是如获至宝。后来,我在刊物上看到了战友的大名,令我感慨万千,自己半途而废,感到惭愧。于是,我重新拿起笔,开始向《西南民兵》写稿。当年底,村里换届选举,我被选为民兵连长兼治保主任,订阅《西南民兵》成  相似文献   

17.
我想我应该算是《环球军事》的小读者了吧,我今年才上小学二年级。有一次我看见爸爸拿回来一本《环球军事》,是2005年10月下半月那期。我看见有一篇文章叫《20世纪世界十大名手枪》,里面有一把苏联产的手枪,和我爸爸用的一样。我感到非常奇怪,就问爸爸:“爸爸,你用的手枪怎么这上面会有啊?”爸爸笑了。我又说:“爸爸,我觉得这本杂志很好看,可不可以帮我多带几本以前的回来看?”爸爸说:“好的。”过了几天,爸爸就帮我带了回来。我非常高兴。以后每一期的《环球军事》爸爸都会带回来让我看。我非常喜欢看里面的彩页,还有一些有趣的文章,哪怕是…  相似文献   

18.
两年四个月的陪伴,28期《政工学刊》见证了我从一名国防生到一名基层政治工作专业军校生的蜕变与成长。将我从一名政治工作的"门外汉"引领到政治工作的专业之中。《政工学刊》一直是我工作上的好帮手。现今对于我而言,无论是在机关帮助工作,还是担任模拟连兼职干部,学习  相似文献   

19.
我去县人武部找“扶贫部长”杨云飞,临别时,他赠我5本《西南民兵》,并鼓励我多写稿。我非常感谢,因为这一天是我的生日,《西南民兵》成为杨部长送我的生日礼物。我爱不释手地看起期待已久的《西南民兵》,被一篇篇报道、一幅幅图片所吸引。读罢《苗岭千里摆战场百万民兵铸  相似文献   

20.
他说:"我是一个手里有一个小相机的军人,也是千千万万普通军人中的一位。影像中的那些士兵是我的袍泽,我曾经和他们朝夕共处,作为一个在场者,我不是观看,而是在经验。影像记录的是他们的生活,也是我的生活。"这期我们向读者隆重推荐武警河南总队李宇宁的《袍泽》、《誓言》、《木兰辞》三个纪实专题。李宇宁这样说过"对于当代中国军事摄影存在的问题,有识之士甚多。我自知没有改变历史书写方式的能力,更没有这个野心。我只是希望百年之后,如果有人想了解二十世纪中国军人的生活状态,除了那些官方的正史以外,还有这些影像可以补充,让以后的人们看到,这些普通的士兵曾经生动的活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