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高技术兵器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的今天,外军一改“技术制胜论”的历史,把谋略运用放到了重要位置,在近期爆发的几场局部战争中,成功地运用了谋略,使谋略成为了“高效率的战斗力倍增器”。认真研究外军谋略运用的有关理论、特点及手段后,不难发现其谋略运用都有着典型的东方印记。找出现代西方谋略和东方古典谋略的区别及联系,对于军队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做到“智高一筹”,实现“以谋制胜”,具有重要意义。“格外注重高层次的统筹谋划”VS“亦全亦大,慎战慎策”“、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外军认…  相似文献   

2.
陈挺 《国防科技》2004,(2):17-19
随着工业时代的战争走向信息时代的战争,信息化将成为世界新军事变革的重心。信息化战争的最终对抗在保证技术优势的同时,更进一步地表现为智力的对抗,谋略思维和谋略方法将是未来战争的决胜因素。也更加体现出西方以力取胜的军事思想与东方军事谋略思想在相互汲取、相互交融。东方谋略,将与现代战争结合得更为紧密。  相似文献   

3.
技与谋,同为用兵之道。人们说,西方兵学“重技”,东方兵学“重谋”,这话不无道理。孙子曰:“兵者,诡道也。”曹操对此注曰:“欲攻敌,必先谋。”其实西方人也很重视谋略的运用。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昆虫学家施万厅由蝴蝶的色彩联想到阵地的伪装。在高技术条件下,谋略的运用就更为重  相似文献   

4.
善谋者谋全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世界军事正朝着高新技术突飞猛进地变化。特别是一大批新思想、新理论、新技术、新装备、新方法的产生,正改变着战争的形态和样式,同时也给当代参谋人员的谋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教练员的谋略过程、谋略原则和谋略的艺术等几个方面的分析 ,为教练员在竞赛和临场指挥中正确使用谋略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警卫人员加强谋略训练,提高警卫部队整体素质,对于正确地认识国际国内形势,组织实施警卫勤务,完成警卫工作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阐述了警卫人员谋略训练的重要性及特点,并从谋略的行为主体研究角度出发,重点明确了警卫人员谋略所需的素养,谋略训练的基本内容,训练的主要途径等问题,并对当前警卫谋略训练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包战  王树文 《国防科技》2017,38(3):121-124
对指挥谋略进行概念分析,确定基于计算机兵棋系统的指挥谋略训练内容;明确计算机兵棋推演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以联军2004年11月"破晓"行动为例运用计算机兵棋系统进行指挥谋略训练。研究表明,基于计算机兵棋系统运用战例研究可以成为增强军校本科学员指挥谋略的训练模式。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指挥员谋略心理对作战指挥的影响机制,引入情绪智力作为调节变量,对56名作战指挥员进行问卷调查,运用AMOS7.0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探讨指挥员谋略心理对作战指挥行为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谋略心理与作战指挥行为之间呈显著相关关系;谋略心理会显著正向影响指挥员的作战指挥行为;情绪智力对于谋略心理与作战指挥行为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丹  姚军伟 《国防科技》2007,(10):67-68
谋略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战争形态、作战模式、战场环境等的转变必然引起谋略思维的变革.信息化战争中谋略思维特征将呈现出"对抗性软化、协调性凸显、层次性模糊、概括性拓展"等新变化.  相似文献   

10.
在战争的筹划和指导上,有一种不可忽视的,管用的方法,那就是谋略。谋略这一军事术语产生较晚。在我国先秦、秦汉时期,表述谋略概念时多用“谋”、“计”、“策”、“术”、“庙算”、“运筹”、“略”等词语。谋略从属于战略,是对战略、战术的艺术运用。  相似文献   

11.
一是谋略型。所谓谋略,就是计谋策略。军事斗争领域是实施谋略的沃土。积极研究思考军事谋略,是取得军事斗争胜利的重要保证,是党委、机关和部队的共同责任。对机关而言,就是按照上级的指示要求、政策规定和党委首长的决策意图,抓住带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和长远性的问题,精心运筹,献计献策,为党委首长当好参谋、助手。这是机关第一位的职责。  相似文献   

12.
只要有战争,就有用兵的谋略。进攻需要谋略,防御需要谋略,排兵布阵需要谋略,用人需要谋略,甚至在武器装备的使用上也有谋略问题。在近代战争史上,就有不少以武器为“谋”的成功战例,一、巧用计探照灯平射显神通1945年3月,苏联红军取得了对德作战的绝对优势,大军近逼德国首都柏林,不久,苏军统帅部制定了攻占柏林的作战计划。4月17日凌晨,趁天还没亮,苏军开始了对柏林外围的攻坚战,在突破奥德河坚固防线作战中,苏军巧妙利用探照灯这个不是“武器”的武器,对德军阵地实施照射,赢得了战争胜利。其具体使用方法是:发起总攻的前一天,苏军在阵地前…  相似文献   

13.
所谓谋略,就是战争指导者的计谋和策略。谋略的作用,在于扰乱或动摇对方的决心,使其产生错误或错觉,从而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因此,在运用谋略时要充分考虑对方指挥员的心理因素,绝对不能搞“一相情愿”。我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孙武讲的“利而动之”,“乱而取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就是属于谋略的运用有赖于心理因素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军事哲学是反映整个军事活动的哲学思想,是关于战争观、军事观和根本的军事方法论的理论体系。指挥谋略运用是指挥者在作战指挥活动中,运用计谋方略以克敌制胜的方法和过程。本文通过分析指挥谋略运用中的客观性、辩证法和方法论,指出科学的军事哲学理论是指挥谋略运用的强有力指导工具。  相似文献   

15.
演戏谈谋略,似乎有些玄。但处事中谋略的客观存在,是不管你认识与否而发生着作用的。谋略,只不过是一个总结性的用语罢了。孙武子十三篇的谋攻篇:有“故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论述,所以,谋略在人们日常处事中经常发挥作用。以前,戏班中的艺人,总会用官话说一句由“点将排场”学来的台词:“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就因这个“知己知彼”经常作用于艺人当中。初学或开门定行当,选剧目都要涉及这问  相似文献   

16.
谋略,博大精深、历久弥新、熠熠生辉。古语云:“伐敌制胜,贵先有谋。谋定事举,敌无不克。”列宁说:没有不用计谋的战争。的确,用兵在智,胜战在谋,因而古今凡战必用谋。谋略是战斗力的“倍增器”,善用谋者,往往能趋利避害、避实击虚,出奇不意、攻其无备,最终战而胜之。信息化条件下,高技术与谋略联姻嫁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极大地拓展了人脑的功能,形成了独具时代特色的信息化“高谋略”,对于提高指挥力、信息力和整体作战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未来信息化战场,谋略如何运用呢?  相似文献   

17.
黄帝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关于他的战争传说史书中多有记载。这种传说既有历史事实的影子,也挟襄了后人猜测臆想的成分。梳理并分析这些传说,我们发现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在其文化源头就具有谋略偏向,此种偏向对民族文化特别是兵学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奠定了传统兵学文化谋略特质的基石。本文重点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涿鹿之战与黄帝的战争传说;二是黄帝战争传说的谋略特质;三是民族军事思维的谋略偏向。  相似文献   

18.
格斗战术中的诡道谋略,未必会直接影响到战斗的胜败,但绝对是格斗技术发挥的重要条件。有效利用谋略,在心理上先敌占有优势,就会牢牢掌握搏斗中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9.
《孙子兵法》谋略思想在信息化战争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琳琳 《国防》2005,(4):10-11
分析一下信息化战争的特点,我们可以发现:《孙子兵法》的谋略内涵和信息化战争的内涵有着惊人的相似。信息化战争与以往战争最大的不同,就是通过发达的信息技术来搜集、处理、存储、传递信息。简言之,信息已成为制胜的关键因素。与信息化战争相一致,《孙子兵法》中军事谋略所运用的全部材料,恰恰就是信息。列宁说,没有不用计谋的战争。无论古代战争,还是现代战争;无论西方人打仗,还是东方人作战,都有谋略的运用。重视谋略运用和谋略训练,也正是信息化战争的内在要求。1.“致人而不致于人”———主动造势,信息威慑“致人而不致于人”,就是要…  相似文献   

20.
从谋略学视角解读《孙子兵法》,可以发现《孙子兵法》中利用对手优点进行攻击这一谋略思维存在缺失。而考察谋略史的结果却证明:充分了解对手的优点,因势利导,加以利用,那么对手的优点就可以变成理想的攻击点。因此而言,防范谋略思维的缺失,充分利用对手的优点,是对《孙子兵法》谋略精神内核的发扬和光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