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是根据潜艇多年建造、使用、修理实际需要和今后应用“断裂设计、计算”的可能,结合实践作了大量试验研究。首次提出“921”钢板和焊接接头断裂靱性、传统力学性能之间实测与验证普遍关系式,以及简便、可靠的非破坏性实测与计算方法。对潜艇耐压壳体因潜存细小裂缝而失稳扩展可能引起的灾难性事故,可提供实际结构具体的断裂靱性进行计算予测,可化作有意义的安全定量指标,为潜艇在建造、使用、修理中断裂控制方面提供了重要实测手段和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初步探讨了 TIG 熔修工艺对潜艇耐压壳体抗爆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TIG 熔修可以有效地延缓在爆炸载荷作用下焊接接头裂纹的发生和发展。本文的工作为深入、系统地研究熔修工艺对潜艇耐压壳体抗爆性的影响作了有益的尝试,并为提高潜艇耐压壳体抗爆性指出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1.潜艇在水下航行中,能否看到海里的各色鱼虾?答:潜艇外壳并非由玻璃或其它透明的有机物制造而成,而是由特种钢焊接而成圆形钢筒对接而成,并不开舷窗。在有特殊用途需要在固壳上通过各种天线、管路等设备时,则需要在固壳上开孔,为了防止漏水,天线、管路等设备与固壳之间的间隙则需要用特殊材料压紧,因此,潜艇在水下潜航时根本看不到色彩斑斓的海  相似文献   

4.
双壳体潜艇的磁化特征与单壳体潜艇有较大区别,为了将其磁化特性分析清楚,建立了双层圆柱形铁壳桶的简易潜艇模型,并将其放置于地球磁场环境中,利用通电线圈产生的强大磁场对潜艇模型进行局部磁化;然后,以潜艇垂向磁场变化量作为分析对象,并结合舰船磁场规律、磁滞特性、退磁场等理论,对双壳体潜艇的磁场变化规律进行了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双壳体潜艇的外壳磁化规律近似于单壳体潜艇,而由于外壳屏蔽地球磁场,内壳几乎只受到线圈磁化影响。该结论可以为舰船消磁作业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简讯     
台湾潜艇预研进展台湾中华造船厂已完成“潜龙”计划的第一阶段工作,已造出潜艇关键部位动力装置段的耐压壳,使该船厂为台湾争取自行建造潜艇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下一阶段,该船厂还将进行为期3~4年的潜艇内部舾装预研工作。  相似文献   

6.
酒瓶与潜艇     
潜艇是在水下进行战斗的“蛟龙”,也是科考探测的得力工具。熟悉它的人都知道,潜艇艇体通常是由耐压壳体和非耐压壳体即双壳体构成。说起双壳体潜艇的发明,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7.
潜艇为什么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下潜到水下的一定深度并且能在水下保持长时间的潜航状态呢?要想解开这个谜,就应从了解潜艇的结构形式和潜艇所具有的结构强度开始。现代潜艇的艇体基本上是由耐压结构和轻型结构两部分组成。耐压结构包括耐压艇体、耐压指挥台以及耐压液舱等,是保证潜艇在安全深度之内能够从事水下运行的基本结构。轻型结构包括潜艇的指挥台围壳、上层建筑以及一些液舱等。轻型结构又进一步分为非耐压  相似文献   

8.
现代潜艇上都装备有鱼雷武器系统。把鱼雷(含水雷和导弹运载器)从码头上装进潜艇耐压体内的鱼雷舱中雷弹存放架的过程叫装载。把放置在雷弹存放架上的鱼雷装到鱼雷发射管中的过程叫装填。现代潜艇装载鱼雷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方式是从鱼雷装载舱口进行。在潜艇指挥台围壳的正前方、鱼雷舱的正上方配置着一个鱼雷装载舱口和鱼雷装载装置。该装载舱口和鱼雷装载装置都安装在潜艇耐压壳体的上部。装载舱口盖通常处于关闭状态。只有当潜艇备战备航阶段,欲往潜艇装备鱼雷、水雷等武器时,才打开装载舱口盖和调整鱼雷装载装置用起重机吊车将鱼雷放置并固定在鱼雷装载装置(即可旋转式鱼雷存放架)上,随后启动装载装置的动力系统(电动机或油压作动筒)使鱼雷装载装置的鱼雷存放托架和鱼雷舱内的鱼雷托架相对接,形成一个倾斜的鱼雷滑道(与艇体水平面的夹角为25°-40°为宜),然后解开鱼雷的固定带,操纵鱼雷从滑道上缓缓地滑入潜艇鱼雷舱中,此时用鱼雷舱中的电动葫芦  相似文献   

9.
水上传感器     
为增加潜艇对海上、空中及地面目标作战的有效性,潜艇对水面窥探设备需求日益增加。本文介绍了潜艇搜集情报、监测和侦察用的各种水上传感器。重点介绍了红外潜望镜、不穿透耐压壳体桅杆、电子战系统、宽带通讯设备、漂浮光纤电缆阵天线,还介绍了改进的信号处理设备。对未来潜艇也提出了新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潜艇纵向振动计算及振动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潜艇纵向振动分析有限元模型,求出了某艇在水面巡航状态的纵向振动模态.发现潜艇耐压壳纵向振动除具有典型的“活塞”式振动特征外,还具有众多与“一维梁”纵向振动不同的特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研究潜艇耐压船体壳板局部腐蚀对稳定的影响。潜艇耐压壳板腐蚀对稳定性的影响,过去一些资料中都把它作为均匀减薄来处理,因而耐压船体壳板稍有腐蚀,就使艇的极限下潜深度显著降低,例如某艇壳板腐蚀1mm,使艇的极限下潜深度下降10%。由于实际潜艇壳板腐蚀总是局部的,因而按均匀腐蚀来处理是比较保守的。为了合理的确定壳板局部腐蚀后的承载能力,对带肋圆柱壳壳板局部腐蚀后的稳定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作了六个小比例精车模型试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壳板局部腐蚀后的稳定性计算方法。本课题在模型试验中得到了华中工  相似文献   

12.
潜艇耐压壳动力学响应和声辐射研究概况与趋势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论述了流场中潜艇耐压壳自由振动、受简谐力或力矩作用和受冲击载荷情况下的动力学响应和声辐射研究概况 ,讨论了带有阻尼材料的复合潜艇耐压壳的动力学和声辐射研究情况 ,以及阻尼材料的破坏研究概况 ,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214级AIP潜艇     
214级潜艇是德国在畅销全球的209级潜艇基础上设计出来的新一代潜艇,该潜艇继承了德国霍瓦兹德意志船厂生产出来的潜艇的所有优点,同时还吸取了多年来在建造209级潜艇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该潜艇的总承包商仍为霍瓦兹德意志船厂,德国国内及国际上的一些知名公司将作为分包商。1997年1月,德国国防部正式将新一代潜艇命  相似文献   

14.
杨志 《环球军事》2008,(19):19-19
潜艇从诞生到运用于实战以来,曾一度主宰海洋上的作战局势,但随着反潜飞机技术的发展,潜艇在海洋中的隐蔽性和攻击能力受到了极大限制,尤其是在近几十年来,潜艇在与空中反潜的对抗中还处于下风,不可否认,这种结果的产生与潜空双方装备技术水平的差距是分不开的。然而此消彼长,随着潜艇技术的进步和新装备的投入使用,在不久的将来,潜艇或将步入深海对抗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5.
深水环境下潜艇舯部结构撞击强度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潜艇结构水下碰撞是潜艇的主要事故形式,也是船舶碰撞最为危险的状态之一。文中首先提出潜艇碰撞问题,对碰撞特征进行分析,然后针对某型潜艇舯部典型结构的撞击极限强度特性进行数值计算,结果显示,由于准静压载荷的附连耦合作用,随着静水压力的增加,潜艇舯部耐压壳体结构的防撞能力将大幅下降,而耐压壳体内部平台和舱壁结构将有效提高壳体结构的横向失稳临界应力,改善潜艇结构的径向耐撞能力。  相似文献   

16.
攻击型潜艇是海军基本的常规作战兵力。攻击型潜艇(以下简称潜艇)以其独有的隐蔽性好、突击威力大、续航时间长、自给力大等优点,在历次海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倍受各国海军的重视。而潜艇诞生以来的历次军事革命所产生的许多新技术、新战法应  相似文献   

17.
李杰 《当代海军》2008,(4):53-55
2007年岁末,日本海军最新型的。苍龙”号特种潜艇在三菱重工神户造船所下水。消息传开,立即在东亚地区产生强烈的反响。眼下,这艘极具象征意义的AIP潜艇正加紧舾装,并拟定于2009年正式加入现役。拥有世界顶尖技术和雄厚资金的日本如此青睐AIP系统,不仅可能催发地区乃至世界范围内AIP潜艇的激烈竞争,而且可能对现役常规潜艇的发展产生较大冲击。  相似文献   

18.
在英国海军的历史上,“海豹”号是迄今为止唯一被敌方俘获的潜艇——英国皇家海军“海豹”号潜艇是一艘双壳布雷潜艇,1939年5月服役。鲁珀特·P·朗斯代尔上校是“海豹”号潜艇第一任也是唯一一任艇长。朗斯代尔操艇经验丰富。曾在另外一艘潜艇上担任艇长。1939  相似文献   

19.
为了确定潜艇耐压壳合理的韧性水平,必须同时从结构和冶金的角度,分别搞清壳体母材韧性与焊缝韧性对耐压壳局部抗爆性的贡献。本文利用带肋壳板结构单元模型,对潜艇耐压壳在近距离、小药量局部爆炸下的断裂特征,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对断裂的起裂部位与裂纹扩展路径以及其断口形貌的分析,证实了对壳体材料韧性的要求,主要不在于其抗起裂性能,而应使其具有出色的止裂韧性。  相似文献   

20.
现代潜艇和水雷的威胁不断变化,要求水面舰艇、潜艇和直升机的战术探测要更加充分。本文透析影响声纳系统设计的水下战方面的情况。一、声纳技术的应用声纳在海军作战中,用于探测水下威胁,这些威胁包括潜艇和水雷。在水声条件差的海域,现代水面舰艇最适于反潜和反水雷。它们通常使用舰壳声纳、变深声纳、拖曳基阵声纳、遥控声纳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