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形”是我国古代军事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著名军事典籍《孙子》兵法,就有以“形”立篇的专门篇章。本文想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形”与“示形”的问题作一些探讨。《孙子·形篇》之“形”是表示军事实力的概念《孙子·形篇》中“形”这一概念,究竟是什么含义?这个问题在古今众多的《孙子》兵法的注家中,理解并不完全一致。读了他们对于“形”篇之“形”的注释,使人感到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很有影响的《十一家注孙子》中,曹操注曰:“军之形也,我动彼应,两敌相察,情也”。李筌注曰:“形谓主客、攻守、八阵、五营、阴阳、向背之形”。杜牧注曰:“因  相似文献   

2.
任力 《军事历史》2006,(5):42-43
◎序言《计篇》是《孙子兵法》的首篇,也是全书大纲,对全书内容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本篇主要论述战争决策和战略谋划问题,强调战争是关系国家存亡和军民死生的大事,必须以极其认真和慎重的态度来研究、决策和谋划。孙子提出把“五事”、“七计”作为战略谋划的主要内容和战争决策的主要依据,把“诡道”、权变作为指导战争和作战的主要原则。其主要思想体现在以下四方面:◎必须高度重视战争问题《计篇》开宗明义,不谈战胜攻取之道,而是首先将战争与军民的死生和国家的存亡联系在一起,揭示了战争的本质问题,告诫人们:必须高度重视战争,必须用…  相似文献   

3.
斯夫 《军事历史》2003,(3):78-79
目前在军事学术界,“战争比和平成熟得早”这样一句话时而被引用。使用者或引用者的真实用意无非是在说明和阐述这句话字表上的意思:战争比和平成熟得早。那么,战争真的比和平成熟的早吗?这句话的本意应是什么呢?其实,这句话的原文是“战争比和平发达得早”。它最早见于马克思在1857—1858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这篇《导言》是一篇没有完成的《总导言》草稿,《总导言》是马克思为他计划中的一部经济学巨著而作的。在这篇《导言》的第一部分“生产、消费、分配、交换(流通)”中的第四个问题———“生产。生产资料和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4.
“形”,在我国古代兵学理论中是一个属于哲学层次的重要范畴。《孙子》兵法13篇中的第4篇就是以“形”为篇名集中论述有关“形”的问题的。《形》篇所提出的一些理论原则,如“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胜于易胜”,“立手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等,不仅早已成为我国兵家之格言,而且一些外国的政治家、军事家至今仍把它们当作座右铭。其影响之巨大与深远,无论怎么估计都不会过分。该书中的《形》篇与《势》篇有着密  相似文献   

5.
“仕”、“学”之间赵新乐《论语·子张》篇中有句人们熟悉的话:“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仕”与“学”无需解释,问题在这个“优”字上。以往人们大多把这句话中的“优”字理解成现代汉语中“优秀”的意思,其实大谬不然。《说文解字》对“优”的训义是“饶”。段...  相似文献   

6.
由游潜之等同志编著的《中国国防经济运行分析》一书,已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七五”重点项目的一个研究成果,全书共四篇、十六章。第一篇导论,分别从国防经济运行的基础、机体、机制、体制展开;第二、三篇以国  相似文献   

7.
在武德建设上,孙子极为重视将帅的武德修养。这和他的将帅价值观分不开。在《孙子兵法》中他非常重视将帅在养兵用战中的地位和作用。他把“将事”视为“五事”之一,强调“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安危之主也”(《作战篇》);“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谋攻篇》)在他看来,要实现“安国保民”的军人价值目标,将帅是决定的因素。因而孙子非常重视将帅自身的素质尤其是武德素质条件。在其《兵法》首篇中,他即明确指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计篇》)这是对将帅武德素质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择将任将的基本标准。在以后的诸篇中,孙子对此“五德”从不同角度进一步加以了阐释和发挥,形成了以“五德”为纲的将帅品德规范体系和具体修养要求。  相似文献   

8.
传本《孙子》十三篇当为《汉书·艺文志·诸子略》所著录的“《孙子》十六篇”,而非《汉志·兵书略》所著录的“《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三”与“六”之差异,实际是古籍传抄过程中形近而误所致。后人受汉代学术分类所拘,往往先入为主地对联孙子》有了“兵书”之类的判断,故而习惯于在《兵书略》寻找《孙子》,而对著录《诸子略》的《孙子》察之不深。  相似文献   

9.
<正>梁朝丘迟,善写诗文,他的《与陈伯之书》,不但“辞采丽逸”,而且情真意切,析理详明,是一篇难得的真善美高度和谐的优秀散文。现选入新编高中语文第四册,作讲读教材使用,非常恰当。 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篇中指出:“为情者要约而写真。”著名的法国文艺理论家布瓦罗也说过:“只有真才美,只有真才可爱。”可见,“真”是为文基础,尤其是象《与陈伯之书》这一类的劝降信更应该真实、真切、真诚。  相似文献   

10.
国防斗争,是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斗争,它存在于国家的生存和发展之中。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下,国防斗争需从维护国家发展这一核心出发,把效益作为一条重要的斗争原则,瞄准战略利益目标,采取灵活的策略与恰当的手段,力求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一、国家利益是国防斗争的最高准则国家利益是国防斗争的最高准则,维护国家利益是国防斗争的最终目的。“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孙子兵法》之《九地篇》)这是古代军事家孙子对国家利益与国防斗争关系做出的精辟论述。邓小平在1989年会见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相似文献   

11.
久违了,“老三篇”!近读“老三篇”,感慨颇多。提起“老三篇”,人们并不陌生。中国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革命和建设实践证明,毛泽东同志发表于抗日战争时期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三篇光辉著作,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基本的道德原则,是无产阶级人生观、世界观的集中体现。半个世纪以来,三篇著作阐发的光辉思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成为共产党人思想道德的基石,是共产党人的“道德经”。最近,江泽民主席多次提出,要学习这三篇光  相似文献   

12.
霍松林先生的杜诗鉴赏,师心会意,烛幽透骨,堪与原诗相辉映。本文探析的是其中的两篇,即《春夜喜雨》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这两篇的鉴赏中,先生“凌绝顶”,入“化境”,以诗圣般的胸怀,成宏妙浑厚之作,带给人们的不仅是方法论的启迪,更是灵魂深处的震颤和超升。  相似文献   

13.
《孙子》兵法一书,系统地论述了军队管理问题,其中许多见解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直到今天依然放射着绚丽的光彩,很值得我们研究与借鉴。一、以“分数论”为主要内容的系统管理思想《孙子》兵法提出的一个开创性命题是:“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势篇》)“分数”的涵义是什么呢?曹操曾为之作注说:“部曲为分,什伍为数。”不少注家鉴于“部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著《法兰西内战》一书 ,包括恩格斯写的《导言》 ,《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关于普法战争的第一篇宣言》 ,《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关于普法战争的第二篇宣言》 ,《法兰西内战》正文、草稿、初稿和二稿 ,不仅是对德法战争、法国国内战争的精辟分析 ,对巴黎公社历史经验的理论概括 ,而且是一个“维护共产主义的主张”① 的纲领性文件。但是 ,对于这个纲领性文件中的不少理论、原理和策略的理解 ,却存在不同的看法。本文就国内外学者对它所阐述的几个问题的看法 ,即德法战争是“王朝战争” ;实现“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权” ,就是“实现…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民兵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城市民兵工作的高度重视。这一决策,必将对“全面抓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深入扎实地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维护国家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产生深远和重大的影响。《意见》是新形势下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推进城市民兵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融政策性、指导性和操作性于一体,内容丰富,含义深刻。 《意见》下发后,各级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把学习贯彻好《意见》,作为当前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把贯彻《意见》与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起来,联系本地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实际,为进一步深化城市民兵工作改革,做了许多扎实细致的工作。 在贯彻《意见》和进一步加强城市民兵工作中还存在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又如何解决?10月上旬以来,记者走访了全国部分地区的人武系统,了解了不少情况,得到了一些启示,形成了这篇专题报道,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16.
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是关系国家和民族荣辱兴衰、生死存亡的大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以下简称《国防法》)明确规定:“国家通过开展国防教育,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国防知识、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履行国防义务。”“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全民国防教育的高度重视。民兵、预备役人员作为我国国防后备军的成员,要带头学习贯彻《国防  相似文献   

17.
“蓝色国土”是民众对国家“海洋国土”的称谓。根据1982年12月10日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57条和第76条关于“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规定,经我国测量部门精确测算,我国享有近300万平方千米海域的主权和管辖权,与国家陆土具有相似的属性。这是一片大体相当于我国陆地面积1/3的“蓝色国土”,根据《公约》第308条,我国于1996年6月7日向联合国递交了《公约》的批准书,之后第30天起,即1996年7月7日《公约》对我国正式生效,它意味着从这  相似文献   

18.
《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是谭政在中共中央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1944年4月11日)上所作的报告。这篇报告不仅在人民解放军历史上起过重要的作用,而且至今对人民解放军的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944年4月2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和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关于学习散发这篇报告的通知中说,这篇报告“是八路军、新四军政治工作问题的全面总结”,要求八路军、新四军连级以上一切政治工作、军事工作、后勤工作干部,应一律将此文件作为整风文件和固定教材,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为何有人“提不醒”?张连水《政工学刊》今年第三期发表了我撰写的一篇小文《人生离不开“提个醒”》。有人看后对我说,“时下的焦点是,不怕不提醒,就怕提不醒”。我琢磨着此话在理。“提个醒”固然好,然而,“提得醒”或“提不醒”,是“提个醒”问题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勇武是军人必备的精神和品质,是武德的核心内容之一。中国历代兵家和思想家都十分重视对军人勇武精神的培育,并提出了许多具有真知灼见的思想和切实可行的方法。《墨子·修身》篇把“勇”作为作战的根本,指出:“君子战虽有阵,而勇为本焉。”《六韬·虎韬·必出》把“勇”看作是战争取得胜利的首要因素。对于“勇”在战斗中的作用,吴子在其兵法《励士》篇中指出:“是以一人投命,足惧千夫。”《韩非子·出见泰》篇则作了更进一步的说明:“夫断死与断生者不同,而民为之者,是贵奋死也。夫一人奋死可以对十,十可以对百,百可以对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