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加强知识产权工作建设世界一流航天公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国外一流的航天企业的有效专利数量、知识产权运作、知识产权管理等知识产权工作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我国航天业在知识产权工作方面所存在的差距,最后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航天防务公司,在知识产权工作方面应当采取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国防科技工业》2013,(4):26-27
航天事业事关国家安全、大国地位、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2012年,集团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国防科技工业知识产权2012年要点》和国防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方案,以锐意进取的精神加速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步伐,不断开辟在保护中促运用、在运用中谋发展的新局面,凸显了知识产权在促进航天自主创新中的支撑作用,为实现我国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增添了新动力。  相似文献   

3.
知识产权制度在国防高科技产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解决航天工业科技创新的核心问题就是解决航天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用问题。本文从航天工业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用的国内外现状进行分析,提出解决航天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用应当遵循的原则及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国防高科技的自主知识产权优势能够提升国家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综合国力,甚至可能推动世界进入一个新时代。航天科技工业的知识产权优势更是如此,需要深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国防科技工业》2009,(4):53-55
在努力开拓市场、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昆明船舶设备集团有限公司坚持不懈地开展知识产权工作,积极探索知识产权工作的方法和途径,有效运用知识产权促进企业发展,企业综合实力不断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性及其发挥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公司多次被评为国家、中船重工集团、云南省的专利工作先进单位。2007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全国首批70家企事业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单位之一。2008年被国家科技部、国资委、中华全国总工会批准为全国首批91家创新型企业之一。  相似文献   

6.
正60年来,我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过了波澜壮阔、光辉灿烂的发展历程,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构建了专业齐全、功能配套、设施完备的航天科技工业体系,掌握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航天工程管理方法和经验,造就了一支技术精湛、作风优良的航天人才队伍,培育铸就了有着鲜明时代特征的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  相似文献   

7.
《中国军转民》2008,(11):78-78
10月19日,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的拥有完全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航天第一炉”——国内首套HT-L粉煤加压气化炉一次投料成功庆祝大会在河南省濮阳市举行。航天炉的问世意味着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产业化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航天技术在煤化工企业的应用取得巨大成功,这对打破外国煤制气(粉煤加压气化)核心设备技术垄断、发展我国煤化工产业、实施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航天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增强实效性,就必须从利益关系中探寻切入点,把广大员工的切身利益放在突出的位置,在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一致的情况下,通过利益杠杆的作用,来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并最终为实现企业的宏伟目标奠定必要的思想基础。为此,笔者认为,在构建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下,航天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9.
资讯     
《国防科技工业》2009,(8):62-63
航天科技五院西安分院注重保护自主知识产权成果;航天科工九院九部编制航天行业标准;沪东中华实现“双过半”;研究员周国平认为应加快研发深海海工船;中南装备公司开展五个“一”系列活动;沈飞与空军联合组建的研究中心挂牌;国家空气动力学重点实验室落户绵阳;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确立了“发展航天,强大集团,改革创新,铸造一流”的发展方针和“专业化,产业化,集团化,国际化”的建设方略,提出了铸造国际一流宇航公司的发展目标。第一,坚持以军为本,发展满足国防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航天新装备。针对国防现代化建设未来发展的需求,围绕航天重大工程,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建立具有先进水平的,能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体系和产学研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