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张占杰 《政工学刊》2002,(11):63-63
队 列歌唱是部队官兵在集合列队以及行进时的一种有组织的演唱形式 ,也是我军的光荣传统之一。在过去战争年代 ,队列歌唱使官兵树立必胜的信念。在和平时期 ,尤其在军事斗争准备期间 ,队列歌唱能激发官兵的练兵热情。总政治部曾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对部队文化工作提出了“四有”的要求 ,这“四有”的第一有就是“队列集会有歌声”。为使队列歌唱组织更加规范 ,并使其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在这里谈一谈组织队列歌唱时的技巧问题。选择合适的歌曲(一 )选歌要注意演唱的速度是否合适。要选以队列歌曲为主的歌 ,因为队列歌曲是进行曲体裁的一种 ,…  相似文献   

2.
队列会操,首先要了解队列。队列源干战术中的“排兵布阵”。冷兵器时代,两军对垒时的“阵势”是军队战斗力强弱的重要标志和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阵”就是军队的战斗队形,也是现代意义上队列的雏形。当时,协调周密的“阵”能更有效地消灭敌人,保存自己。著名的步兵阵有古罗马的马其顿方阵、诸葛孔明的八卦阵、抗倭名将戚继光的鸳鸯阵等。进入热兵器时代后,队列逐渐才从战术中分离, 其职能转化为侧向反映军队素质和精神面貌——间接为战斗力生成服务。历史学家黄仁宇在其自传《黄河青山》中提到在1939年成都国民党中央军校时的队列训练的情形:“……我们接下来就忘了  相似文献   

3.
绿色幽默     
我受够了教官向队员下达口令:“向右转!……向左转!……向右转!……齐步走!”其中一个队员走出队列。“你到哪里去?”教官问他。“我已经受够了!你简直不知道怎样才好,不到几分钟你就改变了许多次主意。”太平盛世某个新兵每天早操迟到.军官非常生气地责斥他:“喂,你为什么老是迟到?”新兵:“长官,不知为什么我总睡过了头。”长官:“都像你这样,将来发生战争如何办?”新兵:“都像我这样,将是没有战争的太平盛世啊!”迟到的原因“为什么迟到?”教官问。“我没来得及赶到就上课了。”士兵答道。不是我的兵公共汽车公司经理打电话给卫戍司令:“…  相似文献   

4.
“八小时以外”与“队列动作”,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则大有关系。笔者从军人如何自觉实践“三个代表”要求、加强自身修养中悟出了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这就是在三种场合中要用队列动作来规范自己的言行。  相似文献   

5.
“现在你们不能把我当为书记,只能把我看成一个未经过训练的新兵。”这是四川威远县委书记张渊带领县委机关的同志在参加军事训练时,对执教的参谋提出的要求。训练中,走队列、搞战术、练  相似文献   

6.
部队长张学伟上校带部队素以“严”字出名,没想到我一毕业就被干部科分到了他所带的部队当排长,“如果你恨他,就送他去部队吧”,和其他同学分手时不知谁说出了这么一句。第一次遭遇: 一到部队就有老乡对我说:“部队长很厉害,千万别让他抓着典型。”谁知第二天就让他给抓着了。那天我正在操场上训练, 突然听到哨音让干部集合。我站在队列中等着部队长讲话,可等  相似文献   

7.
1972年,我以22岁的“高龄”入伍。此前四年的知青生活,练就了吃苦的能耐和强健的体魄。我所在部队以训练严酷而著称全军,凭着良好的个人素质和勤奋精神,很快便把全训部队的队列、军体、刺杀、擒拿格斗、战术、侦察甚至野外生存等科目熟习并且训练精道,“精力过剩”的我喜欢涂抹两笔,训练不用“开小灶”的空余时间多了个在板报上画画的机会。结果给上级主管文化的首长扯去安排搞创作。问:“搞什么画?”我立正回答:“中国画”——我以为他给我机会学。“那好,画两笔给我看。”我当时猛说“不行”的话肯定被他认为那是谦虚之词。当我战战兢兢地摸着他铺就准备让我大显身手的纸嗫嚅着说“怎么这么薄”时,我分明  相似文献   

8.
队列训练的内涵,要求队列教学不能仅停留在规范肢体动作的层次上,而忽略队列训练对军人意识、军人素质、军人作风的内向性培养。队列教学要真正达到预期效果,必须加强意象诱导,“外功”、“内功”一起  相似文献   

9.
队列是军人进行集体活动必不可少的组织形式。部队历来重视队列训练和队列生活的养成,形成了一种具有自己特点的良好的队列作风,即队形整齐,步调一致,精神振作,步伐刚健,口令宏亮。 良好的队列作风是合格军人的外在表现,是靠队列训练培养的。队列训练是军人的“定型”训练,行进是部队生活中常用的队列动作。为了保持队伍的整齐划一和  相似文献   

10.
每年的“八一”建军节这天,我都会如期接到小祁的电话,他是我当司训队指导员时带过的一个学兵,现在他已经是某军校汽车连的业务骨干了。记得那是学兵刚分到连队的第一天,随着集合哨声急促地响起,站在队列前面的我,从头到尾把他们扫视了一遍,一个  相似文献   

11.
柯笋 《政工学刊》2014,(10):64-65
唱队列歌作为一种特殊文化形式,是部队每天都要开展的经常性的文化活动,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对鼓舞士气、凝聚力量、展示风貌、激发战斗精神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队列歌咏活动贴近官兵实际,随机性强,不受环境限制,教育意义直接,一直是基层连队文化活动的“保留节目”。我军高度重视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军队基层建设纲要》明确规定“队列集会有歌声”,以此作为促进部队全面建设的重要措施和抓手。  相似文献   

12.
队列训练中所讲的“三种步法”,就是齐步、跑步和正步。它们是队列行进的基本步法。中小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往往会用到这二种步法,特别是齐步和跑步。因此,在队列训练中,中小学生要重点掌握齐步和跑步。正步用的虽较少,但也应该掌握其基本动作。按照队列条令的要求,队列行进的辅助步  相似文献   

13.
军旅生活处处离不开歌声,饭前一支歌,集会要拉歌,队列行进要唱歌,节日晚会要有歌……为此,连队里不可缺少一个好的教歌员。 当一个好的教歌员,至少要把握好以下三点:(一)会选歌。教歌之前,选一首好歌十分重要。①根据部队的特点选歌。选择短小有力、朗朗上口的2/4或4/4拍进行曲风格的歌曲,这样既便于学,又可以在队列行进和集会等多种场合演唱。②结合节日特点、工作需要和演唱需要选歌。如“八一”建军节可以教唱《我是一个兵》、《当兵的人》等雄壮有力的队列歌曲。春节可以教唱《当兵的人过大年》等叙事抒情歌曲,以激励斗志,鼓舞军  相似文献   

14.
成都市金牛区应急民兵分队今年一开训,三连一班的7名男民兵都拉长了脖子,瞳孔“放大”:站在队列前“发号施令”的班头竟是一位身材匀称,青春活现的女同胞。  相似文献   

15.
“勺”誉     
“勺”是日常生活中厨房里做饭用的工具,可它不知从何时起成了老兵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记得参军入伍刚下火车的时候,就见一列老兵向我们这些刚下火车而不知所措的新兵蛋子跑来,在我们面前停了下来。站在队列前一个班长模样的人说:“还等我下口令吗?老兵了怎么还这么‘勺’呢?”队列马上散了。老兵们抢着夺走了我们这些新兵手里的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成都军区对贵阳市花溪巨(?)兵应急分队进行了连队列、步枪第一练习射击、班队列、单兵技术、步哨和干部手枪射击等6个科目的考核验收,(?)得了六个优秀的好成绩,贵阳军分区,朱勋耀政委在总结会上说:“取得这样好的成绩,是严格训练,忘我拼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围绕“突出能力培养,增强素质训练”的教改思想,论述了队列课程改革的途径和方法,以不断提高学员的军事素质.  相似文献   

18.
依据牛顿定律,是不是可以这样说: 只要有运动,就会存在动能与势能。由于运动方式的复杂性,那么它所表现出的动能与势能实际上是一场能量运转。兵们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中锻造体能。现代医学已经明确无误地告知人们“生命在于运动”,这只是让你明了健康的奥秘; 而一代伟人毛泽东所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却通俗地指出了健康的意义,堪称体能训练之精神驱动。从接过钢枪走进队列的那一天起,你在心里就萌发出这样的豪言壮语:“枪听我  相似文献   

19.
4待命程建国摄,协同作战施胜利摄江西省玉山县古城女子民兵排,在省城市民兵工作·三落实”军事表演中获队列课目表演一等奖和教练员一等奖。大*文玮摄“龙海杯”摄影比赛参赛作品~~  相似文献   

20.
昆明陆军预备役通信团的优秀骨干队伍中,有一位身材娇小,意志坚强的女预备役战士,她就是李云霞。刚加入预备役部队时,李云霞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对部队的一切都还较为陌生,离一名战士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在团队举行的基础训练中,她对每一个队列动作都认真体会,仔细琢磨,一遍不行再来一遍,不断培养自己顽强的作风和严谨的纪律观念,就是凭着敢于吃苦、不怕受累的精神和一股不服输的“韧劲”,李云霞取得了优秀成绩,被评为“队列标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