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德献  杨奔 《国防》2005,(12):19-19
为提高信息化条件下民兵训练水平,改善民兵心理战训练条件,北京市通州区人武部着眼军事斗争准备和军事变革要求,坚持与时俱进、求实创新的指导思想,立足现有条件,整合多种资源,从实战需求出发,筹资135万元,以“训练能组织、活动有空间、演练有场地、效果能评估”为目标,创建了民兵心理战一体化训练基地,对提高广大专武干部和民兵的心理战训练水平,提升城市民兵建设质量,起到了明显促进作用。北京市通州区人武部加强民兵心理战训练基地建设@马德献 @杨奔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民兵完成多样化任务的心理承受能力,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东风区人武部以《心理战纲要》为依据,针对民兵分散、教育训练难集中的实际,结合执行任务、组织训练、开展活动等相对集中的时机将心理教育穿插进去,同步展开。为确保民兵支前、应突维稳能集结快、输送交接快,确保心理战在边境应急处突中能发挥强有力的“软杀伤”作用,他们根据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3.
《东北后备军》2009,(11):19-19
一、建立配套的心理战组织指挥机构。根据军分区有关心理战工作具体要求,结合我市民兵队伍的建设情况,我部成立了心理战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委任组长,副部长任副组长,政工科长和心理战排排长任组员,心理战排组建后隶属于我市民兵第一应急分队,担负心理战工作的训练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4.
心理战,作为一种作战样式,对决定战争胜负发挥着重要怍用。新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已将心理战列为实现政治工作作战功能的基本途径之一。为加强民兵预备役心理战教育训练,努力形成心理战实战能力,江西省丰城市人武部积极发挥政治工作作战功能,大力加强民兵预备役心理防护训练的研究探索,其做法值得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由于心理科学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心理战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 ,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多次局部战争的实践表明 ,心理战已构成了军事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着眼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现代战争 ,全面推进心理战教育训练 ,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为心理战教育训练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使之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一 )建立科学的组织机构。 在现代战争条件下 ,世界各国为了有效地对付外来思想的渗透和对内外实施心理战 ,大都建立了相应的心理战组织机构。其中美国的心…  相似文献   

6.
信息网站     
《国防》2006,(12):76-78
沈阳军区沈阳军区某部着眼军事斗争准备和应急作战需要坚持用战斗力标准衡量保密工作,通过强化保密上位、强化直观教育、强化隐患排查等手段,强化了保密能力。(李伟李灵军黑龙江省八五二农场民兵带头搞活林业经济,去年实现林业总产值680余万元,民兵在种植、养殖方面人均多增收5600元,比2004年多增收22%,为农场职工开辟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致富之路。(原彬孟庆山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西安区人武部积极探索民兵心理战训练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该人武部每年组织相关军地人员进行1~2次心理战骨干培训,不断提高心理战骨干的能力素质。(郑立鹏杨颖)吉林…  相似文献   

7.
2月17日,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人武部三峡电力职业学院等4所高校心理学教研窒的26名专家,走进该区民兵心理战教育训练中心,为准备参加新年度整组的近千名民兵进行心理咨询辅导。  相似文献   

8.
发挥人民战争的作用,充分挖掘和利用地方的信息技术资源,组建、训练、储备好民兵心理战兵员,把地方的战争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对于直接或间接地提升部队心理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人武部以前瞻的眼光和发展的思路,于2002年7月组建了民兵心理战分队以来,不断创新、完善、拓展,目前已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依托社会资源开展民兵心理战的路子。  相似文献   

9.
目前,心理战已逐渐成为部队教育训练不可或缺的内容。旅团部队在贯彻落实《心理战纲要》的实际工作中,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准确定位,解决好定位不清、“角色”偏移的问题必须依据《纲要》的规定和要求,从旅团的职责和任务出发,找准定位点,明确着力点,把握旅团组织实施心理战教育训练的目标任务和重点。一是强化官兵心理战意识和战场心理防护能力。通过教育训练,使官兵掌握心理战的基础知识,认清心理战在未来作战中的地位作用,能正确识别敌方心理战行动,培养较强的战场心理稳定能力、适应能力和承受能力。二是提高首长机关心理战组织…  相似文献   

10.
日前,山西省大同军分区组织全市16个民兵专业分队开展教育训练比武,城区人武部民兵"三战"分队获得综合成绩第一名。比武现场,心理战分队,以网络为平台,以电脑为载体,迅速编辑文字、制作图片,通过论坛、微博、电子邮箱、QQ、飞信、微信、贴吧等方式向民众发送宣传信息……这是该军分区依据《政工条例》规范民兵政治工作带来的可喜成果。该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杨文斌介绍,依据《政工条例》规范"三战"教育训  相似文献   

11.
从伊拉克战争中不难看出,未来战争心理战的发展前景和趋势十分明确。笔者认为,强化全民心理战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心理战教育要紧紧抓住社区民兵、大专院校学生和居民这三方面的对象.只有他们的心理素质过硬了,才能在未来反空袭作战和应对其他突发事件中,做到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进而把握主动,赢得胜利。  相似文献   

12.
张北县人武部在县民兵训练基地对全县专武干部和部分民兵干部共计150人进行了为期10天的集训。集训以《民兵训练大纲》为依据,紧密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主要进行了新"三打三防"知识、军事高科技知识、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知识讲座、民兵预备役法规、处突维稳组织实施方法、队  相似文献   

13.
张北县人武部在县民兵训练基地对全县专武干部和部分民兵干部共计150人进行了为期10天的集训。集训以《民兵训练大纲》为依据,紧密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主要进行了新"三打三防"知识、军事高科技知识、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知识讲座、民兵预备役法规、处突维稳组织实施方法、队  相似文献   

14.
《国防》1999,(6)
编辑同志: 据调查了解,现在有些单位对民兵军事训练中的政治教育不够重视,有的根本不把政治教育列入训练计划;有的虽然列入了计划,也只是走走形式,政治教育根本不落实,笔者认为,在民兵军事训练期间开展政治教育,能激发参训民兵的练兵热情,提高训练质量。因此,在组织民兵军事训练时,必须按照总部有关规  相似文献   

15.
一要做好思想保障。要深化城市民兵工作改革,就必须提高各级领导对开展民兵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对民兵工作的重视程度。必须从大力加强国防教育入手,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进行经常性的国防教育.提高地方领导对民兵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王圣柏  马海龙 《国防》2001,(7):33-33
民兵政治教育“落实难”,是当前民兵工作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要适应市场经济的特点与社会发展的形势,改变单纯依靠集中上课落实教育的传统模式。 要针对受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分层组织实施。过去,民兵政治教育一般由乡镇统一组织“一锅煮”,成效普遍不高。今后要针对民兵队伍个体素质各异的特点,区分层次分别组织实施。通常情况下,兼任民兵干部的乡镇领导的教育,可由县级人武部组织实施;村民兵干部的教育,可由乡镇人武部组织实施(条件许  相似文献   

17.
民兵基层干部军事素质不高,除了近年来民兵营连干部更新快、成份新外,我认为同民兵“同训、同考”是直接重要原因。民兵干部在训练中既是受训对象,又是民兵分队训练的具体组织者,必须针对这一特点,确定民兵干部训练的内容和方式,以达到提高民兵干部素质,促进民兵训练的目的。采取“先训干部、再训民兵”的方法,是保证干部圳练落实的有效途径,在民兵干部训练中既要突出他们军事技能的提高,又要重视组织指挥能力的培养。这  相似文献   

18.
夏世富 《中国民兵》2010,(10):36-37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民兵军事训练中人员到不齐、时间训不够、内容训不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影响了训练质量。要提高民兵完成多样化任务能力,必须高度重视民兵军事训练质量的提高,在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制度机制、搞好各项保障的基础上,狠抓人员、时间、内容的落实,推动训练质量不断跃上新台阶。科学组织,把人员训满。一是精心选定参训对象。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组织形式、人员就业方式多样化的特点,按照有利于组织领导、有利于优化结构、  相似文献   

19.
心理战已成为继陆、海、空、电之后的“第五维战争”.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流的今天,心理战将给世界的发展和人类的和平带来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在新军事战争条件下。心理战显示出新的特点,心理战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现代传媒已成为心理战的利器,媒体宣传已成为打赢未来高技术心理战的重要领域,心理战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紧迫。由于心理左右人的行为,在民兵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心理战训练。  相似文献   

20.
民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助手和后备力量。民兵宣誓,是民兵对自己肩负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的承诺和保证。各级人武部门要认真组织学习新颁布的《民兵誓词》,按照《民兵宣誓实施办法》组织宣誓活动,通过宣誓加强民兵性质、任务、职能等教育,进一步加强民兵思想政治建设,保证党对民兵的绝对领导,保证民兵依法履行职能,保证民兵战斗力的提高和各项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