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农五师八十一团三连的退休职工李兴训,拥有60多亩自己开垦的荒地,同时在团部开了一家网吧。由于经营有道,他年收入超过5万元。像李兴训这样采取一家两业“双轨制”致富的职工在全团已有许多。  相似文献   

2.
兵团农牧团场深入贯彻"1+3"文件精神,深化农业和农牧团场改革,要围绕"两个扩大"(扩大职工经营自主权、扩大基层民主)和"发展壮大团场、致富职工群众"来进行."两个扩大"是深化农业和农牧团场改革的核心,"发展壮大团场、致富职工群众"是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3.
第一职业同样可以致富吴天木浙江先锋机械厂采取有力措施,引导职工岗位致富,激发职工的主人翁精神,1993年提前4个月实现了扭亏持平的经营目标。浙江先锋机械厂是民品生产为主的企业,现有职工1176人。这个厂已连续亏损6年多,生产经营举步艰难,职工工资收入...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47岁的李新梅是农八师石河子总场泉水地二连的一名职工。近10年来,李新梅一家的年收入从1万多元增长到近40万元,她也成为连里的"巾帼科技致富示范带头人"。  相似文献   

5.
冬闲巧致富     
近日,农七师130团2连职工康建民利用一台多功能粉碎机加工粮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据了解,目前该团有许多像康建民一样的职工在冬闲时期利用手中的闲散资金,积极寻找冬季致富的项目和商机。  相似文献   

6.
"三个代表"是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提高执政水平,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胜利的根本要求。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应身体力行"三个代表"的要求。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首先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坚定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坚定发展壮大团场、致富职工群众的决心,这样才能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开拓创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作为一名团长,在改革发展上要找准切人点,在生产经营上要抓住结合点。对经营管理者来说,创新精神尤为重要,用江总书记的话说,"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近年来,农五师八十四团党委审时  相似文献   

7.
致富窗     
60头奶牛年入30万元在农四师64团,有一名女职工连续多年被该团评为养殖致富能手。她就是该团2连职工李妍。李妍曾是一家水泥厂的销售员,有着固定的工资收入,小日子过  相似文献   

8.
6月8日,二师三十四团十连职工夏元忠对笔者说:"现在政策这么好,职工增收致富的路子可多了。"今年,三十四团"四路并举",使职工多元增收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宽。巧用小院子。三十四团从实际出发,巧借千家万户的小院子,引导职工群众发展庭院经济。该团职工李学林在承包大田的同时搞养殖,2012年饲养了90只羊、15头牛、120头猪,庭院养殖纯收入6万多元。截至目前,该团职工利用庭院养羊1.37万只,养牛2400头,养猪3万多头。另外,家庭加工业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种好菜园子。三十四团鼓励支持职工种好自用地,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名基层一线党员,对于连队的工作和身边的人,我能帮则帮,能带则带,这样觉得挺踏实……"这是农七师128团8连职工张玉堂的肺腑之言。帮扶户的"靠山"张玉堂是农七师128团8连的职工,由于会经营、懂管理,种植近150亩棉花每年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成了连队的  相似文献   

10.
正"共产党员就是要带领职工致富!"一师十三团十八连职工党员贺军笑着对笔者说,在连队"人气"颇高的他,也一直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话。贺军一直是连队职工分组组长,承包土地多年,积累了丰富田管经验的他,仍坚持在种植过程中学习,时常和其他职工一起探讨科学植棉技术。2012年,由于夏季雨水较多,很多职工种植的枣树都出现了黑头病,导致当年  相似文献   

11.
在农十二师一○四团四连,80%的党员都是退休职工,他们虽然年迈体弱,却仍为连队生产、职工致富出谋划策,力所能及地为群众办好事。其中有一位名为苏秋梅的老人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苏秋梅是河北任丘县人,今年68 岁,196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6年  相似文献   

12.
在七师一三一团有这样一个人:他曾团结带领干部职工,将一个累计亏损额高达470余万元的连队,扭转为一个产值连年翻番的连队。他曾用不到一年时间,就将一个全团综合考核排名倒数的连队,转变为职工年均收入超过7万元的先进连队。他就是陈树忠,一三一团七连党支部书记、连长。"职工能致富,过上好日子,这是我最大的心愿!"正是怀着这份信念,先后在三个连队任职的陈树忠,几十年来一心一意  相似文献   

13.
兵团人家     
养殖土鸡巧增收胡良西是农二师223团园8连的一名职工。前些年,他一直努力工作,但每年除去家中开销只剩下6000多元钱,这不禁让他有些失落。难道就这样下去吗?胡良西想起了连队老职工姜慧玲。她通过发展庭院经济,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  相似文献   

14.
《兵团建设》2013,(13):16
主持人语:用现代思维、多元思维拨正实践的罗盘,是兵团在职工增收致富的道路上不断在做的事。近年来,兵团通过全面落实各项惠农和减负政策、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完善大宗农产品收入分配制度、扶持职工发展自营经济等措施,职工负担大幅减轻,职工土地承包经营收入稳定增长,职工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团场职工自主创收、持续增收的环境条件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5.
"冬闲"札记     
张泉 《兵团建设》2003,(12):13-14
又一个严冬降临。今年,农一师各团场"冬闲"将忙些什么?带着这样一个疑问,笔者日前走访了塔河两岸部分团场。一团过去,由于生产力落后,科学技术水平低,冬季职工主要是挖排碱渠。部分农业连队拾花至第二年3月份,人工收割水稻也要延至来年1~2月份。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生产力得到解放。该团购买了4台大型挖掘机,替代了人工挖渠;购买了联合收割机,解决了割稻难;推广地膜植棉和科学种田提早了棉花生育期和产量,为提前完成拾花工作,开展冬季全员培训赢得了时间。通过"冬培"学习,职工群众对当前的改革发展政策有了深刻了解,思想认识上和行动上都发生了大变化。近两年来,职工利用冬季积运农家肥形成热潮;团畜牧站厩肥被抢购一空,原来无人问津的  相似文献   

16.
如今,在兵团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大调整、发展方式战略性大转变的过程中,团场"智"富型职工越来越多。他们认为,要致富必须先"智"富,纷纷读书、看报、上网收集科技信息和致富经验。"科技兴团"、"科技强团"是兵团各团场发展的必由之路。以前,有的职工群众只知道苦干而不注重学习,不懂技术又不知晓市场行情,生产的产品不是不合格就是产销不对路,往往忙忙碌碌一年,却没有什么收获。有的职工却不  相似文献   

17.
正"这是最后一筐西红柿了吧,今天一共是344公斤,5块钱一公斤,一共1720元。"6月28日,十二师五一农场二连职工陈大华和妻子在菜贩装车时对着账单算着收入。在该连温室大棚基地内,笔者看到,像陈大华这样正忙着销售西红柿的职工还有很多。"今年西红柿的产量和价格可以,我9个棚这一茬下来,销售收入估计有36万元,利润差不多18万元左右。"陈大华笑着说,这么高的收入着实让笔者吃了一惊。"能种上大棚,有这样的收入,在四五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这几年党的政策好,团场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这才  相似文献   

18.
从祖国的"心脏"北京到地处新疆和田地区的兵团十四师,这两个在地图上都要用尺丈量的地方,如今因为对口援疆而连在了一起。千山万水的距离挡不住援疆干部们的热情,"北京人"来了,为在深山放牧的职工们盖起了新楼房,也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日子,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展现在十四师职工面前。民生,是北京援建十四师的重中之重,"安居工程"不仅仅是盖房子,北京的援疆干部们将安居工程与改变十四师职工生产生活方式相结合、与致富职工相结  相似文献   

19.
作为团场经济重要一翼的职工自营经济,在实现"发展壮大兵团、致富职工群众"的目标中,发挥着不可小视的作用。实践证明,兵团党委关于大力发展职工自营经济的决定,是完全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得广大职工群众拥护的明智决策。那么,兵团职工自营经济的现状如何?怎样才能使这"一冀"更加强劲有力,让它在致富职工群众、稳定职工队伍,推动兵团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开创屯垦戍边事业新局面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各级领导认真研究和探索的问题。鉴于此,我们希望各级领导同志认真读一读兵团工会写的这篇调查报告,并结合各自实际,认真加以思考,进而制定相应对策,切实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20.
今年,兵团大力提倡促进职工多元增收,通过项目带动,加大、加快职工自营经济发展和多元增收致富的步伐。《当代兵团》适时开设了"多元增收"栏目,从不同角度介绍典型团场促进职工多元增收的经验、做法,看后让人耳目一新,受益颇多。作为连队党支部书记,我非常关注这个栏目,每一期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