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超越地平线”登陆作战的曙光照亮21世纪的海岸线之际,紧随世界头号登陆作战强国——美国之后,欧洲老牌海军——不列颠皇家海军也急不可耐地推出了其追随铁杆老大美国海军、践行21世纪登陆作战新理念的闪亮新星——“海神之子”号、“堡垒”号两栖船坞登陆舰。英国皇家海军“新潮一派”两栖船坞登陆舰的1号舰L14“海神之子”号,早在2003年1月已正式服役;同级2号舰L15“堡垒”号,也已在2004年12月17日加入了皇家海军的两栖舰队。“海神之子”号、“堡垒”号两栖船坞登陆舰与L12“海洋”号两栖攻击舰(无坞舱的直升机母舰)、4艘海湾级通用登陆舰一起构成了21世纪初皇家海军两栖作战部队的主打力量,这对于提升英军的对外军事干预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们将与2010年前服役的两艘大型航母一起构成具有全维作战能力的两支特混远征舰队,随时准备赶赴世界上任  相似文献   

2.
两栖船坞运输舰(LPD)是用于运载登陆兵员、登陆物资、登陆艇或两栖装甲车辆等登陆工具,实施由舰到岸登陆的大型登陆作战舰艇。它是20世纪60年代在“均衡装载”理论指导下发展起来的舰种,具有坦克登陆舰、武装运输舰、船坞登陆舰、两栖货船的综合功能。  相似文献   

3.
2005年7月12日,韩国海军第一艘轻型航空母舰在釜山港下水舾装,被命名为“独岛”号,预计2007年2月正式交付韩国海军编入海上战斗序列。该舰被韩国称为两栖船坞登陆舰,实际上是一艘轻型航空母舰;由于源自LPX计划,也被称为LPX舰。至此,韩国海军为在2010年前组建完成“六·六远洋机动舰队”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4.
随着世界冷战体制的结束和美国军事战略的调整,美海军战略正从“海上”向“陆地”过渡,因而更加强调登陆作战部队在未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力求拥有一支适应未来作战要求的新型登陆作战力量。登陆舰艇焕然一新海湾战争后,美海军登陆舰队的舰只被大幅度裁减,实力急剧下降。1992年,美海军拥有9种60艘登陆舰,到1997年减少到7种38艘,22艘“新港”级坦克登陆舰和“查尔斯顿”级登陆舰退出现役。计划到2009年,登陆舰将最终减少到5种36艘。登陆舰的数  相似文献   

5.
1944年4月28日,也就是诺曼底登陆战役之前一个月左右,同盟国军队在英国东南部举行了一次代号为"老虎"的军事演习,为大规模登陆作战进行最后一次实兵预演,孰料此次演习竟成了"死亡陷阱",导致749名美国士兵和海员葬身英吉利海峡,2艘坦克登陆舰被击沉,1艘遭重创。此悲剧也成为美国军事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演习,而有关这次演习的真实情况到现在还被政府遮掩着。  相似文献   

6.
历次局部战争尤其是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充分证明,两栖装甲战车以水陆机动和连续突击见长,是信息化条件下立体登陆作战的一支重要两栖攻坚力量。登陆作战中,两栖战车通常采取舰载方式,由两栖登陆舰或大型船坞携载至登陆泛水区,离舰高速向敌岸冲击,与气垫船、直升机等  相似文献   

7.
2004年5月31日,英国皇家海军新型船坞登陆舰“堡垒”号启程开赴爱尔兰海,开始第一阶段的海试。此后该舰将停泊在伯肯海德进行水下部分的油漆喷涂,以及修正海试过程中发现的缺陷。在12月9日交付英国海军之前还进行了长达半年的第二阶段的海试。“堡垒”号新型两栖船坞登陆舰排水量达到14600吨。当“超越地平线”登陆作战的曙光照亮21世纪的海岸线之际,紧随世界头号登陆作战强国——美国之后,欧洲老牌海军——不列颠皇家海军也急不可耐地推出了其追随铁杆老大美国海军,践行21世纪登陆作战新理念的闪亮新星:“海神之子”号、“堡垒”号两栖船坞登陆舰。英国皇家海军“新潮一派”的两栖船坞登陆舰的1号舰 L14“海  相似文献   

8.
两栖装甲战车以水陆两栖机动能力见长,是现代登陆作战的一支重要攻坚力量。纵观目前世界已装备和在研的两栖装甲战斗车辆,比较典型的主要有以下几种。“久经沙场”的美国AAV7A1 两栖突击车 AAV7A1两栖突击车是美海军陆战队现役的主力战车,20世纪70年代开始列装师属两栖突击营,1985年正式定名,现共装备1300余辆。AAV7A1两栖突击车主要用  相似文献   

9.
耕海 《当代海军》2007,(3):42-42,49
由于台湾的特殊地理条件,台军对登陆舰艇的作战训练运用非常重视,在台海军的6个舰队中,专门编制有1个两栖登陆舰队,即位于左营的第151舰队。两栖舰队主力为1艘"卡比多"级两栖船坞登陆舰、1艘"安克雷奇"级船坞登陆舰、2艘"新港"级坦克登陆舰,及百余艘"中"字号、"美"字号、"联"字号、"合"字号等型号的登陆舰艇。  相似文献   

10.
在不久的将来,俄罗斯海军将为水面舰艇部队引进几艘具有新型作战概念的大型坦克登陆舰(LST)。这些新型坦克登陆舰将承担不同的舰队支援任务,其中包括维和行动任务。同时,这些新型坦克登陆舰还保留了两栖舰艇原有的典型抢滩登陆能力。这些新型坦克登陆舰主要由圣彼得堡涅夫斯基设计局设计,设计师为苏沃洛夫,  相似文献   

11.
法国海军目前拥有的两栖战舰包括2艘满载排水量8500吨的“暴风”级两栖船坞登陆舰和2艘满载排水量12400吨的“闪电”级两栖船坞登陆舰。其中2艘“暴风”级船坞登陆舰“暴风”号和“暴风雨”号分别于1965年和1968年入役,按照法国海军的规划,必须分别于2004年和2006年被新  相似文献   

12.
美国陆军21世纪数字化部队五大装备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4月10日~23日,美陆军在加州欧文堡国家训练中心进行了一场代号为“沙漠铁锤”的实兵对抗演习。20辆M1A2坦克、6辆M2A2步兵战车等125件数字化装备进行了对抗演练。演习中,数字化部队显示出强大的战斗力,用参演人士的话说“数字化部队拥有3倍常规部队的战斗力。”这次演习  相似文献   

13.
2007年5月3日,韩国海军“独岛”号两栖攻击舰参加了团级规模的两栖登陆作战演习,差不多在同时韩国军迷披露了正在釜山大鲜造船与工程有限公司建造的出口印尼海军的两栖船坞运输舰“望加锡”(Makassar)号。这种超万吨级的两栖战舰不仅是印尼海军的头号作战舰艇,也是目前东南亚地区仅次于泰国海军“查克理王朝”号轻型航母的2号作战舰艇。  相似文献   

14.
舰船简讯     
日本“大隅”号坦克登陆舰下水 1995年11月18日,在三井造船公司的玉野造船厂下水了一艘按照平成5年造舰计划建造的“大隅”号坦克登陆舰。日本在支持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幌子下,把它称为运输舰。按照日本的惯例,该舰是一艘坦克登陆舰;然而按照今天西方的标准,它实属轻型航空母舰类的两  相似文献   

15.
乐雄 《当代海军》2003,(8):24-25
5月下旬和6月初,俄罗斯海军和印度海军在印度洋举行了代号为“雨神因陀罗2003”的联合海上演习,这是印俄海军自两国建交以来规模最大、动用舰只最多的一次演习。 简况 参加此次演习的俄海军舰艇有10余艘黑海舰队“莫斯科”号导弹巡洋舰,“求知”号和“敏捷”号导弹护卫舰,“华莎女人”级潜艇,大型油船“伊万·布波诺夫”号,大型登陆舰“采扎里·库尼科夫”号以及救援  相似文献   

16.
2007年对于韩国海军来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其防卫范围已不仅局限于朝鲜半岛,其武器装备的快速进展令世人瞩目。尤其是“独岛”号两栖船坞登陆舰和“宙斯盾”驱逐舰——“世宗大王”号的服役和下水.表明韩国海军的现代化建设步伐越来越快。  相似文献   

17.
印度海军是我们不断也不得不谈论的话题。提起印度海军,我们都会想到其庞大的驱护舰和常规潜艇群、雄心勃勃的航空母舰和核潜艇发展计划,细心的朋友还会发现印度海军拥有1支不可小觑的航空兵部队,然而印度海军的两栖战舰却没有多少人知道。事实上,印度海军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并不太注重发展两栖战舰,但在目前世界两栖战舰日益受宠,且两栖战逐渐成为现代局部战争非常重要的、有时甚至是惟一的作战手段的影响冲击下,印度海军开始研制新型两栖战舰,以增强“远征作战”能力。这不,今年6月8日,印度海军最新的1艘大型坦克登陆舰“克萨里”号在加登里奇造船与工程公司下水。印度海军副司令亚什旺特·普拉萨德中将在下水仪式上自豪地宣称,建造大型坦克登陆舰是建设“平衡舰队”的组成部分,将有效增强印度海军的两栖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18.
舰船简讯     
澳大利亚购买两艘美坦克登陆舰澳大利亚政府提出以0.46亿美元向美国购买2艘即将退役的“新港”级坦克登陆舰,于1994年晚些时候开始替换现役舰船。澳大利亚皇家海军将把这2艘舰用于训练及直升机支援舰,以提高其在南太平洋的海军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19.
8月21日清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外海被一层软柔的薄雾所笼罩。7时30分,海面上隐约出现了5艘军舰的庞大身影,这是法国海军“闪电”号两栖船坞登陆舰率领的两栖远征作战编队。它们这次远征黎巴嫩海岸,是为了执行联合国8月11日刚刚通过的1701号决议,运送先遣部队前往黎巴嫩南部地区部署,监督以色列国防军与黎真主党武装实施停火。“闪电”号的艉部坞舱打开了。4艘LMC机械化登陆艇鱼贯而出驶入中东海域。20分钟后,几个黑点便现身于贝鲁特海滩上。法国海军的LMC机械化登陆艇迅速放下艏部舱门。满载法军外籍军团302步兵营官兵的两辆VAB型装甲输…  相似文献   

20.
两栖船坞登陆舰既可作为海上两栖攻击的临时基地,也可为滩头兵力补充弹药和给养,实施立体登陆作战或兵力投送,乃至火力打击支援,作用非一般舰船可替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