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五”期间机电产品出口展望刘璞华一、出口目标“九五”期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年均增长率计划为15%,预计2000年将达600亿美元以上,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30%,占全国机电工业销售额的15%,占世界机电产品贸易总额的2.5%左右,将成为我国第一大类出...  相似文献   

2.
从全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工作会议上获悉,中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不再是服装、鞋帽、纺织品,而是附加值较高的机电产品,其出口已占全国出口总值的四成多,连续六年成为中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  相似文献   

3.
略谈军转民开拓国际市场李荫涛关键词军转民,国际市场在改革开放的方针指引下,我国的外贸事业有了迅速的发展,1995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2808.5亿美元,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总额的85.6%,其中机电产品出口额达438.6亿美元,...  相似文献   

4.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世界经济增长步伐变缓,我国今年机电产品出口工作要加快出口结构调整,大力开拓国际市场。要继续按照石广生部长提出的“落实政策,调整结构,开拓市场,抓好重点”的要求,应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窥测市场 巧于运筹 来自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的消息说,从2000年开始,摩托车产品已成为中国机电产品出口中一个新的增长点。据海关统计,2002年中国摩托车、摩托车发动机、摩托车零件共出口12.7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11.1亿美元增长14.8%。其中:摩托车出口343.95万辆,增长19.4%,其中出口10万辆以上的企业6家,20万辆以  相似文献   

6.
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广船国际”)是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控股的上市公司,为华南地区最大的现代化造船综合企业,中国最大的500家工业企业之一公司前身系于1954年建厂的广州造船厂,主导产品类型有成品油轮,化学品船,滚装船和滚装客船以及海军水面舰艇和辅助船;具有同时建造3—4种船型和设计3型船,年产12艘,30万综合吨的船舶产品建造能力。2003年,公司造船完工量在同行业中名列第六位,其船舶建造技术能力在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多年来,公司坚持以市场变化趋势和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产品设计,建造质量和生产效率的不断优化为客户提供卓越的产品,逐步形成了造船、修船,大型桥梁与建筑钢结构、港口机械、电梯产品等支柱性产业,连续多年成为国家机电产品出口的创汇大户,被誉为“全国机电产品出口先进企业”、“百家产品优秀企业”。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中俄经贸合作呈现强大的韧性和巨大的潜力,2021年中俄贸易额逆势前行再创历史新高,中国连续12年稳居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其中,机电产品已成为中国出口俄罗斯的第一大商品类别,是双方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长风破浪会有时“长江”后浪推前浪敖以才湖北长江光电仪器厂是全国兵工企业民品出口先进单位,曾跻身于全国机电产品出口创汇300家之列,并较早获得国家批准的外贸进出口权、湖北省“文明单位”称号。但由于是粗放经营,加上产品单一,开发产品只停留在同一产品的表面...  相似文献   

9.
信园息地     
建设摩托上半年出口创汇超去年总和  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还远未消除,全国机电产品出口普遍滑坡的形势下,建设集团今年1-6月累计出口80、100、110、125等型号的成车共6192辆、零备件34600多件,远销美国、法国、比利时、乌干达、阿根廷等25个国家和地区,创汇352万美元,比去年全年还多25.85%。该公司认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积极为国家创汇,国有大型企业责无旁贷。所以今年一开始他们就把出口车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在技术、资金、原材料、配套件及成车检验、入库、发运等各个方面都给以优…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一航贵州集团华烽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烽公司)作为一个拥有四十年航空电机、电连接器产品研制、开发、生产历史的专业化企业,目前已形成航空产品、出口轮椅电动机构、风窗玻璃洗涤器总成、汽车中央电器、医用保健制氧机、电动轮椅车系列产品。其中,轮椅电动机构出口欧美,航空产品覆盖了所有国产机种,风窗玻璃洗涤器总成主要为上海大众、一汽集团等大型汽车厂配套,公司产品的品质、性能、产量等在国内同行中处于明显的领先地位,并成为国家重点扶持的出口机电产品生产企业。华烽公司多年来致力于企业文化建设,以“航空报国,追求第一”…  相似文献   

11.
建设工业(集团)公司始建于1889年,其前身为旧中国四大实业家之首的张之洞创办的汉阳兵工厂,1995年改制为公司制企业。百年兵工,横跨三个世纪。二十余载军转民及与雅马哈精诚合作,造就了中国军品重要生产基地、摩托车生产巨头、微车空调压缩机之王和机电产品出口基地。1980年以来,累计生产摩托车1000万辆、车用空调压缩机100万台。1988年开始连续跻身全国最大工业企业500强。建设集团、建设摩托、建设空调驰名中外。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船舶工业认真贯彻邓小平提出的“船舶工 业要进入国际市场”的战略指示,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艰苦创 业、锐意进取,经过二十多年的拼搏奋斗,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 为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重要支柱和国际船舶市场中一支令人瞩目 的劲旅。二十多年来,我国船舶已出口到包括美国、英国、德国、 法国、日本在内的世界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的造船产量已 连续六年居世界第三,占世界市场的份额约为7%左右。我国船 舶工业迅猛发展的成就已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1998年,国务院赋予新组建的国防科工委负责全…  相似文献   

13.
美俄武器出口管制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领导机构统一、法律法规健全、监督机制完善等。我们应在借鉴美俄经验的基础上,充分结合我国武器出口工作实际,建立集中统一的武器出口管理机构,进一步完善相应的管理机制,健全相关法规体系,确保我国武器出口工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谁也没有料到,一个前些年还处于亏损境地的贵州华烽电器有限公司,短短几年间不仅扭亏为盈,而且还成为国家重点扶持的机电产品出口企业。特别是1994年以来,公司外贸产值年均以75%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成为了外贸出口战线一匹“黑马”。2001年,尽管受到国际大气候的影响,出口产品连年降价,但公司出口创汇仍超过500万美元,实现利润300多万元,再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5.
王继新 《环球军事》2008,(18):52-54
进入21世纪以来,为促进军事工业发展,印度政府积极调整军品出口政策,努力推动和扩大军品出口,并取得积极进展。据印度国防生产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07财年,印度国有军工企业的出口总额约1.048亿美元,首次突破1亿美元大关。尽管总额看似不大,但本世纪初印度的军品出口总额只有2000万美元,短短数年内,印度在军品出口方面已经有了长足进步。  相似文献   

16.
江苏法尔胜集团公司,是国务院批准的机电产品出口基地,产品先后取得了美、英、法等国权威机构认可证书,成为世界级的合格供应商。在该公司采访,笔者感到可喜的是,法尔胜的国防教育同样有声有色。 三个纳入——奏响“前奏曲” 法尔胜集团公司的全民国防教育,从20世纪90年代起步至今,一直抓得很紧,多次受到省和国家有关部门的表彰奖励。总结成功的经验,就是得益于公司领导对国防教育情有独钟,始终把它作为提  相似文献   

17.
当前,美国经济复苏仍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市场信心不足,经济刺激计划效果难以令人满意。奥巴马政府为提高支持率,推出了"国家出口倡议",设定5年出口倍增的目标。作为倡议的一部分,奥巴马表示要大力推动拖延已久的出口管制改革.以更好地促进经济利益与安全利益的协调。  相似文献   

18.
中国船舶工业的战略发展与科技创新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船舶工业是我国军民结合特点最为显著的战略产业我国船舶工业是国防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的战略产业,担负着为海军现代化建设提供舰船装备的神圣使命。船舶工业又是国民经济产业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作为综合工业之冠,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具有极强的带动作用。船舶工业还是我国重要的出口支柱工业,是我国机电产品和大型装备中少有的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胡锦涛同志指出:“必须坚持寓军于民、军民结合的方针”。船舶工业是当前我国众多产业当中少有的既面临国际船舶市场生命周期机遇,同时又面临国防发展机遇,即同时具有军民双重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世纪之交,我国军品出口面临严峻的形势。面对挑战,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强集中统一管理。要加强军品出口的统一领导和协调,制订统一的军品出口政策;要进一步完善和拓宽出口销售渠道,开拓我在发展中国家的军贸市场;要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深化对军贸问题的系统研究,推动我国军品出口工作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地处我国开放城市深圳的海洋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工作灯具的股份有限公司,短短4年的时间,公司规模迅速扩大,由几十人发展成为拥有上百人,公司办事处遍及全国18个省市,销售收入数千万元,而且显现出越来越快的发展趋势。一、一切以市场为出发点1995年8月海洋王成立初期主要从事机电产品出口业务,自1996年9月开始瞄准国内市场自行开发、生产、销售专业工作灯具。长期以来,人们对灯具的理解一般停留在生活需求上,人们最初使用的便携式灯具是手电筒,它是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产方式下为方便夜间行路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