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中,开国元帅、大将、上将中的“海归”人们‘比较熟悉一些。而开国中将、少将里的“海归”相对不为人熟知。177名中将是开国将帅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在这个群体中有10位各类“海归”人员。  相似文献   

2.
王孝柏同志创作的系列肖像油画--<开国将帅>,是一项艰巨、浩大的油画创作工程.它是以为共和国诞生立下显赫战功的十大元帅和十大将为创作对象,每位将帅的形象按构思要求,均须设计为胸像式的"标准像"构图,每位将帅的服装、佩饰基本一致,形式统一.  相似文献   

3.
战争从来都是智与力的综合较量。战争的外在形态虽然大量表现为前方士兵们的浴血厮杀,但导演这场拼杀的则是那些不曾露面而日夜密谋的将帅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海军将帅虽然曾有不可一世的经历,但终究逃脱不了失败的厄运,终究不能给太阳旗增添一丝光彩。  相似文献   

4.
在武德建设上,孙子极为重视将帅的武德修养。这和他的将帅价值观分不开。在《孙子兵法》中他非常重视将帅在养兵用战中的地位和作用。他把“将事”视为“五事”之一,强调“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安危之主也”(《作战篇》);“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谋攻篇》)在他看来,要实现“安国保民”的军人价值目标,将帅是决定的因素。因而孙子非常重视将帅自身的素质尤其是武德素质条件。在其《兵法》首篇中,他即明确指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计篇》)这是对将帅武德素质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择将任将的基本标准。在以后的诸篇中,孙子对此“五德”从不同角度进一步加以了阐释和发挥,形成了以“五德”为纲的将帅品德规范体系和具体修养要求。  相似文献   

5.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句古语长期得以流传,足见我国古代兵家对将帅地位的重视程度。大军事家孙武说得明白:“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①“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②这里,他把国家的命运、民众的安危与将帅直接相联系。 综观古今,谋安国之道,决疆场之胜,治强盛之军,将帅作用实系特殊而重要。因此,古人对将帅的素质,要求甚高,论述颇多。笔者择其荦荦大者,以观其妙。  相似文献   

6.
在苏联和苏联红军的历史上,曾经涌现出一大批辉煌夺目的将帅之星。他们如灿烂的星辰,闪烁着熠熠耀眼的光芒!其中,大将作为苏军将星的最高一级,无疑是其中耀眼的一族!从1935年到1991年的56年间,共有121位苏联高级将领获得了大将军衔(含相同级别),其中包括一级集团军级6人,一级集团军政委级5人,一级舰队级2人,一级国家安全政委8人,大将101人(有1人既获得过一级国家安全政委,又获得过大将军衔)。  相似文献   

7.
笔者从事军事历史研究工作,对阅读中外将帅传记和军事人才著作有特别的偏好。孙子曰:“夫将者,国之输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者国必弱。”正因为如此,从古至今,关于将帅的记述和研究倍受垂青。从《孙子兵法》中的将之“五德”,《六韬》中的“论将”、“立将”,《诸葛亮集》中的“将苑”,到近代《韬园文录外编》中的“择将”……;从中国古代《史记》、《汉书》中的将帅传记,到外国近现代的《拿破仑传》、《十九颗将星—一对美国四位名将之研究》,有关将帅的著述恰如群山巍峨,星汉灿烂。每当读到一本好书,笔者常心驰神往,或掩卷…  相似文献   

8.
明朝(1368~1564)是中国古代火器长足发展的时期,其种类之多,数量之大,威力之强,制造之精,都是空前的,成为明朝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突出标志。这种局面的形成则同当时许多著名将帅重视对火器的创造与使用分不开的,有的将帅本身就是火器专家。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大将徐达、常遇春、于谦、戚继光、袁崇焕等人,都因注重创造和善于使用火器而建立了辉煌的军功战绩。他们所使用的火器主要有火铳、佛郎机、鸟枪、红夷炮、传统枪炮、火箭等。这些火器都是明军的主要装备,被广泛用于水战、野战、攻城战、守城战等各种样式…  相似文献   

9.
1979年初,针对军事技术的发展和作战方式的变化等新动向,中国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粟裕大将率先提出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已经促使军队武器装备出现了一个阶段性的变化”“并正在向精确制导等更高水平发展”的科学论断。三年之后(即1982年),原苏军总参谋长奥加尔科夫大将进一步得出“一场真正的军事上的革命正在发生”的论点。但只  相似文献   

10.
《孙子》是我国古代著名兵法,将帅理论是其主要内容之一。孙子的将帅观可归纳为四个方面的内容:“尊君重民”的政治品质,“多知广闻”的知识结构,“五德兼备”的智能素质,“静幽正治”的性格修养。它涵盖了军人素质的各个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1.
老子被王夫之称为“言兵者之祖”,所著《道德经》虽非严格意义上的兵书,但蕴涵着丰富的军事思想。将帅素质是其着力论述的内容之一,本文从“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天下”的政治智慧,“恬淡为上”的心性修养,“慈”、“俭”、“后”治军用兵操守,“不争而善胜”的军事才华四个方面,对其将帅素质观进行筒析,掘其精华,以期展现老子对将帅素质的独特要求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岩 《军事史林》2007,(1):9-20
解放军在历史上曾被称为“土八路”,意思是说官兵都是大字不识几个的工农“老粗”,干部没有经过科班训练,顶多是在“红大”、“抗大”学习了一段。其实,我军开国将帅中黄埔军校出身和“喝过洋墨水”的大有人在,能够占到1964年以前将帅总数的5%左右。  相似文献   

13.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哲学教研室唐志龙教授新著《武谋文用》,最近由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发行。《武谋文用》是一本雅俗共赏、颇具实用价值的好书。著者总结了古今中外具有典型意义的军事谋略 ,并从哲学的角度加以分析 ,使现代人从军事谋略中汲取智慧。春秋时期的著名军事家孙子认为 :将帅依靠武力战胜对手是用兵之下策 ;凭借外交手段战胜敌人是用兵之中策 ;而运用智谋取胜才是用兵之上策。孙子把军事谋略上升到了克敌制胜的最高层次 ,可见战争是离不开“谋”的。一个优秀的统兵将帅应该有勇有谋 ,对于将帅来说 ,“谋”显然比“勇”更重要。…  相似文献   

14.
纵观中国军事史 ,“正己化人” ,是历代兵家进行教化的一项重要的原则和方法。“正己化人”就是指将帅必须首先端正自己 ,然后再去教育感化部属。黄石公《三略·下略》中指出 :“舍己而教人者逆 ,正己而化人者顺。逆者乱之招 ,顺者治之要。”诸葛亮在《将苑·厉士》中说 :“先之以身 ,后之以人 ,则士无不勇矣。”可见 ,中国历代兵家已把“正己”看作是衡量将帅人格力量的重要内容 ,把“正己化人”视为治军的根本大计 ,把能否做到“正己化人”提高到治人、治国的根本战略高度。古代兵家特别强调“正己化人” ,固然与中国封建社会不重视制度治…  相似文献   

15.
军事科学院百科部原副部长、少将、研究员王辅一的研究文集《为将帅书写辉煌》,已由中共党史出版社于2003年8月正式出版。该书收集了27篇文章,计37万多字,分别记述了毛泽东、刘少奇、项英、陈毅、罗炳辉、黄公略等18位伟人、将帅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光荣业绩。中共中央原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原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为该书专门作了“颂扬我军业绩,书写将帅辉煌———为辅一同志文集题”的题词。本书是作者离休后,继出版《项英传》、《罗炳辉的故事》、《新四军简史》、《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简史》后的又一新作。作者…  相似文献   

16.
张宏坤 《军事史林》2006,(12):24-30
俄罗斯现有25位现役大将,其中陆军大将有14名,空军大将有1名,其它强力部门大将有10名.他们是维护俄罗斯利益的维护者.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以来,俄军(含前苏军)在阿富汗战争、两次车臣战争、科索沃战争后期200名俄罗斯空降兵自波斯尼亚出动抢占南斯拉夫科索沃普里什蒂纳机场的一系列军事行动中,处处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苏联虽然解体,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从这些活跃的大将身上依然可以看到俄罗斯昔日军事大国的影子,某些军事行动的胜利与这些人也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7.
苏中抗日根据地的反“扫荡”与反“清乡”斗争──纪念粟裕大将逝世10周年周蔚昌1984年4月中旬的一个上午,阳光温煦,一艘小型江轮离开南京下关码头,徐徐东驶,在燕子矶附近江面停了下来。这时,粟裕大将的亲属紧靠船舷,俯下身去,庄重地把粟裕大将的部分骨灰撒...  相似文献   

18.
诸葛亮巧设“空城计”智斗司马懿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经史学家研究认为,历史上并非真有其事,那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移花接木”杜撰出来的。而在中国革命战争中,倒是真真切切地出现过我军将帅巧用“空城计”退敌、歼敌的故事。贺龙巧用“空城计”全歼白匪向子云旅,就是其中成功的一例。  相似文献   

19.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纪念我军80华诞的日子里,做了近40年军事新闻工作的我,曾采访过的多位开国将帅的崇高形象又一次浮现脑际。1992年春天,受解放军报社领导指派,我采写了北京市西城区驻军和人民群众共建“双拥模范城”的事迹。在此期间,有幸了解到徐向前元帅关怀他居住地——柳荫街军民共建精神文明的故事。如今,徐帅虽然早已离我们远去,但他那建造新时期“人山”的战略思想和光辉实践,却永远深深地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相似文献   

20.
2006年6月14日是谭政大将诞辰100周年纪念日。纵观谭政大将60余年的革命生涯,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谭政从井冈山斗争时期起,就一直从事军队的政治工作,并卓有建树,立下了不朽功勋,人称“用笔战斗的大将军”。在筹办谭政大将百年诞辰纪念活动期间,笔者有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