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日前,笔者在基层采访时发现,有的单位预任干部素质不高,这与有关领导在选拔预任干部时“攀亲”和把关不严关系很大。有些领导研究确定预任干部,不是首先看其军政素质高低,专业是否对口,而是先看他后台大小、关系如何,选拔后能否给个人带来什么“实惠”。只要是“有用”的,素质不  相似文献   

2.
预备役团机关预任干部的军政素质,直接影响部队的建设质量,我团机关现有预任干部大部是地方党政机关下部,为提高机关预任干部的业务素质,同时避免与地方中心工作发生冲突,我们采取了“四步训练法”。第一步,集中训练。这是干部训练的基本形式,我们坚  相似文献   

3.
目前,有的预备役部队预任干部素质不高,这与有关领导(单位)在选拔预任干部时嫌“贫”爱“富”,把关不严有很大关系。有些领导(单位)研究确定预任干部,不是首先看其军政素质如何,专业是否对口,而是先看他是否在地方有权(钱)的部门工作,担任什么职务,选拔进来后能给单位(个人)带来什么“实惠”。只要是“有用”的,素质不高也要想法用,凡是“没用”的或很少“用”得着的,素质再好也要向后排,靠边站,甚至忍痛割爱,致使有的预任干部选拔进来后,由于不懂行,宽不成工作任务。这种选拔预任干部不重素质重“实用”、嫌“贫”爱“富”的做法,既严重影响了预备役部队的建设和声誉,又助长一些不正之风,把军地  相似文献   

4.
在近日召开的四川乐山预旅党委扩大会上,该旅炮兵团28名预任干部双手捧过“优秀预任军官”大红金字证书,受到乐山预旅政治部和乐山币委组织部的联合表彰。 乐山预旅炮兵团组建两年来,十分重视预任军官队伍建设,不断强化“预任就是责任”意识,收到良好的效果。一是严格把握预任军官的“入口关”。与乐山市委组织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基层预任干部要带好兵,必须从三个方面提高带兵能力。—提高基层预任干部的基本素质和实际能力。军队的基础在士兵,预备役部队的基础同样在预备役士兵。要把这个基础打牢,靠的是基层预任干部的基本素质和实际能力。在基层单位,预任干部是各项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以及内外关系的协调者、军中行动的指挥员和经  相似文献   

6.
易荣斌  刘栋 《国防》2013,(5):31-31
针对新入队预任干部开展预备役工作经验缺乏的实际,驻渝某预备役高炮团采取"三结合"方式专题进行岗前培训,促使其尽快转变角色。结合两项重大教育组织新入队预任干部开展"我是预备役军人我自豪"专题讨论,围绕  相似文献   

7.
商品经济条件下,预任干部队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搞好预任干部队伍建设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些预任干部经常外出经商、做工,给干部管理带来了许多困难;地方企业自主权扩大,精简机构和闲散人民,使一部分预任干  相似文献   

8.
经过本训练年度的探索和实践,天津预备役某团为强化预任干部训练而采用的“双进位”训练法已趋于成熟。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不久前观摩了该团采用这一训练法进行的海岸防御战术演练,一致认为,“双进位”训练法不失为突破预备役部队训练难点,提高首长、机关整体指挥能力的有效方法。所谓“双进位”训练法:即现役干部和预任干部充当高一级的角色,团首长和部门预任副职演正职,机关各部门预任干部到职到位参训。训练由现役干部当导调,预任干部唱主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预备役部队建设中,存在一种倾向,认为预任干部是地方上的人,抓不着,管不了,是“牌位”。因而,虽然配齐配强了,但却忽视了使用。这对预备役部队建设是不利的,因为预备役干部95%以上是地方预任干部,不发挥他们的作用,预备役部队巩固提高就是一句空话。要做好预任干部的工作,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定期召开例会。去年,在预任干部调整配齐后,坚持做到师每半年召开一次团干部会,团每季度召开一次营干部会,营每季度召开一次连干部会,及时向预任干部传达上级指示精神,通报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10.
王春林 《国防》2002,(4):21-22
质量建设,人才为本。加强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是重点。干部队伍建设中,现役干部是骨干,预任干部是主体,要提高部队战斗力,必须高度重视预任干部队伍建设。 首先,要选好。预任干部编配范围广,挑选余地大,各类人才多,在编组中,要严格标准,把那些有利于部队建设和发展、有利于战斗力生成的有用人才编进来,切实选准、选好。在深入调查,切实摸清底数  相似文献   

11.
预备役部队编成内的地方预任干部,平时是组织部队教育训练的骨干力量,战时是各级指挥人员,因而必须针对他们的特点加强管理。 一、针对预任干部编配的特殊性,加强依法管理。 预备役部队的预任干部建立在地方行政组织中,具有亦兵亦民的特殊性,因而只有依法加强管理,才能强化他们履行职责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2.
《国防》1996,(6)
预任干部是预备役部队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依据《预备役军官法》的要求,切实加强预任干部队伍建设。 一、强化法规观念,克服超编超配预任干部的现象。近年来,有的单位为了解决预备役部队建设的“三难”问题,将一些“有权(钱)”的人员挂上预任军官的头衔,从而给预备役部队的干部编配造成混乱,这很不利于预备役部队长远建设,有关部门要坚决以《预备役军官法》为依  相似文献   

13.
由于地方机构改革和行政区划的变化,地方预任干部的提升、调动较多,还有一部分干部超龄,某预备役步兵师今年对部分预任干部进行了调整。调整的各职各类干部占干部总数的55%。其中:团以上干部占原有数58%,营职干部占原有数的56%,连以下干部占原有数的55%。  相似文献   

14.
解决预任干部兼职尽责问题的关键,是要把预任干部的管理纳入军地共管的“一体化”轨道。预任干部在地方均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地方组织、人事部门对他们的管理是一条线,部队干部部门对他们的管理又是一条线,各有各的要求和管理办法,不协调一致,就容易形成“两张皮”。的年,在试点的基础上,我师政治部与市委组织部、各团政治处与县委组织部联合制定了共同管理预任干部的办法,并将这一办法以制度的  相似文献   

15.
吴英斌  卜宪伟  余峰 《国防》2004,(11):54-54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预备役部队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据调查,预备役部队在每年组织预任官兵整组点验、集中训练、应急拉动时,部队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人员难召集。其主要原因,一是预任军官的国防意识淡薄,二是预备役法规建设滞后,三是军地关系未理顺。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预备役部队建设的质量,更会制约部队长远建设的健康发展。为此,必须科学处理好与编兵单位和预任军官的关系,充分发挥预任干部的带头作用,调动预任官兵参与预备役部队工作的热情,增强预备役部队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努力实现预备役部队战斗力和生产力共同…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四川预师二团努力抓好预任军官队伍建设,有力地促进了部队“两个能力”的提高。主要做法是: 一、精选配,把预任军官的精悍队伍“编”起来。在组织人员对预任军官的选配中,团按照军事干部以复转军人、武装干部和经过专门军事训练的人员为主,选配政工、后勤干部以地方各级党政干部和其它技术  相似文献   

17.
有人把当今我国预备役部队预任干部的管理、使用归纳为“六难”,即:变动难掌握,分散难召集,关系难理顺,训练难落实,教育难开展,作用难发挥。其实这“六难”不外乎是一种外表现象,真正内在的东西是预任干部队伍中缺乏有力而严密的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8.
在预备役部队中,强任干部占干部总数的95%左右,是干部队伍的主体。发挥他们的作用,对预备役部队建设至关重要。最近,某预备役师组织预任干部对此进行了一次座谈。这里摘录几位预任干部的发言。  相似文献   

19.
湖北襄樊预备役一团60%以上的军官是由地方干部预任的,认真抓好他们的训练,无论平时或战时,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襄樊预备役一团党委十分重视地方预任干部训练,主动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联合下发参训指令,把训练成绩好差纳入干部考评内容,形成制度。同时,他们还采取集中训练和函授作业相结合的办法,帮助预任于部解决工作和参训矛  相似文献   

20.
“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是袁传军的口头禅。他担任阜新预备役师炮兵团政委、党委第一书记5年来,留下了一位务实领导者的坚实足迹。 抓好党委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是他谋其政的着眼点。他自1993年担任团政委以来,努力学习后备力量建设相关的知识,对预备役部队建设情况了如指掌。1995年3月预备役炮兵团党委班子调整后,他结合团队建设情况及搞好内部团结和外部关系的经验体会,与新班子成员探讨加强团党委建设的设想和规划,形成了《自觉接受地方党委领导》、《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党委班子廉政建设》和《团结公约》等6个决定,为新一届党委班子建设打下坚实基础。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预任干部在管理工作上出现的新情况,他先后5次与团党委成员共同研究管理对策,建立了《预任干部办公、述职制度》、《预任干部军地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