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红军长征会师陕北的总人数是怎样推算出来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军长征会师陕北的总人数是怎样推算出来的?刘铁林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时的总人数究竟有多少?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以前有过多种提法,其中比较权威的提法有三种:一是毛泽东主席在1971年南巡讲话时所说:“长征前红军三十万,到陕北...  相似文献   

2.
一、从“带着朴素性质的游击战争基本原则”到“全部红军作战的原则”1936年12月,在红军大学讲演《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时,毛泽东扼要回顾了红军作战原则的形成过程:我们的战争是从一九二七年秋天开始的,当时根本没有经验.南昌起义、广州起义是失败了,秋收起义在湘鄂赣边界地区的部队,也打了几个败仗,转移到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地区.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注释说:“红六军团与红二军团会合后,(任弼时)任二、六两军团组成的第二方面军的政治委员。”注释说:1934年10月,红六军团“在贵州东部与贺龙同志率领的红军第二军团会合,组成红军第二方面军。”经作者查核,这种说法不准确。红二方面军组成的时间应该是1936年7月5日,任弼时同志任红二方面军政委,也在这时。  相似文献   

4.
1945年4月20日,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七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遵义会议“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的新的领导,是中国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也正是由于这一转变,我们党才能够胜利地结束长征,在长征的极端艰险条件下保存并锻炼了党和红军的基干,胜利地克服了坚持退却逃跑并实行成立第二党的张国焘的危机,正确地领导了一九三五年的‘一二·九’救亡运动,正确地解决了一九三六年的西安事变,组织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了神圣的抗日战争的爆发。”1981年6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一九三五年一月党中央政治局在长征途中举行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红军和党中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并且在这以后能够战胜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胜利地完成长征,打开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曾经说过:“等到战胜敌人的第三次‘围剿’,于是全部红军作战的原则就形成了。”(《毛泽东选集》第188页)后来党史界和军事界有不少同志一直沿用这个说法,认为在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已经形成了(有的说“全部形成了”;有的说“基本形成了”;还有的说“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我认为这些说法都不够准确。因为红军的作战原则不等于也不能完全包括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同时,也与历史事实不尽相符。在三次反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主席的《清平乐·六盘山》词曾传遍全中国,可谓妇孺皆知。然而,发生在六盘山下的一件鲜为人知的“300余名红军命案”,因久侦未破而被尘封在档案中长达半个多世纪,成了毛泽东、周恩来和许多红军将士终生未解开的历史之“谜”。毛泽东在世时,每当谈起“六盘山...  相似文献   

7.
<正>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写下了许多重要著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其中重要一篇。这是毛泽东在1930年1月5日回复林彪的信。信中针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创时党和红军内部部分同志提出的“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给予了科学的形势分析,以鼓舞大家的斗志,增强投身革命事业的信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但是它辩证分析问题、帮助大家树立自信的方法至今仍然没有过时,对于我们奋进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朱德为军长、毛泽东为党代表的红军第4军,是人民军队初创时期“全国红军人数最多、战斗力最强、建设最好的一支红军”。因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当时中共中央和湖南、江西、广东省委在一些指示、报告、通报中,都称红4军为“朱毛红军”。根据地的人民群众也亲切地称呼红4军为“朱毛红军”。朱德、毛泽东的名字与红4军浑然成为一体,反映了党和人民群众对这支主力红军的爱戴和敬佩。“朱毛红军”实际已成为红4军的代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某红军师,就是由活动于井冈山的“朱毛红军”逐步发展形成的。南昌起义部队与秋收…  相似文献   

9.
中国工农红军的反“围剿”作战,是一场同具有优势的国民党军进行的规模大、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殊死搏斗。红军广大指战员从1930年8月至1935年11月,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贺龙、徐向前、方志敏、刘志丹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的正确指挥下,紧紧依靠人民群众,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英勇奋战,前赴后继,连续打破国民党军的多次大规模“围剿”,曾使红军发展到约30万人,苏区得到巩固和扩大。其中中央苏区、湘鄂西苏区、鄂豫皖苏区,都已拥有数百万人口、数十个县政权的比较巩固的革命根据地;各苏区的地方武装也…  相似文献   

10.
“东井冈”在红军初创时期的历史作用王书范“东固山势高,峰峦如屏障。此是东井冈,会师天下壮。”(《陈毅诗词选集》1977年4月版,第3页)这是陈毅元帅在1929年2月,随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从井冈山转战至江西省吉安地区的东固苏区时,对东固苏区的高度赞誉...  相似文献   

11.
看过老电影《翠岗红旗》的人都会对影片所描述的红军长征后留下坚持斗争的人们充满敬意,也会对影片中的大恶霸地主、“铲共团”团长“萧镇魁”深刻印象,而他的原型之一就是井冈山地区臭名昭著的反共刽子手萧家璧,也是毛泽东早年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遇到的拦路恶狗,他不仅疯狂地与红色政权为敌,而且在红军撤离井冈山后又对红军伤病员和当地民众进行血腥屠杀,成为血债累累的“萧屠夫”。  相似文献   

12.
早在1928年10月5日,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就有这么一段话:“……集中红军相机应付当前之敌,反对分兵,避免被敌人各个击破;割据地区的扩大采取波浪式的推进政策,反对冒进政策.因为这些策略的适当,加上地形之利于斗争,湘赣两省进攻军队之不尽一致,于是才有四月至七月四个月中的各次胜利.”在这里,他把“反对分兵”作为取得“各次胜利”的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13.
“九一八”事变后,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和各地红军领导人的领导下,中央苏区和其他各苏区红军连续粉碎国民党军多次“围剿”,取得了反“围剿”作战的胜利。为了表彰有特殊功勋的红军指战员,1933年7月9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制作了三个等级的红星奖章。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主编《红星》报期间,《红星》报呈现出如下特色:一是重视党和红军的理论武装工作,有针对性地指导党和红军的理论学习。二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设法宣传毛泽东的正确路线。三是坚持围绕行军作战这一红军的中心工作开展宣传教育。四是重视对红军纪律和法制建设工作的宣传。五是重视红军的文化工作,活跃部队的文化生活。六是重视对军民关系工作的宣传,及时反映人民支持红军、红军热爱人民的军民关系。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是毛泽东从军事的角度研究经济和从经济的角度研究军事的理论结晶。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的军事经济思想就已相当丰富。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我们的经济政策》等著作中,他结合土地革命战争和根据地经济建设的实际,精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军事经济的一些基本原理,为红军的成长、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认真学习毛泽东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主要军事经济观点,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工农武装的存在和发展要有足够的经济力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而要开展武装斗争,就必须解决工农武装的物质保障问题。毛泽东早在红军创建初期就强调指出,工农武装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要  相似文献   

16.
长征,是一次远离根据地的战略大转移.在一年时间中,红军转战十余省,跨越万水千山,突破数十万国民党重兵的围追堵截,这主要得益于红军队伍中的“千里眼”、“顺风耳”所发挥的神奇作用.这些“千里眼”和“顺风耳”,就是红军队伍中的无线电技术侦察力量.长征途中,他们不间断地侦听与破译国民党军队行动的密码,为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红军领导人正确决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民解放军内部的民主生活,是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具体制度来实现的。军人代表会议和军人大会就是其中两项基本的制度。本文拟对这两项民主制度的地位和作用作一番历史的考察。一、军人代表会议的形成与发展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就已经建立了各级士兵代表会议。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说:“红军中的各级士兵代表会议,现亦正在使之经常建立起来,纠正从前只有士兵委员会而无士兵代表会的错误。”(《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一卷笫72页)1929年9月1日,陈毅在向中共中央提交的《关于朱毛  相似文献   

18.
拜读了李坤云同志《试论我国现阶段武器交换》一文后(《军事经济研究》1981年第2期,以下简称李文),很有些不同意见。首先李文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不应有军火商,而这点同实际不符,我国现在确实存在武器进出口贸易这点李文也承认。按李文:“所谓军火商就是以经营军火生产为职业的商人。”如果我国不存在以经营军品贸易为职业的人员,那么请问我国的军品贸易如何进行?有贸易活动存在,就有商人,所以李文的观点是可笑的。不仅中国如此,世界上  相似文献   

19.
翻阅1933年11月何日《红色中华》第二版,引人注目的《八一暴动与红军产生》,是中共中央局宣传部的一则更正。内称“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月南昌暴动还没有正式成立红军,但暴动的武装到井冈山以后,变成成立正式红军的基础。中央局宣传部七月一日所发油印的宣传大纲,第一所讲到红军的产生,抄写时漏掉几个字,变成南昌暴动产生了中国工农红军,这是错误的,应当更正为「南昌暴动,产生中国工农红军的萌芽」。”奇怪,不是当时决定“八一”为“红军成立”的建军节吗?为什么要进行更正呢?细查同年《红色中华》与有关中央文件,发现对南昌起…  相似文献   

20.
林建公 《政工学刊》2005,(11):21-23
1929年12月28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的小镇古田开幕了。会上,由陈毅传达了中央《九月来信》精神,毛泽东、朱德分别作了政治报告和军事报告。会议认真总结了红军诞生以来建军的经验教训,标志着中国工农红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军路线的初步完成。经过与会同志的讨论与争论,统一了思想认识,会议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红四军九大决议案,即古田会议决议,作为党和军队建设的纲领性文献而载入史册。这个决议由八个部分组成,即“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党的组织问题”、“党内教育问题”、“红军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