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梅德 《中国民兵》2010,(11):57-57
《朝日新闻》是日本综合性日文报纸之一。这张创刊百余年的报纸经过发展,在日本知名度最高、最具影响力。然而,有很多人不知道,《朝日新闻》报头的4个字,非日本人题写,而出自一位中国书法家之手。此人便是我国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欧阳询。  相似文献   

2.
趁火打劫     
梁守磊 《国防》2008,(7):80-81
趁火打劫,也就是乘人之危.其本意是趁别人家里发生火灾,一片混乱,目顾不暇之机,去抢劫别人的财物.这一计策很早就产生了.<孙子·计篇>日:"乱而取之."<十一家注<孙子·计篇>注>:"杜牧日:敌有昏乱,可以乘而取之."  相似文献   

3.
某舰两名战士为附近南山上是否有兔子抬起了“杠子”,争得面红耳赤,谁也不服谁,进而大打出手,结果一人受轻伤,一人受处分。某仓库几名官兵因玩扑克时无法澄清到底谁“耍赖皮”,竟动了拳头,致使一士官左眼受伤失明。某部战士陈某与李某为谁的家乡好争论不休。陈自感嘴拙口笨,未占上风,受到奚落侮辱,丢了面子,当晚纠集两名同乡,携水果刀一把,去找李某“理论”。结果话不投机,陈拔刀刺向李某,致李重伤。上述三例,皆因“抬”毫无意义的“杠子”而引发,属“杠子冲突”。生活中由此类说不清、道不明的“杠子”引发的纠纷、矛盾和冲突时有所闻。它…  相似文献   

4.
记载孔子言行的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一天,子张问孔子,一个做官的人应该如何从政呢?孔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意思是说,要做好官,就应该“尊五美”而“屏四恶”。所谓“五美”,一是“惠而不费”。即,“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就是说,一个做官的人,掌握一定限度和范围的权利,做一些关系老百姓利益的好事,并在自己的权限之内,是举手之劳的事,为什么不做呢?“身在公门好修行”,能办又不费什么力气,就应该办。二是“劳而不怨”。“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一个做官的人,既然选择了为民做主的仕途之…  相似文献   

5.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劳动榜样》节目,让人赏心悦目,拍案叫绝。在规定的时间内,各路高手纷纷献艺,用叉车在钢丝上挂啤酒瓶、手工绘制交通地图、糖果“一把抓”等等。由此想到欧阳修的《卖油翁》,卖油翁把“油自孔入,而钱不湿”的娴熟倒油技巧说成“惟手熟尔”。  相似文献   

6.
郑国梁 《国防》2005,(8):25-26
1950年,借朝鲜战争爆发之机,美国总统杜鲁门下令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并抛出“台湾地位未定”的谬论,台湾问题从此成为中美两国关系之间最大的争议问题。随着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签署,“台湾地位未定”论已经寿终正寝。然而,“台独”势力却想借尸还魂,不仅恶意攻击抗日战争结束前明确台湾法律地位的国际文件《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说什么《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都是“没有正式法律效力的战时宣传文件”,《开罗宣言》在“本质上是新闻稿”,“事实上连一张新闻稿都不如”,企图否认《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法律性质和法律…  相似文献   

7.
历史上 ,将《道德经》视为一部兵书且予以系统言说的 ,只有唐代的王真一人。在王真的《道德经论兵要义述》中 ,虽然有论及兵事之细微末节者 ,但其探讨的重点在于“不争”、“无为”。王真认为 ,老子著书立说最大的用意就在于“劝人君无为于上 ,不争于下。”王真将老子的“无为”和“不争”观念融入于他对兵战之思考 ,而极力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8.
坟 场就在我们老部队营房后 ,绵延数百米 ,零乱地遍布这段丘陵地。老部队在“沟”里 ,老兵不多 ,新兵也不多 ,编制是一个连 ,但也只是那么十几张熟得不能再熟的脸。这样坟场就成了一种诱惑 ,这诱惑当然并非来自坟场本身 ,而来自它外面的小镇。你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 ,看到了吧 !那儿 ,就在那儿 ,坟场是到达小镇的必经之路 ,越过坟场就是小镇。你应当理解 ,在“沟”里呆久了的人 ,把小小的镇子当成诱惑是完全合情合理的事。所以坟场是不可忽略的 ,它连接着寂寞与喧嚣 !寂寞 ,唉 ,寂寞 !老部队的人对这东西有着极深的体会。所以他们会总结出那…  相似文献   

9.
这是已故歌星邓丽君《香港之夜》中的一句歌词。每一次听这首歌都是在我们连队的走廊里,当时我正要往各班送报纸。尽管许多歌词听不清楚,但这一句我听得很明白。我抱着报纸,让自己靠在墙上,一直把这首歌听完。我不知道这歌声是从哪个房间飘出来的,也不知道这唱歌的人是谁,更不知这唱歌的人和谁在一起看着香港的美丽夜色而生出喜悦的心情把歌唱得如此优美动听。  相似文献   

10.
在毛泽东的《孙子兵法》解读史上,指导郭化若研究《孙子兵法》是其中一项重要活动;指导郭化若研究《孙子兵法》并取得世人瞩目的实绩,是他倡导批判继承历史遗产最为成功的范例;而郭化若则受毛泽东之命研究《孙子兵法》,倾注了大半生心血,可谓躹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也成就了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研究《孙子兵法》第一人”的学术地位,被誉为“一代儒将”。  相似文献   

11.
《政工学刊》2006,(8):64-64
我们的心就像一块肥沃的土地,所以又称心田.心田可以长鲜花奇葩,也可生杂草毒花,全看你撒的是什么种子。心里长着鲜花的人,善良正直,乐观向上,热爱工作,乐于助人,富于进取精神,整天都是春光明媚的样子,大家都愿意和他在一起。而心里有杂草的人,终日心情郁闷,心理阴暗,看谁都不舒服,于啥都没劲,自己一事无成,还嫉妒别人,甚至会发展到仇视社会,报复他人.干出种种违纪犯法的事。  相似文献   

12.
张扬  张振宇 《政工学刊》2009,(11):38-38
《醒世恒言》载:录事薛某梦见自己化为鲤鱼,遇一老者垂钓。终因难耐饵之诱惑,为老者钓上。冯梦龙点评说,薛录事被钓皆因“眼里识得破,肚里忍不过”的贪婪所致。《菜根谭》的作者洪应明也曾说过,贪得无厌的人,身上富有了,但内心却一贫如洗;知足的人,身上虽然贫穷,但内心却很知足。人只要有一点贪婪私利,就会销蚀刚强变为软弱.阻塞智慧变得昏聩,败坏一生的品行。白居易亦有“勿言舍宅小。不过寝一室;何用鞍马多,不能骑两匹”的警世传言。由此可见,知足不贪,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才是人生的真谛。  相似文献   

13.
对一个人来说 ,奖励是不是越多越好 ?对一个单位来说 ,奖励的面是不是越大越好 ?是不是只要“奖”就能起到“励”的作用 ?事情并不是如此简单。实施奖励也要讲艺术。适时奖励 ,倍受鼓舞 ,过时奖励 ,效用贬值 ;该奖的得奖 ,众人受教 ,不该奖的受奖 ,奖为祸端 ;有奖无抑 ,他人不悦 ,只抑不奖 ,信心落地。可见 ,奖励不是一般的工作方法 ,而是关系到思想工作者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方向性问题。奖要奖在可奖之处。奖励 ,可谓导人之良方 ;但不分青红皂白统而论功 ,得到的结果却会是低效的、无效的 ,甚至是反效的。有的企事业单位 ,出现奖金面前人…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驾鹤西去的著名学者、散文家张中行先生,生性淡泊,自甘清贫,别无它求,一生兴趣都在做学问著书立说上。报载,一次他的一个晚辈送给他一瓶“人头马”名酒,偏偏张老只认“二锅头”,将这瓶“贵客”很随便丢在屋角。后来,张老看报纸上说“人头马”值一千八,想喝了吧,但一想到喝一两就相当于喝掉了一百八十块钱,实在下不了口;送人吧,又怕背上巴结他人之嫌;卖了吧,拿晚辈的人情换钱,怕日后见面不好交待。这竟然成了张老一件烦恼的事。看来,张老虽学贯中西,满腹经纶,是中外有名的大学者,又身居京都,但却在消费观上没有与时俱进,竟然没有喝过“…  相似文献   

15.
《淮南子·人间训》中道:“天下有三危:少德多宠,一危也;才下而位高,二危也;身无大功而受厚禄,三危也。”古人的这一教诲已有几千年,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非但根本不知此训,还把“三危”变为“三求”,岂不哀哉。“少德多宠”为何是“一危”?这是因为立德乃是立身之本、立业之基。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才者,德之贤也;德者,才之帅也。”“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因“少德多宠”而胡作非为的典型例子,是《水浒传》中高太尉的螟蛉之子高衙内,这是众所周知的。笔者还有两个亲见的例子,那是在1…  相似文献   

16.
矫滢 《环球军事》2013,(21):62-64
美国当代作家雷蒙德·卡佛说:“写,作,或是任何形式的艺术创作都不仅仅是自我表达。它是一种交流。”陶铸写《松树的风格》,郭沫若写《银杏树》,茅盾写《白杨礼赞》,让人认识了树的品格,但唯有木棉树被誉为英雄树,而木棉花,也叫攀枝花,被赞为英雄花。这世间之树、人间之花,为何独木棉树有如此豪壮的称谓呢?木棉从树上脱落在空中依然保持原状一路旋转而下。然后“啪”地一声落到地上,不褪色、不凋谢,如英雄般道别尘世,开出的花真的是别样红。  相似文献   

17.
珍惜挫折     
人的一生要经历无数次挫折与失败。常言道 :“人生无坦途 ,处处有挫折。”人们欣赏波涛撞击礁石后绽放的浪花 ,赞美战胜挫折畅饮成功美酒的勇士。直面挫折 ,有的人愈挫愈奋 ,把挫折视为人生的磨刀石 ;而有的则自叹命运不济 ,甘于退缩 ,止步不前 ,把挫折看作是横亘在自己面前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人生的漫漫长卷是因为有了战胜挫折的动人情节才更加引人入胜 ,生活中也正是有了亲历挫折而奋起的感人故事 ,才使人荡气回肠。没有挫折的成功令人索然 ,而用挫折酿制而成的胜利之酒 ,才让人回味悠长。轻视挫折 ,你会再一次品尝苦涩 ;逃避挫折 ,人生…  相似文献   

18.
奴才,叫起来难听,干起来红火。古往今来,奴才这行当久兴不衰,倍受追崇,不知有多少人以奴才为荣。大奴才沾大光,小奴才得小利,别看奴才在主子面前低声下气,背着主子比主子还主子。“口衔天宪,手持王爵”者有之;“诸梁秉权,竖宦充朝”者有之;“执辔覆车”者也有之;随主而荣,从奴才到“将军”者盛之。  相似文献   

19.
一艘货轮在烟渡浩渺的大西洋上行驶,一个在船尾搞勤杂的黑人小孩不慎掉进了波涛滚滚的大西洋,孩子大喊救命,无奈风大浪急。船上的人谁也没有听见,他眼睁睁地看着货轮拖着浪花越走越远……  相似文献   

20.
史放 《环球军事》2010,(2):54-56
1900年,一支由来自八个国家的人马拼凑而成的强盗大军攻破了北京城,在中国灾难深重的近代史上又狠狠捅上了一刀。在这支“八国联军”中,意大利人的数量既不算最多,也不算最少;同样,在次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中,意大利得到的利益既不算最多,也不算最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