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兵之所以战者,气也;气之所以盛者,鼓也。习主席反复强调:“我军历来是打精气神的。”我军历版战时政治工作纲要也均把作战动员列为战时政治工作第一项内容。战争年代,往往几分钟的战前动员就让战士们热血沸腾、气势如虹,强如美军也败在我军盛“气”之下。进入新时代、应对新挑战,我军各级指挥员特别是政治干部,绝不能丢掉临战动员这一看家本领和传统优势,切实为胜战打赢提供旺盛战斗精神和强大心理支撑。  相似文献   

2.
黄俊 《国防》2010,(2):71-71
素有“沙漠之狐”之称的德国陆军元帅隆美尔,在多年的戎马生涯中,总结出一套独到的作战经验,受到包括巴顿等众多名将的推崇。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指挥员在战场上要“靠前指挥”。隆关尔认为,指挥员应当具备“骑士风度”,在战场上要亲临前线指挥,以大无畏的精神鼓舞军队士气。  相似文献   

3.
<正>“气为兵神,勇为兵本。”这里的“气”就是指战斗精神。实践证明,战争既是军事实力的对抗,也是军心士气的较量,更是战斗精神的比拼。军队基层文化活动则是战斗精神生成的重要源泉。为此,必须充分发挥其具有的隐性教育、激励凝聚和认识审美等功能,不断涵养官兵品行、激发团队精神,提振战斗热情、磨砺血性胆气,助力官兵战斗精神培育。一、发挥基层文化活动的隐性教育功能,筑牢培育战斗精神的思想根基忠诚的品质、坚定的信念、正确的价值观是革命军人战斗精神之基、血性胆气之源。  相似文献   

4.
音乐与士气     
士气是构成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作战的胜负。正如拿破仑说的那样:“一支军队的实力,四分之三是由士气构成的。”要使军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保持部队的“常盈之气”。人类战争史表明:挫伤敌军士气,激励我军士气,音乐曾起过它的独特作用。在敌我力量抗衡的天平上,音乐对士气产生的作用有时也能增加超常的份量。以歌激气,在古今中外战史中不乏其例。据说,古代斯巴达人在被敌围困时向雅典求援,雅典只派一名瞎眼跛足的教师去教唱军歌,结果勇气倍增,转败为胜。用音乐去瓦解敌人的士气,进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例也是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5.
战争不仅是敌我双方力量的较量,而且是指挥员主观指导能力的竞赛。一个指挥员有什么样的性格,平时往往会影响部队的士气和情绪,战时甚至直接与战局的成败相关,三国时,关羽败走走城,地失身亡,很大程度上败于他的骄傲自大,汉将李广,一次带百余骑兵与数千匈奴兵突遇,他马上令随从们下马,随便躺在草地上,匈奴兵见此,恐有埋伏,赶快撤走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参观部队训练时,听到最响亮的声音是“一,二,三,四”的呼号声;我们在电影中看到部队在冲锋陷阵时,也总是喊着“冲啊!杀啊!”这样气壮山河的呐喊声。训练就训练, 打仗就打仗,为什么还用最大的力气来呐喊助威呢? 呐喊助威是士气的体现。士气是指军队作战时的精神状态,古代兵家称之为“气”。士气  相似文献   

7.
新形势下,基层预任干部要带好兵,必须从三个方面提高带兵能力。—提高基层预任干部的基本素质和实际能力。军队的基础在士兵,预备役部队的基础同样在预备役士兵。要把这个基础打牢,靠的是基层预任干部的基本素质和实际能力。在基层单位,预任干部是各项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以及内外关系的协调者、军中行动的指挥员和经  相似文献   

8.
气为兵神,勇为军本。士气,作为战争制胜的动力,历来备受古今中外军事家和指战员关注。因此,激发军心士气,应成为当前部队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9.
习主席指出:"培养战斗精神,是军队战斗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军队要能打仗、打胜仗,固然要靠战略战术,要靠体制机制,要靠武器装备,要靠综合国力,但没有战斗精神,光有好的作战条件,军队也是不能打胜仗的。"智能化视域下战争形态呈现复杂特征,尤其是智能化作战装备对战争成败的影响愈来愈凸显,但"人是战争成败内因"的认知却始终如一。所以,在未来智能化战争形态中,必须仍然紧紧围绕人这个主要内因,充分利用智能手段激发士气、磨练意志、涵养血性,最大限度调动官兵积极性主动性来保障作战胜利。  相似文献   

10.
对士气内涵的揭示,一直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对军队士气的研究应当从外延着手分析,确定真正符合士气本质属性的取舍标准。文章着重澄清以下几个问题:是士气的影响因素还是士气本身;士气能否被科学地测量;士气是否具有跨情境的稳定性;士气能否对战斗力构成影响。  相似文献   

11.
孙力舟 《环球军事》2012,(10):30-31
“合军聚众,务在激气。”用阅兵来鼓舞士气是任何其他形式难以比拟的。在俄罗斯和苏联历史上,曾进行过诸多的阅兵,在鼓舞军队士气的同时,也成为俄罗斯展示“大国雄风”的最佳舞台。  相似文献   

12.
军事名言录     
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清]胡林翼战争是充满危险的领域,因此,勇气是军人应该具备的首要品质。——[普鲁士]克劳塞维茨当军队士气不振的时候,任何战术上的规律都不能使其获致胜利。  相似文献   

13.
战斗士气是指在战斗过程中,支配和影响军人行为的精神心理状态,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集中表现,是一种巨大的精神能量。古今中外具有远见的军事家都把军队的战斗士气看成是克敌制胜的决定性因素。具有高昂的士气可以使军队变得勇敢起来,特别是在艰难困苦和流血牺牲面前,能使军人表现出坚定果敢、英勇顽强和不怕流血牺牲。相反,缺乏高昂士气的军队,可以使勇敢的士兵变得胆小怕死,即使拥有最先进的现代化装备、最高超的指挥技术、最有远见的谋略,也将无济于事。战斗士气源于需要的满足士气作为一种精神状态,是情绪情感的体验,它的产生和维持是…  相似文献   

14.
历史的车轮已驶入信息化时代,战争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对现代指挥员的素质提出了全新要求。冷兵器时代,军队器重能带头拚杀、冲锋陷阵的勇士型将领;机械化战争时代。军队崇尚足智多谋、运筹帷幄的谋略型指挥官;信息化战争时代,知识的较量与竞争上升为战争的决胜因素。因此,军队各级指挥员既需要具有传统军人的勇敢与谋略,也需要具备适应现代战争需要的知识。  相似文献   

15.
钱南忠 《国防》2006,(5):15-17
长期以来,我军之所以能够保持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之所以能够以弱胜强、以小胜大,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与持之以恒地保持纯洁、融洽、和谐、友爱的官兵关系,坚持从难从严训练密不可分。新形势下,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做好“爱兵”和“用兵”两篇文章。一、“爱兵要情深”是尊重官兵主体地位的客观要求,是新形势下继承和发扬我军优良传统的紧迫课题,是保持部队稳定和谐的必要条件在军队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充分尊重广大官兵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在军队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不断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16.
刘珊 《政工学刊》2004,(8):37-37
奖励是军队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激励手段。奖得客观、公平、公正,能鼓舞士气,激发斗志,促进争先,带动后进;反之,有功不奖、大功小奖甚至无功受奖,则会涣散士气,挫伤兵心,助长歪风。因此,在评比中必须注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始终以事实为依据,尽可能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特别要注  相似文献   

17.
郑敏 《国防科技》2003,(7):63-65
战场主动权是军队行动的自由权,力争主动,力避被动,从来就是军事战略指导者追求的目标。争取战场主动权,就是将作战信息流。作战力量流和作战物流等要素,按照指挥官意志科学合理、有条不紊流动,从而实现战争胜利的目的。 战场军事力量各要素在一定空间分布上形成的结构和格局,所产生的能量称作势”。它是一种力量的体现。军事力量及其结构、时空条件、部队士气和指挥员谋略水平结合而产  相似文献   

18.
姜振源  张东华 《国防》2007,(9):55-59
创新征接兵制度,改革征接兵办法,走精确征接兵之路,使征接兵达到广招人才,按需征集,按岗使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之目的,是适应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需要,也是有效履行我军新使命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密切官兵关系、凝聚军心士气,要求正确认识密切官兵关系的极端重要性,继承发扬尊干爱兵优良传统,突出实践性深入扎实开展尊干爱兵活动,注重研究解决官兵关系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相似文献   

20.
周殷夏 《环球军事》2011,(11):54-55
近年来,各种真人秀节目在国内外很火,但鲜为人知的是,美国陆军也有一个士兵秀,而且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其实,美军一直非常重视用歌舞表演激励士气、缓解士兵紧张情绪,“为兵演,兵来演”是这些活动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