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正三个多月了,他们都做了什么?为牧工办了哪些实事?6月初的一个下午,带着这些疑惑,笔者来到了在阿拉套山山脚下一个叫哈不托海的地方,探访了五师双河市"三民"工作组第三小组住八十四团畜牧公司工作点。工作组有三个人:组长郑跃才是八十四团武装部的副部长,今年55岁的张跃进是八十四团社建办主任、年龄最小的苏毅是师农业局的干部,这是一个老中青的组合。因为要寻访的牧工大多在山区放牧,越野车只能在崎  相似文献   

2.
在祖国新疆最西部、与哈萨克斯坦接壤的阿拉套山深处,有个叫卡昝河的地方,是农五师八十八团的夏草场,这里的牧民一边放牧,一边担当起守卫边防的义务。  相似文献   

3.
1994年,杨彩虹21岁。在亲友的陪伴下,这个远嫁他乡的女子坐上了西去的列车,把童年、青春的岁月永远留在了甘肃省张掖市那个名叫化寨的小村庄。初来兵团,在阿拉套山山脚下驻扎的五师八十四团六连和杨彩虹想象的不一样,既没有整齐划一的营房,也没有英姿飒爽的军官。目光所及是低矮破旧的土坯房和茫茫无边的大农田。  相似文献   

4.
初春时节,记者来到农十二师104团畜牧连定居点哈萨克族牧民吐尔逊哈力·比吉的家中,黄墙红顶的新房子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漂亮,院落后一排崭新的牛舍,7头黑白花奶牛正悠闲地吃着饲草。吐尔逊哈力微笑着告诉记者:"往  相似文献   

5.
李晓军 《兵团建设》2005,(10):43-43
农五师八十四团地处博乐市以北阿拉套山南坡,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多民族边境团场.近年来,该团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狠抓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选准切入点,运用好载体,结合本团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并在活动中不断充实和完善评选的内容,走在了全兵团的前列.据了解,八十四团居民总户数2597户,其中农牧连队职工户数1857户,有1558户被评为“十星级文明户”,有50户职工家庭被评为“最佳星级文明户”。  相似文献   

6.
魏士江  孙鹏 《华北民兵》2013,(10):34-35
放下牧羊鞭、离开父母、告别家乡草原,牧民之子阿拉布金在呼伦贝尔草原最美的季节怀揣对绿色军营美好向往走上从军路,实现报效祖国的儿时梦。阿拉布金是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胡硕嘎查牧民斯仁道尔洁的儿子,1995年出生在牧区的他从未离开过这片草原。今年刚满18岁,他积极响应祖国的召唤,决心放下牧羊鞭到军营锤炼自己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绿色从军梦。鄂温克族小伙阿拉布金身体强壮,在学校就是一名优秀的博克手,曾经获得2012"草原杯"博克比赛冠军;他也是一名优秀的牧羊人,一到寒暑假就回到草原的怀抱,帮助父母放牧牛羊,也是家中离不开的强壮劳动力,尽管家里离不开他,可他还是毅然选择了从军,应征入伍。  相似文献   

7.
《兵团建设》2005,(3):11-12
1963年,年仅17岁的我从河南来到农五师八十四团当了一名牧工,至今已经在兵团工作生活了40多年。在改革开放以前的20多年中,我与许多农牧工一样,虽然吃了很多苦,想了很多办法,但始终没有摆脱贫困。  相似文献   

8.
正每次巡逻到界碑时,捷尔塔总要将界碑擦拭一遍,他说这是他神圣的职责时间:10月2日。地点:农五师八十四团乌图布拉格沟夫妻民兵哨所。人物:蒙古族护边员捷尔塔和他的妻子、女儿。关键词:神圣使命。场景一:一大早,哨所背后的阿拉套山还没苏醒,边境护边员捷尔塔就起床忙碌起来。他今天要干的事很多。——今天是"双节"黄金周的第三天,地处边境的乌图布拉格沟的风景是  相似文献   

9.
他曾与雷锋在一起当兵,复员后来到农五师八十四团。40多年过去了,老人一直传承着雷锋精神"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人民忠于党……"见到贺本源老人时,他正在农五师八十四团中学和学生一起唱《学习雷锋好榜样》。从他那深邃的目光和动情的歌声里,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老人对战友的怀念。1959年12月31号,18岁的贺本源穿上新军装,登上了从湖北省荆州市开往沈阳的军列,他至今仍清楚地记得,1960年元旦是在火车上度过的。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贺本源很  相似文献   

10.
阿拉山口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它是介于阿拉套山和巴尔鲁克山之间的一条宽20公里、长90公里的通道,阿拉山口在地理上有“噶尔之门”之称,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关口。同时,它也是东起我国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港第二条亚欧大陆桥中国最西部的桥头堡。 阿拉山口口岸经国家批准始建于1990年6月。同年9月12日,兰新铁路北疆段与原苏联的土西铁路在阿拉山口与对方德鲁日巴口岸间接轨。1991年12月,阿拉山口口岸正式成为我国西部惟一铁路、公路并举的国家一类口岸。2001年底,过货量突破500万吨,在全国同类口岸中过货量仅次于满洲里,位居全国边境铁路口岸第二位。  相似文献   

11.
5月18日,坐落在沙尔套山山脚下的农四师七十六团九连牧民巴合提赶着30只羊,在九连后山放牧。巴合提告诉笔者:"这些贴息扶贫羊是今年团里的‘扶贫帮困工程’给我的,有了它们,我就看到了致富的希望。"目前,九连26户贫困户已购买贴息牛80头、羊175只。七十六团九连现有职工1062人,其中哈萨克族职工1029人。2009年以前,  相似文献   

12.
正基层故事JICENGGUSHI"已经不记得有过多少次,我和妻子一起站在团里的楼房前想:什么时候我们也能住上楼房?"2月15日,面对笔者的采访,农七师一三○团三连职工刘飞如是说。今年39岁的刘飞是河南省项城人。1993年,刚满20岁的他来到农七师一二五团十九连工作,在那里结识了当地姑娘李新华,1995年两人结婚后,一起来到一三○团三连承包土地。没有婚房怎么办?当时连队领导给他们分配了两间土坯房,夏天漏雨,冬天冻人。那时,三连的职工惊奇地发现,刘飞家房顶上有一口锅,原来是房  相似文献   

13.
姜蒙  周常乐 《兵团建设》2012,(14):23-24
正7月13日,记者来到农五师八十四团色素菊花加工厂。采访的对象叫董军,32岁,是加工厂的车间主任。高大的身材让人觉得他是一个干活的好把  相似文献   

14.
练笔文艺     
在康定开会期间,我天天盼望会议的最后日程到来——去参观康定塔公草原。 汽车终于载着我们来到塔公草原。呀!这么平坦,这么宽广。一片连绵不断的平原在天空下伸展着,如同风平浪静的日子里海一样平静。远方雪山顶上,一轮红日射出道道金光,给草原镀上了一层金色。碧绿的草叶上,露珠像镶在翡翠上的宝石。勤劳的藏族牧民早已赶着牛羊在草原上放牧。朝阳下,草  相似文献   

15.
农三师四十六团坐落在叶尔羌河上游,离麦盖提县仅18公里。来到四十六团文明路路口,一块硕大的标语牌映入眼帘,上面写着“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这是四十六团人在团场“三个文明”建设中唱响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它以丰富的光照资源和肥沃的土地,乍产出了蜚声海内外的中国十大知名棉花品牌之一的“北疆”牌棉花,勤劳、勇敢的1.35万名各族人民,在市场风云多变的今天,创下了人均产值上万元的骄人成绩。它就是地处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的塔斯尔海,一颗镶嵌在阿拉套山南麓的绿洲明珠——农五师八十九团。  相似文献   

17.
北疆屏障     
祖国版图的最北端,嵌镶着一弯新月。这,就是富饶辽阔的内蒙古。从绵绵兴安岭,到浩瀚戈壁滩,4000公里边防线上,各族军民携手并肩,用昂扬的旋律,激越的音符,谱写了一曲曲同守共建边疆的新篇章。戍边结同心额尔古纳河畔,洋溢着边防某部四连与驻地牧民的深情厚谊。他们团  相似文献   

18.
"工作千难万难,心有职工就不难,能给牧场职工群众办点事儿是我的幸福。"在十二师一〇四团牧一场党支部书记恰依扎·阿布力孜心里,时常揣着这句话。记者初次见到恰依扎·阿布力孜,感觉他更像一位淳朴随和的牧民,56岁的他由于常年的操劳,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苍老许多。恰依扎·阿布力孜在牧区工作了42年,不仅帮助牧区职工群众解决了饮水安全、生活用电等难题,还积极引导职工转变观念、运用科技勤劳致富,使当地  相似文献   

19.
相聚·离别     
边关也有浪漫。春节期间,乌鲁木齐市林垦外国语学院教师窦瑞琳,克服高寒缺氧,翻越数座冰山,来到海拔4700多米的红其拉甫边防连,同丈夫满春潮相聚。向文军/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只要你在边防,阿拉套山就是我永远的牵挂!"春节刚过便要下山的邱令蓉,流着眼泪与爱人新疆军区玉科克边防连电台台长、四级军士长邓兵相拥道别。吕凤君/摄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7月,农七师一三七团阿吾斯奇牧场党总支书记、教导员项瑞芝和农五师八十四团七连职工王萍被中组部评为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本期特刊登他们的先进事迹,以飨读者站在一座老旧的哨塔之上,农七师一三七团阿吾斯奇牧场就尽收眼底了。绿毯一般的草原上,镶嵌了几十栋新盖的红顶砖房。和记者一起欣赏着阿吾斯奇的是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