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防科技》2006,(10):F0002-F0002,1
北京时间9月3日13时51分消息,欧洲宇航局宣布,格林威治时间9月3日时42分22秒(北京时间13时42分22秒),欧洲探测器SMART-1号成功撞击月球。欧洲航天局估计,撞地的地点在月球的西经46.2度、南纬34.4度。欧洲宇航局官员称,SMART-1号是准时撞击月球表面,激起了大量的月球尘埃,接下来科学家将通过分析尘埃成分来解释月球起源。SMART-1号是欧洲首颗月球探测器,2003年9月发射升空,2004年11月抵达月球上空的近月轨道。此后,SMART-1号进入到距离月球表面470千米到2900千米的最终轨道,并在这一轨道上进行了大量科学试验。欧洲探测器 SMART-1…  相似文献   

2.
防务     
正俄计划2030年后在月球南极建立长期基地俄罗斯《消息报》6月21日报道称,俄罗斯航天集团公司中央机械制造研究所表示,正在研究建立长期月球基地的计划。月球计划概念草案中提出了建造月球基地以及之后在月球南极地区建造试验场的想法,最终目标是在本世纪中叶以前在月球上建立可供人居住的基地和可以利用卫星开采矿物的月球试验场。目前俄罗斯"能源"火箭航天公司和中央机械制造研究所正在进行设计工作,建立长期月球基地的一些参数已经确定。  相似文献   

3.
<正>实施月球探测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提升国力、确立我国大国地位的标志性工程。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在轨运行一年后,2009年3月1日受控撞月,探月工程一期取得了全面胜利。工程二期主要目标是在月球表面实现探测器软着  相似文献   

4.
林臻 《国防》2014,(2):79-82
2014年1月25日,正在月球表面雨海西北部虹湾工作的中国月面巡视探测器(即玉兔号月球车)控制机构出现异常,互联网上由某科普网站主办、一直以第一人称进行实时报道的微博账号"@月球车玉兔"也说:"啊……我坏掉了……有可能熬不过这个月夜了……"事件牵动了地球上关心航天事业的每一个人的心。作为中国第一个在月球表面软着陆的月球探测器,嫦娥三号和玉兔号已经刷新了历史。回顾人类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历程可以看出,没有哪个国家的探月活动是一帆风顺的,但人类依然遥望月球,向地球唯一的卫星发起一次次冲击。  相似文献   

5.
据英国《泰晤士报》日前报道,美国航空航天局正在制定一个雄心勃勃的登月计划:2015年左右将宇航员送上月球背面, 2020年以前在月球建立太空站。规模比“阿波罗”大得多人类登月是在上世纪美苏争霸中拉开序幕的。1959年9月12日苏联发射“月球”2号探测器飞抵月球后,美国的惊讶不啻于发生“第二次珍珠港事件”!美国总统肯尼迪在随后的国会演讲中,誓言要“把苏联人摔倒在月球上”。于是,美国不惜耗费巨资,终于抢在苏联之前实现了“阿波罗”登月计划。“阿波罗”8号载人绕月飞行成功以后,美国曾透露说,一旦登月成功,就准备在月球上设立导弹发射基地。  相似文献   

6.
《国防科技》2004,(12):85-85
2004.12国防科技●12月01日1783年12月1日,法国人查理和罗伯特乘坐氢气球在巴黎作自由飞行,这是首次氢气球载人飞行。1785年12月1日,英国人莱昂内尔·卢金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艘救生艇。1988年12月1日,前苏联制成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运输机,命名为"安-255幻想号",载重250吨,最大时速850公里,最大航程4500公里。●12月02日1941年12月2日,由恩利克·费尔米所领导的研究小组,首次成功地控制住原子分裂的连锁反应,这标志着人类正式跨入了原子时代。1971年12月2日,前苏联火星-3号探测器首次在火星表面软着陆成功。●12月03日1993年12月3日,美国"奋进"号…  相似文献   

7.
《政工学刊》2008,(3):63-63
探月是泛指所有针对月球的空间探测活动,包括绕月探测、掠月探测和登月。绕月是指通过向月球轨道发射航天器,使其成为月球卫星绕月球运行,它是登月的基础。掠月探测是对月球进行近距离探测但不进入月球卫星轨道的活动。登月则需要航天器软着陆(自身不受到损失)到月球表面,通常是由绕月飞行的航天器本身或者其释放的子航天器在月球表面软着陆。到目前为止,只有前苏联“月球-3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并进入月球轨道,成为第一颗人造月球卫星,并首次拍到月球背面的照片。  相似文献   

8.
7月25日-27日,第八届国际月球探测与利用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意大利,印度等17个国家航天局和空间机构的官员和专家约200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对月球探索与利用相关127篇论文进行了深入研讨和广泛交流。中国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与国际月球探测工作组主席班达瑞分别在大会上致开幕辞,孙来燕还做了主旨发言。  相似文献   

9.
八月大事记     
《国防科技》2004,(8):84-84
●8月01日1958年8月1日,中国第一辆高级轿车“红旗牌”在第一汽车制造厂诞生。其最大功率200马力,最高时速185千米,车中共有6个座位。1971年8月1日,美国“太阳神15号”的两名宇航员大卫·史考特及詹姆斯·厄尔文驾驶一辆四轮无篷车,驶过月球表面凹凸的窟窿和砾地,展开了两小时的探险活动,两名太空人到达离登月飞船8公里远处,成为月球上第一批车辆驾驶员。●8月02日1862年8月2日,第一台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制造的蒸汽机正式完成。这台蒸汽机是我国清代著名数学家华蘅芳和他的好友徐寿在满清重臣曾国藩的支持下设计制造的。1866年4月,他们以这台…  相似文献   

10.
12月14日21时11分,我国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成功实现软着陆;15日4时55分,我国玉免号月球车与着陆器成功实现分离.并平稳驶到月球表面;15日23时许,着陆器与月球车用各自携带的相机成功实现互相拍照。  相似文献   

11.
谈及情报机构,多数人的脑海中必然会想到美国的中央情报局、前苏联的克格勃、英国的秘密情报局和以色列的摩萨德等战功卓著的情报机构,而作为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主力情报机构也是中央情报局前身的战略情报局却总是被忽略和淡忘,毕竟战略情报局的寿命太短,它从1942年6月13日成立到1945年10月1日被废除,只存在了不到3年半的时间.  相似文献   

12.
电疗机:让德军战机晕头转向 1940年6月,德国空军在距伦敦不到100公里的加来地区部署了大量轰炸机。英国人意识到德军已经把伦敦定为了下一个空袭目标。不久,英国情报部门获知,德军已经拥有了某种辅助轰炸机发现目标的无线电设备,这也意味着德国人完全有能力发动夜袭。  相似文献   

13.
从6月9日受控飞离月球,经过77天的飞行,8月25日23时27分,我国第二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二号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从月球轨道出发,受控准确进入距离地球约150万公里远的、太阳与地球引力平衡点——拉格朗日L2点的环绕轨道。  相似文献   

14.
嫦娥二号抵达深空成功绕飞拉格朗日L2点飞行我国月球及深空探测取得新突破从6月9日受控飞离月球,经过77天的飞行,8月25日23时27分,我国第二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二号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从月球轨道出发,受控准确进入距离地球约150万公里远的、太阳与地球引  相似文献   

15.
1944年6月13日,德国开始用 V—1导弹袭击伦敦等城市。V—1是世界上第一种导弹,它不用火箭中推进,而是安装了喷气发动机,时速比英国皇家空军“流星”式战斗机还要慢51公里,故英军决定让“流星”式飞机采截击V—1。8月4日下午,迪恩中尉驾驶 EE216号“流星”在英国南部顿布里奇上空12000米高度巡航。突然发现在3000米高度上有一枚 V—1  相似文献   

16.
用于保证“阿波罗”宇宙飞船的登月舱在月球表面软着陆的发动机的研制工作是在1963年6月开始的,鉴定试验大纲在1967年7月完成。研制这种发动机需要在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工艺、设计各个领域中作重要的努力。其中解决了发动机推力调节在大范围改变推力时自燃推进剂完善地混合和燃烧,以及在登月舱着陆时自毁的不冷却喷管裙的研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海军代表团访问阿尔及利亚 海军政委杨怀庆上将率领中国人民海军代表团一行6人,于4月20日开始对阿尔及利亚进行为期6天的工作访问。代表团与阿海军司令亚拉准将举行了工作会谈,并参观了阿海军军官学院和位于奥兰的海军基地及海军造船厂。 海军授予″常宁″号扫雷舰荣誉称号 日前,海军授予南海舰队″常宁″号扫雷舰″基层建设先锋舰″荣誉称号。″常宁″舰驻泊在南海某海岛,海上扫雷训练既艰苦又危险。 海军潜水员创造模拟潜艇快速上浮纪录  相似文献   

18.
<正>2019年的钟声刚刚敲过,中国航天便有引人瞩目的动作,为新年定下令人振奋的基调。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成功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并通过月球轨道的"鹊桥"中继星顺利发回月球表面照片。1月11日下午16点47分,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在"鹊桥"中继星支持下完成两器互拍,达成工程既定目标,嫦娥四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由此,人类探月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9.
6月9日,第一艘45型导弹驱逐舰"勇敢"号犁开了深蓝色的北海海面,开始了首次全面海试,这标志着英国正式拉开了构建"全球舰队"的序幕。在2006年2月1日英国45型驱逐舰首艘"勇敢"号自亚罗船厂下水之  相似文献   

20.
1982年 4月至 6月英、阿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是围绕争夺马尔维纳斯群岛、南乔治亚群岛、南桑德韦奇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而发生的,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这场战争于 1982年 4月 2日阿军占领马岛起,至 6月 14日英军重占马岛,守岛阿军投降止,历时 74天。在这次战争中,阿方参战的兵力计有 6. 5万人左右,约占其总兵力( 18万人)的 36%。海空军主力基本出动,计有作战舰艇和辅助船只 33艘, 12万吨,参战飞机 350余架,地面部队计有陆战队 1个旅,陆军摩托化步兵近 3个旅,以及一些支援勤务分队,共约 1. 3万余人。英国参战兵力 3.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