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宇 《军事历史》2001,(1):72-76
目前,史学界多认为中国古代第一所“军校”是由东周时期的鬼谷子(王禅、王诩)在鬼谷山所办。但是,对“鬼谷”究竟在何地,却存在许多争议。据资料,在全国各地称谓“鬼谷”并与鬼谷子所办军校相关的地方,多达 10余处,如:陕西的泾阳、韩城,河南的登封、汝阳、荥阳、淇县,山东的蒙阴,湖南的大庸,湖北的当阳,浙江的宁波,新疆的哈密等。以上各地之说,都可或多或少找到“史料”证明,但细致考证,有的“史料”则不尽是信史。特别是到实地考察,进行综合分析之后,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要更接近史实一些。历史事件虽然过去了 2000多年…  相似文献   

2.
陈宇 《军事历史》2001,(3):77-77
全国鬼谷子与纵横家文化研讨会,于2001年4月18日至20日在河南省鹤壁市召开。研讨会由河南省鹤壁市淇县政府鬼谷子与纵横家文化研讨会主办,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协办。刘华清、李德生同志为大会发来贺信,为云梦山鬼谷子隐居处题词。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糜振玉、战略部部长姚有志及当地政府部分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这次大会的代表有军事、外交、经济、史学、文学、医学、旅游、出版、教育各界专家学者,主要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国家文物局、后勤指挥学院、武警指挥学院、南京政治学院、南京国际关系学院、洛阳外院…  相似文献   

3.
春秋战国军(广羊),由鬼谷子创建,自任校长,又任讲师。军(广羊)遗址在今河南省淇县城西15公里的云蒙山中。现存古迹有水帘洞(鬼谷洞)、孙膑洞、毛遂洞、庞涓洞、舍身台等12处。鬼谷子名王蝉,又名王诩,号鬼谷,战国时楚人,纵横家,与孙膑之祖父孙武子是至交好友,曾为孙武保存《孙子兵法》手稿,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淇县城西15公里的云蒙山中,战国时期鬼谷子先生在这里创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军政学校——春秋战国军庠培养了一批著名的军事家和纵横家。鬼谷子名王蝉,又名王诩,道号鬼谷,战国楚人,纵横家,与孙  相似文献   

5.
历史上戈凡有听作为的军事家,无一不是以熟读兵书起步,到妙用兵法而名扬千古。我国战国时期的吴起,立志从戎,四出求学,熟读兵法,母死不归,最终成为继孙武之后最著名的一位军事家。孙膑在鬼谷子的教授下,熟读先祖孙武兵法13篇,并结合当时的战争实践,写出了影响深远的兵学著作《孙膑兵法》。三国时期,诸葛孔明之所以能够料事如神,稳操胜券,也是因为他领悟了酆公玖传授的《三才秘录》、《兵法阵图》等兵书的奥妙。曾操能成为大军  相似文献   

6.
全国鬼谷子与纵横家文化研讨会 4月 1 8日至 2 0日在河南省鹤壁市淇河宾馆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后勤指挥学院、洛阳外国语学院、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国家文物局等单位的一大批著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开幕式上 ,糜振玉宣读了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将军的贺信。刘华清在贺信中说 :纵横之学与纵横之术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遗产 ,它的战略策略思想和军事外交斗争艺术应当加以深入的研究、批判的继承。纵横家在历史上创造了辉煌 ,而新的辉煌应当由后人来创造 ,这是历史赋予研究会的…  相似文献   

7.
地处豫西伏牛山北麓的汝阳县,是造酒鼻祖杜康的故乡。也是我国古代著名军事家、道教传真教的王禅老祖鬼谷子的旧居。据史学家最新考证,当年鬼谷子曾在位于县城南云梦山下、清溪河畔的鬼谷村传道授业,建起了我国古代最早的军校。堵养出孙膑、庞涓、尉缭等一大批多谋善断的古代军事家。 1994年桂花飘香时节,转业干部、洛阳市政法委副书记孙建国走马上任汝阳县县委书记。上任之初,他就了解到汝阳是块尚武的热土。解放战争时期,为支援陈赓兵团建立豫西根据地,汝阳数万英雄儿女前赴后继支前忙;改革开放后,这里又涌现出  相似文献   

8.
欲擒故纵,源出<老子>第三十六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鬼谷子·谋篇>云:"去之者纵之,纵之者乘之."<太平天国·文书>也说:"欲擒先纵,欲急姑缓,待其懈而击之,无不胜者."  相似文献   

9.
河南淇县县委书记张民堂1997年上任后,第一个下基层搞调研的地方就是县人武部。当时县人武部还在五十年代建造的低矮潮湿的危房里办公,他说:“淇县24万人民值得自豪的,一个是云梦山上的中华第一古军校——战国军庠,鬼谷子曾在这里培养出了孙膑、庞涓、苏秦、张仪等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一个是半个多世纪如一日长期拥军的76岁高龄拥军模范靳月英。淇县素有习军尚武的传统,我作为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有责任和同志们一道搞好人武部建设。”到任后,张民堂召开的第一个常委会就是议军会。针对农村义务兵优待金不统一和不能按时兑现、民兵训  相似文献   

10.
张自廉  刘慧俐 《国防》2005,(5):30-31
“魂”者,心理,精神也。一个人没有灵魂,就成了一具空有其形的躯壳;一个国家丧失了 “民族之魂”,虽地广人众,也同样无异于一具庞大、空洞的“躯壳”。古今中外,世界各国荣辱兴衰的历史一再证明:国家无论大小,只要其国民能永葆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崇高精神和高度的国防观念,其国家必然昌盛富强,其国防也必然坚固。这样的国家、民族即使在某一次战争中被打败,他们也决不会趴下,定能从废墟中站起来。反之,国家虽大,养兵虽多,但“民魂”失散,最终都不会有好的结局。曾在历史上盛极一时的罗马、亚历山大大帝国的衰败陨落就是很好的证明。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