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究自我同情在幼儿教师群体对缓解职业倦怠、降低心理困扰等方面的影响机制,本研究采用自我同情量表,职业倦怠量表和抑郁-焦虑-压力量表,运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兵团435名幼儿教师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幼儿教师自我同情良好,且在教龄方面有显著性差异,教龄在10年以下的幼儿教师自我同情显著小于教龄在16年以上的幼儿教师;兵团幼儿教师自我同情与职业倦怠、心理困扰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自我同情在职业倦怠影响心理困扰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心理困扰。因此,开展相关的自我同情课程训练,提升幼儿教师的自我同情,是缓解幼儿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困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幼儿教师自我同情的异质性,分析不同潜在类别的自我同情在人口学统计变量上的特点以及比较不同潜在类别的幼儿教师心理困扰的差异,本研究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采用SCS量表与DASS-21量表对参加兵团教师培训的466名幼儿教师进行调查。潜在剖面分析发现,幼儿教师的自我同情可以分为三个类别,分别为:自我冷酷组(36.7%)、自我悲悯组(17.8%)和自我矛盾组(45.5%)。相对而言,年龄在25~30岁、教龄在0~5、11~15年的幼儿教师自我同情水平最低,可能会出现更多的心理困扰。不同潜在类别的幼儿教师在心理困扰及其下属维度上差异显著,自我悲悯组的心理困扰水平显著高于自我冷酷组和自我矛盾组,且自我矛盾组也显著高于自我冷酷组。研究结果表明,幼儿教师自我同情潜在类别均有明显的特征,幼儿园管理者和教育部门更需要关注0~5、11~15年教龄和年龄在26~35岁的幼儿教师,并通过帮助教师树立职业信心、倡导教师合作和建立情感宣泄场所帮助其减轻心理困扰水平。  相似文献   

3.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长期在高水平压力体验下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一种衰竭状态,是教师对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的极端反应。本研究采用根据改编过的Maslach倦怠量表对225名新疆兵团骨干幼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新疆兵团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总体状况较为良好;经方差分析4-6年教龄的幼儿教师较其他教龄幼儿的教师表现出更为严重的情绪衰竭;大专以下学历的幼儿教师与本科学历幼儿教师都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情绪衰竭,其中本科教师情绪衰竭更为严重;城市和连队幼儿园教师的情绪衰竭较乡镇幼儿教师严重。据此,研究认为可从加强幼儿园建设与管理、提高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认知、强化教师自身的疏导和调节等三个方面缓解兵团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状况。  相似文献   

4.
频繁流动已成为当代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中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研究借助对不同类型流动幼儿教师的访谈,揭示了激励机制与幼儿教师流动之间的关系,并在激励视角下,针对幼儿教师的频繁流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确保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学生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检验自我分化的中介作用和同伴关系的调节作用。方法:用《亲子亲合量表》《同伴关系量表》《自我分化量表》与《心理健康量表》对某市575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中学生的亲子关系、自我分化、同伴关系与心理健康两两相关。(2)自我分化在父子亲合与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在母子亲合与心理健康之间起完全中介效应。(3)较低水平组的同伴关系(M-1SD),能够显著正向调节父子亲合对自我分化的影响(β=0.25,t=4.85***),也能够显著负向调节父子亲合对自我分化的影响(β=-0.10,t=-2.45*);较高水平组的同伴关系(M+1SD)能够显著正向调节父子亲合对自我分化的影响(β=0.39,t=7.59***),对父子亲合对自我分化的影响的调节不显著(β=0.02,t=0.54)。结论:亲子关系能直接预测心理健康,也能通过自我分化间接影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同伴关系能够调节父子亲合对自我分化的影响和母子亲合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成立。  相似文献   

6.
为探查COVID-19疫情下高中生心理弹性潜在类别特点,比较不同类型高中生在人口学变量、孤独感、焦虑感及问题行为上的差异。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21年2月9日-2月22日,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孤独感量表》《焦虑自评量表》《问题行为量表》对来自乌鲁木齐市963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潜在类别分析得到了3个类型“:低弹性-稳定组”(23.0%)“、一般弹性-波动组”(43.0%)“、高弹性-波动组”(34.0%)。(2)高风险地区(43.6%)的学生更多分布在“高弹性-波动组”,独生子女(48.3%)更多分布在“一般弹性-波动组”,而“低弹性-稳定组”则报告了更多非独生子女(26.3%)学生。(3)“高弹性-波动组”在孤独感(42.27)、焦虑感(43.28)及问题行为上得分(55.98)低于另外两组(P<0.001)。低风险地区高中生的内外化行为问题得分均高于中高风险区(P<0.05),表现出明显的“心理台风眼效应”。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滇西北3253名师范生进行大学生学业情绪量表、大学生学习满意度量表和生活定向测验(中文版)问卷调查,探讨了师范生学业情绪、学习满意度和气质性乐观的现状及其关系,以及气质性乐观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学业情绪各维度、学习满意度和气质性乐观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或者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在-0.372~0.629之间,P值均<0.01。气质性乐观在学业情绪各维度与学习满意度之间的部分中介作用显著,P值均<0.01。研究认为滇西北师范生学业情绪中等水平左右,学习满意度较高,比较乐观;积极和消极的学业情绪分别正、负向预测学习满意度;气质性乐观在学业情绪与学习满意度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指挥员谋略心理对作战指挥的影响机制,引入情绪智力作为调节变量,对56名作战指挥员进行问卷调查,运用AMOS7.0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探讨指挥员谋略心理对作战指挥行为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谋略心理与作战指挥行为之间呈显著相关关系;谋略心理会显著正向影响指挥员的作战指挥行为;情绪智力对于谋略心理与作战指挥行为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南疆地区寄宿学校高中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心理韧性现状,并探讨其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400名南疆寄宿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男生在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得分上显著高于女生;非独生子女在心理韧性的积极认知上得分显著高于独生子女;高二、高三年级在目标专注、心理韧性总分和一般自我效能感上显著高于高一年级;不同成绩水平学生在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和心理韧性总分、一般自我效能感上存在显著差异;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韧性总分及目标专注、积极认知、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成绩两个因素可以联合预测12.9%的心理韧性变异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高中生饮酒现状及相关心理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在石河子市某高中就读的5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工具:酒精使用障碍筛查量表(AUDIT)。UCLA孤独量表(第三版)。焦虑自评量表(SAS)结果:①高中生中不饮酒者323人,占受调查人数”.9%,饮酒学生114人;占受调查人数26.1%。饮酒者中男生74人,占39.6%,女性40人。占16%。②高中生饮酒情况因年级、性别、母亲饮酒、朋友饮酒而有所差异(P〈0.05)。具体表现为:男性、高年缴、母亲饮酒者、朋友饮酒者,其自身饮酒情况较重。③高中生饮酒与孤独感负相关,与焦虑正相关(上述结果p〈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职生网络利他行为与生活满意感之间的关系,以及自我效能感在两者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网络利他行为问卷、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生活满意感量表对280名中职生进行调查。结果:(1)网络利他行为、生活满意感与自我效能感均存在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179,P<0.01以及R=0.356,P<0.01。(2)网络利他行为对生活满意感的预测作用可以通过自我效能感实现,自我效能感在网络利他行为和生活满意感之间起完全中介效应。结论:网络利他行为可以通过提升自我效能感而影响中职生生活满意感。因此,教育工作者通过培养中职生网络利他行为,帮助中职生对自己做出更多正面和积极的评价,减少对自身生活状态的摆脱抱怨与不满,提升个体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对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为提高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GSES)、领悟社会支持(PASS)问卷和总体幸福感(PGWB)量表,对新疆地区部分中学的100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不同性别中学生在一般自我效能感、其它支持和社会总支持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家庭类型中学生在领悟社会支持及各因子、忧郁或愉快的心境以及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②总体幸福感中的对健康的担心这一因子与社会支持和各因子(其他支持除外)及一般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其他各因子与社会支持各因子及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P〈0.05)。③一般自我效能感、家庭支持和朋友支持对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地预测作用(P〈0.05)。结论:中学生的性别、家庭类型在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方面表现出差异性,且中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与中学生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3.
旨在研究儿童心理虐待和大学生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的关系以及成人依恋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儿童心理虐待量表、成人依恋量表、人格障碍诊断问卷对52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91名大学生存在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阳性检出率为17.50%。男生存在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的比率明显高于女生。且自恋型与非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者在儿童心理虐待和依恋焦虑水平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2)儿童心理虐待对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不仅具有直接效应,还可以通过依恋焦虑间接作用于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这说明在儿童期遭受过较为严重的心理虐待的个体,成年后会具有较高的依恋焦虑水平,进而促使个体产生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通过对兵团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调查,探讨教师职业倦怠与各相关变量如性别、年龄、教龄、职称等因素的关系,分析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以及防御与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帮助兵团高校教师更好地预防、缓解职业倦怠,重新追求更高层次的专业发展.结果显示:性别在情绪衰竭和低个人成就感维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去个性化维度上,两性教师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在职业倦怠的三个因子上,不同职称教师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教师在情绪衰竭和去个性化这两个维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低个人成就感这一维度上,不同年龄教师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不同教龄教师在情绪衰竭和低个人成就感这两个维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教龄的教师在去个性化这一维度上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结论:研究发现兵团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轻微,但已普遍地表现出来.社会、学校以及教师自身特点都是导致职业倦怠产生的因素,而预防和缓解教师职业倦怠也应从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人层面来探讨对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初中生自我分化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自我分化量表》与《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某市450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了初中生自我分化现状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初中生自我分化均分呈现中等水平;自我分化水平与心理健康各维度及总分之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结论]自我分化水平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6.
幼儿教师流失从宏观上讲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组织社会学以一种动态的、全景式的、社会性的视野为分析幼儿教师流失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理念:幼儿教师个体与组织间的不协调性是造成其流失的实质;从过程上看,幼儿教师流失经历了萌芽阶段——幼儿教师流失意识的初步选择,谈判阶段——幼儿教师流失意向的基本成型和执行阶段——幼儿教师流失的形成三个阶段。最后就幼儿教师流失问题进行了反思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父母婚姻质量与幼儿社会认知和独立性发展的关系以及幼儿社交障碍在其间起到的调节作用。[方法]以新疆地区三所幼儿园的285名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父母婚姻质量问卷的分量表、4~6岁幼儿同伴交往能力量表中的分量表和儿童社会性发展量表中的分量表对幼儿家长及幼儿教师进行测查,采用SPSS process进行社交障碍的调节效应检验分析父母婚姻质量与幼儿社会认知和独立性之间的关系。[结论](1)父母婚姻质量各维度与幼儿社会认知呈显著负相关,其中子女和婚姻、夫妻交流及夫妻满意度维度与幼儿独立性呈显著负相关。(2)幼儿的社交障碍水平在父母婚姻质量与幼儿社会认知和独立性之间的调节效应显著,均起负向调节的削弱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综合研究觉察压力、社会支持和健康行为间的关系。方法: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路径分析的方法,建立三者之间的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验证。研究工具:调查问卷:觉察压力量表;领悟社会支持评价量表;报告健康行为量表。结果:①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01-0.802。②模型各拟合指数为:χ^2/df=1.34(χ^2=104.481,df=78);GFI(拟合优度指数)=0.898;AGFI(调整拟合优度指数)=0.900;NFI(规范拟合指数)=0.926,TLI(Tucker-Lewis指数)=0.897;CFI(比较拟合指数)=0.912;RMSEA(近似误差均方根)=0.051。说明模型拟合情况良好。结论:应综合开展包括:压力应对、建立社会支持环境、培养良好生活方式在内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伊宁市三所中学里462名初中生为调查对象,以学习自主性量表和《我的班级》问卷为测量工具展开调查,探讨初中班级社会心理环境的特点及与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关系.结果显示:第一,初中班级社会心理环境可以分为团结进取型、一般型和散漫型三种基本类型,不同类型下初中生学习自主性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异;第二,班级社会心理环境各维度与学生学习自主性各维度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其中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班级秩序、竞争皆与学生学习自主性呈显著正相关,但学业负担与学生学习自主性呈负相关;第三,班级社会心理环境各维度对学生学习自主性各维度有不同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0.
职业压力是影响工作投入的重要因素。对新疆G地区376名幼儿教师职业压力、工作投入水平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职业压力对工作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幼儿教师职业压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工作投入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分别在部分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幼儿教师职业压力与工作投入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并且职业压力中的工作难度与挑战、管理制度与职业发展能够显著负向预测工作投入。因此,需要加强针对性的培训,有效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优化园所管理,增强教师工作愉悦性体验,加强家园共育,加强自我调控能力,从而有效缓解教师在工作中感知压力,进一步提高工作投入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