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航空数据链系统TDMA时隙分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TDMA组网协议的航空数据链系统是未来战术数据链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时隙分配技术是TDMA系统的关键.介绍了采用TDMA组网协议的航空数据链基本组成,对航空数据链系统的时隙结构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了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时晾分配算法,对TDMA数据链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航空短波数据链是民用航空通信系统不可或缺的通信手段之一。针对短波资源有限、传输速率低的特点,提出了航空短波数据链动态TDMA协议,引入短波微时隙的使用,进一步提高信道利用效率,增加了系统容量,满足短波业务实时变化的需求。设计了航空短波数据链系统的仿真场景,分析了动态TDMA协议给航空短波通信系统带来的性能提升。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动态TDMA协议可以满足数据链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3.
时隙分配是决定TDMA数据链网络能否满足作战需求的重要因素.依据时分多址数据链的特点及作战需求,研究了时隙分配的流程及方法,并利用排队论构建了时隙预约选择分配模型,分析了优先级和非优先级报文的系统响应时间与时隙数量、成员数量及报文产生率等因素的关系.通过仿真分析表明,该理论可用于数据链网络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4.
利用网络通信仿真软件OPNET对以预警机为指控中心的多平台组网进行仿真研究。仿真参照Link16数据链,多平台之间采用TDMA方式进行组网;利用OPNET对该无线网络进行建模和仿真;并利用OPNET的ESD模块,设计了一种OPNET与外部视频流进行协同仿真的环境。最后就TDMA时隙分配策略对无线网络通信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MAC协议是航空武器数据链组网通信的重要技术,网络的性能依赖于所采用的多址接入协议,也是航空武器数据链研究的难点之一。固定分配、竞争和预约三大类MAC协议各有优缺点以及适应场景,需要根据应用需求设计对应的多址接入协议,以满足通信网络的战术和技术性能指标。在分析数字化战场通信网络——战术数据链组网通信应用的主要MAC协议的基础上,结合航空武器数据链的通信特点和体系结构,提出一种基于固定分配TDMA的航空武器数据链MAC协议——ODTCFMA协议,并对协议的时延性能进行了仿真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协议能够同时满足编队战术协同和武器制导的低时延要求,对航空武器数据链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现代信息化作战中,战术数据链网络系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战术数据链时隙分配算法为研究对象,在深入分析两种典型时隙分配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动态时隙分配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动态时隙分配算法灵活性较好,较轮询与TDMA固定时隙分配算法,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瞬息万变的战场需求。  相似文献   

7.
时隙分配技术是战术数据链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合理的时隙分配算法可以有效减小网络时延,提高网络效率。针对时隙分配的均匀性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战术数据链时隙分配算法。该算法旨在通过遗传算法在所有的时隙分配的解空间中找出最优的分配方案,并通过实验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分布式网络火力控制是陆军未来作战的主要形式,这对通信网中信息的传输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通信网数据链路层CSMA、TDMA协议虽然成熟,但是未考虑火控信息的优先传递等级、实时态势信息的传递等需求。针对网络火力控制对信息传输需求,提出一种支持高速实时数据分发和多类型业务及时传递,具有良好抗干扰性的通信网数据链路层协议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
战术数据链的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19  
通过回顾战术数据链的建设与发展历程 ,提出了战术数据链定义、类型。介绍了战术数据链的国际现状 ,给出了欧美国家现有战术数据链。分析了美军战术数据链建设情况 ,着重研究了 16号链及 JTIDS的特点、运用和发展情况 ,就JTIDS的相对导航原理和对作战效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俄军战术数据链状况 ,说明了某型俄制飞机空空战术数据链的应用方法。最后依据本国实际提出了我军战术数据链建设和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提供了研究与开发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0.
无人机由于其高度的灵活性,已经被广泛用于代替人类执行各种任务。然而,随着应用的不断拓展,无人机通信链路的信息安全问题逐渐被暴露出来,成为无人机应用面临的重大挑战。首先,从数据层面对无人机“数据链路”的体系结构进行了分析,提出机外数据链路、总线数据链路、载荷数据链路共同组成了无人机的“数据链路”;其次,针对三大链路所面临的通信安全、总线安全、载荷安全、智能安全问题以及代表性防护手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最后,对未来无人机“数据链路”信息安全的研究与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提出以适航飞行为核心的传统安全定义已不能满足现在和未来无人机系统的安全需求,需要重新定义无人机系统的安全内涵与外延,给出新的研究框架与技术体系,为无人机的信息安全提供更加有效的保障,也为其他无人系统安全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