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提高空军C3I系统指挥控制能力的关键手段之一是实现对大规模空中编队指挥引导的自动化。提出了实现智能指挥引导系统的总体结构,构建了规则库、模型库,分析了指挥引导规则的优化方法。在空军大规模仿真系统中的运行结果证明,该模型设计正确合理。  相似文献   

2.
"演练开始!"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广袤雪域高原,滚过阵阵"惊雷"。红蓝对抗战机穿越电磁迷雾,亮翼长空展开近距搏杀……当万米云端上的角逐,通过某信息设备传至指挥大厅,实现"空战"直播时,观摩的权威专家无不为蓝天新添"电子判官"拍案叫绝。他们称:此举创造性地实现了飞机武器平台与指挥体系无缝交接!而实现这一创举的,正是陈淑文与其团队历经6年研制的飞行实时监控评估系统。空军装备研究院某所研究室主任,高级工程师,空军高层次科技人才陈淑文主要从事军用飞机航电系统研  相似文献   

3.
区别于以往相关文献的单纯空战研究,从航空兵执行不同作战任务的实战目的出发,针对航空兵指挥控制系统所需完成的相应指挥引导任务和期望结果,提出以"引导成功比"作为对抗条件下航空兵指挥控制系统引导能力的评估指标,并给出了明确定义和计算模型,最后以歼击机执行空中护航任务的指挥引导为典型案例,对基于仿真的引导结果评判和仿真过程控制作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4.
王作东 《军事史林》2016,(10):11-18
从1949年11月人民空军创建以来,在空军的编制中曾先后出现过13个军和1个空降兵军的部队番号.1976年3月至4月,中央军委下令撤销了空5军、空12军和空13军,以昆明军区空军指挥所组建了新空5军.1978年11月,新空5军又改回为昆明军区空军指挥所.此时空军有10个军和1个空降兵军的番号.后来经过1985年、1998年、2003年三次大规模的军队精简整编,除空降兵第××军外,空军10个军部,包括由军改编的军级指挥所和副军级空军基地全部撤销,统一整编为师级指挥引导机构,由军区空军直接指挥空军师(旅),减少了指挥层次.在新中国空军发展史上,空军的军作为一级指挥单位和战役集团,在国土防御和保卫祖国领空发挥了重要作用,应该载人共和国的史册.  相似文献   

5.
马德祖  丁晓峰 《国防》2001,(8):55-56
玉泉山绿树成荫,昆明湖碧波荡漾.在首都北京著名的西郊风景区,有一座驰名中外的高等军事学府,这就是培养空军中高级指挥军官的基地,被誉为空军"国防大学"的空军指挥学院.  相似文献   

6.
中国航空历经百年飞翔历史,正迎来崭新的空天时代。在这个波澜壮阔的历史航程中,从东北老航校到空军航空大学是一条璀璨夺目的航迹,它展现出人民空军飞行院校的发展建设,在一个甲子中实现了不断完善和跨越发展。这里曾创造出最先承训双学士飞行员、最先培养空军侦察情报人员等18个中国空军之最,为国家和军队输送了14万余名航空飞行指挥人才和航空工程技术人才,其中近300人走上军职以上领导岗位,涌现出战斗英雄王海、张积慧、刘玉堤、杜凤瑞,海空卫士王伟,飞行员舰长柏耀平,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明,航天英雄杨利伟、翟志刚,英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刘伯明、景海鹏,第一位女航天员刘洋,空军机务标兵李光男等一大批英模人物。空军航空大学是当之无愧的"飞行员的摇篮"、"航天员的摇篮"、"英雄的摇篮"和"将军的摇篮"。  相似文献   

7.
围绕开发一个炮兵指挥自动化系统的整个过程,利用统一建模语言(UML)建立模型,利用一系列视图描述了从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到物理实现和系统部署的整个过程,将复杂的指挥系统用简单明了的可视化图形表示出来,给整个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开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炮兵指挥自动化系统的系统分析和建模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尽管只有木制的假肢,尽管常常面临阴谋诡计,尽管口才很差,但没有任何困难能够阻止谢维尔斯基成功地完成自己的使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亚历山大·谢维尔斯基是美国空军最负盛名的英雄飞行员他的身份与荣誉众多,集王牌飞行员、战争英雄、飞机设计师和作家于一身他的激情为空军而燃烧,他的使命就是让所有的美国人都认识到空军的重要性他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为美国空军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继AlphaGo战胜人类围棋手之后,"阿尔法"再次战胜人类飞行员,让人们看到了指挥控制智能化的曙光。然而和平时期,联合作战指挥,尤其是战役级指挥的训练数据十分有限,这为机器学习带来了难题。从AlphaGo和美军"深绿"、"阿尔法"中得到启示,提出通过打造逼真的模拟战争游戏,积累训练数据,用于机器学习,从而提升指挥控制智能化水平的思路,对指挥控制技术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他是嫦娥工程中最年轻的总师,2004年,中国绕月探测工程获准立项,李春来被任命为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兼副总指挥的时候,他只有39岁。用他的导师、绕月探测工程月球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的话说:"他很年轻,正是干事业的时候。"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主战坦克指控系统的使用情况,建立了一个指挥坦克仿真指控系统模型.对运行环境生成、指控网络接口、指挥决心推理、指挥语言编译等方面进行了建模、算法的研究,"高聚合,低耦合"地集成了多个功能子模块,为新型主战坦克的作战仿真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顾此 《环球军事》2012,(16):42-43
7月20日,在位于东京的美军横田基地飞机库内举行了驻日美军司令交接仪式。曾指挥代号为“朋友”的东日本大地震救援行动的驻日美军司令、空军中将伯顿·菲尔德卸任,空军中将萨尔瓦托雷-安赫莱利亚出任驻日美军的新掌门。这位新司令究竟何许人也,不妨让我们一起走进他。  相似文献   

13.
郭成良 《国防》2001,(10):30-31
军委江泽民主席为空军的题词是:"为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的攻防兼备的人民空军而奋斗."江主席的题词,指明了空军新世纪发展的前进方向,标志着人民空军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断发展壮大,进入了由国土防空向攻防兼备"转型"建设的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从空军实际看,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空军后备力量建设要适应"转型"建设的需要,把后备力量队伍、装备物资动员储备和动员组织领导体制建设作为重点,大力推进空军现役部队和后备力量的协调发展,实现空军整体"转型"建设的历史跨越.  相似文献   

14.
基于范例推理的指挥决策仿真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指挥决策仿真一直是仿真中的一个难点问题,而指挥决策仿真中的关键问题是推理方法。本文探索应用基于范例推理方法来实现指挥决策的仿真,研究了基于范例推理的系统组成及系统开发过程,介绍了应用基于范例推理实现指挥决策仿真的一个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15.
2010年3月9日,空军后勤部卫生部组织有关专家来到西藏,对空军党委决策进行并已完工投入使用的空军高原部队供氧工程运行情况进行"回头看"。面对高原恶劣的自然环境,作为带队领导,最让我担忧的是队伍中有一位"特殊队员"——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年逾古稀的高级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梦孙,今天刚好是他74岁生日。  相似文献   

16.
它是朝鲜半岛的“眼睛”,无时不在注视着蓝天上的一举一动;它是韩国空军的一支“王牌”防空作战部队,在韩国的天空构筑了一个疏而不漏的天网。它就是鲜为人知的韩国空军第30防空管制团(以下简称为第30团)。 疏而不漏的“恢恢天网” 韩国空军成立于1947年,最高指挥机关为韩国空军本部,最高指挥官为空军参谋部长。空军本部下属作战司令部、教育司令部、  相似文献   

17.
基于防空C4ISR系统试验和评估,给出了一种指挥引导成功率的计算方法.依据指挥引导高度误差的不同要求,分别定义了二维指挥引导成功区和三维指挥引导成功区.通过对指挥引导散布现象的分析,说明了指挥引导点的分布特性,并且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理论给出了指挥引导成功率的计算方法.通过仿真计算,证明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将仿真决策系统嵌入到指挥控制系统中,利用仿真决策支持正在进行的军事行动正成为未来指挥控制系统发展的重要探索方向。研究了嵌入式仿真决策系统的组成,包括人机接口分系统、在线仿真分系统和控制管理分系统等;研究了嵌入式仿真决策系统的功能,包括计划与方案生成、作战态势读取、辅助指挥决策生成、战场态势预判、行动结果管理与未来态势生成控制等;研究了嵌入的关键技术途径,包括嵌入样式、在线仿真决策技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在线评估、面向服务的组件化设计等。研究成果对探索和建立我国未来新一代指挥控制系统具有重要、积极的现实和军事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复杂电磁环境下作战仿真系统指挥控制体系建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杂电磁环境是信息化战争的重要特征,指挥控制体系是作战体系的"中枢".提出基于信息衍化的复杂电磁环境下作战仿真系统指挥控制体系的建模方法,研究了复杂电磁环境下作战仿真系统的模型体系分析了指挥控制体系的关系,建立了初步的指挥控制体质模型.为复杂电磁环境下作战体系建模与仿真打下一定的理论与模型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从小痴迷绘画的王光辉,儿时稚嫩的笔下,画得最多的是飞机、坦克和大炮。当他一笔笔专注地描绘共和国战机时,不曾想到,长大后自己会成为一名光荣的空军,护卫着一架架战鹰飞上蓝天、展翅翱翔!多年后,在空军装备生产一线默默耕耘30载的王光辉又很庆幸,庆幸自己选择了军人这个职业。他总是感到很幸福,那些与战鹰为伴的日子里,他从一个驻地区最基层的军代表,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总军代表,虽然岁月更迭、鬓生华发、青春不再,但能为共和国空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