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又是一年收获时,全军各部队表彰活动开始多起来。每逢军人在部队立功受奖,尤其是义务兵被评为优秀士兵,部队将喜报寄到地方,让家乡人民高兴并根据喜报对军属落实优待政策。但近几年,不仅不见了慰问的活动,而且有的喜报一寄便杳无音信了。在部队服役的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 近日,笔者下部队时,听到不少干部战士反映他们的立功喜报寄回家乡后,因地方个别单位领导不重视,闻喜不报,敷衍了事。结果,没有发挥出喜报所应有的作用。 的确,眼下一些地方个别单位接到部队寄发给军人家中的喜报后,有的当“传话筒”,叫军人家属自己去拿;还有的当“中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 最近,笔者就部分干部、战士或其家长来电话、来信,询问部队寄回的立功喜报或优秀士兵喜报为计么迟迟收不到一事专门做了调查,发现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邮寄喜报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寄给的单位不够统一。有的将喜报寄给了干部、战士所在地的县(市、区)人武部或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 最近,我们收到许多部队寄来的“优秀士兵”喜报,我们为有如此众多的本区籍战士在部队立功受奖感到自豪,也为部队对地方兵役机关的信任感到骄傲。高兴之后,我们也有些犯难,原因是大多数部队寄到人武部的喜报,只有喜报一张。而喜报上也仅有受奖战士的姓名,奖励种类、授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兵》2021,(1):F0002-F0002
部队立新功,家乡扬美名!为进一步规范为立功受奖军人家庭送喜报工作,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近日联合印发《立功受奖军人家庭送喜报工作办法》。《办法》明确了送喜报工作总体原则和军地职责分工。  相似文献   

6.
喜报当喜送     
编辑同志: 为了鼓舞部队指战员的士气,部队总是按要求将干部、战士立功、受奖喜报附函寄给当地有关部门,恳请他们喜接、喜送。  相似文献   

7.
孟宪立  王保义 《国防》2001,(2):61-61
编辑同志: 近年来,我部每年都收到部队寄发的战士立功受奖喜报、奖状近百件.  相似文献   

8.
刊中报     
春节前夕的一天,一辆印有"立功喜报专送"字样的专车到达重庆市彭水县万足乡后,锣鼓队就跟随送喜报的同志,一路敲锣打鼓,步行到万足村一组,把某部战士宁亚强荣立三等功的喜报和500元奖金送到了其父母的手中,并转交了县委书记、县长的感谢信。这是彭水县县委、县政府、县人武部为在部队立功受奖的官兵送喜报的情景。岁末年初,这个县人武部陆续收到各部队寄回的立功受奖喜报。为了把喜报送到每一位官兵的家中,使支持国防建设的  相似文献   

9.
1月3日,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渠阳镇江东便民服务中心流坪村格外热闹,对于在北京某部服役的女兵刘,改先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她在部队荣立二等功的喜讯传到家乡后,县委、县政府、县人武部和部队领导组成“喜报小分队”,将喜报、牌匾和慰问金送到家中。  相似文献   

10.
春节前,河北省邢台军分区寄去3000多封贺卡给新战士,如今军营回电连日来,河北省邢台军分区各人武部里电话不断,这些电话是去年刚入伍的新战士或他们所在的部队打来的。电话里,部队感谢军分区寄来的贺卡和慰问信,有效帮助部队做好了新战士的思想工作;新战士则请家乡父老放心,他们一定在军营努力奋斗,为家乡亲人早立功传喜报。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 立功喜报是士兵在部队是否成长进步的最好回音,他是士兵在服役期间送给亲属的最好“礼品”。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发放士兵喜报过程中常常出现“只听到消息、未见到喜报”的怪现象。这种怪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士兵安心服役、努力工作、不断进步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古楼办事处武装部为鼓励战士建功军营,出台了《古楼办事处籍战士立功奖励办法》,对在部队中立功或被评为"优秀士兵"的喜报及时协调民政部门送到战士亲人家中。截至目前,该办事处已将收到的6份立功喜报和18份优秀士兵喜报送到战士父母的手中。  相似文献   

13.
连日来,一张张部队官兵立功的喜报,在军地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下,伴随着喜庆的鞭炮声和喧天的锣鼓声,送到官兵家里。喜报虽小,作用却大。它一头连着军人荣誉,一头连着军属荣光;一头连着军人士气,一头连着军属牵挂。小小喜报的背后,是官兵多少个日夜的艰辛付出和汗水浇灌,承载的是官兵“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的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4.
年终岁末,部队总结和评功评奖即将开始。按惯例和要求, 乡(镇、街道)干部叉将敲锣打鼓放鞭炮将喜报送到军属家。 组织送喜报.既给军属鼓励也增强了拥军优属氛围。但有的 地方存在一种弊端,那就是报喜时,某些干部“难却”盛情,喜欢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近年来,部队中城市兵和独生子女兵的数量大增,他们给军队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部队管理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是战士对家庭的依赖性增大,不少军属经常给服役子女寄钱寄物或到部队看望,加大了部队管理的难度;二是随着通讯工具的日益发展,家庭和社会与战士的联系更为紧密,对战士的影响也更为直接;三是军人军属的后顾之忧增多,影响了战士安心服役和思想稳定等.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发挥军地和家庭合力,共同做好新时期现役士兵的管理工作,已日益成为影响部队稳定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一年一度的征兵工作刚刚结束,就有一些新兵家长听信社会上的传言,担心孩子在部队受苦,不是往部队跑关系就是寄钱寄物,影响了部队的正常工作。近日,河南省平顶山市民政局、平顶山军分区政治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全市大力开展“我为新兵家庭送温暖”活动,各县(市、区)积极发动退伍老战士组成服务小分队,走村串户深入到每个新兵家中,  相似文献   

17.
柿饼     
包喜全 《华北民兵》2008,(11):60-60
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家家兄弟姐妹多,日子都过得并不殷实,平时在家一日三餐吃饱,就没想过再用什么解解馋、打打牙祭。因此我们这群好身体、大胃口的小伙子来到部队,已让家里的伙食轻松多了。父母更关心的是我们在部队的思想品德、政治表现、训练任务,而他们更放心的就是部队的伙食,因此我们很少收到家里寄来吃的东西,可话又说回来,家里寄的一定是我们平日里不常吃又最爱吃的。  相似文献   

18.
柿饼     
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家家兄弟姐妹多,日子都过得并不殷实,平时在家一日三餐吃饱,就没想过再用什么解解馋、打打牙祭。因此我们这群好身体、大胃口的小伙子来到部队,已让家里的伙食轻松多了。父母更关心的是我们在部队的思想品德、政治表现、训练任务,而他们更放心的就是部队的伙食,因此我们很少收到家里寄来吃的东西,可话又说回来,家里寄的一定是我们平日里不常吃又最爱吃的。  相似文献   

19.
8月23日一大早,一辆贴有“颗颗大蒜寄深情,爱心献给抗洪兵”标语、满载着优质大白蒜的军用卡车驶进参加长江抗洪抢险的54631部队营院,当部队首长得知这5吨大蒜是河南省中牟县人武部政委穆瑞卿个人捐资5000元购得时,激动地拉着穆政委的手说:“感谢您对抗洪战友的一片真情,我们一定要夺取抗洪抢险的最后胜利!” 1970年入伍的穆瑞卿,在部队当了5年兵后退伍回到家乡,靠着勤奋和苦干,由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联主席。由于工作需要,1996年  相似文献   

20.
1992年底,四川射洪县天仙镇凤鸣四村,乡亲们敲锣打鼓,欢送一个叫陈虎的青年去参军。临别那天,他的父母磨破了嘴皮,要儿子在部队好好干。自陈虎走后,父母用瘦弱的双肩,承受着生病、住院等许多不幸,却从没告诉儿子。陈虎起初在部队也干得不错、曾被评为“优秀士兵”。当部队将喜报寄回家乡后,善良的父母曾激动得眼含泪花。 如果像当初那样奋斗,说不定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