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为了研究扑翼运动模式对气动性能的影响,基于CFD软件建立了一种多自由度扑翼气动性能计算模型。首先,结合翅翼的仿生外形建立了三维仿生扑翼模型,通过编写用户自定义函数(UDF)定义了翅翼的多自由度扑翼气动函数,在此基础上,运用CFD软件对不同自由度运动模式下翅翼的升力和推力系数进行计算;最后,结合翅翼表面的压力云图和涡结构变化揭示了运动模式对三维扑翼的气动力影响特征。结果表明:在扑翼迎风水平前飞时,扭转运动加快了翅翼尾缘涡的脱落进程,增强了尾缘涡的的强度,使扑翼的升力在数值上提升了0.25倍,推力系数则提升了4.69倍;水平挥摆运动会进一步增大尾缘涡的强度和形状,显著提高了扑翼的推力性能,并且当水平运动频率调控参数k=2时,扑翼的升力和推力性能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以昆虫为灵感设计的仿生扑翼飞行器在近三十余年来的时间里发展迅速,而蝴蝶作为众多昆虫中极富特色的一种也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国内外以蝴蝶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许多的仿生学研究和仿生飞行器研制,尤其是近十年来仿蝴蝶扑翼飞行器的设计与制造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对这一热点领域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首先从仿蝴蝶扑翼飞行器(BIFAV)的升力机制研究、结构设计与制造以及驱动与控制方面,综述近年来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其次指出仿蝴蝶扑翼飞行器目前在大小尺度、飞行灵活性、续航时间、控制鲁棒性以及仿生的逼真性方面仍然存在研究挑战;最终表明其未来的研究将朝着更小的尺寸、更灵活的飞行与更可靠的控制、更高的仿生程度等方向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海龟前肢运动特点的分析和研究,对扑翼进行受力分析,充分利用惯性与流体力的作用,基于Unigraphics软件,实现前肢扑翼驱动机构的虚拟样机设计,简述此机构的周期运动过程,通过计算与仿真得出其粗略的推进力曲线及驱动电机参数,验证了机构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无人水下航行器低速下近目标作业能力较差的问题,人们开始了对仿生扑翼推进方式的探索研究,仿生扑翼UUV应运而生.简要介绍了仿生扑翼UUV的概念、特点及其应用,综述了仿生扑翼UUV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及现状.在此基础上对仿生扑翼UUV的研制所面临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并结合目前的研究情况,展望了仿生扑翼UUV的未来...  相似文献   

5.
针对突风对扑翼飞行器气动性能的影响,开展了前向、侧向和竖直方向突风中扑翼的气动功耗和效率变化研究。首先基于简化的生物翅几何和运动模型,构建了不同方向、强度的突风模型。之后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获得了突风方向及强度对扑翼气动力、功耗及效率的影响。最终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突风强度范围内,前向突风引起的扑翼瞬时气动功耗增幅可达33%,但突风对扑翼平均气动功耗和效率的影响不大;从翼根到翼尖的侧向突风相比反方向的侧向突风所引起的气动功耗增加和气动效率降低更加明显;向下的突风尽管能够降低扑翼的气动功耗,但也同时降低了扑翼的气动效率。此外,突风对扑翼平均气动功耗的影响可以用与突风方向相同、大小等于突风平均速度的定常来流进行模拟,它们对扑翼平均气动功耗的影响是相近的。  相似文献   

6.
7.
可悬停扑翼飞行器模仿自然界定点滞空昆虫和鸟类的飞行特点,隐蔽性高、灵活机动、应用环境多样,具有突出的理论和实用价值,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对可悬停扑翼飞行器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综合评述。首先总结了近年来最突出的研究成果,按照微扑翼尺寸分类分别介绍MAV、NAV、PAV尺度下可悬停扑翼微飞行器的样机构型、动力系统、质量分配与飞行性能,统计了升力、翼展、质量、扑翼幅值等重要参数,介绍了电机、压电和电磁驱动扑翼微飞行器最具代表性的研究工作;然后针对目前飞行器研究运用的升力产生原理、飞行稳定性分析、功耗效率优化、续航能力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最后讨论了扑翼飞行器亟待突破的技术难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9.
针对扑翼微型飞行器的弹性翼杆,通过其变形特征来识别其受载行为,建立扑翼载荷识别方法。以裸翼杆的往复拍动为对象,首先基于机器视觉测量法,根据翼杆形貌提取翼杆变形挠度,其次使用幂级数重构分布载荷和Tikhonov正则化方法求解惯性载荷,最后通过批量处理,得到翼杆运动过程中的惯性载荷分布。实验表明,翼杆的平均最大分布载荷为30 N·m-1,识别挠度的平均相对误差为3×10-5,识别角位移曲线上所有幅值点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4.8%,识别周期没有偏差,识别的载荷在不同周期内的分布一致。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有望用于对带膜扑翼的气动力测试。  相似文献   

10.
应用非标准方法研究由内集 E 上的超实度量所导出的 Q—拓扑与 S—拓扑,给出这两种拓扑的一些重要性质:(E,Q)是完全不连通的且其紧子集都是有限集;G(X)/关于 E 上的 S—拓扑的商拓扑是可度量化且完备的;G(X)的有界子集 A 若满足A/是 S—拓扑的商空间G(X)/的闭子集,则 A 是 S—紧的,本文还讨论了 S—拓扑在构造完备度量空间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微型扑翼飞行机器人集群编队目标搜索覆盖效率、避障通过性和多机控制等难题,实现扑翼飞行机器人集群编队的智能控制,提出了基于雁阵变换的扑翼飞行机器人集群行为控制方法。利用仿生集群行为控制函数的参数化特性,实现了飞行机器人编队的队形变换和角度控制;搭建了多扑翼飞行机器人实验系统,并在多种情况下设计基于仿生行为的多扑翼飞行机器人集群控制方法实验。最终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与传统的多飞行机器人实时控制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大幅提升了集群编队的搜索覆盖效率和避障通过率,在某些作业环境条件下,搜索覆盖率可提升50%以上,障碍通过率可提升60%以上。同时,创新点体现在将雁阵变换应用于多扑翼飞行机器人集群编队控制和将仿生集群行为控制应用于扑翼飞行机器人集群控制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对将甲虫后翅的研究应用于FWMAV仿生可折叠翼研制的前沿交叉领域进行了综合评述,并对其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首先分析了甲虫后翅结构及其材料力学性能;其次讨论了后翅结构对其静力学和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然后概括了基于甲虫后翅建立的仿生翼及其力学特性研究现状;最后对仿生可折叠翼力学性能的研究做出了总结并对其重点研究方向给出建议。综述表明:甲虫后翅的不同单元具有各异的力学性能,其不同结构可影响静力学和动力学特性;依据后翅制造的可折叠柔性翼具有明显的尺寸优势,既有助于双翼产生高升力,又可抵抗部分耦合冲击以提高飞行稳定性。未来以甲虫后翅为仿生原型研制适用于FWMAV的可折叠柔性翼,应着眼于柔性翼骨架结构和机翼翼膜材料属性的各向异性,以期制造出可折叠、易扭转、高弹性的微飞行器机翼。  相似文献   

13.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己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在二十一世纪这个信息化的社会,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数字化、信息化,信息决定着我们的生存,这己成为不争的事实.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也必将导致教育领域彻底变革,随之而来的教学内容、手段、方法、模式甚至教学思想、观念、理论,乃至体制也将进行相应的变革.  相似文献   

14.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是我国现代散文艺术瑰宝中的"和氏璧",其语言具有"不矫饰,不撒谎的朴素自然的美,和经过认真提炼的群众口语谨严质朴的美"的特点.他的散文以委婉细腻、诚挚平易的风格描述了他所经历的各种生活,接触的各种风物,娓娓而叙亲情、友情、爱情,精雕细刻青山、绿水、鲜花.  相似文献   

15.
赵平 《军事历史》2007,(2):40-42
李德生,1916年生,河南新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20多年的战争岁月里,李德生身经百战,从士兵到将军,一级一级走过来.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回国后,他曾担任过北京军区、沈阳军区司令员,国防大学政治委员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1955年和1988年分别被授予少将和上将军衔.在中国共产党内,李德生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和副主席.  相似文献   

16.
一、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我被史迪威调去担任他的联络参谋兼警卫队长 缅甸地处中南半岛西部,东北与我国接壤,西北同印度、孟加拉国相临,东南和老挝、泰国交界,西南濒临安达曼海和孟加拉湾,控制着由马六甲进入印度洋的水上通道,在抗日战争时是中国唯一的国际交通线,也是中国西南的陆地屏障,有着唇齿相依的紧密关联,其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熊英 《云南国防》2002,(2):50-50
2001年12月22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视察了昆明市金碧人员掩蔽人防工程。陪同视察的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钱树根上将、总后勤部副部长周友良中将、成都军区政委杨德清中将、副司令员金仁燮中将;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杨健强、副省长李汉柏、昆明市市长章振国、昆明军分区司令员王晓明、政委祝秀超、副市长平愚山以及解放军总部、云南省、昆明市和驻滇部队等有关领导。  相似文献   

18.
中央军事委员会即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的简称,它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军事指挥和军事决策机构",领导全国武装力量,负责党和国家的最高军事决策和军事指挥,根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安全与发展的需要,确定军事战略,领导军事建设,是人民解放军的最高统率机构.  相似文献   

19.
红二方面军作为三大主力红军之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钢铁劲旅,为中国革命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在红军史研究中,对于红二方面军究竟是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时间、由什么机关决定成立的,成立的意义何在,已出版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战史》和其他红军长征史著作均语焉不详,一些当事人也众说纷纭,很多史家则对这个问题不置可否.本文试就此做些粗浅研究,不当之处,请专家赐教.  相似文献   

20.
武玉林  李建龙 《国防》2008,(2):75-77
我国古代体育活动的大部分项目,实际上就是军事训练的手段,如射箭、田径、摔跤、狩猎、蹴鞠、马球等。这些项目由生产实践和战场格斗中转化而来。本篇主要介绍其中三项:射箭、田径、摔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