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练笔     
我生在大山,长在大山。我爱山,更爱散布在这大山中一串串,一双双,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山里人的足迹. 大山的黄土地里有我父辈耕种收获时留下的足迹;大山的羊肠小道上有我童年小学时留下的足迹;大山的小溪有我兄弟姐妹们背水洗衣时留下的足迹;大山的小镇上有我恩爱妻子送我到部队又迎我归回大山时留下的足迹;大山的红石谷子青石  相似文献   

2.
风动苗寨     
李耀林 《中国民兵》2008,(4):F0004-F0004
凯里有贵州最大的苗寨,车从凯里县城开出几百公里才能到寨子。不知翻过多少座大山,眼前突然出现满山包的木架黑瓦苗寨。进寨前要过最后一条河,石桥是唯一进出寨子的路。多少年来,苗人在这黑瓦木寨生息繁衍,大山长河挡住了苗人与外界的联系,只有远来的风进苗寨,只有飘过的云是客,风催苗家修长的树婆娑起舞。  相似文献   

3.
似乎远离真实很久了,因为离开大山多日了。 窗外飘进几丝凉意,搅动沉淀已久的温馨记忆,我又梦见故园飞舞,沉甸甸的大山在膨胀……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儿女,永远卸不下那份沉甸甸的乡土情结。大山,依然是最母性最恬静的精神家园。 躺在大山的沃土里,吮吸着清甜的甘露,沾濡着泥土的气息,懵懵懂懂在大山的怀抱中长大。河流孕育着大山,大山守望着河流,山清水秀,如诗如画。纯朴的乡民不懂写诗,但他们每个人的心中都酝酿着一首诗,那是萦绕千百年来的大山魂。山谷摇曳着静谧的安详,大山厮守着神圣的土地,小河潺潺地冲洗着世代的沧桑,浓缩出一个个传奇的故事。母亲的这首诗从未吟过,但我读懂了它。  相似文献   

4.
当排长第二年,连队让我带领七名战士到图门巴哨所去执勤。临走时,指导员语重心长地告诉我:“哨所环境艰苦,要设法组织好官兵业余文化生活,使他们安心哨所,完成好巡逻执勤任务。”我们哨所地处大山深处,四面大山环绕,方圆5公里没有一户人家。哨所是个季节性的执勤点,因长久失修已破旧不堪,门上还少了一块门板,窗子上的塑料布被风吹得呼呼作响。看着眼前凄凉的哨所环境,一股冷意顿时袭上我们心头,每个人的心里  相似文献   

5.
中国有句格言: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对这句话我一直深信不疑,但真正理解这句话,却是大山转业5年之后的事了,我为我当时只顾"打印象分"、"看第一面"的小市民看法而感到羞愧。大山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不善言辞,偶尔说几句话也显得很笨拙,给人一种很憨的感觉。但他性格倔强,  相似文献   

6.
梦里,我又回到了罗家坪。这是位于云南省马关县东南部靠近边境的一座大山,海拔2000多米。是的,这就是我的老连队驻守的地方。我在这里待了3年。3年时间虽然不长,却给了我刻骨铭心的记忆。5月的一天,我重回罗家坪。从文山出发,几经峰回路转,就到了被大山环抱的某边防连。如同平常,罗家坪依然一片雾海。这里一年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时间被大雾笼罩,又称"雾的王国"。知道我要来,战友们几天前便晾晒了被褥,但招待室依然弥漫着潮湿发霉的味道。连长正带人吃力地抬着储物柜,  相似文献   

7.
龙山情     
作为一名军人,一个老兵,这次九龙山行,装进我眼底的是,春风已经吹进了大山,已经吹绿了大山。那些生活在边远、贫穷地区的男人、女人、老人、青年和孩子们,那些为了改变家乡贫困面貌努力耕耘,吃苦耐劳,不计报酬的干部和一心改变家乡面貌努力苦干的退伍军人  相似文献   

8.
最初的尴尬     
新兵连的那些事儿,总会不经意地浮现在我眼前。感觉有些幼稚又带天真,有些遥远又似在眼前。最让我难忘的事是新兵班选副班长,至今回想仍感到有些尴尬。透露这一消息的是一位老兵班长,并很快被排长证实:"新兵连将选出综合素质高的新兵担任副班长!"排长话音刚落,大家就像炸开了锅。我由于擅长体育运动,加上平时训练刻苦,各项成绩都很突出。我无疑成了大家议论中的种子选手。虽然我在心里告诫自己做人要谦  相似文献   

9.
虽然在大都市学习生活了3年,可我对大山的依恋,依然如故。特别是那条通向深山哨所的山路,让我常常惦起。10年前我当排长时就驻守巡逻在那里,后来担任分库教导员直到外出学习的前一天,我还在那条山路上执勤查哨,而融入那条山  相似文献   

10.
我心中有个太阳, 我心中有个月亮, 我眼前有一片红花绿草, 我听见小鸽子的歌唱…… 每当江汉油田钻头厂盲女赵全校唱起这首歌时,她仿佛就像没有失明一样。是的,她看到了天上的太阳和月亮,看到了人间的真情和希望。回首昨天,想到今天,她浮想联翩,百感交集,民兵志愿者帮助她战胜学习、生活困难的事迹,一幕幕地展现在她的眼前……  相似文献   

11.
李萌 《政工学刊》2008,(11):63-64
我一直在寻找自己的精神高地,当《我的长征》这部精神大餐呈现在眼前时,我找到了。英雄的雄魂印证军魂的忠贞本色。英雄不问出处。党缔造了人民军队,虽然这支军队曾经势小力单,官兵大都是泥腿子出身,  相似文献   

12.
山村之变     
我的家乡在西南边陲的一个县城。父母是城郊的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家人过着平淡清苦的生活。我有许多亲友和同学生活在大山里,在我儿时的记忆中,山村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记得八岁那年,正值暑假,姐姐的同学邀请姐姐去她家里玩,我也吵嚷着要去,于是姐姐带上了我。那是一个名叫王家山的小山村,我们乘了汽车换马车,一路翻  相似文献   

13.
回到庄稼地     
那是在人生秋天的一个下午,我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庄稼地。故乡的庄稼地看似远隔千山万水,其实并不遥远,寻着娘对我乳名的声声呼唤,逆着从大山走出时的山路,翻过几座山,爬过几道坡,转过几道弯,喝  相似文献   

14.
1982年军校毕业后,我就到了这山沟里工作,一干就是30多年。我的爱好、我的情感早已融入了大山的千沟万壑,而说到自己与导弹事业结缘,还得从当兵时的一件事说起。记得还是新兵时,有一次班长正在捣鼓班里坏了的收音机,我也想学学,结果班长说:"你刘启德还学修收音机?你这个技术太差了,不可能学会"一句话把我噎在那儿发窘。我从来没  相似文献   

15.
战友沙龙     
《解放军生活》2012,(3):60-61
士兵文本腊月梅花香下连队,是新兵们最向往的事,然而十几年前,我那个美好的憧憬却被现实打碎了。心中勾画了三个月的军营竟坐落在一座凹凸不平的大山之中。那天,在丝丝寒风中,我被一名小个子上士带进了那个在梅树林中用红石砌起的房子。小个子上士对我说:"南方来的吧,到我们岗楼去待上若干年,在那里你将会留下人生最  相似文献   

16.
父爱如山     
我父亲是一名上校军官。在生活中,父爱就像是一座翠屏掩映下充满宝藏的大山,让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父亲是军人,我深感自豪,就好像自己就是一名解放军一样高兴!所以,最愿意看爸爸穿军装的样子了:高大俊  相似文献   

17.
大妹: 你来信说你要出嫁了,这本来是件喜庆的事,我却思绪剪剪,心重如铅。 窗外,春夜的月色很浓。我的心思在这浓浓的月色下无边地蔓延着。我的眼前晃来荡  相似文献   

18.
热爱军工     
热爱军工徐胜民我曾侵在母亲的期盼里,咀嚼儿时多彩的梦境;我曾透过父辈创业的汗水,种植过对军工企业美好的希望。站在岁月的肩头,我长高了的不仅是智慧与品行,更多的则是与息息相关的企业共命运的思想。总觉得童年的小巷就是大山那弯弯曲径,那声声悠扬的童谣就是机...  相似文献   

19.
我当爸爸了。眼前这个闭着双眼,蹬着小腿直号的小家伙就是我儿子。小家伙显然难以接受已离开母亲“温暖港湾”这一事实,挥舞着小拳头抗议着。  相似文献   

20.
他,是山的儿子。大山的雄浑、博大,传承了他粗犷而质朴的性格。他,是军中骄子。军营的锤炼、磨砺,锻造了他勇敢而不屈的品质。他,生于大山、养于大山,对大山有一种特别的依恋,有一种难舍的情怀。他,走出大山、回归大山,对大山有一种无言的敬畏,有一种征服的欲望。他,是一名拓荒者,把一个昔日"粮靠天赐、果靠天赠"的穷山沟,带上了小康的行列。他,是一名守望者,让一个过去"矛盾成堆、纠纷不断"的问题村,奏响了和谐的乐章。他,就是天津市蓟县穿芳峪乡毛家峪村党支部书记、民兵连长、优秀退伍军人李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