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向华 《国防》2001,(8):33-35
在21世纪第一个元旦,南海舰队司令员王永国中将是在连队饭堂与陆战队员共进午餐的.这位曾率领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出访美洲四国载誉而归的将领,总是善于从普通士兵身上开掘奋发向上的精神.这不,他一路视察部队稍有停顿,就兴致勃勃地观看男女陆战队员的橄榄球比赛.此刻,王司令对身边的陆战旅政委毛敬学说:"下次舰艇出访,要把这支橄榄球队带出去和外国士兵赛一赛.可别小看陆战队员的这些余兴节目,一支部队的战斗风貌可见一斑."毛敬学郑重地回答:"对!练为战,赛为看,一切为打赢!陆战队员战无不胜!"  相似文献   

2.
《当代海军》2009,(9):6-6
据美国国防部网站2009年7月28日报道,美国海军已于2009年8月1日在巴斯钢铁厂举行仪式,为“伯克”级驱逐舰“贾森·杜汉”号(DDG109)命名。贾森·杜汉是在“伊拉克自由行动”中英勇牺牲的一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的名字。  相似文献   

3.
邵威 《环球军事》2006,(23):56-57
11月17日,随美海军“朱诺”号两栖船坞运输舰来华访问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在中方营区与中国海军陆战队员进行了越障、射击等竞技活动。虽然这是中美海军陆战队员首次“面对面”的切磋技艺,但早在新中国成立以前的20世纪30年代,美国海军陆战队就已经在中国书写了一段独特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伊拉克重建给西方商人创造了赚钱良机,然而,伊拉克目前险恶的局势又让他们担心自己的安全。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他们不敢迈出大门半步。英国一些退役的皇家空军特种部队成员瞅准这一机会,纷纷来到伊拉克,充当西方商人的保镖。他们以风险为价值,每天可以赚到1000英镑—— 比战争期间还危险 目前,参与伊拉克重建工作的西方商人主要在巴格达、巴士拉和其他几个规模较大的城市活动。这些地方自然成为英国保镖的淘金之地。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数百名精于个人保护技术的包括前空军特种部队成员在内的退役士兵来到伊拉克,干起了保镖行当。  相似文献   

5.
目前,许多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在晚上,更多的是在周末外出打工,从事第二职业。他们或出于经济与兴趣的原因;或考虑到转业后的出路。纷纷走进社会各个行业。虽然他们遵守着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原则,但对于一向以正规化自诩的美国海军,并非是一件光彩的事情。担架兵走进舞蹈俱乐部  相似文献   

6.
陈婧 《中国民兵》2010,(2):56-57
当美国总统奥巴马作出对海地地震灾区实施大规模救援的决定后,率先开拔的是美国“巴丹”号两栖攻击舰和它所搭载的220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紧随其后的才是美国“卡尔·文森”号核动力航母和第82空降师的官兵。  相似文献   

7.
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英文原文是TheU.S.Marine Corps,简称USMC,陆战队。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历史从“大陆陆战队”到美国海军陆战队海军陆战队是根据美国“大陆委员会”1775年11月10日会议批准建立的,所以,这一天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建军节”。当时称之为“大陆陆战队”(ContMarine),最初仅有2个陆战营,包括231名军官和约2 000名士兵。组建后第二年,尼古拉斯上尉就率领其234名陆战队员乘“大陆海军”(即美国海军)的军舰从费城出发,实施登陆,占领了英国军城堡,缴获了大批火药和武器,为美国独立战争作出杰出贡  相似文献   

8.
目前,世界上的一些军事强国正在竞相研究和发展高技术士兵装备,加速实现士兵装备的高技术化。 美国 美陆军从1990年开始,实施耗资1200万美元的“士兵综合防护服计划”,并于1992年9月进行了演示。1993年,美陆军、海军陆战队和特种部队又开始联合实施“21世纪陆战勇士计划”。该计划分综合性头盔、个人  相似文献   

9.
从历史的经验看,当亚洲国家出现一些地区冲突时,美国通常就会摆出干预的姿态,有时还会出动第七舰队进行武力威慑。那么,作为美国在亚洲区内最庞大的军事力量,究竟第七舰队的实力有多强? 兵力、兵器及作战实力 第七舰队成立于1943年3月15日,其前身是一支地地道道的杂牌部队——麦克阿瑟领导下的西南太平洋海军部队,是当时美国海军最大的前沿部署舰队。目前,第七舰队总兵力达6万人,包括38000名美国海军和2200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其主要装备有近60艘舰船及350架战机(主要舰载飞机为F/A-18战斗机)。其中常驻舰  相似文献   

10.
当美国总统奥巴马作出对海地地震灾区实施大规模救援的决定后,率先开拔的是美国巴丹号两栖攻击舰和它所搭载的220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紧随其后的才是美国卡尔·文森号核动力航母和第82空降师的官兵。为何救灾要派两栖攻击舰?这种军舰真的是救命天使吗?让我们一起撩开全球两栖攻击舰陌生而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11.
2011年5月1日,本·拉登被美国海军"海豹"下属特战发展大队(DEVGRU)队员击毙,此次行动得到了各国媒体的大量报道。实际上,美国海军特战发展大队的编制、装备情况、作战样式至今仍被奉为绝密。但是,任何一名"海豹"队员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海豹"训练,因此本文试图从这个角度为读者找到一些美国海军特战发展大队的元素。  相似文献   

12.
伊拉克战后的调查显示美国海军陆战队使用的许多武器装备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和缺陷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海军陆战队系统司令部按照《紧急通用需求报告》为第1海军陆战队远征队提供各种通用装备,以求提高参战部队的战斗力。战后,海军陆战队系统司令部对在纳西里耶和迪瓦尼耶参加战斗的陆战队员进行调查访问,提出了下面的调查总结报告。  相似文献   

13.
经过了望穿秋水般的期盼与等待后,驻扎在伊拉克费卢杰地区的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即将结束任务,踏上归途。然而,在离别时刻到来前的最后一段日子里,这些美军士兵们过得并不轻松。他们中的很多人被恐惧、喜悦、焦虑、惆怅等多重情感折磨着——  相似文献   

14.
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不仅成了吸金“无底洞”,还让美军兵力部署提襟见肘。据报道,美国陆军为保持人员上的优势,有时竟将受伤和患病士兵派到伊拉克前线“充数”,这让美军士兵怨声载道。近日,美国广播公司记者就采访到了有同样遭遇的几名美军士兵。根据他们的描述,即便这些士兵提供的医学诊断显示他们的身体状况确实不适合上战场,但指挥官还是不断向他们施压,要求他们勇敢面对现实,必须一同前往。在万般无奈之下,3月23日,  相似文献   

15.
据美联社近日报道,随着伊拉克反美武装袭击事件的愈发频繁,驻伊美军官兵正面临着精神和肉体的巨大压力。心理压抑、艰苦和危险的环境、长时间的驻防等因素导致美军官兵怨声载道。他们抗议布什政府出师无名和不关心军人战场生存条件,说:“我们身处地狱。” 频频遭袭击,高度紧张导致自杀率不断攀升 美军官兵在伊拉克的自杀事件正呈不断上升之势。据报道,自美对伊开战以来,共有11名陆军士兵和3名海军陆战队士兵自杀  相似文献   

16.
在多数人印象中,美军在二战中似乎分工明确——陆军前往欧洲征战,海军陆战队则在太平洋战场上打击日本人。但有一些海军陆战队人员却是例外……欧洲战场的另类陆战队员1943年一个秋日夜晚,在英国的顿汉姆豪斯,美国海军陆战队军士杰克·莱斯勒叩响了一座别墅的厚门。大门打开,身着美军陆战队军服的布鲁斯·切沃少校热情地把来客迎进屋里。莱斯勒映着火炉的光芒,惊奇地看到屋子里已经有另外7个陆战队员在等候。作为美海军陆战队员,莱  相似文献   

17.
在巴格达郊区一个名为“胜利营”的(Camp Victory)美军军营里,近150名不同肤色、身着不同军种服装的士兵同时举起右手,大声宣誓“支持和保卫美国宪法”……千万别以为这是一场战前鼓动或者美军为提升士气而进行的某种演练。事实上,这是一场宣誓加入美国国籍的仪式。它标志着那些在伊拉克为美国打仗卖命的士兵终于获得了作为美国公民的合法身份。这听上去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事实的确如此:随着美军在伊拉克战后泥潭中愈陷愈深,美国本土出生的士兵厌战情绪急剧上升,不少人想方设法逃避到伊拉克服役,甚至为此而当起逃兵;与此同时,驻伊美军中的外籍兵人数正在悄然增加,而吸引他们奔赴战场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可得到美国国籍。  相似文献   

18.
战斗蛙人的训练主要包括水下呼吸器下潜,水下和水上破坏、侦察及陆战,反水雷和反恐怖战术训练。技术高超的战斗蛙人正利用最新的技术进展,尝试将特种部队的作战活动范围扩大。 2003年3、4月份美英对伊拉克的军事行动展开期间,几乎没有观察家意识到海军陆战队和海军特种部队战斗蛙人在波斯湾地区的存在。事实上,这些技能高超的专业人士几年来一直在波斯湾地区的海军基地及其他港口四周出没,为在那里停靠的联军舰艇提供保护。其任务主要是防止搞恐怖活动的蛙人在参加实施对伊禁运的  相似文献   

19.
无奈的抉择     
英国首相布莱尔2月21日宣布他的工党政府决定在今后几个月内从伊拉克撤出1600名英军士兵。他是在美英政府2003年不顾联合国绝大多数国家的反对,悍然出兵入侵伊拉克接近4周年之际宣布这一决定的,而此时,美国总统布什正计划向伊拉克增派2万多名士兵。这“一撤一增”,凸显布莱尔的尴尬境地:一方面要保持“英美特殊关系”,另一方面要保住工党执政地位和自己的政治名声。孰轻孰重?布莱尔掂量许久,最后还是选择了后者。  相似文献   

20.
2012年4月3日晚,一队美国海军陆战队员趁着夜色,乘飞机抵达澳大利亚北部达尔文港的罗伯逊军事基地。尽管部队只有200人,但却标志着美军战斗部队首次正式驻军澳大利亚.也被外界认为是落实“空海一体战”的实际步骤和是构建“空海一体战”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