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被第五十届世界统计大会评为“中国酒业大王”的五粮液,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酒库、最大的酿酒车间、最大的酒窖和最先进的全自动包装生产线,如今已具备了年酿造五粮液及其系列酒40多万吨的生产能力。然而,五粮液的销量却始终控制在8000  相似文献   

2.
罗建忠自1989年春到新疆伊力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酒厂二厂酿酒班从事酿酒工作,至今已有16个年头。16年来,作为一班之长,他在抓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同时,带领全班刻苦钻研酿酒技术,努力提高产品的产量、质量,念好“酿酒经”。从2000年至2005年,该班生产各类白酒 620余吨,累计创产值1200余万元。2005年, 该班在等级酒入库指标大幅度调整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3.
《兵团建设》2013,(17):35
李先生:我是一个名烟名酒超市的主管。今年7月,在我当班期间丢失7条中华烟和2瓶五粮液酒,价值近万元,案件至今未破。为了弥补经济损失,老板扣了我6月份和7月份两个月的工资3000元和上半年的全部奖金1800元,这样合法吗?  相似文献   

4.
《国防》2012,(10):87
8月16日,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彩旗飘扬,"中国白酒金三角"五粮液千亿工程技改扩能项目正式开工,五粮液在实现千亿目标和"世界名酒"战略上,再次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该项目是五粮液集团公司围绕省委省政府确立的"中国白酒金三角"打造目标,实施省委省政府提出"大企业、大集团"战略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5.
《国防》2012,(12):87-87
1954年4月的一个下午,四川宜宾城北二坎子"老魁顺茶馆",一位松形鹤骨、气质非凡的老者临窗抿茶,凝视窗外岷江两岸杨柳依依、江水滔滔。偶尔有客进店,总对这位老者躬身,尊敬地道一声"邓老好",却鲜有人上前搭讪。原来,这位年逾古稀的老者是"五粮液"创始人邓子均。1915年,正是他携带以秘方勾兑的五粮液远赴首届"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一举夺得金奖。1944年,邓子均将"利川永"酒坊转予他人经营,举家迁回南溪。1949年底,宜宾城和平解放,他重返宜宾,在家颐养天年,平时喜欢泡在二坎子茶馆。一位脚穿草鞋、身着一套半旧军装的中年人,走进茶馆,亲切地叫了声"邓老好",然后微笑着走了过去。  相似文献   

6.
从甘肃莫高酒业发展看西部葡萄产业开发之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曾是中国葡萄酿酒业的发祥地,二千多年来曾几度辉煌,这不仅是受丝绸古道的商业影响,而且是因为这里有着优越的生态条件。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西部葡萄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商机。 莫高是西部葡萄酒业的一个缩影,透过莫高的发展轨迹,西部葡萄产业的巨大潜力可窥一斑。 一、2000多年的葡萄酿酒史,为西部葡萄酒沉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早在2000多年前,甘肃武威(古凉州)便有了葡萄种植和葡萄酿酒的记载,东汉孟佗斗酒换西凉的故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凉州葡萄酒的珍贵。历代诗人墨客更是与凉州葡萄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华章佳句,俯拾即是。唐代诗人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被首推为经久不衰的千古绝唱。还有清同治十三年张澍的《凉州葡萄美酒》一诗中的“凉州美酒说葡萄,过客倾囊质宝刀,不愿封侯县斗印,聊拼一醉卧亭皋”等等,这些不同时代的诗词都充分证明,凉州葡萄酒在历史上不仅是  相似文献   

7.
“英雄本色伊力特”,一个响亮的名字,一个富含英雄气息的名字。从一个地方小厂到今天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状”集体;从单纯的质量管理到ISO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从默默无闻到誉满神州的“伊力”品牌形象;从简单的产品销售到如今遍布全国30余个省市地区的销售网络;从简陋的酿酒作坊到资产11亿元的上市公司,伊力特走过的是一条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英雄路。  相似文献   

8.
宁夏葡萄酒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酒文化源远流长,是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印证。随着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改革开放20年来,经济发展与国际接轨,在我国,也出现了历史性的饮酒习惯大转变。即由粮食酒向水果酒转变,低档酒向高档酒转变,高度酒向低度酒转变,蒸馏酒向发酵酒转变,形成了向世界性趋势接轨的发展态势。1996年3月24日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李鹏总理指出:要大力提倡饮用果酒、葡萄酒,节约粮食;同年四月国家19个部委共同倡议:宴会用酒改用葡萄酒。这为葡萄酒产业的起步发展提供了一个历史性的机遇。贺兰山下,葡萄酿酒产业悄然崛起,引人瞩目。 宁夏栽培葡萄的历史悠久,但葡萄酿酒业的发展是从八十年代初才开始的。1982-1984年,宁夏玉泉营农场建设的酿酒葡葡栽培基地(6000亩)和葡萄酒厂(生产能力4000吨),经过十多年艰苦奋叫,“四夏王”牌干红、  相似文献   

9.
《国防》2012,(10):84-85
酒的名字往往蕴涵着酒本身的特质,或者酿造工艺,或者原料、产地、水质等。固态发酵酿酒是中华民族的创举,在世界酿酒行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显著的特点是泥窖发酵,天然生香,而且窖池越老,酒质越好,固有"窖老者尤香"之说。郎酒因产地四川省古蔺县二郎镇而得名,二郎镇地处赤  相似文献   

10.
三江情深     
在川南宜宾,奔腾咆哮的金沙江汇合了自北逶迤而来的岷江,形成长江,浩荡东去。 在这美丽的三江畔,有一家大型军工企业——国营三江机械厂。这是四川省“百家最佳综合经济效益企业”之一,也是省地“拥军优属先进单位”。这里流传着许许多多拥军优属的动人事迹。 1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国营企业无一例外地在经历着转换经营机制的阵痛。面对市场竞争企业内部要深化改革,生产上千头万绪,但三江机械厂始终没  相似文献   

11.
没有革命先辈及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茅台不可能取得今天的荣耀和辉煌。从“开国庆典酒”的确定到“万吨茅台”的嘱托;从日内瓦茅台外交,到“在茅台酒厂上游100公里内,不能因工矿建设而影响酿造用水, 更不能建化工厂”的指示,各级领导的关  相似文献   

12.
10年来,四川宜宾地区50余万民兵投身开发宜宾、建设宜宾的主战场,留下了一个又一个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主攻点:脱贫致富 招数一:抓对口扶贫。分区机关以长宁县竹海镇为对口扶贫点。从农业生产到乡镇企业的发展,从小学教育到公路建设,分区一项一项地抓落实,使该镇走上了经济振兴之路。县人武部政委康忠钦在该县最穷的同心乡帮  相似文献   

13.
宁夏酿酒葡萄产业科研进展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酿酒葡萄产业科研现状 “十五”以来,围绕宁夏酿酒葡萄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其素质和效益,我院承担实施了“8613农业科技工程”中的“酿酒葡萄优质高效综合栽培技  相似文献   

14.
致富顾问     
企业注册号:5101052010594—1卫生许可证号:食监字(1999)第A9901095号 酒业产销许可证号:川酒许字第NO。0007827 养殖饲料无成本,酿酒高产有利润,生料酿酒及高蛋白糖化饲料生产技术,为欲从事小型酿酒养殖业的有识之士,开辟一条稳妥的致富之路。 成都诚信酒业公司是全国最早,也是唯一一家长期从事酒类研究、开发的高新科技型综合企业,新型酿酒技术所生产的产品已通过四川省产品质量部门监督检测为合  相似文献   

15.
这是宁夏政府主席马启智同志第一次考察广夏第一酿酒葡萄基地,被眼前的壮观景象所感染,道出的第一句感叹。宁夏贺兰山东麓地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中外专家普遍认为最适合酿酒葡萄生长。1995年,广夏公司采用当地的酿酒葡萄试制了第一批干红、干白葡萄酒,经过广泛的品评,果然是上乘好酒。于是,开发基地,种植酿酒葡萄,建立葡萄酿酒产业,就列入了公司产业结构调整的项目选择,准备在时机成熟时,实施又一项大规模的农业产业化开发。1997年8月,第四届葡萄酿酒国际研讨会在银川召开,与会的中外专家又一次充分肯定了贺兰山东麓的…  相似文献   

16.
从川南重镇宜宾三江口,放舟江心,顺流而下,约行百里水路,即可看见一座古朴雄伟的古拱城门临江而立,这便是素有“万里长江第一门”之称的南溪“文明门”了。 据《南溪县志》记载,“文明门”是明代天顺年间的古建筑,距会已有500多年的  相似文献   

17.
湖泉酒     
湖泉酒是江苏泗阳83422部队泗湾湖酒厂生产的名酒。酒厂座落在淮阴市金湖县境内的泗湾湖,七十年代初在洋河酒厂帮助下创建,为南京军区目前最大的酒厂。本厂长年聘用洋河酿酒名师,目前生产的28、38、45、55、60度系列酒,以往只供军区内销,随着产量的提高,现正逐步面向社  相似文献   

18.
“想不到营院建得这么漂亮,想不到办公设施这么先进,想不到学习生活环境这么优美……”前不久,四川宜宾军分区一名转业干部回到离别两年的部队,见啥啥新鲜,满眼都是“想不到”。 宜宾军分区为什么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取得了这么大的变化?这要追溯到2002年4月,在军分区党委常委专题召开的人武部  相似文献   

19.
中国歌唱艺术的民族唱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只是从狭义的角度去研究民族唱法从传统的唱法到“中国唱法”这一演变过程。20世纪上半叶及其之前的这一时期,是“传统民族唱法”的代表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民族唱法”已不能适应人民的艺术心理需要,中国的声乐开始演变到“土唱法”这种表现形式。当“土唱法”不能适应人民的艺术心理需要时,“学院派唱法”又站到了时代的前沿。到了20世纪末,“中国唱法”诞生,中国的声乐艺术便形成了自己的独立体系,走向了世界的大舞台。  相似文献   

20.
在唐山有个深受官兵爱戴的企业家,有个被誉为“战士之家”的现代化汽车修理厂,这就是厂长张立生和他的唐山市高级轿车修理厂。 1989年,张立生用他卖酒积攒的小家底创建了汽车修理厂。他们发扬人民军队英勇顽强、艰苦奋斗的作风,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修理厂就从最初的不足1.6万元资产。发展到现在拥有固定资产3000多万元,年创利300多万元的一流汽车修理厂,成为华北地区汽车修理行业的排头兵。值得称赞的是厂长张立生,把有限的经费用在了部队和国防建设事业上,用在了为军属排忧解难、培养战士学技术、学本领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