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舰艇编队对空防御作战是舰艇编队作战的主要样式之一。针对舰艇编队的防空问题,借鉴生物系统的防御机理,实现了舰艇编队防空体系与生物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映射,并且结合多智能体理论与方法,设计了智能体的功能结构模型,构建了舰艇编队防空体系复合免疫多智能体网模型。该模型从整体上体现了舰艇编队防空体系的自组织性、自适应性、记忆性、自学习性和进化性等特性。这种新颖的研究思路也可为其他防御作战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威胁评估与排序是舰艇自防御系统必须具备的重要功能。在多指标决策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灰色系统理论和逼近理想解方法,提出了灰色逼近理想解的威胁排序算法。首先通过建立舰艇自防御的空中威胁排序指标体系,得到各个指标的隶属度函数,再通过主客观结合的有序二元比较法得到威胁评估指标的权重,最后通过逼近理想解的灰色关联度方法对空中目标进行威胁评估与排序,并研究了分辨系数对威胁排序的影响。通过舰艇自防御防空作战实例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为对付日趋严重的海空威胁、提高舰艇的防御能力,世界各国不断加强舰载防御系统建设。主要措施有:实施舰艇防御系统的网络化、提高舰载传感器的海上搜索探测能力、增强舰载武器的拦截能力等。目前世界各国舰艇防御系统的发展现状及走向为:  相似文献   

4.
针对反导防御对海观察组织的特点和水面舰艇编队在反导防御观察系统中的作战任务,运用定性定量分析法,得到了对敌水面舰艇编队反导防御观察区域与观察系统工作时间的计算模型。结合该模型与舰艇编队战术使用理论,探讨了海上对敌编队反导防御观察的组织方法,为水面舰艇的综合反导防御作战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舰艇对空自防御系统的集成优化设计是提高系统使用性能的重要途径,系统地分析了舰艇对空自防御系统集成优化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工作内容,提出了采用开放式体系架构和基于公共计算服务环境技术的舰艇对空自防御系统集成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6.
水面舰艇和潜艇反鱼雷防御系统和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单介绍了对水面舰艇和潜艇的主要鱼雷威胁、反鱼雷防御的要求和解决办法。详细介绍了水面舰艇和潜艇反鱼雷防御的战术情景、解决办法、国外反鱼雷防御系统的发展并介绍了几个典型系统。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舰艇自防御中硬杀伤(HK)和软杀伤(SK)武器系统协调防御的方法,描述了采用自顶向下系统工程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方案选择、仿真和系统评估,提出了防空战(AAW)中武器分配的最佳算法。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海战环境下,利用鱼雷向敌方舰艇发起攻击是一种常见的、威胁巨大的作战样式。随着鱼雷技术的不断发展,鱼雷对水面舰艇和潜艇的威胁越来越大,已成为制约水面舰艇发展的因素之一。在很长时间内,水面舰艇对鱼雷的防御是停留在以拖曳式诱饵为主的手段上的,上世纪80年代后,这一局面开始被打破,鱼雷防御领域的局面为之一新,世界各国海军都开始不断升级和改进原有鱼雷防御系统的性能,重视采用软硬结合的方式研制和开发新型水面舰艇鱼雷防御系统和手段,并将防御贯穿对鱼雷探测、识别和定位的全过程,力图使水面舰艇鱼雷防御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法国、意大利 SLAT 鱼雷防御系统进展近年来,法国、意大利海军在合作  相似文献   

9.
《指挥控制与仿真》2007,29(6):122-122
美国海军海上系统司令部日前授予雷声公司一份价值1690万美元的合同,准备在数艘军舰上装备开放式结构"舰艇自防御系统"(SSDS)Mk2。  相似文献   

10.
现代舰艇近程点防御反导导弹系统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程点防御反导导弹系统是现代舰艇作战系统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衡量舰艇现代化程度优劣的标准之一。文章扼要介绍了世界诸海军强国现代舰艇近程点防御反导导弹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强大的舰艇防空战(AAW)防御能力是能使海军在浅海环境中进行联合远征作战的首要要求。为了帮助实现各类舰艇的这种能力,海军已经改革了舰艇防御的管理。这些工作的主要焦点是为非宙斯盾舰艇研制一个全自动的综合作战系统,该系统是以协调的探测、控制和硬杀伤/电子战(HK/EW)作战功能为基础的。已经确定了实现这种全综合能力的分阶段进行的方法,其中包括当技术和预算允许时,进行主要部件的升级。 本文介绍了为支持未来计划和预算检查和决策过程而使用的舰艇自防御性能评定方法。这是1991年秋季为国防部长办公室、常规系统委员会的舰艇自防御评审提供数据过程的继续和改进。 该性能评定方法从按照舰级确定生存力要求、作战系统配置、反舰导弹威胁和作战情景开始。然后,鉴定可行的舰艇自防御系统部件的选择。最后把这些选择的性能表征为舰艇级性能预测模型的输入。性能预测建模分三部分,仅硬杀伤部件、仅电子战部件、和硬杀伤与电子战(HK/EW)的综合。 这项工作的主要成就是除了提供支持计划决策的数据外,还产生了一个水面舰艇完全综合的硬杀伤与电子战作战系统模型。该模型能分析硬杀伤与电子战的时间性并且允许参数变化,以评定选择。 因为保密,只介绍一般例子的数值结果。当然,除了未来计划外,还将介绍确定  相似文献   

12.
近程防御反导武器系统是现代舰艇作战系统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亦是衡量舰艇现代化程度优劣的标准之一。现代海战战例足以证明,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尤其是反辐射导弹)和机载巡航导弹仍然是水面舰艇的最大威胁。这主要是因为反舰导弹具有体积小、威力大、射程远、速度快、精度高、价格便宜、装备数量大、隐身化、制导复合化及发射平台多样化等特点、而且不易被拦截。舰艇的近程防御反导武器系统极为重要,且反导能力之强弱直接关系到舰艇的存亡。现代舰载近程防御反导武器系统的主题任务是对付那些突破区域防防御系统的威胁目标,适时而有效地采用“硬杀伤”进行旨在破坏或削弱反舰导弹袭击的近程防御战。  相似文献   

13.
自1967年以来,反舰巡航导弹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胜利。由此,美国海军把强发射作为其主要任务之一。根据它的确切定义,强发射是攻击性的。一旦反舰导弹被发射并已瞄准目标,则需要有效的防御系统来对付它。海军认为:如果执行强发射任务,必须向它的舰艇提供点防御系统。  相似文献   

14.
现代海军水面舰艇一般都装备有多种反舰导弹防御武器系统,包括软杀伤系统和硬杀伤系统,对己方舰艇有较大的安全保障。水面舰艇和水下潜艇却缺少非常可靠的反鱼雷武器进行自卫,加之高威胁、高速鱼雷及其战斗部装药等技术的发展,使得鱼雷给海军舰艇构成的威胁越来越大。采用现代尖端技术的鱼雷攻击性强,防御难度大,使得现役海军舰艇缺乏有效的自卫措施这一问题显得非常突出。如果攻击方使用它们发动攻击,防守方将面临极为严峻的情况,防守方的舰艇上几乎没有一种绝对可靠的现役反鱼雷拦截武器,特别是在对付航速超过200节的超空泡鱼雷的攻击方面令人担忧。所以,为海军舰艇研制出新型超空泡射弹及其火炮武器系统来与之抗衡迫在眉睫。我们认为有必要对攻击性鱼雷的基本特性进行分析,进而探讨防御鱼雷攻击的超空泡射弹技术及其火炮系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水面舰艇的鱼雷防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反舰鱼雷的发展概况、基本工作方式和运动轨迹(弹道),分析介绍了反舰鱼雷对目标的攻击方式及防御措施和水面舰艇的反鱼雷防御系统,最后介绍了两种反舰鱼雷的防御方法。  相似文献   

16.
水面舰艇规避来袭导弹效果的建模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规避机动曾经是水面舰艇防御普通航弹轰炸、直航鱼雷攻击等传统兵力兵器袭击的有效手段之一。随着反舰导弹等精确制导武器的出现和发展 ,规避机动的有效性大大降低。本文对水面舰艇规避来袭导弹效果进行了建模计算 ,结果表明水面舰艇单单采用规避机动无法有效提高防御效果。指出单纯的规避机动并非水面舰艇防御来袭导弹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7.
高速机动反舰导弹防御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分析高速机动反舰导弹和舰艇近程防御系统发展的基础上,研究了近程反导舰炮武器系统反应时间和精度等主要性能指标面临的突出问题,从改进拦截体制、灵活快速反应、多模型建立、机动检测和识别及改进预测方法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技术改进措施,可为舰艇近程防御系统的后续发展提供技术参考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将成为美国海军非宙斯盾舰队的标准作战系统的综合舰艇防御系统(ISDS)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9.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针对水面舰艇攻势防御问题,对水面舰艇攻势防御的概念及使用前提进行了讨论,通过与守势防御的比较,从理论上对攻势防御的优势进行了论证。最后,根据论证结果、数据仿真及作战实际,给出了攻势防御的使用原则。  相似文献   

20.
水面舰艇编队防空反导作战效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分析水面舰艇编队的防空反导作战效能,采用一种新方法,即按照防御层次进行分析的方法,对远层防御圈、中层防御圈、近层防御圈以及末端防御圈等四个防御圈在舰艇防空反导作战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新的舰艇编队防空反导作战效能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实例仿真,得到了几条符合防空作战理论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