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第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美国心理学家做了一次试验。当时美国政府招募了一批行为不良的人到前线打仗 ,这些人纪律散漫 ,很不听指挥。当局请来了心理学家帮助管理他们。心理学家要求他们每人每月都给家里写一封信 ,信的内容由心理学家拟好后 ,由他们照抄一遍。内容是告诉亲人 ,他们在前线如何听指挥和立战功 ,每次的内容都基本相似。半年之后 ,他们竟一个个都变了样 ,变得像信中所写的那样勇敢和守纪律。是什么力量使他们变好了呢 ?就是“守纪律”、“勇敢”、“立战功”等“标签”的作用。在管理实践中 ,我们也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 ,一些表…  相似文献   

2.
音乐与性格     
正英国剑桥大学心理学家詹森·伦特福罗与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心理学家山姆·高斯林称,了解一个陌生人,例如是否有创造力,是否心胸开阔,是内向还是外向,只要听听他最喜欢的10首音乐。一个人的人格会通过音乐的节奏、旋律与歌词展现出来。青年男女初次见面问得最多的问题便是:"你喜欢听什么音乐?"1.喜欢爵士乐、古典音乐等复杂音乐的人,智商在人群的平均水平之上。2喜欢乡村音乐、流行音乐(例如排行榜上的歌曲)的人通常较为循规蹈  相似文献   

3.
航母的一天     
心理学家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孩子,那么在他们的内心里,钢铁的战舰恐怕并不冰冷,而更像一个可亲的伙伴,所以从这个角度望去,正在紧密试航的中国  相似文献   

4.
兰溪 《政工学刊》2013,(1):76-77
一位心理学家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考题:在一块土地上种植4棵树,使得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都相等。考生在纸上画了一个又一个的几何图形:正方形、菱形、梯形、平行四边形,然而,无论什么样的图形都行不通。这时,心理学家公布了答案,其中一棵树可以种在山顶上!这样,只要其余3棵树与之构成正四面体的话.就能符合题意要求了。考生找不到答案,原因在于他们没有学会使用一种创造性的方法——立体思维。  相似文献   

5.
水木 《政工学刊》2011,(5):72-72
现代医学有一个名词叫“目的颤抖”,意思是说由于做事过度用力和意念过于集中,反而将平素可以轻松完成的事情搞糟了。目的颤抖也叫“穿针心理”,心理学家们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给小小的缝衣针穿线的时候,你越是全神贯注地努力,线越不容易穿入。  相似文献   

6.
杨志国 《政工学刊》2004,(10):21-21
美国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具有较完美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制度等,但工人仍愤愤不平,生产状况也很不理想。为究其原因,1924年11月,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了一个心理学家参加的研究小组,在该厂开展一系列试验研究。这一系列试验中,有个“谈话试验”,即  相似文献   

7.
网络新词     
《兵团建设》2013,(15):55
脚语脚语是指人在坐着或行走时脚所做的动作,所发出的声音,所对的方向等。英国心理学家莫里斯经过研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人体中越是远离大脑的部位可信度越大"。人的秉性各异,走起路来也有不同的风采。脚语是为情绪打拍子的一种节奏,它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性格,泄露人的心理指向。  相似文献   

8.
由我院政治系王福德副教授撰写,我国著名心理学家  相似文献   

9.
为了调整看待战士的视角问题,部队领导请了一位全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兼心理学家来部队讲学。这位专家匠心独运地把听课的基层军官带到了模特演出场。面对一个个貌若天仙的美女,基层军官们不仅看得眼都直了,而且不由自主地发出了阵阵“啧啧”声。这时专家问大家:“美女漂亮不漂亮!”  相似文献   

10.
民兵文摘     
通往幸福的九个台阶 心理学家们对"主观幸福"的研究提出了新发现:幸福不分性别,不依赖于年龄。按照美国心理学家哈利·克塞克的说法,幸福意味着生活在一种"沉醉"的状态中,他提出感受幸福的九个步骤: 换一种心情看生活。把孩子的微笑当成珠宝,在帮助朋友中得到满足感,与好书里的人物共欢乐。  相似文献   

11.
谈化学的导课技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学生,而应该找出能引起学生感兴趣,刺激学生的材料,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在最近几年的化学课教学实践中,我有一个深刻的体会:一节成功的好课是诸多因素的有机结合,而激情导课则是整节课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美国的心理学家贝克设计了一个抑郁自评量表,包含21组,每组有4句话,每句之前标有的阿拉伯数字为等级分。你可根据一周来的感觉,把最适合自己情况的一句话前面的数字圈出来。完成后各组的圈定分数相加便得到总分。依据总分,就能知道自己是否有抑郁,抑郁的程度如何。  相似文献   

13.
拥抱阳光     
有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这样一句很俏皮却很有哲理的话:“人都有好看的时候,比如微笑;但也有难看的时候,比如蹲茅坑。”这位心理学家年纪已经很大,但仍健康豁达,甚至仍然保持着拳击的好习惯。是的,很多时候,人们只顾慨叹命运的不公和人生的不顺,但是否想到:顺利和坎坷是与命运结伴而行的同胞兄弟,这两者在人的一生中往往交替出现。因  相似文献   

14.
每个人都有一套心理防御机制,它是心理的免疫系统,心理学家按个人心理发展成熟度把心理防御机制分为四类:自恋心理防御机制,不成熟心理防御机制,神经症性心理防御机制,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有一则寓言生动地表达了各种防御机制:在一个农夫的果园里,种着紫色的葡萄,让人馋涎欲滴,葡萄架搭得很高,狐狸够不着,怎么办呢?第一只狐狸看到了旁边的梯子,搬  相似文献   

15.
姚志华 《政工学刊》2013,(12):59-59
鸵鸟遇到危险时,往往会把头埋入草堆里,以为自己眼睛看不见就是安全。后来,心理学家将这种逃避现实、不敢面对问题的消极心态称为“鸵鸟心态”。  相似文献   

16.
曾晟 《政工学刊》2001,(11):46-46
某先生是大家公认的模范丈夫。每当有人邀他听音乐会 ,他会以“今天是我夫人的生日”为由拒绝 ;参加应酬时 ,也会告诉其他人 ,要早一点回家陪夫人 ;出外旅行从不会忘记买礼物送给夫人。但是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 ,此先生金屋藏娇的事曝光了。他不仅和一个女人同居了 10年 ,而且这个女人还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周围的人知道这个消息后 ,都不禁哑然失笑。因为大家没有想到 ,这样一个“忠实”的丈夫 ,竟然会有外遇。这是日本著名心理学家多湖辉所著畅销书《看不见的人心》中的一个事例。对此 ,多湖辉从心理学的角度作了以下阐释 :某先生因为自己…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家把人未老先衰的心理行为表现,称之为"心理老化症"。其表现有十种:竞争意识退化对事业没有创新思路,常感到空虚乏味,尤其是脑力劳动者,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  相似文献   

18.
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说过,“同样的火候,使黄油融化,使鸡蛋变硬”,他认为“人格是个体内部那些决定个人对其环境独特适应方式的身心系统的动力结构”。他强调了人格的个别特点,指出人格以特质迎接外部世界,用特质来组织经验,构成一个人完整的系统,由此而引发人的思想和行为。对于一名青年军人来说,影响岗位任职的因素是复杂的和多种多样的,其中人格因素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日前,心理学家发现:话太多也可能是抑郁症的一种反映。过分爱说话的人往往由于内心焦虑,需要通过不断说话来释放,这也反映了这类人的性格特点,他们的说话可以被称为口  相似文献   

20.
[案例]某部一连战士小王,入伍后,总把“革命道理”挂在嘴边,而且出了错误从来不认错,大家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常有理”。比如,组织上团课时,大家听课都很认真,他却睡大觉, 班长批评他,他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说了,睡觉是人的基本需要,我不能不睡觉。”排长拿他也没有办法,只好反映到连长那里。连长在管理上有点迁就照顾,就告诉排长只要不出大事, 就算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