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王盛槐 《国防》2014,(9):45-47
征兵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源头工程,是战斗力建设的基础。2010年以来,全国各地不同程度出现“当兵冷、征兵难”现象,适龄青年报名应征、上站体检数量锐减,有的降幅超过一半。此问题爆发,积弊日久,原因复杂。从民生角度追溯,乃民生发展兼顾国防建设需求不够,实质是价值观错位、利益驱动不足。因此,必须将征兵工作纳入民生建设全局,坚持物质和精神建设并重、义务和权益统一,多措并举、集智破解。  相似文献   

2.
余玉泉 《国防》2004,(3):26-27
兵役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核心工程。征兵是党政军重要而经常的工作,当兵是每一个适龄青年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相似文献   

3.
针对近年来出现"当兵冷、征兵难"的问题,今年桂林市叠彩区加大征兵宣传发动力度,积极营造当兵光荣的氛围,促成适龄青年踊跃报名参军局面。其基本做法有三:一是开通热线电话,及时解答各方咨询;二是利用网站、广播、传单、横幅、标语、橱窗、展板等广泛宣传兵役法规政策;三是充分发挥街道(乡镇)、社区(村委)作用,走家入户向在乡适龄青年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宣传发动,依托电话、网络、短信、QQ等对在外适龄青年传递征兵信息,确保征兵宣传教育不漏一名适龄青年。  相似文献   

4.
朱剑峰 《国防》2012,(12):31-31
针对近年来出现"当兵冷、征兵难"的问题,今年桂林市叠彩区加大征兵宣传发动力度,积极营造当兵光荣的氛围,促成适龄青年踊跃报名参军局面。其基本做法有三:一是开通热线电话,及时解答各方咨询;二是利用网站、广播、传单、横幅、标语、橱窗、展板等广泛宣传兵役法规政策;三是充分发挥街道(乡镇)、社区(村委)作用,走家入户向在乡适龄青年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宣传发动,依托电话、网络、短信、QQ等对在外适龄青年传递征兵信息,确保征兵宣传教育不漏一名适龄青年。  相似文献   

5.
牛鹏飞  华斌 《国防》2014,(9):52-53
士兵是实现“强军梦”的基础,而士兵素质高低又多取决于征兵。近年来,受复杂因素影响,适龄青年应征积极性持续走低,出现“当兵冷、征兵难”问题。为改变这一局面,军地各级出台许多措施,调整了征兵时间,修订了征集标准,提高了优抚金额,取得一定成效。但不少措施属治标之举,问题并没从根本上解决。为此,要进一步寻求破解“当兵冷、征兵难”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6.
征兵工作     
我们对自贡市去年征兵工作暴露出兵难征、高素质兵更难征、征兵任务难完成的现象进行了调研。总体感到,征兵已出现城镇不热、农村降温的征兆。一是不愿当兵的人数逐年增多。二是外出务工人数增多。三是适龄青年相对减少。四是高校扩招与就业渠道的拓宽,使高素质的青年难征。五是  相似文献   

7.
征兵工作中的不正之风是颇受关注的敏感话题,是影响征兵工作健康开展的干扰因素。狠抓廉洁征兵工作,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充分调动适龄青年入伍积极性、解决"当兵冷、征兵难"问题的重点环节。从调查了解掌握的情况看,当前廉洁征兵总体形势趋好,但也还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8.
征兵工作事关国防和军队建设大局。近年来出现的"当兵冷、征兵难"现象,集中暴露了征兵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既对完成征兵任务提出了挑战,又为推进征兵工作改革提供了机遇。新形势下加强征兵工作,必须站在国防和军队建设大局,更加注重工作质量,高标准完成征兵任务。  相似文献   

9.
李晓南 《国防》2012,(6):58-60
广东省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受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20世纪末征兵工作曾一度出现“当兵冷、征兵难”的现象.为破解难题,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为目标,以兵役法规政策为依据,率先全面推进退役兵员自谋职业改革、实施免费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实行城乡退役兵员一体化安置改革,积极探索了适应社会发展形势、符合改革开放实际、兼顾权利义务平衡的退役兵员安置工作方法路子,调动了适龄青年参军入伍积极性,确保了征集任务圆满完成.  相似文献   

10.
屈绍刚 《国防》2013,(5):60-61
征兵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是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的基础性工程。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加速推进,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对兵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但征兵持续降温导致"当兵冷、征兵难"进一步凸显,征兵工作各种深层次矛盾逐步浮出水面,迫切需要我们以大视野、大思路来重新审视和设计征兵制度,努力提高征兵工作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1.
李建海  王晓东  尹峰松 《国防》2006,(12):57-58
征兵是军队兵员补充的主要形式,其基本要求是征得到和征得好。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思想意识的多元化,适龄青年的参军热情下降,愿意入伍的青年素质下降,可征兵员的绝对数量下降,传统的征兵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征集素质较好的兵员更是困难。“征兵难”问题的凸现,固然与社会发展进步有关,也与相关国防的法律制度不完善有直接联系。一、“征兵难”的形成社会原因分析“征兵难”的问题是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连的,一般来说,社会越进步,经济越发达,当兵的“好处”小于从事别的工作,公民的参军愿望越低,反之就越高。…  相似文献   

12.
杨文哲 《国防》2012,(6):46-48
一、当前征兵工作面临的主要形势 (一)造成“当兵冷”、“征兵难”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征兵工作形势依然严峻.“当兵冷”、“征兵难”现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军队建设转型过程中各种矛盾积累叠加、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综合作用的结果,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分析当前征兵工作的不利因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公民国防观念和依法服役意识弱化问题短期难以消除.  相似文献   

13.
姜哲 《国防》2013,(7):61-62
征兵工作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直接关系军队战斗力提升,关系国家长治久安。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征兵难、征高素质兵员难的问题依然存在。持续调动适龄青年参军积极性,必须科学筹划,综合施策。一、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全社会强烈的国防意识是做好征兵工作的重要基础。长期的和平环境,使一些公民的国防观念有所淡化,缺乏应有的危机感和忧患意  相似文献   

14.
邓小瑾 《国防》2012,(3):59-60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适龄青年就业就学容量的加大和我军建设跨越式发展对高素质兵员需求增加,兵役机构完成征兵任务的压力日益加大。"当兵冷、征兵难"问题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多有表现,其矛盾症结所在,主要是"四个不适应":一是征兵工作法规制度与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法制化要求不太适应,难以很好贯彻和实施普遍义务兵役制;二是部队的成长空间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征兵工作的实践证明,继续沿用计划经济条件下传统的工作模式征兵,难度越来越大,问题越来越多。主要表现为,适龄青年报名率下降,应征青年多数不愿到艰苦地区,应征青年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出现“征兵难”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人们的国防意识日渐淡化。据我们对某市两区一县2800名适龄青年的问卷调查,有17%的青年认为国防与己无关,当兵是“自讨苦吃”;有21%的青年认为当兵在经济上吃亏,并不感到光荣;有16%的青年认为在和平时期  相似文献   

16.
盘点去年冬季征兵工作,一些地区出现了"兵员难征集,质量难保证"的新情况。究其原因,不少适龄青年对部队期望值过高,而入伍后考军校难、提干难;改选士官难;安置向"货币化"和"自谋职业"趋势发展,通过当兵退伍、转业后有"铁饭碗"的可能性不大;征兵条件越来越高。这些客观和主观的因素,使不少适龄青年"望而止步"。改变"兵员难征集,质量难保证"的问题,笔者认为:一是提高军人待遇,增强部队吸引力。国防是全民的国防。在培育适龄青年树立当兵尽义务的观念时,要出台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更优秀的青年应征。笔者建议,士兵津贴不应低于驻地最低工资标准,优抚金列人中央财政预算,由中央财政统筹划拨,避免县(市、区)财政困难而使优抚金打折扣。具备安置条件的士官退伍、转业后可提高1~2个工资档次;转业  相似文献   

17.
李木生 《国防》2005,(11):48-49
兵员征集工作是军队建设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中国特色军事转型的不断推进,以及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征兵工作遇到了“两不”问题:即适龄青年应征报名积极性不高,高素质适龄青年报名人数不多。究其原因,一是发展空间小。近年来,军队从地方高校选拔不少毕业生补充到干部队伍,同时也招收了不少国防生作为军队后备干部,军队院校从士兵中招收学员的数量大幅减少,从士兵中直接提干的人数微乎其微。服役满2年的义务兵也只有部分能转士官,晋升高一级士官人数越来越少,难度越来越大,致使适龄青年普遍认为当兵没出路。二是…  相似文献   

18.
遂宁市,地处四川中部,是历史上有名的兵员大户。解放后的几十年中“当兵热”长盛不衰。可在去年冬季征兵出现了罕见的“征兵难”现象。全市1996年的适龄青年为63585人,报名数是8057人,报名率仅有13%。 (一)农村由“征兵热”转变为“征兵难”的原因: 一是教育不力,国防意识淡化。 二是藐视法律,义务观念模糊。 三是政策滞后,优抚落实不力。  相似文献   

19.
韩少成  冯时 《国防》2012,(11):63
征兵工作是事关国家安全稳定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点工作.近年来,受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适龄青年数量逐年减少、高校不断扩招和地方企业用工量增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征兵难"的问题日益凸显,给我们开展兵员征集工作带来了新的考验.平时征兵准备工作是否扎实有效,直接关系到征兵工作的质量.必须充分认清当前的严峻形势,主动作为,从扎实做好平时征兵准备人手,推进征兵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以国防教育为抓手,夯实平时征兵准备的社会基础.树立牢固的国防观念,既是适龄青年参军报国的思想基础,也是做好征兵工作的社会基础.目前,全民国防意识逐渐淡化,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征兵工作的瓶颈问题,加强国防教育工作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0.
《东北后备军》2006,(12):10-11
征兵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当前,征兵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部分适龄青年国防观念淡化,依法服兵役意识不强;入学和就业渠道增多,征集高学历兵员难;应征青年长期人户分离,现实表现难以掌握;优待政策落实难,影响适龄青年入伍积极性:法规不配套,处罚执行难度大,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征兵工作中,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勇于改革和实践,积极探索与新形势、新任务相适应,有利于提高新兵质量的措施和办法。军地各级部门一定要从讲政治的高度,从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大局出发.履行职责,扎实工作,坚持原则,坚持标准,切实把好新兵的政治素质关、文化素质关、身体素质关和年龄关,为国防建设输送优质兵员。[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