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兴华  马志新 《国防科技》2018,39(3):110-113
美国民营航天运输公司Space X创立十余年来,发展成绩斐然。与此同时,Space X是美国航天领域军民融合的一个侧影,其迅猛的发展历程反映出美国在航天领域以国家政策为牵引,以技术融合为抓手,以商业计划为支撑的军民融合发展特点,同时启示我国军民融合应通过强化政府搭台、宏观调控、物尽其用、绩效评估,以加速形成体制机制"军民互通"、军工市场"军民共荣"、基础资源"军民共享"、监督管理"军民共管"的繁荣持续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局面。  相似文献   

2.
美国民营航天运输公司Space X创立十余年来,发展成绩斐然。与此同时,Space X是美国航天领域军民融合的一个侧影,其迅猛的发展历程反映出美国在航天领域以国家政策为牵引,以技术融合为抓手,以商业计划为支撑的军民融合发展特点,同时启示我国军民融合应通过强化政府搭台、宏观调控、物尽其用、绩效评估,以加速形成体制机制"军民互通"、军工市场"军民共荣"、基础资源"军民共享"、监督管理"军民共管"的繁荣持续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局面。  相似文献   

3.
<正>今天的大会,是河北省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充分展示燕赵大地,军民协同创新成果的盛会;是全面总结河北省"十二五"军民融合经验,系统孵化部署"十三五"军民融合发展工作的务实行动。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我  相似文献   

4.
美国推动军民两用技术发展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为推动军民两用技术的发展.着重采取了六个方面的措施: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为推动军民两用技术提供法律保障;制定并实施“技术再投资计划”和“两用应用计划”:政府研发经费的分配从重军轻民改变为军民并重;改革国立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加快军转民的进程;寻求民间合作伙伴.从民用技术中获取最新技术;开展国际合作,利用国外先进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5.
中国军民一体化的发展对实现军事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为了实现发展国民经济与国防建设双赢,中国国防制定了军民一体化战略。中国军民一体化的道路分两个步骤,第一是军转民阶段;第二是发展军民两用技术阶段。军民两用技术的研发与发展将积极推动我国军事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军转民》2011,(11):18-19
本届协会自2005年换届以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以及“军民融合”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国防科工委和国防科工局的领导下,在国家各有关部门、各省市工办、各军工集团公司和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积极贯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军民融合”的战略方针,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努力开创协会工作的新局面;积极推进军民两用技术相互转化及和平利用军工技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ZHANG Xiao 《国防科技》2018,39(1):005-008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作为七大国家战略之一,明确提出要"更加注重军民融合"。必须将交通领域军民融合视作整个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建设军民融合大交通体系。提出以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以军民深度融合为途径,聚焦保障军队打赢,大力推进民用交通设施工具贯彻要求;依托国家路网基础,大力推进军地交通运输网络统筹纳入;强化应战应急一体,大力推进各种交通力量建设互补衔接;着眼战略投送能力,大力推进军民交通物流体系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8.
<正>从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看,军、民两用技术日趋融合,高新技术两用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在国家层面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机制。形势和任务要求军工科研院所必须坚持深化军民融合,完善以市场为牵引、科研为推动的各种管理体制和机制,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探索道路、积累经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李志新 《国防科技》2016,37(6):91-95
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为新形势下科技动员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科技动员发展的内在规律为切入点,从机制、政策、技术、法律和规范五个方面研究了科技动员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契合点,促进新形势下扎实推进科技动员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10.
刘润芝 《国防》2013,(4):12-13
随着世界战略格局的变化,战争形态向信息化加速演进,国防与军队建设任务愈加繁重,对深入贯彻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思想,加快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坚持技术与理念相结合实践证明,技术与理念对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内容、形式、程度、范围等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方面,要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对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推动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高新  相似文献   

11.
钟庭宽  许嵩 《国防科技》2012,33(1):14-19,34
当前,军民两用技术发展及技术转移成为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对美、英、法、日四国促进军民两用技术转移的机构职能及作用方式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军民两用技术转移,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提供理论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中国兵器军民融合平台——"兵科云"正式上线试运行。该平台的建成并投入运行,将进一步促进国防行业军民信息交流共享和军民用技术高效转移,成为集团公司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窗口。兵科云,中国军民融合产业领先的综合服务平台。致力于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以军队、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以及大专院校为服务对象,为用户提供一个集供需信息发布、技术产品展示、技术合作对接、科研成果转化、企业品牌展示的服务平台。平台紧扣军民融合主线,采用全新模式进行架构设计,凭借先进的技术以及专业的理念,  相似文献   

13.
国外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在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建设方面,都制定有国家发展战略和计划,并注重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扶持民用企业参与军品科研与生产,采用军民通用标准规范,以加强军民之间协调利用资源的有效合作,为我国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实施以及在军民两系统间合理配置资源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推进军交运输军民融合式发展,必须着眼军交运输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基础条件、把准军交运输军民融合式发展存在的问题,坚持以达成共识为前提促进融合落实,以理顺军地运力使用协调关系为抓手完善融合机制,以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为支撑丰富融合形式,以完善战场交通网络体系为基础拓展融合范围,以构建军民一体的战略投送力量为核心提高融合层次.  相似文献   

15.
近10年来,国际上军事与民用技术研发投入呈现新的趋势,军民两用技术双向溢出的特征和方向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研究我国军民两用技术双向溢出的特点和规律,为我国加强军民两用技术R&D合作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以达到有效利用有限的国防预算和发展经济双赢之目标。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中国兵器工业甘肃银光化工集团公司被认定为甘肃省含能材料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这是甘肃省第一批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军民融合发展以来,在三十多年的探索实践中,银光集团做到军民产业基础互通、技术互补、产业互融,实现了由单一军品向"以军为本、以民为主"军民融合发展格局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全面实施军民融合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军民融合领域中技术协同创新的重要地位和发展趋势日益凸显。在分析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时代需求的基础上对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的内涵与特点进行了探讨,从内容方式、思想观念、创新资源、技术管理等方面对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的基本要求进行了剖析。研究表明,在理论上析清军民融合式技术协同创新发展及其基本要求,可以为做好新时期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建立“以军为本,以民为主,军民互动,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实现“以军为本,以民为主,军民互动,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新时代赋予我们军工企业的历史使命,也是新形势下军工企业谋求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以军为本”是基础,也是优势;“以民为主”是支撑,也是核心;“军民互动”是途径和手段;“协调发展”是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试图结合江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麓”)的实践,进一步探讨军工企业坚持军民融合发展、加速实现“以民为主”的战略定位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发展军民两用技术一直是世界各国国防科技政策的重要内容,冷战结束后,美国率先把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及产业提高到战略地位加以实施。随后,欧洲、俄罗斯等技术和军事大国,均将发展军民两用技术作为国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导。本文系统梳理了发达国家促进军民两用技术及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和主要做法,并提炼出几点启示,以期对我国发展军民两用技术产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推进军需装备的军民融合式发展,对充分利用民用资源提高军需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和军需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推进军需装备的军民融合式发展,要树立军民融合观念,完善军民融合制度,制定军民融合政策,扩宽军民融合途径;要利用民用资源构建研发体系,利用社会技术保障资源构建维修保障体系,积极调动社会潜力资源构建动员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