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张智 《国防》2005,(4):29-30
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加速发展,世界主要国家都把压缩现役部队规模,加强后备力量建设作为推进新军事变革、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选择,我国也确立了“建设精干的常备军和强大国防后备力量”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方针。而建设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重点就是要按照武装力量一体化建设的要求,大力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作战能力建设。因为,民兵是国家“三结合”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人民战争的力量基础;预备役部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组成部分,战时首批动员对象。实行民兵和预备役相结合的军事制度,建立民兵组织和组建预备役部队,是符合我国国情、军情的…  相似文献   

2.
汪金玉 《国防》2010,(7):39-42
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在2009年底军委扩大会议上指出:加强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建设,优化规模结构和力量布局,建设一支平时能应急、战时能应战的强大后备力量。我们应当深刻领会、准确把握这一重要论述的精神实质,按照胡主席提出的“两能”目标要求,结合实际大力推进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  相似文献   

3.
充分发挥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不仅是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中应当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在为坚持党对民兵、预备役部队实行绝对领导提供可靠政治保证上充分发挥“生命线”的作用。民兵、预备役部队必须置于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之下,这是民兵预备役建设的一条根本原则,任何时候都不能  相似文献   

4.
董贵山 《国防》2004,(12):18-20
军事斗争准备的主要内涵是“打得赢”和“不变质”,这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时代要求,也是民兵预备役工作的方向和根本目标。为此,必须紧贴军事斗争准备需要,坚持战斗力标准,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努力提高民兵、预备役部队履行使命任务的能力。一、下大力抓好民兵、预备役部队组织建设组织建设是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的前提和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城乡生产、行政组织和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变化。目前,民兵预备役人员外出务工、经商的较多,人员流动性大,组织落实比较困难,在一些地区出现了有组织无兵或有兵无组织的现象。如何解…  相似文献   

5.
张金柱 《国防》2005,(8):42-43
同时,全面加强民兵工作,不断增强国家“应急”和“应战”的能力。要深刻认识民兵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历史上我国进行的任何一场战争中,民兵作为实战力量,与现役部队优势互补;作为保障力量,在遂行战场勤务上发挥独特作用;作为动员力量,成为部队兵员补充的主要来源。近期世界发生的几场局部战争表明,国防后备武装力量在现代战争中的民兵是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地位越来越重要。美国在海湾战组成部分,是保证国家安全稳定争中动员了24.5万预备役人员,发展的一支重要战略力量。新形在伊拉克战争中动员了15.5万势下,改革和加强民兵工作,必须预备役人…  相似文献   

6.
党中央、中央军委领导强调,部队建设要抓落实,抓基层。民兵、预备役工作也要抓落实,抓基层。为什么民兵、预备役工作要强调落实到基层?这是因为,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基层建设,是适应国际大气候.防御侵略。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客观要求。变幻不定的国际形势迫切要求我们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加强综合国力。民兵是我国“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力量。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基层建设,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民兵、预备役部队的战斗力,真正成为解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兵》2013,(1):4-5
二0一三年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要深入学习黄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贾彻党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同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决策部署,紧紧隔绕国防和军队建设主题主线,大力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建设.保证党对民兵、预备役部队的绝对领导,保证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正确方向,保证民兵、预备役部队战斗力的提高和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  相似文献   

8.
《华北民兵》2004,(11):4-5
民兵预备役部队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推进“三个文明”建设的战略力量,在党、国家和军队工作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基层建设,要做的工作很多,最重要的就是要在依据有关法规制度,通过整组健全队伍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军队基层建设纲要》,全面搞建设、扎实打基础、反复抓落实,不断提高民兵预备役部队的凝聚力、战斗力。抓好这项工作,是新形势下建设强大国防后备力量的奠基之举、固本之策。  相似文献   

9.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军队来说,就是坚持人民军队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坚持人民军队的宗旨,就必须在抢险救灾中发挥突击力量的作用,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这是我们军队的重要使命,这是我们军队的光荣所在。我们应该懂得,只有做到“人民军队爱人民”.才能赢得“人民军队人民爱”,而得到“人民爱”的军队是无往而不胜的。在牡丹江宁安市沙兰镇遭受200年不遇的水灾时,我驻军、预备役部队和民兵挺身而出.谱写了一曲感人的爱民之歌.出色完成了任务,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赞誉。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这是坚持人民军队宗旨的生动体现,这也是发扬我军光荣传统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10.
民兵预备役部队是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赢未来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重要力量。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既是打赢未来战争的需要,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新形势下,民兵预备役工作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各地结合实际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和措施。为有效落实党管武装这一根本制度,进一步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本刊新开辟了领导论坛栏目,让我们认真学习理解各地党政主要领导对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真知灼见,互相交流启迪,扎实推进民兵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打造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强大后备力量。  相似文献   

11.
常跃 《国防》2010,(10):25-27
胡锦涛主席深刻指出:民兵预备役部队在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中有着独特的优势,要进一步明确民兵预备役部队的职能任务,优化力量结构,加强民兵预备役专业队伍建设,使之成为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重要力量。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既是一个使命性任务课题,也是一个创新性实践课题。笔者认为,新形势下推进民兵预备役部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必须把握好以下四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加强军队的革命化、正规化建设”,同时又强调“完善国防动员体制.加强民兵和预备役部队建设”。这一重要论述告诉我们,民兵预备役部队作为国家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军区积极适应军队战略指导思想的“两个转变”,认真贯彻邓小平同志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按照江主席“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总要求,结合《军队基层建设纲要》和总部下发的民兵、预备役部队基层建设《意见》,在民兵预备役部队中广泛开展了“争创先进连队,争当优秀民兵、预备役士兵的活动”,推动了民兵预备役部队基层全面建设,促进了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4.
王树林 《国防》2010,(9):57-57
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明确指出,民兵预备役部队在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中有着独特的优势,要进一步明确民兵预备役部队的职能任务,优化力量结构,加强民兵预备役专业部队建设,使之成为遂行非战争军事任务的重要力量。新形势下,预备役部队要深入贯彻落实胡主席这一重要指示,切实加强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5.
民兵是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明确指出,民兵预备役队在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中有着独特的优势,要进一步明确民兵预备役部队的职能任务,优化力量结构,加强民兵预备役专业部队建设,使之成为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的重要力量.民兵装备建设必须认真贯彻胡主席这一重要指示,围绕民兵有效履行职能任务提有力的装备保障.  相似文献   

16.
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贯彻落实习主席“四个全面”战略部署中,必须坚持富国强军相统一的战略思想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方针,认清形势任务、强化使命担当,突出工作重点、勇于改革创新,加强组织领导、凝聚军地力量,努力提高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7.
王业明 《国防》2006,(8):14-15
边境地区民兵、预备役部队是未来边境地区反击作战的重要力量。充分发挥边境民兵、预备役部队在配合军队作战、运输物资、后送伤员、侦察警戒,以及配合公安、武警维护后方社会稳定中的作用,是夺取边境反击作战胜利的根本保证。为此,必须着眼民兵、预备役部队在边境反击作战中可能担负的任务,坚持“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寓兵于民”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搞好民兵、预备役部队参与边境反击作战的各项动员准备,确保能够按计划及时、快速、准确地动员民兵、预备役部队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建立灵活顺畅的动员指挥体系。未来边境反击作战…  相似文献   

18.
王天华  李长义 《国防》2004,(1):38-39
军分区系统的基本职能是开展民兵预备役工作,预备役部队是国防后备力量的“拳头”。从理论上讲,两者是“一家”。1999年以前,预备役部队实行地(市)建师,军分区  相似文献   

19.
加强政治教育是确保国家武装力量“不变质、打得赢”的重要手段。为提高政治教育的成效,对不同性质的武装力量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民兵、预备役部队寓兵于民,其政治教育必须军地共抓。地方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要走出抓武装力量政治教育是军队职责的误区,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主动地与地方军事机关、预备役部队首长机关共同组织实施民兵、预备役部队政治教育。为更好地把民兵、预备役部队政治教育落到实处,军地双方应有明确的分工,以免推诿扯皮。通常,民兵、预备役部队集中为“兵”期间,其政治教育主要由当地军事机关…  相似文献   

20.
胡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要求:“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提高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建设质量。”突出强调了预备役部队地位的重要性。新世纪新阶段,随着国家安全形势的变化、我军职能任务的拓展和军事斗争准备的深入,预备役部队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必须下大力抓好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