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家庭,是孩子不能选择和回避的,也是奠定孩子生理、心理发展的基本环境.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凡事业有成者,都得益于良好的家庭教育.近十几年来,我国家庭教育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千上万的家长熬费苦心地经营着子女的教育.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愿.  相似文献   

2.
<正>据报道,自一九九六年我国第一批独生子女进入大学后,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学生人数已初步形成以独生子女为主的新局面.这些独生子女绝大多数是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出生、成长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无疑是比较优越的.优越的生活环境和条件应该是一件好事,对独生子女的智力成长和身体发育都会十分有利.然而,由于家长对独生子女的后天教育方面还缺乏正确的共识,在一味偏爱中出现如此情况:一方面对独生子女的吃、穿、用、玩等不惜财才、物力,唯恐不能使其满足;另一方面,对独生子女的个性心理培养缺乏正确的方法和态度.要么处之泰然,放任不管;要么盲  相似文献   

3.
<正>常常有家长这样说:“我们这孩子在幼儿园可听老师的话了,可在家里就变成另外一个人,变得自私、任性,一家人都听他的摆布.”也就是说小孩子也有两面性,他们也会根据环境和对象不同而采取的对待各种事物截然不同的态度.那么幼儿这种两性是怎样形成的呢?我认  相似文献   

4.
正5月18日下午7点,何强忙完手中的活,到九师小白杨中学接在这里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儿回家,学校门口已经来了很多接孩子的家长,大家三五成群,等待孩子放学。这时,有位家长说起他办"军垦卡"的事儿,很划算,只需要交19元就可以打100分钟电话,可用100兆流量,还送100条短信,家长之间使用"军垦卡"互打电话都是免费的。何强听了心想:还有这样的  相似文献   

5.
一、青少年不良品德行为的形成原因1.家庭的影响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是孩子的抚养者和监护者,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有权威性的影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少生优生,必然使独生子女比例上升。独生子女如何教育,如何从小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集体主义意识,成为家庭教育的新课题。(1)父母、长辈行为不良,举止不雅,言传身教差。少数家长文化层次低,行为粗鲁,常讲脏话;有的家长作风不正,坑蒙拐骗偷,违法乱纪,吃喝嫖赌抽,行为放纵,给子女直接树起了坏榜样;个别家长行贿受贿,贪污腐化;有的购买、观看、阅读黄色录像书刊,对子…  相似文献   

6.
建设信箱     
《兵团建设》2007,(3):44-44
给孩子挖几条“沟”如今在许多家庭里,家长对孩子是百依百顺,凡是孩子提出的要求,不管多苛刻,家长都会设法满足。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作为父母,我们应当让孩子从小树立生存意识、自立意识和公德意识,懂得人生  相似文献   

7.
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美军陷入了越战以来最严重的兵员危机。今年以来,美军征兵工作没有一个月达标.令军方头疼不已。由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拒绝当兵,美军不得不将征兵的目光转向中学校园。中学生已成为美军征兵的重点。这下子,家长可不干了。来自家长的反对和抵制越来越强烈,引起了美国舆论的密切关注。通过《一个孩子都不能错过法令》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6月23日报道,由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兵员荒,美军开始把触角伸到了中学校园。美国校园内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军方征兵人员。他们利用各种方法与学生套近乎,劝说高中生入伍当兵。中学生俨然成为美军征兵的新目标。美军最近通过了一个征兵法令,名为《一个孩子都不能  相似文献   

8.
在孩子淘气、不听话时,气愤至极的家长往往顺手打孩子的后脑或踢打孩子的背后。这样做,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十分不利。人的神经系统主要分布在后脑和后背的脊椎骨中,这种分布结构,本身就具有保护性。用力打孩子的脑顶、后脑和后背,由于局部压强和震动过大,很容易挫伤其中的神经系统。打孩子的屁股也是不科学的,这个部位有坐骨神经。因此,在孩子淘气、犯错误后,做家长的还是要坚持说服教育,以理服人,不要一发火就打孩子。  相似文献   

9.
读书之乐     
姜涛 《政工学刊》2018,(10):80-81
为什么人家的孩子那么喜欢读书?书读的那么好!为什么自己的孩子就是不喜欢读书?书读得一塌糊涂!难道孩子都是别人家的好?相信有不少家长心中有过这样的疑问。其实不少读书的人对于读书一事,已经走了错路,进了误区,失去了读书的本意。读书本来是至乐之事。读书是令人兴奋的事。面对一本未知的书,就像是探险家在进行探险,走遍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探寻到新的大陆,见到了从未见过的奇观壮景;又像是  相似文献   

10.
时常听到学生家长抱怨,"给孩子买双运动鞋,非要‘阿迪达斯’、‘耐克’这样大品牌的""小小年纪就吵着要买手机,还要名牌,不满足要求孩子就生气、哭闹"……如今的学生,特别是城市里的学生高消费现象已成为家长和学校都头疼的一个问题。眼下,各中小学校都陆续开学,笔者发现,新生开学季成了不少家庭的"烧钱季"——购买新书包、新衣服、新的学  相似文献   

11.
一位学生家长向原中国科学院院长、著名科学家卢嘉锡教授去信,反映读研究生的孩子“觉得做学问太苦,不想读下去,迫切希望工作”的心态,恳请卢老给孩子以指导.《中国科学报》1994年5月13日头版刊登了卢嘉锡给这位家长的回信,信中说:  相似文献   

12.
<正>搞好小学低段自然课的组织教学对顺利完成自然课的教学任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在整个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小学低年级学生贪玩、爱动和散漫,自控能力差,注意力集中时短,再加上教材内容简单,要么一堂课匆匆而过,要么杂乱无章,课堂秩序难以稳定.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重视课堂组织教学.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我认为应在以下四个方面狠下功夫.  相似文献   

13.
"梦想成真"是一句美好的祝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有些人不乏很好的想法、目标和计划。让梦想成真,是许多人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但是有的人有了梦想之后,要么长期处于犹豫之中,迟迟拿不出实现梦想的具体行动;要么碰到一点困难就打退堂鼓,甚至彻底放弃  相似文献   

14.
焦宁 《政工学刊》2001,(8):34-34
大 凡军队管理者 ,都希望自己的部属能一呼百应 ,干劲十足 ,工作场面热火朝天。然而 ,实际工作中的情况却有时事与愿违 :要么分配一件工作 ,面对众多的部属却不知派谁去 ;要么工作中自己虽埋头苦干、大汗淋漓 ,部属却仍怨声载道 ;要么工作氛围死气沉沉 ,部属懒懒散散。出现这些问题 ,究其原因 ,是管理者没有唤起部属的工作干劲 ?那么 ,如何才能唤起部属的干劲 ,笔者认为 ,应做到以下八点。(一 )分配部属让他能全力发挥的工作。一般来讲 ,人都有自己的特长 ,作为管理者在分配一件工作时 ,应把工作的性质、特点与部属的个性、学识结合起来考虑…  相似文献   

15.
独生子女家庭的偏差由于家庭生活的独特性、家长教养心理的特殊性及社会各方面舆论等因素的影响,目前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存在着几种令人担忧的偏差。1.重营养轻教育。不少家长认为,给孩子足够的营养是发展孩子智力的物质基础和体魄强健的重要条件,因而多数独生子女营...  相似文献   

16.
《兵团建设》2010,(2):38-38
许多家长培养孩子时,往往容易重智商轻情商。研究指出,在预测一个人未来的幸福感、快乐度以及工作成就上,情商能力远比智商能力有效得多。那么。怎么培养出高情商的孩子呢?方法很多,但家长们可以从最简单的做起,也就是“冷静说话”。  相似文献   

17.
牧磊 《兵团建设》2006,(3):44-44
[案例] 时某的孩子在某小学就读,为了解决家长上班不能按学校的上学、放学时间接送学生的问题,学校与家长签订了课外看护协议。约定每个学生每年交看护费 116元,提前上学1小时,延迟放学两小时,由校方负责看护。在校方负责看护期间,时某的孩子与同桌发生打斗,造  相似文献   

18.
《国防》1999,(5)
前不久,我们就如何看待兵役制度改革的问题,对196名新兵家长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义务兵家长对改革兵役制度的反映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服役期限缩短后,家长对新兵后路顾虑较多。在196名家长中,142名家长盼望自己的孩子在部队能学到一技之长。这些家长担心,服役期限缩短,没等学到什么东西就复员了。二是志愿兵数量的增  相似文献   

19.
当高考不再是中国孩子成才的唯一出路,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认识到了国外教育体制的一些优势,热衷将孩子送去国外读书——不仅能让孩子开阔视野,培养独立的生活能力而且能有更大的机会直接升读海外优秀高等学府,让孩子的求学之路一步到位。面对众多留  相似文献   

20.
战士家长值得注意赵常信焦真武据调查,战士家长来队请吃现象已相当普遍。战士家长来队缘何热衷于请领导吃饭?一般有两种心态。关照酒。酒桌上容易交流感情,疏通关系。三杯酒下肚,话匣子就打开了,家长在平时不便提的要求也可“但说无妨”。要求领导关照孩子学门技术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