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朱德为军长、毛泽东为党代表的红军第4军,是人民军队初创时期“全国红军人数最多、战斗力最强、建设最好的一支红军”。因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当时中共中央和湖南、江西、广东省委在一些指示、报告、通报中,都称红4军为“朱毛红军”。根据地的人民群众也亲切地称呼红4军为“朱毛红军”。朱德、毛泽东的名字与红4军浑然成为一体,反映了党和人民群众对这支主力红军的爱戴和敬佩。“朱毛红军”实际已成为红4军的代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某红军师,就是由活动于井冈山的“朱毛红军”逐步发展形成的。南昌起义部队与秋收…  相似文献   

2.
朱德于1934年10月随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及红军总部、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长征。长征初期,朱德对博古、李德的瞎指挥导致红军处处被动挨打十分不满.想方设法减少红军的损失。1935年1月遵义会议前后,朱德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赞同毛泽东在红军中的领导地位。1935年6月,中央红军与第四方面军会师后不久,由于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错误举动,朱德被迫随红四方面军南下。其间,在处境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与张国焘右倾分裂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努力说服争取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为最终战胜张国焘的右倾分裂主义,取得长征胜利,发挥了巨大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营造爱的绿洲某连尊干爱兵事迹写真陈建平何海宁朱丙标爱的圣地尊干爱兵,某连有良好的环境。在该连,有一本卷了毛边的用手书抄的《尊干爱兵故事集》,册子里记载着战争年代毛泽东为哨兵送雨衣,周恩来行军途中让马骑,战士藏朱德扁担等老一辈革命家互助互爱互尊的生动事...  相似文献   

4.
朱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他先后担任过红军总司令、八路军总司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总司令"是人民群众对朱德的亲切称呼,这一称呼从红军时期开始,一直延续到他以后的革命生涯中.本文依据有关文献资料,对朱德在人民军队中担任总司令职务的情况作一简要梳理.  相似文献   

5.
曾藏过朱德扁担的老红军朱俊才,现居住在河南省方城县裕州北路一个优美独家小院里,今年93岁高龄。他曾参加过“八一”南昌起义、五次反“围剿”和两万五千里长征。在井冈山时期,当过朱德的通信员,多次给毛泽东送情报,参战400余次。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国民党上将范石生对共产党及其反帝、反封建革命事业的深厚感情,在大革命失败后坚决抵制蒋介石清党令,坚持与共产党的统一战线,多次支持帮助红军,与红军领导人朱德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7.
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随“长柳”号轮采访杨怀远。临行前,有人曾劝我,你怎么写他,不就是一条毛竹扁担吗,能吸引多少读者?然而我觉得美的东西在于平凡之中,坚持写他。在狂风急浪的航程中,我认识了大海,认识了杨怀远,也认识了他的小竹扁担……砸不断的小扁担时间追溯到1958年,杨怀远在部队担任炊事班长时,领了一条小扁担。他用这条扁担,为战友挑水送饭,挑石子修海堤,也为农村挑水抗旱。1960年,杨怀远复员时,  相似文献   

8.
朱德同志是我军的创建者之一。他一生的光辉历程“已成为二十世纪中国革命的里程碑。”(《周恩来选集》上卷第246页) 朱德同志十分重视总结和研究党的武装斗争历史和人民军队的历史。收入《朱德选集》的《在编写红军一军团史座谈会上的讲  相似文献   

9.
1935年6月至1936年1月,毛主席、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红军长征在四川荥经县建立了苏维埃红色政权。荥经人民配合红军、广泛地开展了支援红军、参军参战等活动。如今,为继承和发扬这一光荣传统。该县人武部结合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开  相似文献   

10.
“九一八”事变后,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和各地红军领导人的领导下,中央苏区和其他各苏区红军连续粉碎国民党军多次“围剿”,取得了反“围剿”作战的胜利。为了表彰有特殊功勋的红军指战员,1933年7月9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制作了三个等级的红星奖章。  相似文献   

11.
马宏伟 《军事历史》2006,(10):20-28
康克清是红军中为数不多的真正指挥过打仗的女战士,是中央苏区赫赫有名的“红军女司令”。作为中央红军参加长征仅有的三十名女红军之一,康克清在长征初期担任红军总部直属队指导员,紧紧相随在红军总司令朱德身边,三过草地,数跨雪山,历尽艰险,走完了长征的全过程,也见证了长征历史中的许多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12.
本文回顾了朱德从一个贫苦佃农的儿子成长为共和国第一元帅的光辉历程。总结了朱德作为红军领袖、抗战统帅、解放战争总司令、国防现代化的伟大奠基人对革命事业和人民军队建设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谈到朱德时赞叹道:"朱德"这个名字很贴切,因为这个名字由于在文字上的奇异巧合,在中文中这两个字正好是"红色的品德"的意思。我想,这里的"红"字,并不简单地代表着红军或者红色,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斗争前的军事形势,阐述了红军诱敌深入"战略决策的形成过程,高度评价了这一战略方针的伟大意义和龙冈大捷的历史地位,肯定了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对红军反围剿斗争作出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5.
军事文摘     
红军长征时期军委领导人的变迁红军长征开始到遵义会议以前,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是朱德,副主席是周恩来、彭德怀、王稼祥、项英。遵义会议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随后又成立了三人军事指挥小组,由毛泽东、周恩  相似文献   

16.
冯都 《军事史林》2008,(8):49-54
1974年江西永丰龙冈筹办第一次反“围剿”胜利陈列馆,需要征集红军缴获敌十八师电台和红军创建无线电通讯的史料。笔者因此前往北京,在中组部招待所敬访了正在休养的中央军委通信兵部第一副部长刘寅,请他追忆当年在龙冈的所见所闻,尤其是朱德总司令在领导红军创办无线电事业中那些鲜为人知的真实故事。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践诺     
一九二九年初,红军离开井岗山,进军赣南闽西。为了摆脱赣敌刘士毅部的尾追,毛泽东、朱德指挥红军,利用大柏地以南的有利地形,设伏歼敌。时值春节,红军运用正面打击,侧背包抄的战术,激战竟日,毙伤敌人多名,俘虏敌团长肖致平、钟桓以下八百余人,取得了进军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次现实与历史对话的“寻根之旅”;这是一次启迪心灵的“信念之行”;这是一次强化责任的“使命之约”。 7月井冈,极目尽翠,碧空如洗,处处一派生机盎然。 军区六省(市)征兵办负责人和军地院校、民政、公安等相关人员近百人,在革命圣地井冈山重温入党誓词、重读方志敏的《清贫》、重走红军“挑粮小道”……  相似文献   

19.
"九一八"事变后,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和各地红军领导人的领导下,中央苏区和其他各苏区红军连续粉碎国民党军多次"围剿",取得了反"围剿"作战的胜利。为了表彰有特殊功勋的红军指战员,1933年7月9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制作了三个等级的红星奖章。红星奖章的基本形状是五角星及由两枚五角星交错而成的星花,象征革命的星星  相似文献   

20.
黄克诚在革命之初上井冈山时,最佩服的领导人是毛泽东,但也决不迷信。当时,红军物资极为匮乏,以至于有“朱军长挑粮上井冈”的故事。红军也不发军饷,这在中国历代军队史上没有先例,连土匪武装都是要发饷的,否则部队就要溃散。黄克诚认为如不发饷部队很难维持,作为工农革命军第4军第12师第35团团长的他,直接找到第4军最高首长、军委书记兼党代表的毛泽东要求发饷。毛泽东向黄克诚详细阐述了“人民军队”的构想和原则,使黄克诚心悦减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