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洛’改进型潜艇是世界上最安静的常规潜艇之一。”——美国海军情报局在《全球潜艇挑战》97年卷中如此评价。“基洛”级潜艇由俄罗斯红宝石中央设计局1974年研  相似文献   

2.
杨孝文 《环球军事》2013,(24):64-65
纳尔希斯·蒙特利尔是19世纪中期西班牙的一名作家,对大海中的珊瑚充满痴迷。为了能够近距离观赏珊瑚之美,蒙特利尔决定制造一艘潜艇。不久,一艘名为“Ictineo”的潜艇经他手问世。最初.蒙特利尔利用脚踏板驱动潜艇。后来,该潜艇在事故中被毁,这促使蒙特利尔制造新潜艇。这一次,他为潜艇的动力系统安装了蒸汽机。就这样,世界上第一艘采用蒸汽机的潜艇——“IctineoII”号就此诞生了。  相似文献   

3.
水下的教诲     
“新中国12号”潜艇,是我60年代采访过的一艘苏式常规潜艇,也是一艘光荣的潜艇。这一天,我有幸在《航海日记》上读到了一则令人兴奋和喜悦的重大事件的有关记载:中央首长刘少奇、邓小平等同志视察这艘潜艇时的情景。那是在1955年辽东半岛军事大演习刚刚结束的日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六个年头,也是年轻的人民海军满六岁的时候,我军在辽东半岛海域塔河湾,举行了一次以核武器海上、水下、空中拦截和抗登陆反击为内容的陆海空三军立体作战军事大演习。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对这场演习十分重视。国家副主席刘少奇,国务院总理…  相似文献   

4.
军闻述评     
美公布商业卫星拍摄的中国潜艇基地照片据《华盛顿邮报》2006年2月16 日报道,美国一家商业公司公布了数幅2002-2004年间拍摄的有关中国军事基地的卫星照片,其中一幅照片为山东省姜格庄(音译)潜艇基地,照片中可以看到1艘“夏”级导弹潜艇,1 艘“汉”级攻击潜艇及地下潜艇洞库的海上入口和陆上入口。这些商业卫星拍摄的高分辨率照片可识别地面3英尺大小的物体,此次卫星图片是该类军事基地首次被曝光, 美国还掌握更为详细的中国潜艇基地洞口的保密照片。  相似文献   

5.
靳涛 《当代海军》2006,(9):70-71
20世纪50~80年代无疑是前苏联潜艇制造业的黄金时代。当时,苏联潜艇不仅达到了世界水平,而且在许多方面是领先的,所创造的一些世界纪录甚至至今未被打破。和平时期产量最大的潜艇——613型常规潜艇40年代末,苏联第18中央设计局(今“红宝石”中央航海技术装备设计局)制定了613型中型潜艇(北约称为“威士忌”级)的技术文件。该文件体现了二战期间各国所积累的潜艇制造经验。613型艇潜深达200米,水下最大航速13.1节,武器为12枚鱼雷或24枚水雷,装备了当时最先进的电子设备。50年代,苏联的4家造船厂一共建造了215艘613型潜艇。  相似文献   

6.
在过去的岁月里,苏联和俄罗斯设计了300多种潜艇方案,其中有一半以上制造成形。在20世纪建造的5100多艘潜艇中,有五分之一航行在安德烈旗下。如果只统计战后阶段,则有一多半的潜艇建造于俄罗斯。俄罗斯是世界潜艇出口大国,共向14个国家提供了潜艇。在加入世界海军序列的485艘核潜艇中,有249艘出自俄  相似文献   

7.
互动地带     
《现代舰船》读者俱乐部会员(7)浙江读者王文武看到我刊10B文章《日新月异的常规动力潜艇》后来信询问,AIP推进系统有几种类型?各自特点是什么?据小编了解,目前比较成熟的潜艇AIP推进系统有5种,即“斯特林”发动机、燃料电池、闭式循环汽轮机、闭式循  相似文献   

8.
在亚太地区有10多支主要的海军力量,其中8支已经拥有了常规动力和核动力潜艇(包括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2支(马来西亚和泰国海军)正计划组建潜艇部队,目前正在评估各种常规动力潜艇的采购方案。据不完全统计,到2010年前,亚太地区将新造约30艘潜艇,改进约50艘潜艇。目前正在积极开拓亚洲市场的潜艇包括法国的“阿戈斯塔90B”级潜艇、德国的212和214级潜艇、其他国家(如意大利)采用德国214级设计制造的潜艇、俄罗斯的636型“基洛”级潜艇和“阿穆  相似文献   

9.
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烟波浩渺、深邃莫测,其平均深度达3800米,自古以来人类就渴望揭开她那神秘的面纱。我国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龙宫,法国凡尔纳著《水下航行两万里》都反映了人类对水下世界的幻想。推动潜艇诞生和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二:一是人类探索和利用海洋的强烈愿望;另一是想用潜艇取得战争的胜利,后者后来成为更主要的因素。历次海战取得的经验教训、平时远航训练、使用经验及潜艇沉没事故的惨痛教训等成为潜艇不断改进的推动力,而  相似文献   

10.
1941年11月29日,荷兰海军部通过英国BBC广播电台对外宣布:“一艘荷兰潜艇用鱼雷击沉了一艘德国法西斯的潜艇。这是荷兰潜艇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我们的潜艇决不惧怕任何德国潜艇。”这就是发生在二战期间,一艘荷兰O型潜艇成功击沉一艘德国U型潜艇而大获全胜的战斗。在O21潜艇1941年的航海日记里,对这次潜艇遭遇战是这样记载的:“1941年11月28日,从艉部发射两枚鱼雷,一枚命中,成功击沉一艘德国U95潜艇,救起12名幸存者。”  相似文献   

11.
在吉尼斯记录中,记载着前苏联A级核潜艇是世界上最快的潜艇。但更确切地说,它是成批建造的攻击型核潜艇中吨位最小、航速最快、航行最深和最先进的一型核潜艇。 A级潜艇比前苏联P级潜艇的航速稍慢,比M级潜深稍浅。A级核潜艇在70年代初出现,引起了全世界广泛的关注,它超越了当时的时代,在前苏  相似文献   

12.
《国防科技》2004,(8):95-95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2004年6月报道英国国防部已经为改装英国皇家海军的“特拉法尔加”级核动力攻击潜艇购买了美海军使用的“潜艇多波段高数据率”(SubHDR)卫星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13.
名刊速览     
《现代舰船》2013,(1):4
《防务》2012年秋季刊潜艇及其未来潜艇是最古老的具有隐蔽性的交通工具。有种观点认为,日益发展的电脑力量,将会侵蚀飞机甚至是水面舰艇的反雷达监测力量,那么,潜艇的终结会不会近在咫尺呢?事实上,潜艇的探测问题远没有解决。舰艇和飞机的雷达通过空气传播,但海洋是比空气更为复杂的介质,直到现在我们也无法  相似文献   

14.
吴健 《当代海军》2001,(6):17-19
近年来,台湾当局在“积极防御,独立固守”的军事战略和“防空制海优先的建军备战方针指导下,大力加强海军力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1994年9月7日台湾海军的《907作战汇报》计划内容中包括组建“第八潜艇舰队”;另外台湾《中央日报》1998年5月31日报道称,台湾海军正与中山科学院合作,力图在5年内达到“潜艇国造”的程度。  相似文献   

15.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后,日本海军向美国订购5艘"霍兰"潜艇并于次年组建第1潜艇队。以后,日本海军通过购买外国潜艇和制造技术逐渐掌握了潜艇技术,于1917年开始自行研制潜艇。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作为战胜国,日本得到7艘德国潜艇,了解这些实用潜艇的构造对日本潜艇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连有研究员是我国著名的柴电导弹鱼雷潜艇设计专家,1946年年仅13岁就进入中苏合营的大连造船厂工作,1950-1953年用3年时间完成小学、初中和高中的课程,在1953年来到北京俄专学习,1954年前往苏联列宁格勒造船学院学习动力专业,1960年获工学硕士学位,毕业回国后到海军部门工作,1961年到武汉参加33艇建造,担任副所长时,年仅38岁,是第一代国产常规动力潜艇主要技术负责人和第二代国产常规潜艇总师。他的名字和他深爱的事业紧紧连在一起,已被收录进《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和《海军军事百科全书》。李连有总师(以下简称李总)主持的项目曾获得部委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本人荣获国防科工委授予的个人一等功。面对如潮的赞誉,李总只是平静地说:"感谢党给我机会,让我为祖国造了两型潜艇。"本刊记者有幸采访了这位具有传奇色彩的潜艇总师。 l  相似文献   

17.
美国发现苏联用巨大的帐蓬罩来遮掩制造潜艇和装填SS—N—8导弹的基地。美国已发现苏联用巨大的帐蓬罩来遮掩D级潜艇制造基地,此基地位于摩尔曼斯克附近的斯维尔莫斯克。这个罩子不仅让人不能数清正在建造的潜艇数目而且还让人无法看到往潜艇上装填的潜地弹道导弹。苏联违反永久性反导条约和战略进攻武器临时协议的行  相似文献   

18.
去年,可谓是俄罗斯海军在建造舰艇方面大获丰收的一年,继8月份俄北德文斯克市的北方机械制造厂,制造出俄目前噪音最低,隐蔽性最好、结构最坚固,下潜深度达6000米,可堪称世界第一世是惟一的潜艇后(相关报道见《当代海军》2003年第十一期),10月底,俄再次刷新世界纪录:俄“苏  相似文献   

19.
厚厚的海水既可阻挡可见光和无线电波的穿透,使敌军的水面舰艇、巡逻机难于发现潜航于海底的潜艇.也使潜艇对外界信息的探测能力大打折扣,这与21世纪信息化全维海战透视战场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据此,世界上主要潜艇制造国都在借助于世纪之交信息技术革命的成果,为21世纪的潜艇装备多种多样的信息传感器,力争使其在未来海战中能够对各种威胁作出及时、有力的反应,立于不败之地。纵观目前已经服役和在研的潜艇,可以看出21世纪初的潜艇全维探测手段将在以下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1995年7月18日,《纽约时报》头版头条刊登了一条新闻,标题为“二战中载有整整2吨黄金的日本潜艇在大西洋底被发现”,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引起轰动的原因,除了那价值2.5亿美元令人眩目的金条,潜艇沉没的原因也在人们心目中打上了一个大大的“?”。为了揭开潜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