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9年1月至1941年是东北抗日联军陷入敌人重重包围的极端苦斗时期,在生存环境极其险恶、后勤补给为零的情况下,东北抗日联军开展小型游击战.到1942年初东北抗联主力部队只剩1000多人,被迫转入苏联远东伯力地区整训.1942年8月,在苏联的抗联整编为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被授予苏联红军远东红旗军第88旅番号.抗联教导旅在苏联整训期间不断派小部队深入中国抗联游击区进行游击战,直到1945年8月,他们配合苏军重新进入东北,在解放东北的斗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东北抗日联军的战略反攻谢文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捷报频传,中国东北抗日联军迎来了极为有利的形势。从1940年实行战略转移,进入苏联远东地区境内的东北抗日联军,于1942年8月组建反法西斯同盟军──东北抗联教导旅(亦称苏联远东军第2方面军第88步...  相似文献   

3.
东北抗联教导旅组建在苏联,解散在光复后的中国东北。该旅的组建和解散发生在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期间。本文仅就东北抗联几支小部队赴苏联境内开创南、北“野营”,组建东北抗联教导旅的历史情况做  相似文献   

4.
东北抗日联军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英雄部队."九一八"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由部分原东北军、农民暴动武装、义勇军等组成的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14年的艰苦斗争,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不屈的精神,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据黑龙江省抗日战争研究会统计,东北抗日联军对日作战次数约10余万次.  相似文献   

5.
4月29日下午4时半,曾经在上世纪40年代苏联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学习的中国学员们以及苏联红军远东等88红旗旅(即中国东北抗联教导旅)的抗日战士们欢聚在俄罗斯联邦驻中国使馆。俄罗斯驻中国大使罗高寿,代表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向参加过伟大苏联卫国战争并作出贡献的27名中国人颁发了“1941~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获得纪念章的27人中有毛泽东之子毛岸青、朱德之女朱敏、刘少奇之女刘爱琴、林伯渠之女林莉、李立三夫人李莎、林彪前妻张梅、李富春和蔡畅的女儿李特特、蔡和森和向警予的两个女儿蔡妮和蔡转、陈昌浩之子陈祖涛…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期间,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畏强敌、英勇奋战,历尽艰辛,坚持不懈,长期独立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钳制与消灭了大量日本关东军和伪满洲国军。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到1945年苏联出兵前,与日伪军作战数万次,使日军在东北死伤17万余人,伪军死伤5万余人。抗日联军也付出了3万余人的代价。东北抗日联军的斗争,从战略上配合了全国抗战,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国内学界关于东北联军的研究,始于1953年3月军委总参召开的战史编写工作会议。1955年出版的《东北抗日联军历史资料》是中国最早的系统性研究东北抗日联军的史料汇编。进入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内东北抗日联军的研究进入沉寂期。改革开放之后,这一局面得到很大改善,并取得显著成果。  相似文献   

8.
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用职权产党领导的在中国东北地区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人民军队,它转战于白山黑水之间,同日伪军进行殊死斗争.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九·一八事变后,一些爱国的有民族气节的东北军官兵和民间武装组织起来抗日,在1932年曾经形成了为数多达30万人的东北义勇军,不过这些武装基本上由旧军人和绿林来统率,没有正确的统一的政治领导,组织涣散还排斥共产党人员进入.1932年至1933年日本出动了5万兵力连同收编旧东北军建立的伪满洲国军,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把东北义勇军基本上打垮,剩下少数人员退往关内或者苏联.  相似文献   

9.
本文全面阐述了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历史贡献:歼灭了大量日军,延缓了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的进程;动摇了日伪的殖民统治,打乱了日本企图把东北建成扩大侵略战争的后方基地的如意算盘;牵制了大量日军,有力地配合了全国抗战;开展大规模游击战,积累了丰富的游击战经验;对阻止日军“北进”计划,支持苏联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起了积极作用;抗日联军协同苏军进军东北,密切配合,为打败关东军作出了重要贡献;和朝鲜共产主义者联合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对战后东方的政治格局产生重大影响;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促进了全民族的总抗战;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促进东北全境迅速解放创造了条件;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培育了伟大的抗战精神。  相似文献   

10.
张耀新 《军事史林》2014,(12):44-53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派出大批干部到东北,在中共满洲省委领导下,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开展抗日游击战争.这些抗日武装在战斗中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到1936年在吸收其他抗日武装的基础上组成了东北抗日联军.东北抗日联军成为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肩负着驱除日寇的伟大使命.在与强大的日本法西斯战斗的过程中,东北抗日联军注重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向正规化方向努力,力争建设一支正规化的人民军队.  相似文献   

11.
2011年9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在北京召开军史资料丛书《东北抗日联军》出版座谈会。军史资料丛书《东北抗日联军》是经中央军委  相似文献   

12.
李兆麟,1910年11月2日出生在辽宁省辽阳县小荣官屯一个农民家庭里(后改灯塔县)。李兆麟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总指挥,人民熟悉的抗日名将。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对中国东北的武装侵略。这时同乡的爱国青年张一吼寄信给李兆麟,让他迅速到北平参加抗日活动。李兆麟的父亲李文彬病逝,他是母亲唯一的儿子,母亲舍不得儿子离开。李兆麟给她讲一番爱国的道理后,杨长秋这位深明大义的妇女同意了儿子的要求,并把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抗日联军在极其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期的英勇斗争,为东北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东北抗日联军第11军军长祁致中就是其中颇具传奇色彩的一位,他的经历很典型地反映了东北抗日联军发展的曲折历程和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的统一战线是东北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由东北抗日联军同各抗日武装、团体和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的联盟。它是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东北抗日战争的发展和夺取中国抗战的胜利起了重要的作用。它是中国共产党及其东北党组织把马克思主义的策略原则同东北抗日斗争的实际相结合,取得的一个积极成果。  相似文献   

15.
人们一般把1945年8月开始的苏联对日作战称为远东战役.但实际情况却是,当时苏军总参谋部并没有给这次重大的战役行动正式命名.  相似文献   

16.
秦迪 《军事史林》2023,(3):15-22
<正>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一支人民武装,为打败日本侵略者、赢得抗日民族解放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1939年至1940年,东北抗联遭受严重挫折,尔后大部转移到苏联境内长期整训。在此期间,抗联始终没有停止抗日斗争,而是陆续派遣小部队返回东北从事敌情侦察等小群游击活动。本文整合相关史料,对东北抗联小部队的出现与派遣,面临的敌后困境及其历史地位作一考察分析,以期拓展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卢庆洪 《军事史林》2013,(11):16-23
东北抗日联军是由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反日游击队和东北抗日义勇军(由救国军、自卫军、大刀会、红枪会等组成)余部改编而成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武装。抗日战争时期,他们在没有兵员和军需补充的情况下,牵制了数十万El军,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Ft战争。现将东北抗日联军的发展历程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8.
东北抗战的14年中,各阶层民众、各民族在东北义勇军、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抗日联军和东北军中同日本侵略者、日伪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国内外局势的变化,决定了东北各民族抗日斗争的鲜明特点,这就是抗日斗争从自发性转变为有组织性,还有抗日斗争的群众性与广泛性,斗争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坚定性。探讨东北各民族抗日战争的特点有其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东北抗日联军的杰出将领杨靖宇同志,本姓马,原名尚德,河南确山县人。他于1927年入党,参加并领导了确山秋收起义,曾任中共豫南特委书记。1929年,党派他去东北工作,先后担任过东北反日救国会会长,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满洲省委代理军委书记等职。“九一八”事变后,他坚持东北抗日游击战争,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32军南满游击队政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独立师师长兼政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军长兼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总指挥兼政委等职。1934年,杨靖宇被选为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执行委员,1937年,经中央政治局通过为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准备委员会委员。1940年2月23  相似文献   

20.
杨靖宇将军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1905年生于河南省确山县李家湾。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中共豫南特委及哈尔滨市委、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指挥兼政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