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李波 《中国民兵》2007,(6):38-38
1999年毕业后,我当了预备役舟桥团的一名排长。对预备役工作一筹莫展时,我请教指导员,他给我传授了许多预备役工作的经验体会,还送给我10本专业书刊,让我业余时间看一看。这些书刊中就有一本《中国民兵》杂志,我把这本杂志稍一翻阅,它就深深地吸引了我,不少知识对我来说都是新鲜的。之后,我就到团阅览室里借来《中国民兵》杂志,以后是每期必读。  相似文献   

2.
张军 《中国民兵》2008,(9):11-11
我的父亲是一名“老武装”,曾任人武部政工科长。在人武部大院里长大的我,白幼就喜欢阅读父亲带回的每一期《中国民兵》杂志。在《中国民兵》杂志的熏陶下,我走上武装工作岗位。如今,这位“无言老师”陪伴了我整整20年。  相似文献   

3.
结识《中国民兵》是1993年,那时我还是人武部的一名勤务员,每天负责收发各类报纸杂志。也许是我从小崇拜军人、崇尚军旅生活的缘故,在众多的杂志中我对《中国民兵》情有独钟。每到杂志发行之时,我那颗期望的心就开始不安分,犹如热恋的情侣渴求  相似文献   

4.
我至今保存着已经翻旧发黄的1991年2月、3月、4月、5月份四期《中国民兵》杂志。是这几本杂志最终使我走进了人人羡慕的军事机关。 1991年3月的一天,刚退伍回乡的我正在村医疗室值班,民兵营长从乡里开会路过,想拿点药。我一看他手里拿几本从未见过的《中国民兵》杂志,就借来看了看。营长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对我说:“你不是喜欢写作吗?以后能不能帮我们写点民兵方面的稿  相似文献   

5.
专程再访二月河,是受《中国民兵》杂志编辑之托。轻轻叩开两扇雨迹斑驳的木板门,笔者见到了家住河南省南阳市白河岸边的二月河。他高兴地接过新出版的《中国民兵》杂志,边看边说:“三年前《中国民兵》曾报道过我,我是‘老转’,凡与‘兵’有关的报刊来采访,我都欢迎,还都有一种亲切感。”当他浏览到这期杂志最后一页时,欣然拿出纸和笔题写了“祝《中国民兵》文采风华,明艳照人”的祝愿话,对杂志社派人来再次访问他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人武干部,又是咱《中国民兵》杂志的热心读者。几年来,我感到,现在的《中国民兵》杂志发行手续太多,致使每月9日出版的《中国民兵》杂志,经过邮局、铁路再经过省市邮局、铁路等多层次的烦杂手续,到我们手中最快也是下月中旬,一些边远省份的县(市)人武部门,常常要1个半月后方能收到杂志。这样,造成我们看不到当月的杂志,想用  相似文献   

7.
在我的抽屉里,存放着一本用透明胶带粘合好的《环球军事》杂志。虽然它有些“面目全非”,但我一直珍藏着。因为,这本看似普通的杂志留给了我一段美好的回忆。那是3年前,我还是某军医学院里一名普通的学员。那时因为面临毕业,所以每个人都很忙。在毕业前的那半个月的野外生存、救护课目的训练中,我被编在医疗救护组,任组长。组员有我的战友,还有本院护理队的学员。大家相处得很愉快,我开展工作也很顺利。第二天,我发现一个组员总是在休息的间隙里在一旁翻看一本杂志。出于好奇,我更是多了几分留意,看他看得入神,觉得一定是本闲书。几天后的中…  相似文献   

8.
与《兵团建设》的相识十分偶然。去年单位订阅《兵团建设》的工作由我负责,因此我对《兵团建设》多了几分关注。渐渐地,我喜欢上了这本杂志。一篇篇或有深度或有故事的新闻报道让我了解兵团的人、兵团的事,一幅幅生动的图片让我铭记兵  相似文献   

9.
群仙过海     
善于运用信息岁首,四川彭山县邓庙乡邓庙村3组民兵张洪文的家里,热闹非凡。只见张洪文站在一条小凳上,左手举着一本《中国民兵》杂志对大家说:“我能脱贫致富,月收入3000元,是靠这本杂志给我送来的福音。”原来,他看了去年《中国民兵》第6期上刊登的“陈仁德养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兵》教我以武为本邓州市人武部张继伟我很想对《中国民兵》杂志说说我的心里话。我1985年从野战部队补充到人武部搞民兵训练工作之初,感到不知从何处下手。一次,我在《中国民兵》杂志上看到了“训练参谋”专栏内刊登的指导文章,边看边琢磨起来,发现民兵训练与野战部队的训练有相同之处外,  相似文献   

11.
我刚任福建连城县委书记并兼任人武部党委书记时,对民兵工作不熟悉,我借助权威刊物——《中国民兵》杂志,指导工作。例如,我上任后,为民兵工作现场拍板解难题近百件,就是从《中国民兵》杂志上学习和借鉴来的。《中国民兵》杂志指导我县民兵工作上了三个台阶,还受到了省、地的表彰。我还十分注意《中国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兵》杂志即将迎来自己的15岁生日。从1984年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刊名的《中国民兵》杂志正式问世以来,这本杂志得到了中央军委领导和总部机关的关怀与厚爱,得到了全国国防后备力量战线广大官兵的支持与喜爱,也得到了社会各界和亿万读者的好评与赞誉。15年来,《中国民兵》杂志在准确传递军委、总部关于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指示,客观报道各地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新经验、新典型,努力为读者提供各种服务等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亲爱的读者,当我们阔步走向新世纪的时候,回顾一下自己与《中国民兵》的关系,以此纪念《中国民兵》创刊15周年,帮助编辑部进一步办好《中国民兵》,将是你、我、他的共同心愿。因此,本刊从今年第一期起开办《我与〈中国民兵〉征文》专栏,期待着你拿起笔来,围绕“我与《中国民兵》”这个话题,畅所欲言。来稿可以是一条经验给了你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也可以是一个先进典型帮你校正了前进的方向;可以是一项活动使你难以忘怀,也可以是读者、作者与编者之间坦诚交心、平等相处的一段往事;可以是为办好《中国民兵》献计献策,也可以是直言不讳地指出缺点和不足。总之,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把《中国民兵》杂志办得更好,献上一份真诚,贡献一份力量。 我们期待着。  相似文献   

13.
初识《环球军事》,对于一名军事爱好的我来说,绝不亚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的喜悦心情。那是2005年3月19日晚上9点35分,我之所以时间记得这么清楚,除了《环球军事》确实是我得到的一本难得的好杂志外,还有个原因,就是那天是我的生日。一位战友送了一份珍贵的、令我难以忘怀的生日礼物——2005年全年《环球军事》杂志的订单,并把当年前5期的《环球军事》进行了神秘的包装。那天吃完晚饭后,我开始逐一拆看战友们送给我的生日礼物。当一个精美包装打开后,露在我面前的是5本《环球军事》,这可把打小就有“军事迷”美称的我给乐坏了。我越看越爱不…  相似文献   

14.
2003年6月,我被组织任命为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绿东村街道武装部部长,上任之初,工作千头万绪,我感到无从下手。街道党工委及时为武装部征订了《中国民兵》等国防报刊。为弥补我业务上的不足,每期杂志一到,我便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一直坚持到现在,不仅开拓了自己的视野,而且对工作帮助很大。《中国民兵》杂志,该  相似文献   

15.
前年11月我下基层,在某武装部意外发现两捆堆放了几个月没下发的两期《中国民兵》杂志,问专武干部,答曰:“最近没开民兵营长会,没机会下发。”我到其他武装部也发现类似现象。一些民兵干部反映,我们不是不想订刊,主要是上面不及时下发刊物,几个月才收到杂志,新闻也不新了,很挫伤订刊用刊积极性,这让有一定责任心的我不安起来。 回去后我针对这一现象写了一篇批评稿件,向《中国民  相似文献   

16.
20年前,我从作战部队调到山东省庆云县人武部当参谋,工作一时无从下手,好在《中国民兵》杂志创刊,从此她便成为我无言的老师。工作之余,我从头至尾认真阅读每一期《中国民兵》杂志上的每一篇文章,摘录整理,系统地学习到了民兵工作的政策法规、搞好民兵工作的方法和  相似文献   

17.
与《中国民兵》杂志结伴20多年,在我即将退休前,老有一种说不出的牵挂。当我意外扶得一份厚礼时,一下了却了我心里的那份牵挂。  相似文献   

18.
母亲收拾屋子,将一摞旧杂志扔掉,急得我差点与老人发火。那是一套1985年以来的《中国民兵》杂志。20多岁的我与 20多岁的《中国民兵》掐指算来已相识20年了! 1985年,父亲从黑龙江边防奉命调任虎林县人武部任参谋,我也随父母来到这个边境小城。因驻地条件较差,刚上小  相似文献   

19.
军校毕业被分到人武部后,第一次接触到《中国民兵》杂志,我就喜欢上了 她。我总爱往收发室转悠,希望与它邂逅,接下来便是一遍遍翻看。 我的习惯被政委知道后,一天,他面带鼓励的神情把资料室钥匙交给了 我。资料室有一书架,全是历年的《中国民兵》杂志,我仿佛一下迈进了后备军 知识的海洋。我上军校时学的是司务长。若让我炒个菜、做个账,那绝对是行家 里手。但写起文章来,总是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不怕读者笑话,我当时连做个 食谱都要在措辞上琢磨半天。在人武部资料室呆的时间长了,从没在报刊发表 过“豆腐块”、“火柴盒”的我,突然间有了写作和发表的欲望。于是,在我还没有  相似文献   

20.
我与《中国民兵》杂志真算是“一见钟情”。 记得是在1985年,那时我刚读初三。我对学习不感兴趣,常常旷课,算是个小逃兵。那时,我唯一的爱好就是书法。父亲是村会计兼民兵连长,我经常愉偷拿他的报刊练习毛笔字。一次,我正练得兴味十足,一个手握钢枪、英姿飒爽的士兵形象吸引了我,使我放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