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瀚林 《兵团建设》2005,(6):4-6,16
6月13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党校、中央文献研究室等部门将联合举办陈云生平与思想研讨会。为此,兵团党委宣传部理论处王瀚林同志结合正在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撰写了学习和研究陈云同志建党思想的文章,从“学习观”来研究和阐述,对兵团广大党员干部有着现实的针对性和学习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2.
陈云同志获悉肖劲光在1989年3月29日逝世时,撰写了此文,当时未发表。在纪念肖劲光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经请示有关部门同意本刊发表此文,以资对两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缅怀之情。  相似文献   

3.
一九四六年,初春时节。从苏联北野营归来不久的抗联老战士王乃武,受命护送几箱金银从北满重镇佳木斯,来到驻扎在哈尔滨郊区宾县的中共东北局。“欢迎你们,一路辛苦了!”中共中央东北局副书记兼民主联军副政委陈云同志,一边操着上海口音,和他们热情地寒喧,一边和他们一一亲切握手。使他们顿时忘却了千里风寒,沐浴在温馨的氛围中。陈云同志见王乃武身着苏联红军冬装,斜挎苏式铁柄冲锋枪,用赏识的目光重新把他打量一番,脸上流露着满意的笑容,对大伙儿说:“北满的同志响应东北局的号召,筹集的资金不少;你们护送的措施也很周密,我代表东北局和民主联军感谢你们!”接着,陈云同志把他们带到财政部门的一间办公室里,对那里的同志说:  相似文献   

4.
两点答问     
有的同志问:陈云同志在《关于〈辽沈决战〉一书的谈话》中,提到中央派去东北工作的二十个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他们是谁? 答:他们是中共七届中央委员彭真、陈云、高岗、张闻天、林彪、李富春、李立三、罗荣桓、林枫、蔡畅(女);中共七届候补中央委员王稼祥、黄克诚、王首道、谭政、程子华、万毅、古大存、陈郁、吕正操、肖劲光。有的同志问:陈云同志在谈话中说:“呼海巴拜,绥化在外”,“金复海盖,辽阳在外”,这两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陈云同志在他为宜兴暴动牺牲的宗益寿同志有关批示上指出,1927年11月1日在中共江苏省委领导下举行的宜兴秋收暴动,“是江苏省最早反对国民党的农民暴动的一个县”。是江南农民大暴动的开始。当时,《布尔什维克》杂志也指出“宜兴暴动是同两湖,广东,陕豫,至直鲁,全国各地不断爆发的全国农民大暴动之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陈云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党的第一代、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陈云同志一生的重大贡献,贯穿政治、经济、军事、文教、党建等党和国家事业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在党的思想、作风、组织建设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  相似文献   

7.
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下,陈云同志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雄才大略,解决了一系列极其复杂的矛盾,进行了伟大的理论创造,形成了极富特色的军事经济思想。陈云军事经济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理论财富,是构成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陈云军事经济思想,对于指导今天的军事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陈云军事经济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而深刻,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理论:关于坚持自力更生方针,确保革命战争经济需求的思想;关于多方考虑,统筹兼顾,保证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顺利转变的思想;关于坚持打仗第一的原则,搞好战时经济动员的思想;关于做好军事经济工作的科学方法论原则。全文近2万字,分为上、下两部分分别刊载于本期和下期。  相似文献   

8.
陈云与长征     
张军贤 《国防》2006,(4):69-71
陈云是我们党老资格的领导人。在长征中,陈云参加了遵义会议,代表党中央传达遵义会议精神,为实现党的历史转折做了积极努力。后来,他又奉命退出长征,从川西秘密回上海,并远赴苏联汇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情况,成为最早记述和宣传长征的人。在红五军团  相似文献   

9.
陈云在新疆     
《兵团建设》2012,(8):50
陈云的到来,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与新疆军阀盛世才统一战线的建立民主革命时期,陈云同志奉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指示,化名施平与滕代远(化名李广)、冯铉(化名肖立)、段子俊、李春田等4人从莫斯科赴新疆援接西路军进行各项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0.
《政工学刊》2014,(3):90-90
1978年12月中纪委成立,陈云为第一书记,黄克诚为常务书记。中纪委成立之初,黄克诚请示陈云:纪律检查委员会主要抓什么?陈云明确回答:“抓党风……”  相似文献   

11.
在八大前后中国共产党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伟大实践中,陈云同志把“有利于人民”作为探索的首要条件,把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针、原则作为探索的重点,把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作为探索的主要目标,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的形成做出了具有奠基意义的贡献。 1956年党的八大前后,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同时,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最初的探索,并取得了第一批丰硕的成果。在八大前后中国共产党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伟大实践中,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当时主管经济工作的领导人陈云同志,以他丰富的经济工作实践和卓越才智,以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开创精神,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陈云同志的探索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2.
战时军事经济是指战争成为主导社会活动形式的社会经济运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战时军事经济的原则和运行机制都有深刻的论述,本文试概括如下。一、战时军事经济的原则 1.战争第一原则。明确提出战争第一原则的是陈云同志。陈云在1950年第二次全国财经会议上指出:“战争第一,这是无疑问的。一切服从战争,一切为了战争的胜利。没有战争的胜利,其他就无从说。”①这是对经济活动的本  相似文献   

13.
1986年初秋的一天,风和日丽,万里晴空。一位退伍军人乘坐一辆小轿车,应邀驶进了中南海。我们尊敬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同志和他的夫人、营养学家于若木同志,在自己的居室亲切地接见了他。并勉励他,为我国的食品工业多做贡献,为人民健康多做工作。随后,陈云同志挥毫泼墨,为他创建的食品研究所,书写了“河北省食品研究所”的题字。这位由战士成长起来的食品专家,名叫袁苗禾,被国家科委批准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86年被列入国家人才一级库专家人员,现任该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14.
陈云同志讲过:“无粮不稳,无粮则乱。”这个观点早已被绝大多数中国人所接受是不言而喻的。发展粮食生产,对于一个有十亿人口的大国来说,不仅是解决人民温饱,维护国家安定团结的大事,也是为养殖业、加工业提供原料,增加副食品  相似文献   

15.
陈云同志十分注意研究党执政和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风方面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就党风建设问题发表过一系列重要意见,对新时期党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危害,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都作了透彻的分析和精辟的解答,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想。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大力加强党的建设的今天,  相似文献   

16.
1937年5月,根据党中央的指示,陈云同志把西路军到达甘肃与新疆交界星星峡的400多名幸存者,接到新疆省迪化市(今乌鲁木齐市),利用新疆省边防督办盛世才同我党的统战关系,组成了“迪化新兵营”。1938年1月,经党中央批准,决定抽“新兵营”的25名同志和从延安八路军总部选拔的19名同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发表37周年。江泽民主席为学雷锋题词发表也已10周年了。多年来,在领袖题词精神的鼓舞下,一个由亿万人民群众自觉参加的学雷锋活动在神州大地上蓬勃发展,促进了整个社会道德风尚的提高。在世纪之交的重要时刻,我们重温  相似文献   

18.
张国和  廖丽莉 《兵团建设》2005,(7):17-18,23
陈云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经济学家。由于他长期领导经济工作,被人民誉为“中国的经济之父、金融之父”。他还担任过中组部部长和中纪委第一书记。不论他在什么时候或在什么岗位,都十分重视和致力于党员干部队伍的建设,并在这方面有过许多重要论述,内容涉及党性修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思想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9.
李志新 《国防》2006,(8):83-85
1976年,对于中国而言,无疑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年份。接连不断的苦难已经将中国人的神经折磨得有些麻木了。因此,这年7月13日南京《新华日报》在第三版右下角登出的一条消息,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这条消息全文如下“: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部经济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张闻天同志,因长期患心脏病,医治无效,于一九七六年七月一日在江苏无锡病故。张闻天同志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终年七十六岁。”1979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大会,隆重追悼这位三年前去世的伟人。追悼会由陈云主持,邓小平致悼词。邓小平高度评价“张闻天同志的一生,…  相似文献   

20.
陈云在东北解放战争中的重大贡献袁占先刘东元解放战争初期的陈云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东北局副书记、东北行政委员会党委会书记陈云,在参加领导东北三年解放战争中,坚决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军事战略方针,并提出了若干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