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军人违反职责犯罪,是指军人违反职责,危害国家军事利益,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军人违反职责犯罪严重危害我军的战斗力建设,它不仅与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背道而驰,更与我军的宗旨和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要求相违背。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站在加强部队战斗力建设、高质量高标准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战略高度,正确认识和把握预防军人违反职责犯罪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危害战斗力方面的犯罪,作为军人违反职责罪中的一种类型,直接危害我军的战斗力,侵犯了国家的国防利益,是军事刑罚的重点对象之一。正确认识和把握这类犯罪的特点及刑事处罚的法律界限,有助于我们正确运用刑事法律武器,同这种犯罪行为作斗争。 一、军人危害战斗力方面犯罪的认定 军人危害战斗力方面的犯罪,是指军人违反职责,损害了军队的战斗力,依法应受刑事处罚的行为。从犯罪构成看,它具有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3.
尹松 《政工学刊》2002,(7):40-40
近 日 ,笔者在公交车上遇到一件常见的“怪事” :一位身着便衣的青年“军人” ,未带军人身份证 ,却执意要享受“军人免票”待遇 ,其理由是自己还穿着军裤、军鞋 ,还有同行战友的“支持” ,其态度更是强词夺理、盛气凌人。不难发现 ,类似上述军人惯以“军人特殊”的身份在社会上“横行一世”的怪现象屡见不鲜。如有的军车司机在道路上开“霸王车” ,通过市区随意“闯红灯” ,甚至有乘火车逃票、打的拒绝付款的现象发生。至于那些打着“军人特殊”的旗号 ,到处寻求“优先”、“优惠”、“免费”待遇的事就不足为奇了。他们认为 ,平日训练辛苦 …  相似文献   

4.
(一)军人违反职责罪的客体。军人违反职责罪的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并且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即国家军事利益。所谓国家军事利益,是指国家在国防建设、作战行动、军队物质保障、军事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利益,它涉及军事装备、国防建设、作战行动、军事部署、军事科研、军事生产和军事管理等具体方面。国家军事利益这一客体是相对于军职罪这一类犯罪而言的,  相似文献   

5.
解放军报“军人与法”专栏中181期刊载了题为《象这样的拒服兵役者该怎么办?》的读者来信,披露了84860部队两名入伍不久的新战士以死、病相要挟逃离部队,拒服兵役的情况。“军人与法”专栏就此开展了一场讨论。这一讨论在军内外引起了很大反响,许多同志从法制角度对拒服兵役问题作了探讨。现将这方面的观点综述如下。来稿者大都认为,拒服兵役是违法行为,根据违法必究的原则,必须对这种行为予以必要的处罚。如何处罚?某集团军副政委张传苗认为,现行法律缺乏明确的处罚依据。比如,在兵役法中未规定时拒服兵  相似文献   

6.
万磊  刘兴建 《国防》2001,(6):6-6
为配合地方政府、司法机关妥善解决军人军属涉法案件和纠纷,保护其合法权益,河南省新蔡县人武部开通了军人军属维权“绿色通道”。一是县、乡、村建立了军人军属法律咨询服务站(室),司法机关成立了“维权巡回法庭”。二是在全县开通热线电话25部,随时回答军人军属对法律知识的咨询。三是把每星期二、五定为部长、政委接待日,主要接待来信  相似文献   

7.
近期,我们对部分县(区)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情况进行了调研,发现少数军人军属在处理涉法问题上存在某些不当言行,损害了自身形象,给稚嫩的“维权”工作抹了黑。 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少数官兵及其家庭发生涉法问题后,故意夸大事实,把“芝麻”说成“西瓜”;有的在涉法问题中,过错方就是军属自身,但不仅不反省自己,反而向组织上提出过高要求;有的遇到问题和矛盾,不是依靠组织,依靠法律,而是凭个人感情,盲目蛮干。  相似文献   

8.
总有人把法律比喻为利剑,那公正执法者也就成为了正义的“剑客”。黑龙江省勃利县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张友阳就是一名这样的“剑客”.他手握法律这把利剑,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用一腔热血、一身正气,为军人军属排忧解难.被亲切地称为“军属保护神”。  相似文献   

9.
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给予的法律制裁。行政处罚一般具有以下特征:(一)必须以被处罚人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义务为前提。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无违法行为。行政机关就不能给予行政处罚。(二)行政处罚必须由行政机关依法作  相似文献   

10.
军人执行命令和指示是军事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是职责所在,但当被执行的命令或指示有误的情况下,就难免给国家、集体或者个人造成损害.如果产生了损害结果,执行命令者应否负刑事责任呢?本文从刑法理论方面试论“军人执行上级命令行为” 的构成条件和责任归属问题.并以此确认军人的应有权利.  相似文献   

11.
办理门槛低、携带方便、使用快捷.还可透支,信用卡成为常用的支付手段。但若违反“游戏规则”,不仅会引发高利息追偿纠纷,影响信用记录,甚至可能身陷牢狱。因此,享受“负翁”优越生活时,千万注意,别出现下列9种行为而让信用卡“卡住”自己。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江西省上犹县开通了“148”法律服务电话热线,在加大普法力度的同时,积极为军人军属排忧解难。该县人武部在协调有关部门办好“一庭一站”的基础上,将“148”电话专线与“军人军属法律咨询站”结合起来,依托  相似文献   

13.
宜宾,万里长江第一城。李敦伯就是万里长江第一城的市委书记。他任职以来,高起点地通过对全民“崇尚军人、崇尚英雄”为内容的“双拥”行为养成,强化“大国防”观念教育。他认为,意识是前提,有了国防意识,才可能  相似文献   

14.
1998年7月,贵州省德江县人武部牵头成立了“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巡回法庭”。两年多来,该法庭接待社会各界法律咨询180多人(次),受理各类涉军案件32起,结案27起,有力促进了部队与社会的稳定,受到各级领导、军人军属和人民群众的高度称赞。 一、强化责任意识,军地协力创一流法庭 德江县人口密聚,兵员充足,随着人们自我权益保护意识的增强,常有遇到涉法难题的军人,军属到县人武部请求提供法律服务。县人武部党委“一班人”认为这是一个影响部队稳定和军政军民关  相似文献   

15.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一些代表呼吁,建设新农村,务必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提高村民整体法律素质。笔者以为这一建议切中时弊,非常必要。如果说,提高农民整体法律素质是目标任务的话,方法途径则有很多。笔者认为,“有作为才有地位”的一些偏远地区人武系统可以很好地发挥作用。如主动取得司法、宣传部门支持,利用人武部“军人军属维权中心”,给每个基层武装部以及再往下的  相似文献   

16.
时下,又有一种假冒“新产品”出笼了,这就是假冒“军人”。 有例为证:辽宁锦西炼油化工总厂被要求安置400多名复退军人,军地公章一应俱全。经了解考察,其中292人压根儿没当过一天兵。原来是一桩涉及面很广的假兵案。湖南长沙最近破获60箱假烟贩运案,作案的是冒充军人的6名河南农民,假红塔山香烟也被冒成了“军用品”……  相似文献   

17.
方亮辉 《国防》2001,(3):59-59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职业意味着无私奉献,那就是军人。有这么一个“父子兵”之家:父亲是一位60年代的“老战士”,两个儿子成年后也相继应征入伍,就  相似文献   

18.
作为基层领导,在基层“两防”工作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不是本单位出现的问题,上级却仍然要求针对同样问题搞好教育整顿。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一人生病,大家吃药”。部分同志对此很不理解,甚至持反对态度。有的同志认为:“只能是谁生病谁吃药。如果一个人得了病,让所有的人都跟着吃药,不仅会造成药品的浪费,而且也有损正常人的身体健康。”有的同志觉得:“在法制社会里,主要靠法律约束人的行为。一个人触犯法律,自有法律制裁,其他人不可代其受过。处理一个单位或一个人的错误行为也应遵循这样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军人和家属这两个词汇联系到一起,你立马想到的另一个词汇就是两地分居。两地分居就要家属来队。这是目前我国军人生活的一种普遍格局、他们每年都定期不定期地奔波于部队和家庭之间。这种离合聚散并不是夫妻二人劳碌欢喜的“二人转”。其实,家属来队牵扯到许多人和事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孙子指出有“六败”,现代军队生产经营管理者亦当引以为鉴。一防“走”。“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凡是有度,人只能各尽其能。若强求以一当十,以高压强制的方法来刺激人的行为,必然使人产生反感,进而对超负荷、低待遇和恶劣的工作与人际环境产生恶意,结果是人心思迁,“跳槽”而去,另谋高就。二防“弛”。是指“卒强吏弱曰弛”。就是说,如果下属人员的能力超过了管理人员的能力,意味着违反了管理活动中的能级原理。这样,管理者无法对被管理者的行为和成效作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