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紧密联系,是当前和今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要实现的战略目标。党的二十大首次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系统梳理、科学阐述,为我们全面认识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重要指引。我们要认真学习领悟中国式现代化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联系,才能坚定自觉、积极主动地投入现代化强国建设,才能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2.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崭新道路被提出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发展进程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适应,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置于国家现代化建设战略布局中来运筹,为强国复兴伟业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战略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防意蕴深厚,主要表现在:一是激活人才强军布局的活力,展现军队人力资源的战斗力;二是在国富民强中,孕育强军兴军的保底手段。三是萃取战斗力生成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精华;四是国防和军队建设也要走出资源节约、绿色发展新道路;第五,军队是威武之师也是文明之师、和平之师。总之,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中必然有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深厚意蕴,必须全面加强并深刻领会强国必须强军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谌力  武智 《政工学刊》2023,(10):5-9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因此,我们有必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分析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读懂中国式现代化背后的深层逻辑。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鲜明主题,对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里程碑意义。我感到,紧密联系学院实际,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必须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这一主题,时刻聚焦强军目标,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使命任务,从十个方面人手,扎实推进以信息化条件下教学改革为重点的学院全面改革。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前进道路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必须牢牢把握“五个重大原则”,必须牢记“五个必由之路”。这其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位居“五个重大原则”之首,“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位居“五个必由之路”之首。事实证明,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一切成就的根本前提,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由历史的必然性决定的。一方面,中国人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可以说这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百年夙愿,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另一方面,当前的中国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种信心和能力来自于中国快速发展的综合国力以及中华民族刻苦勤劳的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7.
中国式现代化基于唯物史观的科学指引,既跨越了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卡夫丁峡谷”,又全面彰显出自身的独特优势。其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自发发展模式的超越;价值基础是坚持“人民至上”,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资本至上”价值观的超越;自然观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征服自然”发展范式的超越。以唯物史观为出发点探究中国式现代化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超越性,不仅有利于从学理方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科学体系的真理性,也有利于我们增强坚定不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自觉和实践自觉。  相似文献   

8.
甘学荣 《国防》2013,(2):68-68
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激情唱响神州大地之时,习近平主席来到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岭南大地,深入一线亲切看望官兵。在会见驻穗部队师以上领导干部时,叮嘱要“三个牢记”,并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英雄的人民军队一定能够发扬传统、继往开来,  相似文献   

9.
观点     
《兵团建设》2013,(6):2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的60年,是一个以"起来"为主线的民族复兴过程: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人民当家站起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全国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了更加光明的前景,改革开放富起来;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强的组织领导保证,与时俱进强起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经济社会全面建设又好又快的新发展,科学发展"和"起来.  相似文献   

11.
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深情阐述“中国梦”,道出了每一个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期盼。  相似文献   

12.
李想 《中国军转民》2023,(22):46-47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崇高的政治理念,是鼓舞中华儿女矢志奋进、开创未来的精神旗帜。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全体人民的庄重承诺,是中国共产党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当代中国青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具有重要使命与担当,需要坚定理想信念,后植爱国情怀;加强道德修养,践行核心价值观;珍惜学习时光,增长知识才干;培养创新思维,锻炼实践能力,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正能量。  相似文献   

13.
刘鑫 《中国民兵》2013,(5):34-35
习近平主席提出两个“百年梦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如何早日实现催人奋进的中国梦,成为摆在我们面前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的历史回顾,指出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就是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由中国共产党肩负起领导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王道伟  田甜 《政工学刊》2023,(10):23-25
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了“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重大论断。习近平主席在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再次对“开创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新局面”进行部署。这是党中央把握强国强军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着眼于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好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作出的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好这一战略部署,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确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绘制了21世纪前20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角。在这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广大民兵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和骨干力量,任重道远,大有可为。必须强化使命意识。认真学习、全面领会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科学内涵和战略部署.积极投身这一伟大实践,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把思想和行动、智慧和力量统一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上来.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政工学刊》2014,(1):91-91
《咬文嚼字》发布“2013年十大流行语”,“中国梦”位居榜首。1.中国梦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国家博物馆主办的“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梦是理想,是目标。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既是改革开放35年来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本保证,更是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9.
作为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勾画了新世纪前20年中国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为中华民族发展展示了新的美好前景。这充分显示了我们党更加自觉地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庄严使命的决心和信心。历史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无愧于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自觉承载者和伟大引领者;历史也必将证明,新的世纪,党一定能够领导全国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实现中华民族百余年来的强国梦想。  相似文献   

20.
从林则徐、魏源等先驱开始承认中国落后于西方,同时坚信中国能够赶上和超过西方,到邓小平“三步走”战略目标第二步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赶超西方已有150余年历史。回顾赶超西方的历程,展望本世纪中华民族将实现伟大的复兴,对于鼓舞正在艰苦奋斗着的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早日实现全民族所企盼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将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