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未来战争将是知识化军人运用智能武器装备和网络化指挥控制手段进行的信息化战争,其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智者”(指知识化军人和智能武器装备)们所进行的“智能战”将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的关键因素。那么,何为“智能战”呢?从广义上来说,它既包括在有形空间的对抗,又包括在无形空间的较量;既有人的思维、智力的斗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美国海战学院教授Milan Vego博士对网络中心战的一些观点.他从战争性质、军事艺术和军事科学、信息优势、态势感知、指挥速度、自同步、指挥的中间层次等多方面阐述了其对网络中心战和信息战的看法,认为网络中心战并不是海上战争的决定性形式,提醒美国海军应保持战略、战役和战术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战争时代,军队面临新型战争形态威胁与挑战的时代课题。本文介绍了军队院校进行“战略性复合型”人才培养提前布局的战略考量。面向军校学员反混合战争作战能力映射生成需求,围绕新域作战中涉及的非传统国家安全问题,设计了“全源认知感知、全维认知融合、全域认知攻防”新型作战能力培养的实践向度,从“培养瞭望总体国家安全的跨域洞察思维、提升面向学科交叉和军事应用的战斗能力、练好善于释放和拨开战争迷雾的打赢本领”角度介绍了具体的培养策略。本文基于人才培养依托学科建设的战略高度,探讨了认知战归属于“交叉学科”的学科定位,提出了军队院校开展认知战学科建设的展望。  相似文献   

4.
王世嘉 《环球军事》2014,(20):71-71
此著主要采用案例剖析的写法,列举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与能源密切相关的七场世界大战和局部战争,从战争的动因、进程、结果、影响等方面论述了能源因素所起到的作用。此著的看点主要是:战争与石油。最早把战争与石油结合在一起的是中东人。一战中,石油成为脱颖而出的战略能源。二战期间,石油成为举足轻重的战争因素。二战后,因石油而战、为石油而战、借石油而战、用石油而战的势头愈演愈烈,引领着石油走进战争,同时也牵带着战争走进石油,战争与石油越来越紧密地捆绑在一起。  相似文献   

5.
武器装备跨越式发展的军事思维基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器装备跨越式发展的军事思维基点,就是在进行武器装备跨越式发展过程中的立足点和应把握的基本观点。在军事装备跨越式发展的今天,能否确立改革创新的思维基点,将直接关系到军事力量的兴衰和军事斗争的成败。只有立足我国情军情,突破传统的武器装备发展的思维定势,瞄准强敌,自力更生,自主研制,进行大胆的探索开拓,才能实现武器装备的跨越式发展。一、坚持人民战争思想信息化战争——这种全新的战争形态,在战争中表现出了很多的作战样式,如信息战、网络战、网电一体战、导弹战、太空战等等,这些作战样式都是从战场上战争表现的不同角度来衡…  相似文献   

6.
信息战是一个全新的战争样式,它模糊了战与非战、军事战争和商战、个人违法活动和国家行为的界限。信息战的出现必然引起军事理论和安全概念的深刻变革。战略信息战就是通过破坏或操纵计算机网络上的信息流的办法,对敌人的电话网、油气管道、电力网、交通管制系统、国家资金转移系统、各种银行转帐系统和卫生保健系统等实施破坏,以达到战略目的。  相似文献   

7.
抗美援朝战争,因战场地形、战争目的、战争态势、双方综合军力对比等因素,决定了敌在我侧后登陆与我反登陆,乃是双方战略之定势。到战争中期和后期,敌向我东西海岸登陆准备和我两岸的反登陆准备,成为双方统帅部战略决斗的焦点。 1952年秋至 1953年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和第3兵团先后担任朝鲜东海岸反登陆战备任务期间,兵团保卫部策划和实施了一场适用美军远东情报局高级情报组,动摇敌统帅部登陆决心的反情报战。其斗争手段新颖,前所未见,堪称我军军事保卫部门战地反情报战的一个范例。笔者是当年这场特殊斗争的当事…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军事技术革命的兴起昭告世人:21世纪的战场,将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战场,一种全新的战争形态——“数字战”正悄然来临。所谓“数字战”,就是指在数字化的战场环境中,敌对双方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武器与其他武器系统的综合运用,争夺信息优势并形成战术、战略的优势,以达到一定战争目的的战争形态。有的专家已经把20世纪末北约空袭南联盟的战争称为未来“数字战”的雏形。而“数字战”的出现,又离不开以下4个支柱:  相似文献   

9.
1861-1865年的美国内战,在世界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内战爆发的第二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美国内战》一文,对正在进行的内战进行了科学的分析评判,指出了联邦军速决战战略、"大蛇"战略的谬误,提出了以革命方式进行战争的战略.  相似文献   

10.
咸玉国  吴波 《国防科技》2003,(12):23-25
网络中心战是美军为适应信息化发展而提出的新的作战形态,是实施战略转型的基石,是实现《2020年联合构想》的主要途径,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初显峥嵘,成为提升战斗力的“倍增器”。但凡事都有利弊之处,当前仍有诸多因素制约网络中心战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11.
战略问题,是关系战争全局的问题。毛泽东指出:“研究带全局性的战争指导规律,是战略学的任务。”而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政治对战略思想、战略格局具有决定性的制约作用。克劳塞维茨曾强调指出:“对一个大规模战争事件,或它的计划,进行纯军事的评价是不能容许的,甚至是有害的。”因此,研究政治对战略思想、战略方针、战  相似文献   

12.
中国自有战争以来,经历了大小数千次战争。就陆战而言,这些战争大体上可分为野战和城邑战两种。城邑战是古代战争的基本作战形式之一,在古代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研究中国古代城邑战的起源、发展和特点,不仅是研究古代战争史的重要内容,而且对探讨现代条件的城市作战也有借鉴意义。一、中国古代城邑战溯源一切军事行动的萌芽,都产生于战争这块土壤中。中国古代的城邑战也是伴随着战争的产生而出  相似文献   

13.
黄帝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关于他的战争传说史书中多有记载。这种传说既有历史事实的影子,也挟襄了后人猜测臆想的成分。梳理并分析这些传说,我们发现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在其文化源头就具有谋略偏向,此种偏向对民族文化特别是兵学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奠定了传统兵学文化谋略特质的基石。本文重点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涿鹿之战与黄帝的战争传说;二是黄帝战争传说的谋略特质;三是民族军事思维的谋略偏向。  相似文献   

14.
今年2月,俄军举行了大规模军事演习,其战略火箭军、导弹核潜艇部队及战略轰炸机部队分别向远东的堪察加半岛靶场发射了“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海基弹道导弹和空基巡航导弹,准确击中同一靶标。俄“三基”导弹同时打击一个目标,这在俄建军以来还是头一次。其目的,不仅是为了显示俄罗斯21世纪重振大国雄风的决心,更主要的是为了显示俄军打赢未来战争的实力。 通过分析军事技术对战争的影响,俄军事理论界把迄今为止的战争划分为5代。第一代战争是步兵与骑兵使用冷兵器实施的战术规模的步兵战和骑兵战,主要目的是消灭对方;第二代战争是使用黑色火药与滑膛枪炮实施的战术规模的战争,主要目的是消灭对方,夺取对方的贵重物品与土地;第三代战争是使用线膛轻武器与  相似文献   

15.
贯彻落实习主席强军目标,确保我军在未来战争中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必须高度关注指挥军官战略素质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16.
国家间的竞争,实质是战略主动权的竞争。一个国家的战略主动权,更多的不是来自“战”,而是来自于“建”。要想掌握军事战略主动权,必须深入探讨“非战争”形态军事斗争的战略对策,而实行跨越式发展是实现战略主动权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论马岛之战     
1982年4月南大西洋爆发了一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规模最大的海空战——英阿马岛之战。这场现代化的局部战争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外国军界人士、军事评论家和我国军事研究人员纷纷著书立说,就马岛战争的历史背景、战略指导、作战思想、海陆空三军作战、武器装备、战争动员、情报侦察、军事训练、战备措施、后勤保障、先进武器的使用、人与武器的关系等诸问题提出各种看法,探讨这场局部战争的经验教训。尽管战争结束已有多年,但马岛争端至今未得到解决。因此,重新回顾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探讨马岛之争的由来及战争给人们的启示不是无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孙子兵法》战争理论的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子兵法》的战争理论 ,是在春秋诸侯兼并、大国争霸的战争实践中形成的。其中包括重战、慎战、备战和善战等思想内容。由于战争关联着国家的存亡、人民的生死 ,所以孙子提倡重视战争、研究战争。但重战并不是穷兵黩武 ,战争有其利 ,也有其害。因此 ,必须慎重对待。然而 ,慎战不是寝兵偃武。有鉴于战争的客观必然性 ,孙子也十分重视备战问题 ,并且追求善战。作者认为 ,孙子的战争理论 ,在当代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空袭这一作战样式,首次出现在1849年的意奥战争中,其作战平台是气球。利用飞机进行空袭始于1911年的意土战争。它最初只是其它作战样式的一种辅助或补充手段,但是随着航空工业的迅猛发展,空袭在战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20世纪末的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空袭已上升为首要的作战样式。不列颠之战——德国对美国的战略空羡不列颠之战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第一次空中战役。德国空军企图通过大规模空袭夺取制空权,进而为登陆作战铺平道路。英国成功地进行了反空袭作战,挫败了德军的空中攻势,进而迫使希特勒放弃了征服英伦三岛…  相似文献   

20.
2005年7月4日美国利用“深度撞击”号探测器击中“坦普尔1号”彗星。表明美国已经把天战从实验室带到战场熏天战的威胁已经走到我们面前,将带来作战形式的变化。下面,笔者谈几点“深度撞击”实验对未来天战的启示。一、太空战略地位日益提高随着空间军事化和商业化的迅猛发展,空间已成为当今维护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所必须关注和占据的战略“制高点”。现代战场空间已经从陆海空进一步延伸到外层空间,未来战争将是陆海空天一体化的战争,没有强大的航天力量,不但没有制天权,还将削弱制空权、制海权和制信息权等,最终丧失战争的主动权而难以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