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对于"忍"辞海里有好多种解释,但生活中人们最多接触和感受到的是"忍耐"、"忍让"、"忍受"。其实,生为人者,特别是领导干部"忍"则体现的是品行和思想作风。维护家庭和睦需要忍,维护班子团结需要忍,维护同志感情需要忍。概括起来可以诠释说,  相似文献   

2.
不管是"婚姻的围城",还是"爱情的坟墓",已经找到自己另一半的人无疑是按照社会的既定要求,完成了人生征程上的一桩大事。于是,还在徘徊、期待、幻想的那部分被无情地归类为"剩下的"。以前他们被称为"大龄青年",现在有了一个不太好听的新名字——"剩男剩女"。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军人与异性接触的机会并不多,加上工作繁忙,自由时间偏少,这方面的问题就更加突出。有心理专家指出,婚恋问题对"剩男剩女"已经形成一种社会压  相似文献   

3.
最近看报,说是有一个内地人去香港办公司,招聘了一些员工,其中也包括了一个清洁工。公司越办越红火,员工的工资也跟着水涨船高不断提升,最后清洁工的月薪达到了1.2万港币。这在香港很快就成了一个笑话:因为这是香港最昂贵的清洁工!这里并没有瞧不起清洁工人的意思,他们靠自己的劳动挣钱,决不会低人一等。只是这个笑话多少体现了我们当前社会上很大一部分人对"单位"与"职位"的认识。尽管改革开放已有二十多年,但我们的分配方式却似乎没有多大进步:不管你干的是啥工作,只要单位好,那大家就都好,而作为市场经济分配制度重要方面的"按要素分配",却在国有企业里,一直不太为人们所接受。再来看香港,一般来  相似文献   

4.
凡是搞过文字材料的人对"狠抓"一词定非常熟悉。记得刚到机关工作时,写材料用"很抓落实",领导阅后将"很"改为"狠",当时很纳闷,是我错了?查阅《新华字典》,发现"狠"除有  相似文献   

5.
2020年春节因防控疫情,让这个节日有了更为特殊的意义,也注定是难忘的不平凡的。虽没有"最美逆行"去战"疫"第一线,但居家隔离自我防护的一段日子里,有了更为充裕的时间放下手机捧起书本,使我们在读书释卷中每天都有新的收获,时时都能感到人生的美好。鲁迅先生有言,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人生活在世上面对两个无限:一个是时间上的无始无终,另一个是空间上的无边无际,但时间和空间又有绝对和相对之分。  相似文献   

6.
《兵团建设》2007,(10):45-46
最近,陈水扁当局基于一党一己之私,完全不顾各界强烈警告,正加紧推动所谓"入联公投",气焰相当嚣张,大有撞了南墙也不回头之势。然而,以"法律人"自居的陈水扁及民进党的诸多热衷推动"入联公投"者应知,他们的行为于法不容,是对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的肆意挑衅。他们继续玩火的结果只能落得个  相似文献   

7.
权、钱、名是无数世人竞相追逐的目标,能拥有其中之一,就能很使一些人感到无限幸福,如果说样样拥有,那就赛过活神仙了。已故著名作家徐迟却偏偏反其道而言之,生前曾多次对人说:人生有三大痛苦,一是有权的痛苦,二是有钱的痛苦,三是有名的痛苦。要是一个人有权有钱又有名,那就简直痛苦得不得了。说他是故意矫情,得了便宜卖乖,可真冤枉了他,他确有一番苦哀,确实感到“痛苦得不得了”。在徐迟看来,人生还有更为宝贵的东西,这就是他所钟情的文学事业,所以他对名利的束缚感到痛苦不堪。相反,有些人认为拥有权、钱、名就是人生最…  相似文献   

8.
胡伟 《政工学刊》2005,(3):51-51
人生之不如意十之八九。谁都会遇到一些自己不想面对,“力不能逮”的事情。正如陈毅元帅在一首诗中写的:“因知天地宽,何处无风云;因知山水远,到处有不平。”不管你愿意不愿意,生活中的挫折都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如何面对失落,怎样走出困境?生活告诉我们——站在那里痛苦地抱怨,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自怨自艾,只能加重自己的痛苦,最多再附带上关心自己的亲人、朋友,让他们一起伤心罢了。现实生活不会像父母那样,宠爱自己的“小皇帝”。它对每一个人都很公平,既没有也不会去抛弃谁,但也没有义务必须去接纳、宠爱谁。要想成为生活中的成功者,就…  相似文献   

9.
成熟 ,是对一个人老练、稳重和人情练达的评价。看一个人是否值得信任 ,能不能授以重任 ,很大程度上要看他是否成熟。从字面上理解 ,说一个人成熟完全是褒义的 ,但要得到“成熟”的评价 ,却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因为你成熟 ,所以你无时无刻不被“成熟”的痛苦煎熬着。为了“成熟” ,你得忍受失去纯真快乐的痛苦。由于怕别人说自己轻浮 ,缺少城府 ,你不得不在人前板起脸 ,时间一长 ,连笑的动作要领都在记忆中丧失了。平时走路要慢点 ,太快了显得毛躁 ,容易留下办事不牢的印象。有机会与领导一同行走 ,要注意在左或右侧后方保持五公分的距离 ,…  相似文献   

10.
一个战士在日记中写道:"我很孤独,在排里几乎没有朋友,没有人能理解我,谁也不帮助我,谁也无法帮助我。我整日默默无语,很少与人说话,战友们似乎从未注意过我,甚至根本就意识不到我的存在。我也很想交几个知心战友,郁闷时能有个人听我倾诉。可我有的,只是深深的孤独,我再也不能忍受这种煎熬了!我活得太累了!我真的想回家!"  相似文献   

11.
陈鲁民 《政工学刊》2018,(10):76-76
曾国藩是个既爱琢磨事又爱琢磨人的人。他一生广交朋友,但并非滥交,而是有自己的严格交友原则。他说"择友乃人生第一要义。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为此,他归纳了交友之道的"八交九不交"。先说"八交",即"胜己者;盛德者;趣味者;肯吃亏者;直言者;志趣广大者;惠在当厄者;体人者"。曾国藩交友最重"胜己者",他的好友胡林翼,在用兵打仗、运筹帷幄上比他  相似文献   

12.
零距离接触,零距离较量,零位数伤亡。抗击“非典”恶魔的生死线上,武警总医院先后诊治发热患者2300余名,留院观察741例,在保证“非典”患者无一误诊漏诊的情况下,实现了全院医护人员、住院患者、保障人员、家属子女和离退休老干部零感染,外出执行救治任务的四个专家组也无一人感染。这一成绩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和武警总部的肯定。  相似文献   

13.
干当兵的活,想带兵的事,做懂兵的人。50天,他们记住了:煞费苦心叠好了"豆腐块",班长会告诉他们,叠的是被子,练的是作风;走着反反复复的"一二一",班长会告诉他们,走过的是路程,得到的是素质;喊着震耳欲聋的呼号声,班长会告诉他们,花费的是气力,收获的是气质。在这里,他们孜孜不倦地汲取着军营沃土的营养,在摸爬滚打中打磨掉了文弱的书生气。  相似文献   

14.
训练结束后,学员队组织了一次教官民主评议,老万的最终成绩是优,那些女文职们给他的评语是"胆大心细万人迷"。看过电影《刀客外传》的人肯定对其中"美得很"那句台词印象深刻,要知道这可是正宗的西北方言。问我是怎么知道的,呵呵,那是因为我身边就有一个整天把它挂在嘴边的西北汉子,他叫万建云,又称"万人迷"。不过,此"万人迷"非彼"万人迷",不信听听这个故事。  相似文献   

15.
据报载:有些日本人为了能够把握自我,确认自己在社会上的价值,不惜花上一笔钱去调查所或侦探社,委托别人调查自己,告诉他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看了这篇报道,我真为这些日本人的明智作法叫好。尽管这些花钱请人调查自己的人,因为种种原因而迷失了自我,而后又拿钱去寻找自我,这或许是他们的一种无奈。但至少反映他们渴望了解一个真实的“我”,以使他们在弱肉强食的激烈竞争中,找准位置,把握自我,取得成功。然而,我们的一些同志,特别是一些有一定权力和地位的领导干部迷失了自我,却又不愿意找回自我。他们始终生活在一个虚假的…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军令状"?旧小说里,将士在接受军令后所立的文书,上面写明:如完不成任务甘受军法处置等字样。《三国演义》里,蜀国失街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马谡因为立过"军令状",所以死得无话可说。"生死状",内容大部分与"公"有关的,向来的措辞无非是"倘若完不成任务,提头来见""人在阵地在""誓与××共存亡"之类的话。但是,在我们的记忆中,有多少"一定""决心""发誓"得到了兑现呢?信不由衷,必言之凿凿,这都成了有些人的职业习惯。一个常爱发誓的人、一个以发誓赌咒为职业的人,又有谁敢相信呢?如果具有"发誓"习惯的成员在一个群体中的比例越来越大,那么这个群体衰亡的可能性就迅速增大。  相似文献   

17.
"真味是淡,至人如常",是明代作家洪应明所著《菜根谭》中的一句格言。意思是说,真正的美味是清淡平和的,德行完美的人能够保持平常心,其行为举止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菜根谭》一书近年来颇为流行,其原因就在于书中的许多格言警句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真味是淡,至人如常"这句格言同样包含着为人处世的智慧:平平淡淡才是真,真正聪明的人应当始终保持平常心。这对今天的人们仍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数码控",是指对手机、平饭电脑、MP4等数码产品情有独钟的人,多为"80后"、"90后"对他们而言,手拿数码产品听音乐、玩游戏、上网"冲浪",是每天生活的"必修课"。然而,当这些"数码控"走进军营,面对"直线"加"方块"的军营活时,会有哪些不适应,又会遭遇哪些尴尬事,该如何转变?请随笔者走进陆军第十四集团军某舟桥团新兵营,看"数码控"新兵赵立国军旅人生的华丽转变。  相似文献   

19.
基层连队就像一个大舞台,各专业的官兵共同演绎这台戏。驾驶、射击或操枪弄炮等重要专业的战士是戏曲中的"主角",但像基层理发员、卫生员、饲养员等基层连队的"八大员"也是必不可少的"配角",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他们的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近日,本文作者走进南京军区某师"八大员"的"内心世界",通过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观看他们的"精彩镜头",讲述他们的"闪亮片段",体验他们生活和工作中的酸甜苦辣,看他们如何在连队大舞台中演绎"最佳配角"。  相似文献   

20.
他们被称为"小巨人",他们是一支专职的应急"拳头"力量。在天津警备区,每个区县人武部和预备役团都有一个班的"小巨人"。平时,他们是政治思想辅导员、专业课目教练员、装备器材维护员、库所设施保管员;战时,他们是班排行动指挥员、信息系统操作员、应急车辆驾驶员。"小巨人",是天津警备区对应急专职骨干的称呼。应急专职骨干是一个新生的事物,在后备力量建设中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