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整组期间发现,在建有预备役部队的县(市),一些乡、镇武装部将民兵和预备役兵员混编在一起。即同一个人,在民兵花名册上是民兵,而在预编兵员花名册上又是预备役士兵,上级人武部门统计民兵实力时,将其作为民兵统计,而预备役部队统计实力时,又被统计为预备役兵员实力。这样重编不妥。其一,民兵组织和预备役部队的性质任务不尽相同。民兵是群众性的武装组织,战时主要是为部队输  相似文献   

2.
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后,提高民兵预备役训练质量至为重要。现在有个突出问题需要解决,就是学生、民兵、预备役军官的训练还彼此脱节,几类后备兵员的训练重复进行,浪费大量人力物力。根据福建省军区的情况和经验,我们建议要对各类后备兵员的训练做通盘的考虑,建立起学生、民兵、预备役军官训练三位一体的训练体制。把对高中  相似文献   

3.
龙义和 《国防》2008,(3):47-49
组织建设是民兵预备役工作"三落实"的基础工程。民兵组织整顿和预备役部队兵员调整是民兵预备役部队组织建设的关键环节。新形势下,搞好民兵预备役部队组织整顿,必须注意如下"三点":  相似文献   

4.
姜振源  刘斌 《国防》2006,(10):48-49
科学发展观作为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反映了我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是我党执政理念的新飞跃,也是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根本指针。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发展研究问题,围绕发展解决问题,通过重点难点问题的突破,推进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又快又好地发展。一、着力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组织建设当前,民兵、预备役部队普通兵员数量多、专业技术分队少,技术层次低的分队多、科技含量高的分队少,很难适应信息化战争的要求。因此,必须深化调整改革,通过加强组织建设提高民兵、预备役部队质量。一…  相似文献   

5.
甘肃陆军预备役高炮某师针对基层民兵和预备役部队组织互相交叉重叠,不利于组织落实和战时动员的问题,从去年初起,同军分区共同研究,本着平时生产、战时城防和兵员动员三兼顾,民兵和预备役部队统筹规划的原则,在试点的基础上,对民兵和预备役部队的布局做了统一调整。在编有预备役部队和基干民兵两类分队的单位,凡是组建任务较重的,取消了基干民  相似文献   

6.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说的是常备军中兵员周期轮换更替的频繁性。如今看来,用它形容民兵和预备役部队兵员日渐增大的分散性和流动性,更是贴切不过。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经济活动的日趋活跃,似乎使空间变得越来越小。民兵和预备役部队官兵中,离土离乡跑买卖做手艺打零工者越来越多。他们走南闯北,甚至长年在外,在编而不在藉,在册而不在家。这种情况,给当前和今后的民兵工作提出了一个新的重要课题——如何加强兵员的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7.
信息时代,民兵预备役部队肩负着支援保障、配合作战、兵员补充、应急救援、参加地方建设等多样化任务.新形势下,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服务、应急、应战"三向互动的要求,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提高民兵预备役部队完成多样化任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郭应斌 《国防》2005,(4):26-28
组织建设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基础。早在1962年毛泽东同志发表民兵工作“三落实”指示时,就强调要把“组织落实”摆到第一位。民兵组织整顿和预备役部队兵员调整是搞好民兵、预备役部队组织建设的基本手段,也是一项例行性工作。但是,不同的历史时期民兵组织整顿、预备役部队兵员调整的指导思想和内容要求有别。当前,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不断深入,现实军事斗争准备进入实质性阶段,从而对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组织建设作为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的基础,地位、作用也就更加突出。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整顿民兵组织,调整预备役部队兵…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民兵防空训练中心,坚持以未来作战任务为牵引,积极探索民兵、预备役防空兵训练新模式,取得了所训兵员整体素质和遂行任务整体能力大幅提高的效果,被参训的民兵、预备役人员称之为“提高战斗力的摇篮”。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在改革中不断前进,与此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一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杠杆和利益驱动的作用明显增强,使以往搞后备力量工作的思维定势受到严重的挑战;二是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和人才劳务市场的发展,民兵、预备役兵员呈现为  相似文献   

11.
1993年的民兵、预备役工作,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大和军委扩大会议精神,依据中发(1991)22号文件和《民兵工作条例》,着重抓好重点地区民兵、预备役工作的落实,进一步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基层建设和县(市)人武部建设,努力提高后备兵员的素质,动员和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现党的十四大提出的战略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2.
坚持民兵制度与预备役制度、民兵工作与战时兵员动员准备工作相结合(简称“两个结合”),这是我国民兵、预备役工作的一大显著特点,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后备力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从多年的实践看,要真正把这“两个结合”搞好,使之呈现出更加鲜明的特色,有几个问题需要引起注意。 一是不宜交融而应注重增强互补。民兵与预备役两种  相似文献   

13.
(一)经理(矿厂长)职责 1.对民兵的军事行政工作全面负责。 2.平时,负责抓好民兵和预备役组织建设,做到干部齐备、兵员落实,保证完成军事训练任务和民兵武器装备管理安全无事故。 3.战时,依据上级要求做好征集动员工作。 4.审批民兵、预备役的工作计划,及时解决人、财、物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保证工作计划的完成。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 笔者近日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民兵在整组点验中,个别民兵因同时接到辖区人武部和某预备役部队的应点通知书而无所适从,出现了一兵多点现象。究其原因,是一个县(市、区)既有人武部编组民兵,同时也有预备役部队编组兵员,造成重复编兵和交叉编兵。这种现象如不加以克服,必将导致有名没有人、在册不  相似文献   

15.
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迫切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民兵预备役队伍,这是由新世纪国防现代化的战略任务所决定的。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仍然采取计划经济时期的编兵模式,必然导致农村编兵产生兵员匮乏,城镇编兵产生兵员老化,民兵队伍整体素质趋向弱化。如何编组高素质的兵员,建设一支强大的、高素质的民兵预备役队伍,本期《兵林实说》就是要与大家谈谈这个话题——高素质的兵员在哪里? 本期《兵林实说》由辽宁省朝阳军分区组织。嘉宾分别是朝阳市龙城区西大营子镇饮马池民兵连指导员田勇、朝阳市朝阳县柳城乡武装部长宋子军、朝阳市喀左县人武部部长邰庆录、朝阳军分区政委杨长久、朝阳军分区司令员许静安。以下是各位嘉宾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在新的一年里,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要适应新形势,深化民兵、预备役工作改革;从实际出发,集中力量抓好重点地区的民兵、预备役工作;切实抓好教育训练,努力提高后备兵员的质量;进一步加强县(市)人武部和基层武装部建设;积极组织发动民兵、预备役部队参加两个文明建设,为改革、发展和稳定作贡献。  相似文献   

17.
坚持民兵制度与预备役制度、民兵工作与战时兵员动员准备工作相结合,这是我国民兵、预备役工作的显著特点之一。尽管“两个结合”的提出已经好多年了,但从目前的情况看,这方面的问题还很多,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一是应注重互补,不宜求同。提出并实行“两个结合”,意味着两者之间一定有某些能够结合的共同  相似文献   

18.
按照传统的动员方式,民兵、预备役人员要先在户籍属地收拢集结,尔后输送开进。这在当前民兵、预备役人员大量远距离外出务工经商的情况下,必然影响收拢的速度,强大的“返乡潮”还将加剧本来就十分紧  相似文献   

19.
王广浩  王立佳  李玉杰 《国防》2012,(11):43-44
民兵预备役部队应急分队是国防后备力量应对突发事件首批动员使用的力量,是维护国家安全稳定需要重点建设的力量。随着非战争安全威胁的上升,应坚持以任务为牵引,大力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应急分队建设。一方面,要优化编组模式。适应遂行抢险救灾、社会维稳等应急任务要求,通过年度整组等途径不断改善兵员状况,努力提高兵员的在位率、对口率和出动率,筑牢组织基础。优化  相似文献   

20.
预备役部队兵员管理的“大头戏”是预备役士兵,只要发挥好预任军官在兵员管理中的“纽带”作用,便牵住了预备役部队兵员管理的“牛鼻子”。针对预备役部队大部分兵员分布广、人员流动大、企业管理与预备役部队对兵员的管理发生冲突等问题,结合笔者在野战部队抓兵员管理的一些经验,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