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昝玉军  唐凯 《国防》2013,(8):48-49
今年"4·20"芦山抗震救灾动员实践,再次检验和展示了国家的应急动员能力,同时也留给了我们许多新的思考。平时的"应急"动员往往能折射出未来"应战"动员的特点和规律,我们应从军事斗争准备的角度回顾和审视这次抗灾行动,认真反思应急作战条件下国防动员可能面临的现实问题。一、国防动员保障目标应与现代战争对抗的重心相一致  相似文献   

2.
《华北民兵》2009,(12):51-51
近两年来,我们按照"集中居住营地化、人员管理连队化、装备配套专业化、教育训练经常化、指挥控制野战化、遂行任务多样化"的要求,把民兵应急分队的建和用有机结合起来,先后230多次完成各类应急任务,使这支队伍真正成为常备常用的"拳头"力量。经过两年多的实际运行,我们感到民兵常备应急分队要生存下去、发展起  相似文献   

3.
唐辉  柏振华 《国防》2012,(3):28
今年开春以来,四川省新龙县人武部着眼藏区维稳需要,不断强化民兵应急处突训练,收到明显成效。该部坚持把民兵应急分队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拳头力量,紧紧围绕"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要求,在深入总结以往应急处突行动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当前维稳形势,在抓好队列、单兵战术等基础科目训练  相似文献   

4.
应对多种安全威胁,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是新时期、新阶段、新形势赋予我军的新使命,更是民兵预备役部队进一步深化强军目标的具体要求。现就如何适应形势任务需要,大力加强民兵应急力量建设谈几点看法。一、拓宽渠道,科学编组着力解决"编实"的问题编兵整组是民兵应急力量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应把编兵重点放在应急队伍上,编入队伍的人员必须是思想较好、素质较高、长期在位,使之成为执行应急任务的一支"拳头"  相似文献   

5.
庞士勇 《国防》2011,(4):12-14
胡锦涛主席强调:"要加强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建设,优化规模结构和力量布局,建设一支平时能应急、战时能应战的强大后备力量。"这一重要指示为在新的起点上奋力推进后备力量建设转型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必须把推动后备力量转型作为当前的紧迫任务,坚持用先进的理念指导科学发展,用全局的思维统筹整体建设,用实战的标准检验工作质量,不断推进后备力量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6.
刘志刚 《国防》2012,(3):65-67
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胡主席关于军民融合发展重大战略思想,积极适应国家和边疆民族地区安全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和新要求,站在建设北部边疆"国防屏障、生态屏障"和自治区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着眼军地深度融合,把政府应急能力建设和军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聚合为军地联合应急能力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长期系统工程,纳入  相似文献   

7.
陈志伟 《国防》2011,(12):51-52
平时应急是我军的重要职能任务,应急队伍是部队应急行动的"拳头"力量。当前,加强预备役部队应急队伍建设,应注重在六个方面下功夫。应在编实应急队伍上下功夫。牢固树立"编为战、建为用"思想,全面夯实组织基础。把预编单位定准。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四川省营山县军地双方着眼应战应急需要,紧紧围绕国防动员"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新要求和可能担负的任务,把以"应战"为主要使命的国防动员和以"应急"为主要任务的抢险救灾、维稳处突"两条线"予以整合,大力开展"应战应急一体化"建设,在国防动员建设上走出了一条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新路,既有效提升了国防动员能力,也推动了国防  相似文献   

9.
民兵应急力量作为一支重要队伍,在历次应对各种非战争军事行动中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积极作用,并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当前,针对形势任务发展变化和民兵应急力量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探索新对策,谋求新发展,切实把这支力量建设成为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拳头力量。  相似文献   

10.
北京某预备役高炮团以能打仗、打胜仗为根本目标,着眼"建在身边、抓在手中、用在关键"的根本要求和"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需求,紧密结合预编单位特点,按照编战一致的原则,围绕应急动员、快速机动、协调控制、特情处置、综合保障等方面,突出抓好应急能力建设。今年以来,先后完成上级组织的应急大队授旗仪式和北京市抗洪救灾应急演练任务,团队应急能力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1.
武警森林部队既在平时承担防火灭火、保卫森林资源安全、建设生态文明的中心任务,又有在应急情况下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现实需要,必须从五个环节上提高部队由平时执行中心任务能力,向应急情况下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快速转换能力,把部队建成一支"一专多能、一队多用"的、能统筹兼顾完成中心任务与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过硬部队.  相似文献   

12.
几年来,天津市北辰区人武部努力适应"市场"和"战场"双重需要,着眼"平时能应急、战时能应战"和"建在身边、抓在手中、用在关键"的要求,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地抓好重点民兵应急营的全面建设,做到了组织健全、素质过硬、作风优良、保障配套,并多次圆满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受到军地领导的肯定和好评,重点民兵应急营先后被总参谋部、总政治部联合表彰为"全军民兵预备役部队基层建设先进单位",被北京军区评为"民兵预备役部队政治工作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3.
民兵应急分队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平时应急、战时应战"的最好抓手,必须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创新机制,把科学发展观新要求、履行新使命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紧密结合起来,真正解决制约民兵应急分队建设的突出问题,扎实提高应急应战能力。  相似文献   

14.
解放军生活:2009年7月1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武警交通部队纳入国家应急救援力量体系、从国家经济建设生力军到应急救援"国家队",我们如何理解其重大意义?傅凌: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把武警交通部队纳入国家应急救援力量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立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是武警交通部队更好地履行职能使命的时代要求。我们部队诞生于  相似文献   

15.
张鹏 《国防》2011,(8):42-43
基层是部队战斗力的基础。新形势下加强预备役部队基层建设,必须突出抓好"三项工作"。(一)建强班子。强化基层党的组织功能,既是预备役部队履行"平时能应急、战时能应战"的使命要求,也是实现党对预备役部队绝对领导的重要保证,必须把  相似文献   

16.
没有预先号令,没有战备等级转换,一道紧急动员令通过山西省阳泉煤业集团公司一矿武装部自动化指挥网传向140名民兵应急队员,40分钟后,队员们在指定的地域集结完毕。这是上级检查组对该应急分队考核演练的一组镜头。面对检查组的高度赞扬,该武装部部长李积峰欣喜地说:"民兵应急分队之所以能有这样强的战斗力,主要是在队伍建设上我们始终坚持‘三靠’的结果。"靠科学编组催生战斗力这个民兵应急分队组建于上个世纪80年代,20多年来,随着市场和战场的深刻变化,现代企业运行机制和传统武装工作方式的矛盾冲突,他们以"双应"为着力点,主动  相似文献   

17.
在省政府、省军区组织的内江军警民联合核应急救援研练活动中,我们把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三战"作为重要的研练课题,贯穿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着力探索了信息作战条件下军警民联合遂行应急抢险任务中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领域、新方式。主要做法是: 一、针对核应急救援课题新的特点,着力加强舆论宣传,提高了对核事故的认识 核事故及核应急救援是一个较新的课题,提高官兵和群众对核事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强调,要优化规模结构和力量布局,建设一支平时能应急、战时能应战的强大后备力量。胡主席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抓好新时期民兵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提供了依据。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民兵组织建设,必须破除计划经济时期的思维定式、工作模式,积极推进"两个转变"。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崇文区人武部按照"平时能服务、急时能应急、战时能应战"的目标要求,科学调整民兵应急力量布局,着眼北京市中心城区可能担负的使命任务,有针对性地开展训练演练和政  相似文献   

20.
当前,台军把"战力保存"作为"应急作战"的"首要"指导原则,认为,只有"先具有经得起挨打的能力",才能在防卫作战中"保持战力",避免在遭受突然打击后丧失还手之力。为此.台军制定有详细的兵力分散部署计划和应变措施,设想在进入"应急战备"阶段.各机场、港口、导弹阵地、通讯中心等,采取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