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各级的共同努力下,过去基层干部缺编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由于部队调整精简,在新毕业学员补充到位后,一些基层连队的排长、司务长出现了超编。连队干部多了,有利于连队的教育、训练、管理,也有利于保持基层干部的在位率。但由于连队干部超编,致使有的岗位要超配一名干...  相似文献   

2.
人民解放军1956年干部队伍出现了一次大发展,在短短4个月时间内,配齐了所有干部缺额。这次运动式的大胆提拔干部,对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干部缺额问题、推进军事训练工作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采取了应急式提拔、运动式发展,其消极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由此产生的干部严重超编问题,使中央军委在其后几年花费大量财力、物力和精力处理编余干部,失误是明显的,教训也是深刻的。  相似文献   

3.
一是要科学拟订转业复员计划。从近几年的情况看,一些单位在确定转业复员数量时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有的不看所属单位干部超缺情况,分配指标搞“一刀切”;有的受多腾出位子好调动干部积极性的思想支配,申报指标盲目性较大。这种眼睛只盯着转业复员指标,而无视编制和工作实际的做法,对干部队伍建设极为不利,因此,各级必须牢固树立编制就是法规的思想,在拟订转业复员计划时,要严格执行总部和军区有关政策规定,合理确定转业复员数量。在分配各职级转业复员指标时,应综合衡量所属单位干部队伍状况,既不能“平均分配”,也不能把驻地条件好、超编干部多的单位指标转嫁给驻地偏远、缺编干部多的单位。总之,要通过安排转业复员,真正使本单位干部的超编数量明显下降,缺编数量相对减少,干部队伍结构有所改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
《国防》1996,(6)
预任干部是预备役部队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依据《预备役军官法》的要求,切实加强预任干部队伍建设。 一、强化法规观念,克服超编超配预任干部的现象。近年来,有的单位为了解决预备役部队建设的“三难”问题,将一些“有权(钱)”的人员挂上预任军官的头衔,从而给预备役部队的干部编配造成混乱,这很不利于预备役部队长远建设,有关部门要坚决以《预备役军官法》为依  相似文献   

5.
在县(市)人武部移交工作即将全面展开的时候,不少人武干部给本刊来信,提出移交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希望给予解答。为此,记者走访了军委总部有关部门。问:移交中如何配备好人武部的人员? 答:要按人武部新的编制表配备好人员,不得超配。干部的调整,先在省军区内进行,仍配不齐的,可从部队选调一部分当地籍干部到人武部工作。超编的干部,由军队安排其他工作或作转业安置,安置前的管理和供应工作,由所在的军分区(警备区)负责。人武部的职工,要按编  相似文献   

6.
预备役部队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作为骨干力量的现役军官队伍结构日趋稳定,但也呈现出“五多五少”的变化。这种变化既有利也有弊,需要引起各级领导的注意。 野战部队交流军官多,军队院校毕业的少。近年来,从野战部队交流的军官成为预备役部队现役干部的主要来源。以某预团为例,1993年来,从院校毕业的只有1人,而交流的军官年龄大、职务高,与部队连职干部缺编、营职干部超编的现状形成矛盾。建议适当交流一些院校毕业的年轻干部,使之形成梯次配备的合理结构。 大专以上文化军官多,但正规院校毕业  相似文献   

7.
为了加强生活费管理,军委、总部、军区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力地控制了生活费的领报、发放等环节, 促进了人员生活费待遇的落实,推进了部队生活费管理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但目前生活费管理还存在着实力监控不力,超编单位、超编人员仍然享受生活费待遇等现象。我们认为,按编制保障生活费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1998年初春,二十四团团长李江江正在为打好春耕"战役"而积极做着一切准备,师党委的一纸命令,调他到二十二团担任团长。一向"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他,割舍了自己与二十四团父老乡亲并肩作战700多个日日夜夜而结下的深厚友情,挥泪告别了含着眼泪挽留他的职工群众,带着新的希望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来到二十二团一个月的时间里,李江江一头扎进了火热的基层,走遍了全团的旮旮旯旯,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情况:干部超编,作风不扎实,人浮于事,抱着"当天和尚撞天钟"思想的大有其人;劳动纪律松散,农业基础薄弱,经营效益低下,人心涣散。尤其是干部腐败问题群众反映强烈。李江江了解到这样一件事:某单位不管有没有需要招待的对象,平均每天要在饭店摆上一桌200元的饭菜,家里人也一起跟着吃喝,一年光饭钱就达7万元。这位汉子被激怒了,他拳头重重地擂在桌面上:"这是在犯罪!"玻璃板被击得粉碎。那位单位领  相似文献   

9.
1975年军委扩大会议的历史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林 《军事历史》2001,(6):33-35
1975年6月24日至7月15日,中央军委在北京召开了一次重要的扩大会议。会议在叶剑英、邓小平的主持下,集中讨论了军队的整顿及编制体制调整等问题,通过了《关于压缩军队定额、调整编制体制和安排超编干部的报告》。军委各总部和全军各大单位负责人70余人出席了会议。邓小平、叶剑英先后就军队的整顿作了重要讲话,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军队整顿的必要性、目标、任务和意义,并就整顿的具体工作作了统一部署。这次召开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军事会议,在当代中国人民解放军建设史上写下了重要的篇章,并对后来整个中国政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干部工作中的档案观,是指在广泛的干部工作实践中,对干部档案所具有的观念或看法。干部工作中的档案观,是干部工作全局观念的重要展现,也是干部工作的根本观念。架起干部档案观念的桥梁,要树立如下的一些基本观念。干部档案的依据观。干部工作整体上依据的是党的干部政策,而干部工作往往涉及到的是某一具体的人、具体的事,从时间、空间的概念上讲,毕竟都是有限的,某种程度上也常常受到来自主观和客观方面的情感影响。干部档案材料形成于不同的时间,来源于不同的单位、部门,并且是按照一定的组织程序和形式形成的,从形式上讲,具有一定的深度…  相似文献   

11.
在外干部是指凡离开营区一昼夜以上的干部,包括参加上级组织的短期(半年以内)轮训、集训的干部,参加军地院校研究生、专升本学习和中级指挥培训的干部,在上级机关代训或帮助工作的干部,临时或上级指定出差的干部,探亲休假干部,住院干部,转业待安置干部,外训干部等。  相似文献   

12.
正干部部门通常被称为"干部之家"。温馨的称谓既饱含了官兵的信赖,也承载着基层的热切期盼,更确立了干部工作应坚持的服务方向。把干部部门建成干部之家,应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加强品行修养,靠人格魅力吸引人。干部部门作为党管干部的职能部门,岗位敏感、上下关注。一是要忠诚可靠。这是我们党对干部工作者第一位的要求。做到这一点,根本的是要始终坚定理想信念,贯彻党的意志,维护党的形象,保持干部工作者  相似文献   

13.
军队文职干部是国家干部队伍的组成部分。通过讨论文职干部制度设立的必要性 ,文职干部的地位与作用 ,文职干部与现役军官之间的关系 ,以及文职干部享有的权益 ,从而更好的维护和保障军队文职干部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童元鸿  谢冬林  姚志刚 《国防》2002,(11):39-39
针对近几年人武部干部本地化比重逐渐增大和两地分居的外地籍干部逐渐增多的情况,河南省淮滨县人武部注重加强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管理工作。一是加大教育力度。认真落实干部教育计划,进一步加大军人形象、军人职责、军人作风等教育力度,纠正少数干部认为人武干部“八小时”以外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等片面认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人武干部是“军”而不是“民”,不管  相似文献   

15.
考核干部,是全面准确地识别干部,做到知人善任,用准用好干部的关键环节。对改进考核工作,有四点浅见。增强标准具体化意识,科学规范各级各类干部的职责。标准具体化,是指考核干部要对不同类别、不同职级的干部,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制定出具体的考核标准。部队干部...  相似文献   

16.
干部考察是干部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加强干部监督的重要手段,也是干部任免、升降、奖励等的重要依据。能否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不仅关系到对干部综合素质与工作实绩的科学评价,而且关系到我军干部队伍整体建设水平的高低与军队的长远发展。要做好干部考察工作,必须坚持“四个统一”。一、坚持定性考察与定量考察的统一,增强考察工作的准确性。对于干部的考察,既要从质的方面进行定性分析,也要从量的要求上加以把握,做到定性考察与定量考察的有机统一,增加考察的科学性,全面准确地了解和评价干部。定性考察注重从“质”的方面了解干部…  相似文献   

17.
金炜 《政工学刊》2000,(4):33-33
强 化按辩证观点考评干部的意识 ,克服“重一时一事 ,轻整体一贯”的偏向。 (一 )用全面的观点考评干部。干部的实际表现是多维的 ,科学地考评干部就必须既看其优点 ,又看其缺点 ;既看其成绩 ,又看其失误 ,通过综合分析 ,对干部作出客观、准确的评价。(二 )用历史的观点考评干部。考评干部时既要看干部的现实表现 ,又要看干部的历史表现 ;既要看干部的一时表现 ,又要看干部的一贯表现 ;既要看干部在关键时刻的表现 ,又要看干部的平时表现 ,不以一时一事论英雄。考评干部要看其历史 ,但又不能拘泥于历史 ,还应重现实 ,看发展。只有这样 ,才能…  相似文献   

18.
随着机构改革的深入,乡(镇)专武干部出现来源短缺,造成新一轮专武干部缺编的现象。其原因是乡(镇)干部普遍缺编,专武干部配不起来。二是专武干部待遇偏低,造成部分专武干部对本职不安心;三是具备担任专武干部条件的合适人选不多。针对以上情况,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对策:  相似文献   

19.
党管干部原则是党的组织领导的集中体现,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原则,才能始终牢牢把握对干部工作的领导权,为“打得赢”、“不变质”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但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不是党委包揽、独断,必须改进方法,进一步扩大民主,使广大官兵能够充分行使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我认为,对于军队党组织来说,新形势下党管干部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党管干部应主要体现管路线方针干部路线和方针是选拔任用干部的根本依据。党管干部最重要的是要管好党的干部路线、方针和政策在本单位的贯彻落实,以确保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20.
杨勇 《政工学刊》2006,(11):45-45
用人必先察人,知人方能善任。坚持全面、深入地考核干部,是干部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如何积极探索干部考核的新方法、新途径,为党委准确识别和正确使用干部提供真实依据,需要搞好以下七个方面的结合。(一)将定期考核与随机考核结合好。定期考核是指在一定时期或阶段对所属干部进行的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系统考核,通常对团级以上干部二至三年考核一次,营级以下干部每年考核一次,这是考核干部的主要方式。但由于定期考核是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一次性进行的,方式也主要是个别谈话、查看纪录等,其考核的深度、广度必然受人的主观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