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沈力 《军事史林》2010,(1):11-17
1955年9月,人民解放军开始实行军衔制度(以下简称五五军衔制),1038人被授予将官军衔,其中大将10人,上将55人,中将175人,少将798人。1956年、1958年,又有2人被授予中将军衔:本文谈谈五五军衔制中将军衔。  相似文献   

2.
刘岩 《军事史林》2004,(12):23-30
人民解放军在建国以后,于1955年和1988年两度实行军衔制度.其中有些情况人们只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这里就读者常常提到的若干问题作一概述.为叙述方便起见,不妨称首次实行的军衔制为"55式"军衔制,第二次实行的军衔制为"88式"军衔制.  相似文献   

3.
1955年,为了适应军事斗争和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需要,我军实行军衔制,全军官兵根据职务和等级分别授予了相应的军衔.但刚开始,我对这个事情在认识上也是不足的,主要是对实行军衔制的重要性了解不够,认为没有军衔一样可以打仗,而且能够打胜仗.  相似文献   

4.
谈到新四军实行军衔制,人们首先就会想到佩带中将军衔的叶挺。在新四军组建之初,作为国民革命军编制序列内的部队,国民政府也曾给新四军的高层军官授予了军衔。但当时考虑到我军现实,并未普遍实行和佩带军衔。大多数授了衔的军官,本人不仅知道,而且在干部档案中也有记载。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1912年以来,实行三等九级军衔制过程中出现的军衔晋授不严格,收编各地方部队各行其道,授予机构繁多错乱,军衔与职务相比,军衔都普遍偏高,将官数量过多、过滥等问题,从1935年开始,国民政府和军事委员会决定重新评定军衔,并仿照德国军衔制度制定新的军官军衔制度.  相似文献   

6.
刘岩 《军事史林》2006,(3):3-13
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已是半个世纪以前的历史了,在那次实施军衔制的过程中,有一些情况人们众说纷纭,有些事情以讹传讹,给某些史实造成混乱,很有澄清的必要.现就这次军衔的评定和授予概况予以记述,以正视听.  相似文献   

7.
军事文摘     
我军历史上的军衔制新中国成立不久,我军就开始进行实施军衔制的准备工作。1955年1月23日,军委下发了《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2月8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同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发布命令予以公布。8月11日,国防部长、总政治部主任发出《军士和兵评定军衔的指示》。1955年9月,开始授予现役军人军衔,10月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美国军事将领中最高的军衔是五星上将。自美国实行此军衔制以来,已出现了不少五星将花,其中有4位海军五星上将,他们是:  相似文献   

9.
一、十大将的成长历程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辉煌历史的缩影 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年第一次实行军衔制时,设有大将军衔,被授予大将军衔的共有10人,他们的排名顺序是: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相似文献   

10.
沈力 《军事史林》2004,(1):8-11
近年来,有关195 5年至196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度(以下称1 955年军衔制时期)的著述时常见诸公开出版物,读者对此已有较多了解.  相似文献   

11.
军衔制度在世界上产生以来,校级军官军衔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只设有上校和少校两个级别,后来才增加了中校.苏联红军1935年实行军衔制的初期也是这样,校官只设上校、少校两级,中校是1939年9月增设的.  相似文献   

12.
177位中将是开国将军中的中坚力量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年第一次实行军衔制时,首批有175人被授予中将军衔,1956年和1958年又各补授一名,共计有177人被授予中将军衔,其中陆军中将150人,海军中将13人,空军中将14人。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业经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公布实施。军衔制的再度实行,是新时期我军军事制度和干部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标志着我军的正规化建设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我军酝酿实行军衔制度由来已久。由于受国情军情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这一制度的实施经历了几起几落的漫长过程。在1955年至1965年实行军衔制度之前,曾有过三次酝酿实行这一制度的尝试。一、抗日战争时期酝酿的军衔制 1937年8月1日,在我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之际,总政治部在《关于新阶段的部队政治工作的决定》中就指出,我军将“采用官阶制度”。1939年4月2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致电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总政治部王稼祥主任并中央书记处,提出:“部队日益扩大,正规军各种制度亟待建立。拟照国民革命军编制区分,规定部队中各级干部之等级(三等九级制)。”同年5月30日,朱德、  相似文献   

14.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对现役军官授衔。当时负责授衔工作的彭德怀、罗荣恒和宋任穷到中南海向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人汇报军衔评定方案和进展情况。彭德怀说:“总的来说,部队中大部分同志都能正确认识这次授衔工作,态度端正,但也有些人有攀比思想,提出了一些不切实  相似文献   

15.
我军最早获得军衔的人众所周知,我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是在1955年10月。然而,早此10年,毛泽东主席就曾分别授予6位同志以将、校军衔,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1945年,苏联红军挥师进人我国东北对日作战,与中国军民一道打击日本侵略者、是年9月,驻东北苏军...  相似文献   

16.
1935年以前中国军队上将数量泛滥原因剖析(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清末移植以日本军衔制为蓝本的现代军衔体系开始,短短二十多年,中国军队的上将军官数量多到统计不。清的地步。到1935年4月,国民政府实行新的军衔制,改变了以往实行的将校尉三等九级制,将官分少将、中将(陆军中将加上将衔)、二级上将、一级上将、特级上将,比较好地控制了上将数量。本文试对1935年以前的中国军队上将数量泛滥的原因进行一番剖析,以求教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7.
军衔制,是民国军衔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是中国发明的,而是引进西方的,由“西欧式军衔”转化而来。军衔制,是包括各级军官、官佐,又包括全体士兵的军人等级体系。 军衔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根据武装力量现役军人和预备役军人的职务、军事素质或专业素养、资历贡献以及所属军兵种或勤务区分,授予每个军人的衔称,用以表明其身份地位,待遇及荣誉的一种称号。  相似文献   

18.
刘岩 《军事史林》2004,(4):42-44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人们有时候在一些场合发现,人民解放军有些军官肩章的下(外)端增加了一个"Y"字形的符号,搞不清楚这是怎么回事.本文从回答这一问题说起,谈谈解放军的预备役军衔制度. 人民解放军于上世纪50-60年代和80年代起,两度实行军衔制度期间,除了人们熟悉的现役军衔外,还设有预备役军衔.上述下端缀有"Y"字形符号的肩章,就是预备役军官的军衔标志."Y"是汉语拼音预字的第一个字母,代表预备役的意思.人民解放军预备役军官专用军衔肩章符号,50年代首次实行预备役军衔制时未曾制定,90年代再次实施预备役军衔制度时才正式制定佩带.那么,人民解放军的预备役军衔制度的情形如何呢?这里作一概要介绍.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相似文献   

19.
一、辉煌的资历与战功,造就了共和国十大开国元帅 1955年我军实行的军衔制,对授予元帅军衔人员的标准规定得很高.这年2月8日,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由国家主席毛泽东批准公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中说:对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或领导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的高级将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相似文献   

20.
抗战时期我军干部的军衔评定梁君我军从创建至今70余年来,干部等级制度有5次较大规模的变化,而其首次提出评定级别、实行等级军衔制,是在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8月1日,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中国工农红军即将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之际,红军总政治部在《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