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穿着军装,李仲彬是一位响当当的人物,荣立过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获得过“烈火英雄”、“全国抗洪模范”等荣誉称号。脱下军装,走上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主要领导岗位,李仲彬风采依旧。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上,李仲彬自觉履行区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的职责,和区委“一班人”共同奏响了国防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时代强音。新都区连续3年跨入四川省“经济十强县”行列,连续3年荣获全省“双拥模范城”称号。李仲彬本人荣获“全国模范军转干部”称号、首届“建设成都杰出贡献奖”。  相似文献   

2.
军装修辞     
很多人看到军装的表面,我们却熟悉军装的里子。有一天,我们有机会咀嚼生命中军装时光里的那些独特段落和瞬间,我们一定会比现在发现更多沉潜在军装上的精神消息。军装“本质上是一个表达空间”,于是, 我们看到,每个时代涌现出来的那么多的军装叙事,以及背后的修辞。  相似文献   

3.
闪闪的红星,威武的军装,飘扬的军旗,不知在儿时的梦中出现过多少次。命运之神,总是惠赐于她的钟情都。1990年9月,我终于如愿以偿穿上军装,成了人武战线上一名新“兵”,并参加了绵阳军分区组织的武装干部集训。初到练兵场,严肃的气氛,雄壮的场面,给人以鼓舞。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绵竹市财政局、地税局局长管国强10年前穿着绿军装直接献身国防事业,10年后,脱下军装依然默默无闻地为国防建设尽职尽责。他用言行证明他是市里的好“管家”,是优秀的不穿军装的“后勤部长”!  相似文献   

5.
唐忠宝 《华北民兵》2004,(11):38-39
乌兰浩特,蒙语意为“红色的城市”。1974年5月1日,新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政权——内蒙古自治区在这里成立,素有“小延安”之称。在这块圣洁的土地上,昔日曾经记载过辉煌的历史,谱写过共和国红色的诗篇。如今,有一群身着绿色军装的人,他们以军人的忠诚和果敢,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谱写了一曲迈向新世纪的绿色乐章。  相似文献   

6.
我在拾掇行李包的时候,父亲来了一个电话,叮嘱我一定要带着新军装回老家。当兵十几年,每次回老家过春节都是穿便装,这次父亲怎么突然想起非让我穿军装,而且是新军装回去呢?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1963年11月,我穿上军装来到丹巴县公安队,开始了军旅生活。看押过犯人,剿过匪,搞过生产,当过炊事员,任过文书和司务长。1970年调康定县人武部开始从事武装工作,25年的武装生涯,使我既看到了武装工作的重要,又深感武装工作的艰辛。单位荣誉室里悬挂着锦旗、奖  相似文献   

8.
望明月     
“兄弟,你想家了吗?”战友的一句话,将我的思绪一下就拉回到6年前……“妈,我穿军装好看吗?”刚从入武部领回新军装,我第一时间跑到医院,在母亲病床前敬了一个不太标准的军礼。母亲看着我。  相似文献   

9.
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成都市新都区区委书记李仲彬积极关心、支持军队建设,为区人武部和驻军解  相似文献   

10.
女兵当了“模特”?听起来有点怪,要不是亲眼所见, 大概没几个人会相信。前不久,笔者到京郊95880部队女新兵连采访时,有幸观看了她们的“军旅时装表演”,眼前不由一亮。“你们觉得军装美吗?你们会为这些完全由军装设计组成的军旅时装鼓掌吗?……”主持人充满激情的报幕之后,动感的音乐便从音箱里飘了出来。  相似文献   

11.
孟孟 《政工学刊》2013,(1):67-67
剪去潇洒的发型,换下时尚的衣裳,把爷爷奶奶的唠叨揣在身上,将爸爸妈妈的叮咛打进背包,我们拎着梦想、挺起胸膛,融入绿色方阵,穿上梦寐已久的军装。可能你是个好学生,可能你是父母的“小太阳”,可能你是条件优越的“小经理”……但,穿上军装,你就只有一个身份——兵。  相似文献   

12.
难忘的奖品     
最近战友群里流行一首歌叫《脱下军装还是兵》,感人的歌词和深情的旋律一下子把我带回到部队的生活,使我这个曾经在部队工作过20年的老兵产生了强烈共鸣。每每唱到“我们脱下军装还是兵,就像那褪了色的绿军装,如今岁月已经变了模样,一颗勇敢的心依然在胸中。  相似文献   

13.
沈阳军区被装调号中心的“调号兵”说,当看到战友们穿着一身合体的军装展示国威、军威的时候,我们就是幸福的。该调号中心是沈阳战区唯一一家被装调号“窗口”,担负东北地区陆海空三军将士的被装调号任务。大到调换一套军装,小到一副肩章,“调号兵”在500米的廊道里每天重复着简单的动作。700多个品种,100多个型号,“调号兵”的脑子里整天装的都是这些枯燥的数字,但他们始终微笑着。  相似文献   

14.
军装情愫     
随着人武部归建,已过不惑之年的我重新入伍。当我穿上缀着两杠两星军衔的军装,顿时,被掏空了十年的感觉,一下子被欣喜、惬意、感激、责任充实起来。潮水般奔涌的军装情愫,冲开了回忆的闸门。 十年前,军队实行百万裁军,我成了百万分之一。接过转业证,对军装的感情突然浓了起来。脱下军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杜剑、特约记者张红旗报道:由解放军报社后备力量建设宣传部、中国国防报社、中国民兵杂志社联合评选的2005年“关心支持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新闻人物”,日前在京揭晓。这项在国防后备力量战线产生较大影响的评选活动始于1988年,今年是第18届。今年当选的10位新闻人物是: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区委书记李仲彬,湖南省常德市市委书记程海波,辽宁省大连市市委副书记怀忠民,河南省三门峡市市委书记连子恒,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区委书记魏建民,江苏  相似文献   

16.
手握方向盘,脚踏离合器10多个春秋的杨晓东,脱去军装不久,却成了“发明家”——发明研制了“康乐牌”保健鞋垫系列产品和灵芝甘露系列药品。  相似文献   

17.
对于不穿军装、不吃军粮、不拿军饷的人武系统职工队伍来说,是一支没有军衔的“兵队伍”,是基层武装工作不可或缺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曾经经历过的两件事令我心存感动:在一次休假回家的途中,长时间的旅途劳累使我很快进入了与家人欢聚的梦境中。不知是什么时候,列车员轻轻地推了推我,说:“小同志,该下车了吧?”我忙乱中开始收拾起东西来。这时有人问:“列车员同志,你怎么知道他到站了呢?”她边帮我收拾东西边对大家说:“其实也没什么,他穿着军装,好记,我也力  相似文献   

19.
郝兵,何许人也?我们村的退伍兵。他爱穿那得体的旧军装,自嘲:“差一点。” 郝兵算有天资,经人指点,十五六岁会摆弄什么矿石耳机,来复收音机,十七岁还参加了省无线电测向比赛,得过名次。而命运总是捉弄他。那年高考离录取差八分;十八岁那年,省无线电测向运动队曾点名  相似文献   

20.
难舍绿军装     
20岁那年 ,我考上军校。第一次穿上绿军装。在最初的兴奋与欣喜过后 ,我产生了一丝失落 :看着同龄人西装革履 ,在缤纷世界里尽情挥洒自己的青春 ,而我将融进这单调、绿色的方阵中。我不禁问自己 :“军装是不是很‘土气’ ?”第一次探亲回家 ,我身着军装。在车站 ,不止一个人向我问路 ,一位河南老大爷甚至没多想就把包放在我的脚边 ,自个儿买票去了 ;在车厢里 ,一个可受的小男孩除了他妈妈外 ,就喜欢让我抱他 ;到了家 ,几个表姐妹们好奇地审视着我的肩章领花 ,想要试穿这身绿军装。我不由得重新打量这身军装 :是什么魔力让历尽沧桑的老人信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