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造句     
“梨树就是梨树。”这是儿子用“就是”造的句子。老师用红笔大大地打了一个“×”。这使我想起了鲁迅的名句:“我家的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  相似文献   

2.
国防乐园     
导演培训班 老师问:“怎样表现一个思想者在作深入思考?” 学员答:“一支一支地抽烟。” 老师:“思考时间很长了呢?” 学员:“一堆烟屁股的特写。” 老师:“终于下了决心呢?” 学员:“一只有力的手猛地摁灭烟头。”  相似文献   

3.
国防乐园     
由于对学生回答的问题很不满意,老师说道:“认为自己是愚蠢的人,站起来!” 沉默了一会儿,小约翰站了起来。 “你认为自己是个蠢人吗?”小约翰说:“不,老师。我只是不忍心看您一个人站在那儿!”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的一天,科长捧着一本《西南民兵》走进办公室,嘴里直嚷嚷:“莫川,你上了一篇头版头条呢,真不错!”我先是一愣,尔后是一阵激动涌上心头,“真的吗?” 这是真的,今年的《西南民兵》第2期“开卷有益”栏用了我的拙作《有一种情怀》,难以名状的激动和喜悦化为几个字:谢了,编辑老师!  相似文献   

5.
幽默点滴     
司马光砸缸老师在课堂上讲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后,一名小学生举手问道:“老师,什么是缸?”“缸是一种常见的家用容器,古代人家家都有一口水缸,是用来储水用的。”老师认真地回答道。“老师,那他们家是经常停水还是欠水费了?”老师正不知如何回答,另一个学生问:“老师,缸是什么做的,  相似文献   

6.
爱在深秋     
枫叶在秋风中点燃它生命的红色,染醉了峡江两岸。就是在这个硕果累累的季节,友人告之,我的老师患了鼻癌,刚从省城治疗回来。我急匆匆、惶恍恍地要爱人随我前去探望。爱人见我一副魂不守舍的神态,提醒到:“带点啥子?”我犹如拍板定案般地回答:“用不着带啥,师生情谊淡如水”。 途中,我一再告诫爱人,干万不  相似文献   

7.
被人羞辱 ,特别是当众被人羞辱是最让人难堪 ,让人愤怒 ,让人无法容忍 ,让人刻骨铭心的。然而 ,在实际生活工作中 ,有时某些“羞辱”却是十分珍贵和不可多得的 ,它让人终身受益。记得一位朋友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还在上高中的时候 ,有一次 ,一位英语老师让他背单词 ,而他当时正聚精会神地读一本武侠小说。老师很生气 ,便当众对他说 :“你真是没出息 ,不仅糟蹋爹娘的钱 ,还耗费自己的青春 ,如果你能考上大学 ,全世界就没有文盲了。”听了老师当众“羞辱”他的这番话 ,他既生气 ,又暗自下决心 :“你不要瞧不起人 ,我此生必定要上大学。”他…  相似文献   

8.
天宝老师出了本东西,就是叫《别以为我什么都不会干》的这本书。一看书名我就笑,向谁宣誓呢,不是他的性格啊。我之所以把天宝叫老师,是尊敬;他每次见面或打电话,叫我“李老师”,有点讽刺,  相似文献   

9.
张珂 《政工学刊》2008,(6):35-35
一位幼儿园的小朋友向园长告状,说老师骂自己了。这位教师十分纳闷,自己从来没有骂过学生呀。园长批评小朋友说谎。小朋友委屈地说:“老师没有用嘴骂我,她用眼睛骂我了!”老师这才意识到,早上因为这位小朋友调皮,自己确实用眼睛狠狠地瞪了他一会儿。这位老师在文章中写道:“小朋友这天真的一状,给自己上了一堂课,骂人不仅仅只有嘴巴,有时眼睛也会骂人的。”  相似文献   

10.
沃尔玛是世界知名的零售业巨头。消费者有这样一种说法:沃尔玛的分店开到哪里,低价优质的服务就会到达哪里。据了解,在这家实力雄厚的大企业里,打印纸要求双面使用,做广告从来不请明星助阵,而是由员工或员工的孩子“赤膊上阵”。光是这两项,每年节省的资金就不下百万美元。省下来的资金用于让利销售,消费者得到了更多实惠,公司的知名度也进一步提高。有一位到过德国的朋友告诉我,德国房东老太太很“抠门”、“死心眼”。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几个房东去上班了,老太太就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地看电灯关了没有,还把耳朵贴在门上听,听听水龙头、…  相似文献   

11.
周末,孩子告诉我一件事:幼儿园的老师让她们比赛修“水库”。比赛时由于她只是在某一个部位用力,尽管这个部位的“水坝”筑得又高又厚,但因为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顾及其他部位,结果存水量并不多,没能得第一。在这类“木桶”问题的处理上,岂只是  相似文献   

12.
前几年一个教师节,从远方传来一位女士的声音,连声称我为“老师”。我说,你打错电话了吧!对方报出姓名,电话两端哈哈大笑。她是大学教授,早已退休。我说:“咱们是同学,你不该如此称之。”她说:“一天为师,终身不忘,你教过我半年课呢。”这次交谈,使我回忆起深藏内心60多年的一段经历。  相似文献   

13.
挫折的意义     
听过一个故事:一位年轻人刚从军中退伍,只有高中学历,无一技之长,只好到一家印刷厂担任送货员。一天,这个年轻人要将一车书送到某学校7楼办公室。当他把书放到电梯门口等候时,一位保安走过来:“这电梯是给老师搭乘的,其他人一律不准搭,你必须走楼梯。”年轻人解释:“我要送一整车书到7楼办公室,这是你们学校订的书!”保安面无表情地说:“不行就不行,你不是老师,不准搭电梯。”两人在电梯口吵了半天,但保安依然不予放行。年轻人心想,要搬完这一车书,至少要来回走7层楼20多趟。他无法忍受这无理的刁难,心一横,把书搬到大厅角落,不顾一切地走了。  相似文献   

14.
抗击“非典”时期,领导批评人最多也最严厉,有的批评还显得有点过火。但被批评者绝大多数都能正确对待,没有因此而产生矛盾和对立情绪。一位朋友曾深有感触地对我说:“批评是最大的关心。”假如“非典”能让人们都明白,“批评是最大的关心”,那真要感谢“非”典。如果没有非典,在批评“”“与自我批评难以开展的情况下,谁”能承认批评是最大的关心”这个人“生的基本道理呢?批评是最大的关心,有人或许对此还有异议。但细想一想,人之一生,尤其在青少年时期,谁对自己批评最多,除了父母就是老师。实践证明,父母对儿女的爱,老师对学生的爱,是天…  相似文献   

15.
“起在学生前边.睡在学生后边,跟在学生身边”,这“三边”是秦自生给军训带队老师们定的规矩,而他自己则要比“三边”老师起得更早、睡得更晚。作为中国传媒大学武装部部长,秦自生说:“学生军训,别看只有20天,却足我一年中最累最紧张的。”  相似文献   

16.
张军 《中国民兵》2008,(9):11-11
我的父亲是一名“老武装”,曾任人武部政工科长。在人武部大院里长大的我,白幼就喜欢阅读父亲带回的每一期《中国民兵》杂志。在《中国民兵》杂志的熏陶下,我走上武装工作岗位。如今,这位“无言老师”陪伴了我整整20年。  相似文献   

17.
这是我以前从报刊上见到的一个标题,但却表达了此时我最真切的情感。 一年前,我涉足了新闻报道这个领域,当时,试着写些小“豆腐块”给《解放军报》、《西南民兵》等编辑部寄去。稿子写了一大堆,而刊用的却很少。我曾怀疑,自己可是玩笔杆子的料?加上周围个别谙于世故的同志给我“指点迷津”:“你得和编辑记者套套近乎,拉拉关系。”我仅有的一点写作热情降到了冰点。而这时,我的老师、师宣保科伍海泉科长不时给我打气:  相似文献   

18.
幽默与笑话     
“小明,”老师问道,“你能说出1000年以前还没有的三种东西吗?” “原子弹!” “对!” “电视机!” “对!” “还有,……我!”……  相似文献   

19.
民兵政治教育如何搞得活跃?我就这个问题到乡下作了一些调查,写下了几则手记。要抓“兴奋点”过去在乡村流传这样一句话:“武装干部进了村,不要钱就要人,群众怕见面,干部身后跟。”去年春,我到兰西县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这个县人武部针对一部分群众“想致富没门路,学科技没老师”的问题,利用冬闲时间,发动民兵开展“科技之  相似文献   

20.
年少的选择     
那是一个胆大妄为的选择,那是一个今日看来也还有些冒失的选择。1989年3月,我用一种体面的方式,告别了对我高考寄予厚望的老师和父母,“逃离”了贫困的家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