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举浦,男,生于1953年,历任战士报道员,新闻干事、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师政委等职,现为总参某部政治部主任,少将军衔;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大画幅摄影学会理事、中国优秀摄影家;其作品先后获得中国首届“老相机比赛三等奖”、第二届“福在中国”全国摄影艺术大赛“壮美山河”篇铜奖、“中国当代风光摄影艺术精品”银牌奖、“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全国摄影作品大奖赛铜奖、《中国当代摄影家作品鉴赏》金奖;其作品先后被收入《中华书画宝典》、《中国》、《中国当代摄影家作品鉴赏》等。  相似文献   

2.
简历刘培恩,著名摄影家,《北京全景图》创拍者。六十年代生于燕赵大地,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大校,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九十年代初接触摄影并进行创作,十几年来积累素材近十万幅,多次参加国内和军队摄影大赛及摄影展览,有上千幅摄影作品先后在《中国摄影报》、《中国园林》、中国摄影家协会网(在线影展)、全军政工网(摄影频道)报刊、网络等媒体上发表,有百余幅作品获奖。  相似文献   

3.
志军是一位极具使命感的军事摄影家。自1996年担任海军南海舰队专职摄影干事那一刻起,他的胸前挎着照相机,在十年的时间里,镜头就一直对准着大海,跟随着军舰劈波斩浪,漂洋过海,先后18次赴西沙,16次赴南沙采访,累计海上行程4.8万多海里。南中国海海域凡有我海军军人驻守的岛礁,他全都不止一次地登临过,一些没有军人驻守的小岛礁,他也要涉足。他拍摄了以海洋军事、海洋资源、海洋生态、海洋环境、海洋经济为题材的摄影作品数万幅,在媒体上发表作品3000余幅……  相似文献   

4.
《东北后备军》2009,(12):F0004-F0004
马登刚,现任沈阳军区某要塞区海防团政治处干事,少校军衔。从事新闻摄影宣传报道工作17年来,他的足迹走遍黄海前哨海岛哨所,从平凡的边关军旅生活中捕捉闪光的精彩瞬间。扎实的美学功底和勤奋、钻研的工作精神使他的作品细腻唯美,对光影的良好控制能力彰显了他长期练就的扎实基本功。其作品先后见诸报端1000余篇幅,20余幅作品在军内外影赛入选获奖,10余次被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5.
苏仲镛     
《东北后备军》2010,(6):F0004-F0004
1954年生人,沈阳市苏家屯区人。曾任区法院副院长;区检察院副检察长,区政协常委,辽宁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家学会会员。1990年学习风光摄影和纪实摄影,近几年开始痴迷于生态鸟类摄影,各类作品先后多次参加省市级的摄影展览,并获奖。  相似文献   

6.
1989年以来,韩本富先后在中央和省级报刊、电台发表反映民兵建设的新闻稿件、摄影作品150余篇。领导和同志们都称赞他是一优用真情写武装的人,连续4年受到成都军区政治部,保山军分区、腾冲县委、县政府、县人武部的表彰奖励,并8次荣获征文奖。 韩本富1975年入伍,89年从军  相似文献   

7.
华兵 《华北民兵》2013,(4):61-61
高勇华,笔名江海游子,河北省沧州军分区宣保科长。本人自幼酷爱书画艺术,小学时代就开始练字习画,从军后仍醉心翰墨,勤耕不辍。目前系中日韩新国际书画家联盟理事、甘肃国画院书法创作部副主任、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先后获首届亚太文化艺术节暨第七届国际书画名家联谊展金奖、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美术书法作品大赛优秀奖、第十四届当代书画家作品邀请展金奖、北京军区书画摄影大赛银奖等10多次。作品和个人事迹先后在《中国书画报》、《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军队党的生活》、《战友报》等刊发。  相似文献   

8.
[人物简介]林书全,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新乡市摄影协会副主席。作品100余次在全国摄影大赛中获奖,其中,《烈火金刚》、《登车》等作品荣获第20、21届中国摄影艺术展优秀奖,《人民军队忠于党》获2002年全国群星奖,2004年全国“群艺杯”摄影大赛金奖;《迎瀑攀岩》入选全国迎十六大摄影展;《钢铁是这样炼成的》获2002 年“鲁能杯”全国摄影大奖赛一辱奖;《飞舞的中国龙》获中国·焦作山水国际摄影大赛铜奖; 济南军区建军75周年影展一等奖;济南军区新闻摄影作品一等奖;《军人风采》获河南省第13 届摄影艺术展一等奖;《新时代中国军人》获河南省第3届摄影展群星奖,河南省五四文艺金奖; 等等。2003年出版了个人作品集《铁军风采——林书全军事摄影集》。  相似文献   

9.
把美留住     
[艺术简历]侯力军,63650部队政治部主任,少将军衔。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1983年作品《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1988年获"富士杯"全国摄影大赛百佳奖。1990年12月作品《朝暮眷恋情依旧》入选第1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2007年7月摄影作品《通天之路》组照参加纪念建军80周年全军首届将军摄影展,其中两幅作品分获银奖和优秀奖。  相似文献   

10.
《东北后备军》2008,(4):F0004
宋宝盛1931年生于大连,锦州军分区离休干部。先后在各类报刊发表过3200余幅摄影作品。荣获辽宁省首届新闻影展荣誉奖。2002年被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国家民政部表彰为全国先进军休干部。  相似文献   

11.
[艺术简介]宋举浦,现为总参某部副政委。先后出版画册《佛教圣地五台山》、《北岳恒山》、《阿尔山四季》、《中国丹霞景观》、其中《北岳恒山》获凤凰卫视杯中国优秀摄影师画册大奖;作品《五台山龙泉寺汉白玉牌坊》获中国第十一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C类金奖和最佳黑白奖;并获第28届国际摄影联合会黑白双年奖的金牌;2006年当选第八届全国文代会代表同年荣获中华十大魅力英才奖。  相似文献   

12.
刘天学,1959年7月生于云南省富源县,1976年12月入伍,1979年入党,并参加了自卫反击作战,1981年4月毕业于大连陆军学校,中专文化,现任富源县人武部政工科干事。刘天学同志爱好广泛,对新闻、摄影、文学艺术及美术均有所追求,他的作品曾在《锦州日报》、《曲靖报》、《胜境》  相似文献   

13.
刘海山简历 1978年3月在黑龙江省海伦市入伍。 历任:文书、中队副指导员、大队书记员、 新闻报道干事、专职摄影干事。 现任武警总部政治部宣传部主任记者。 兼任人民公安报驻武警部队记者站站长, 解放军画报特约记者。 社会职务: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理事;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中国女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 获奖作品 《东方红》获香港国际影展最佳 作品奖,《将军与士兵》获全国 “佳能杯”摄影比赛金奖;《晚 秋的白桦》获全国摄影小说大 奖赛最佳作品金奖,《最后一道 堤防》获全国抗洪影展一等奖。 我和刘海山是同年兵,不同的是他当兵在 东北,我当兵在西北,都是北,都在寻找艺术的 北斗之路上苦苦跋涉。海山比我成就大得多,据 他妻子细数家珍所得——刘海山共获得过各种奖 状、奖杯122个!好家伙,这着实让人目瞪口呆, 感佩不已!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民兵杂志社、中国摄影家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国民兵第一届摄影展览》定于今年8月在北京举行。我们欢迎专业摄影工作者和人武干部、民兵、预备役部队的业余摄影爱好者,为《影展》提供作品。为了搞好这次展览,特对参展作品内容提示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本片根据美国作家汤姆·克莱西(Tom Clancy)的同名作品改编,汤姆·克莱西是美国的畅销小说作家,擅长写作以美苏冷战时期为背景的政治、军事科技、谍报故事,他的名字显然已经成为军事小说的代表。他的作品在市场被推荐且热卖,书迷们喜爱他作品中纠结的阴谋、对于军事科技认知之准确以及谍报活动的生动描写,使他成为20世纪80年代畅销小说作家的第一名。其中《猎杀红色十月号》、《爱国者游戏》、《红潮风暴》、《燃眉追击》和《惊天核网》先后由好莱坞搬上银幕。此外,他也积极涉足网络游戏开发,以《彩虹六号》、《幽灵行动》和《分裂细胞》等小说制作的同名游戏广受欢迎。  相似文献   

16.
袁学军简历1950年出生1970年入伍解放军画报社摄影记者1987年获得第一届解放军摄影艺术奖1988年评为全国十佳新闻摄影记者1992年评为全国摄影十杰93年获首届中国新闻摄影记者金眼奖2000年出版专题画册《平遥古城》2002年获中国新闻奖,同年,获20届全国摄影艺术金牌奖袁学军在心脏停止跳动后又抢救过来了。这是去年五月,他到西部采访时突发心肌梗塞。如果不是现代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我现在大概只能缅怀他了。摄影圈里传说中的“拼命三郎”袁学军,实际是个看上去有几分文弱的中年男人。或许正因为这份“文弱”,才显出“拼命”吧。这个早年做过文工团舞蹈演员  相似文献   

17.
在日本举行的书法艺术大奖赛中,吉林市钢厂基于民兵邢涛志的书法艺术作品获“大臣奖”,日本文部大臣西岗武夫为他签发了嘉奖令,并授予银杯。作品同时被编人《中国书法名家墨迹》一书。他的书法艺术、简历先后被《当代书画篆刻  相似文献   

18.
■赵建伟简历1956年生于甘肃河西走廊,现任新华社主任记者,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家摄影学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2003年在北京成功地举办了《亲历伊拉克战争》摄影展览,有近百幅作品在国内外摄影比赛中获奖。  相似文献   

19.
<正>前不久,央视节目《开讲啦》邀请到一位90后杭州小伙,向观众分享了一些感人至深的军恋故事。他叫楼超,退伍后与战友合开了一家"战地婚纱"摄影工作室,将浪漫的婚纱摄影和阳刚的军旅元素结合起来,记录下军人和军嫂人生中的最美瞬间……不料,天南海北的军恋故事,不仅拍得楼超热泪盈眶,他还因此一不小心走红了!在心中埋下一颗种子楼超今年28岁,出生在杭州市一个普通家庭。或许因为爷爷、  相似文献   

20.
许向群 《政工学刊》2020,(4):F0002-F0002
《启航深蓝》的创作灵感源于一幅名为《航母"style"》的摄影图片。照片作者张雷是解放军报社著名摄影记者,也是我多年的好友。他2018年荣获第十二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该照片是获奖作品《国之重器》组照中的一幅。在征得他的同意后,我以这帧照片为参照,通过图像的改造和转换,完成了这幅作品的创作。如何用时代的眼光来观照日新月异的军事科技发展,如何用恰当的艺术语言和方式来展示新军事变革所产生的新气象,其实是每一位致力于军事美术创作的军旅画家共同关注与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